【“前面说到隋炀帝时,我们就提过,隋文帝给他留下偌大的家业,让后来的唐太宗陛下都羡慕流口水那种。”】

  李世民表示:抗议,没有流口水!

  然后小声逼逼:最多就是羡慕一下别人的爹。

  李渊:……逆子!

  【“而成功谋朝篡位、统一天下、挣下偌大的家业给隋炀帝挥霍无度,不就更加体现隋文帝的厉害之处吗?”李一调侃道:“毕竟隋炀帝什么都没做就拥有三征高丽的资本,并且奢靡无度十几年才亡国,换做胡亥三年就完蛋,而汉武帝的家底那更是大汉几代的成果并且汉武帝自己也会治国,而隋炀帝纯粹坐享而已。”

  “关于这一点隋文帝和汉文帝大概还是有共同语言的,毕竟都是文帝。”】

  汉武帝:……那是因为大汉前几代都是一边发展一边打仗……

  【“对,你们看隋文帝这个谥号就知道他是个厉害的,毕竟文基本是古代皇帝眼里最好的谥号了。”】

  唐太宗和明成祖表示:谁还不是个文帝。

  【“当然,文皇帝不止最有名的这几个,但是其他的多少有点水分啊,毕竟好谥号人人都想要,比如曹老板和他的好大儿,所以咱们就略过不说了。”】

  魏文帝曹丕:……

  宋文帝刘义隆:……

  曹操:……不是,这也能扯我?

  【“总之,作为够格和汉文帝唐文帝明文帝放一起的隋文帝,那政绩绝对是杠杠的。”李一瞎扯一顿,才开启正题,“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开国皇帝,他也曾是北周的重臣,为皇帝所忌惮,在五胡十六国那个混乱的年代,国家更替是正常,皇帝被篡位也是正常,谁也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

  “又因为各家联姻,所以亲戚间彼此造反也是正常。

  宇文泰篡位北魏,而北周又被亲家杨坚篡位,而后隋朝又被亲戚李家推翻……“李一总结道:“大家都一样,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宇文泰:……

  杨坚:……

  李渊:……

  【“出色的功绩可以拯救一切黑点。”李一握爪,“隋文帝是华夏史上相当有名的皇帝了,他文治武功都称得上了得。”

  “开皇八年,杨坚以晋王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带领水军出永安,共五十一万八千大军,三路大军伐陈。

  十二月,杨素沿长江击破陈国的沿江守军,顺流而东。

  开皇九年正月,陈将任忠引韩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陈叔宝,陈朝灭亡。

  不久,各地陈军或受陈后主号令投降、或抵抗隋军而被消灭,只有岭南地区受冼夫人保境据守。

  开皇十年八月,隋朝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

  至此,天下一统。”

  “而上一次大一统已经是三百年前,华夏已经分裂太久太久,所以这次统一对华夏的意义是十分重大。”

  李一神色郑重,“每一次大分裂后的大一统都是难得可贵的,因为谁也不知道,错过这一次,历史会走向何方,西方国家分裂着分裂着就真的分裂了,然而华夏却能从一次又一次的从漫长的分裂又走向统一,不得不说,这是华夏独有的奇迹。”

  “这大抵可以归功华夏文化的熏陶,秦始皇的统一所造成的影响,使后来者都追求统一天下的功业,还有当时人杰的努力。

  此三者,缺一不可。“】

  “确实。”刘邦深有体悟,因为距离那个春秋战国时代太接近了。

  以前,人们也争夺底盘资源,但是各国都界限分明,楚人是楚国人,秦人是秦国人,赵人是赵国人,隔阂是很明显的,彼此是不认同的,更是有血海深仇的。

  可是大秦一统,哪怕只经历短短十几年,也明显不一样了。

  最明显的就是,曾经故国在百姓身上的印记越来越浅了。

  刘邦想,若不是有大秦过度这么一下,他大汉也很难顶得住,亡国之人会想要继续复国,对新的国家排斥......

  “啧,感觉应该感谢一下始皇。”刘邦喃喃道。

  吕雉侧目,也就是大家见不着面,不然被打活该。

  嬴政脸色沉沉,却听着很认真,这隋朝的处境和他大秦倒是颇为相似,也许可以借鉴一二。

  【“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先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领恢复汉姓。

  在政治上,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这也就是后来大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前身。

  又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他修定刑律和制度,使新的律法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国家。

  值得特别一说的是在开皇十五年,隋文帝通过死刑复奏制度,即规定凡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经“三奏”才能处决死刑。

  杨坚还下诏:“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复治。”

  《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杨坚修订的法律唐朝都基本上继承了。”

  李一赞同的点头,“生命是宝贵,每一个死刑都应该慎而又慎,再三核查才能处决。”】

  李世民也点头,“《开皇律》确实很值得借鉴采纳。”好东西当然是搬来自己用!

  什么,你说那是对头发明的,那不是更要用,从对头受伤摄取胜利的果实不是更香吗?

  这是他有慧眼,识英才、善用政策!

  【“由于此前各国情况不同,导致币制混乱,于是隋文帝铸造标准的五铢钱,禁用古钱和杂钱,重新统一货币。

  又规定以古尺一尺二寸为一尺,以古斗三升为一升,以古秤三斤为一斤,采冀州刺史赵煚所定的“铜斗铁尺”,颁行全国,重新统一度量衡。”

  “因为南北朝长期战乱,导致民生疲弊困苦,于是杨坚接纳司马苏威建议,罢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

  他通过“输籍法”、“大索貌阅”,整顿户籍,增加人口,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

  “从开皇元年全国户口四百多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已有八百多万户 ,足足翻了一倍,这就是隋文帝留下最大的家底啊。”李一感叹道:“二凤陛下羡慕不是没道理的,看看别人的爹!”】

  李世民忍不住咳嗽一声,嗨,倒也不用说的那么明白。

  李渊:呵,逆子!

  【“还有,隋文帝在洛州等地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建广通渠,便利关中漕运。又于民间设义仓,让百姓捐纳粮食以防凶年。

  有传言说隋文帝储存的粮食多到唐太宗时期都在用大抵也就是基于此吧,虽然一听就很扯就是了,但是也证明隋文帝确实是仓鼠属性,真的很会屯粮。”

  “此外,为了选拔全国各地人才,隋文帝采取了开科取士的方法,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科举制的起源。

  毫无疑问,科举制度诞生是伟大的,对古代底层人民是极具意义的,它打破阶级垄断,使百姓多了一条新的通天路,是具有创新性、建设性的。

  但是科举制度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历朝历代不断完善的,很不必归功某一个人。“李一吐槽,那些年为了争夺科举制度功劳,各家粉丝真的打成一团。

  可是,每个朝代有自己的特色,哪怕是科举制在每一个朝代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完全套用,都是改善成符合自己国情。】

  科举制。秦始皇汉武帝等人纷纷精神一振,因为天幕此前就给他们送礼物中提到这个制度,确实很有用,但是真正落实下来,问题太多了。

  是,造纸术印刷术都有了,但是读书人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此外考试要考什么呢?

  这些通通是大问题,有得争吵。

  【李一又继续道:

  “在搞内政的同时,隋文帝也不忘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

  由此隋文帝也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

  “可以说,隋文帝是全方面是发展国家社会,并且做得很不错。

  他统治期间,国势强盛,府库充盈,经济繁荣,人丁大增,缔造开皇之治的盛世。“】

  隋文帝露出一个笑容,开皇之治,听起来可真不错。

  【“可惜隋文帝好猜忌苛察,容易听信谗言,到了晚年更是滥杀大臣,还废立太子,以至于继任者拉胯,隋朝也很快完蛋。”

  说到这个,隋文帝几个儿子真是不咋地,杨广显而易见的不行,那么原太子杨勇怎么样呢?

  隋文帝是历史上较为节俭的皇帝,龙袍破了还要补一补再穿,生活上更是抵制铺张浪费,然而作为太子的杨勇却奢侈无度,骄奢淫逸。

  古代很多婆婆讨厌丈夫纳妾,对儿子却是另一个标准,巴不得给儿子多几个女人,免得儿子被儿媳妇抢走,当然还有绵延子嗣的理由在,但总之对丈夫和儿子就是两套标准就对了。

  但是对爱情要求忠贞唯一的独孤皇后不止如此要求自己的皇帝丈夫,也是如此的要求自己的儿子们的。

  而太子杨勇不喜欢太子妃,还好色,有许多妾侍,其中有位云昭训,因姿色娇美,特别得到宠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受到的待遇甚至与正室不相上下。

  好家伙,这不是在独孤皇后的神经上蹦跶吗?她都不要求儿子也对妻子忠贞,只是要敬重妻子而已,这很难吗?

  结果太子还一副要宠妾灭妻的样子,这本来就让独孤皇后相当不满,然后杨勇的正妻元妃没几年就死了,这时候杨勇还让云昭训主持太子宫。

  这让独孤伽罗不得不怀疑是杨勇与云昭训合谋害死嫡妻,不但责备杨勇,又派人去暗察。

  太子本就容易让皇帝忌惮,而杨勇还得罪他能影响亲爹决定的亲妈,偏偏底下还有个演技帝的弟弟特别会做,杨广知道亲妈的喜好,于是表现和妻子很恩爱。

  两相对比,都是自己生的,谁当太子对她有区别吗?于是独孤皇后自然就动了换太子的念头。”

  “当然,表面上的原因差不多是这样,但是实际上是太子杨勇的品性被质疑了。

  太子是国之储君,未来的天下主宰,必然要品性好啊,而杨勇呢?现在爹妈在头上压着就已经表现成这样子,以后当皇帝没有人能制止他那岂不是要更过分。

  皇帝皇后一再说你不能这样,你还要这样,这是想咋地?

  隋文帝夫妻看见这样的太子,能不担心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吗?

  所以杨广能上位不是没道理的,毕竟儿子就那么几个,而会表现的杨广可不就大大的加分。

  当然,表现不好的太子杨勇毕竟还是太子,终究没有做的太出格,所以群臣都觉得不至于走到废太子的地步,毕竟这是大事。

  可是隋文帝一旦心意已决,作为开国皇帝,他的权柄可想而知,没有人能阻止他废太子,于是杨勇连亲爹都没有见一面就被废了。

  至死,子都不得见父颜。“】

  “伽罗。”杨坚眼皮一跳,对了,杨广那个孽障该不会连同父同母的亲兄长都容不下吧。

  他虽然废太子,并且表现的那么绝情,也是有意给长子一条活路。

  一个被废、已经不被亲爹亲妈厌弃的废太子还有什么值得忌惮的呢?

  独孤伽罗胸口起伏不定,长子再不像话也是她第一个孩子。

  她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是对他有很多不满意,但是怎么也没有想要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