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151章

  马小良的命格不同,老马家的人基本还是知道一点的。

  毕竟他拜师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小仙翁。

  不然他们家能让马小良跟司马家的人来往?

  别的不说,司马家说是大晋的主人,却真没多少被待见的。

  也就是司马焕有马小良护着,当然了,也是因为司马焕太强了。

  谁敢欺负他?

  怕不是想挨揍!

  所以收到赐婚的圣旨,马卓还真没啥意外的。

  当然了,重点还是他亲儿子,早早的就写信来汇报了情况。

  他差点没给气笑了,这小子就真有自信,他们这两个做父母的能答应?

  那司马家的春夫人能答应?

  结果就来了圣旨,哪怕只拿个小皇帝下的,那也是盖了玉玺的圣旨。

  反过来马卓还要安抚自家弟弟们,能怎么办,任性妄为的儿子买不是他自己宠出来的。

  小仙翁曾经告诉过马卓,马小良是没有姻缘的,也没有子嗣。

  呵,可不就是没有子嗣嘛。

  是马小良能生,还是司马焕能?

  不过马卓对于子嗣倒是没有特别的强求,光是长子马朗就生了四个儿子。

  虽然马朗原本的愿望,是生下长子以后,再来个闺女的。

  这样就能凑出一个好字来,结果生来生去全是儿子。

  气的马朗想给儿子改名,就招妹盼妹来妹!

  好在被他阿耶无情的镇压了,说什么蠢话呢。

  你让那些想生儿子的人怎么看?

  因为生气,马朗是不准备再要孩子了。

  有那闲工夫,不如带着媳妇游山玩水。

  管理长安多年,上头决定给马朗升官了,所以最近他休息,带着他媳妇游山玩水一通,然后再回到桃源县。

  家里的阿翁跟阿婆也一起慢慢的跟随车队回来,如今长安到会稽郡的路。

  不光路面平坦,还很安全。

  附近的山匪路霸,就没有一个留下来的。

  基本都被司马焕的人清扫干净,罪重的丢去劳改挖矿,罪轻的也有惩罚。

  主打一个不浪费的精神,直接砍了,还要给他们收尸。

  反倒是去挖矿,好歹能废物利用。

  就这样,司马焕就跟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毕竟谁好人乐意去挖矿的。

  但对付这些山匪路霸的,便可以理直气壮,且冷酷无情的丢去挖矿。

  就连俘虏,司马焕都没放过一个。

  毕竟矿山这么多,一个都不好浪费的。

  特别是像煤还有铁,都是生活必须的,无论是打的炉子也好锅子也好,又或者武器,啥都离不开铁。

  目前来说,铁锅什么的,还不是普遍流行。

  大部分的百姓做不好饭,加上像长安城等地方,工厂都是有食堂的,倒也不需要自己做饭。

  马小良开的厨师培训学校,大火了一把,成了如今大晋朝新的职业风向。

  以前没人觉得,做厨子有啥出息。

  现在,小到街边小吃,大到酒楼大厨。

  更别说是去厂子食堂,也有一些进了士族门阀的内里。

  基本只要不是傻子,四肢健全的,一般都能养活自己,顺便攒下一些钱来。

  虽说马小良写信回去,表示要与司马焕定亲。

  还有圣旨赐婚,这结亲的事,也不是说结就结的。

  还得等两人回家,走一下定亲的流程。

  这并非是结婚,所以流程相对还是会简单一些。

  马家也很头疼,他们没嫁过儿子啊。

  就是这成婚用的礼服,都麻烦的很,总不能按照女娃的来做吧?

  就算马家答应,王允薇也不答应,她好好的儿子要出嫁,还穿女装?绝无可能!

  她家崽崽出成婚,必须穿最好的衣裳,并且不能女气。

  至于什么时候成婚,马小良并不着急,他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

  司马焕也随马小良,只要确定了他的地位,就已经开心了。

  哼哼,让那祝英台出来晃悠。

  对于那个祝英台,司马焕还是觉得挺膈应的。

  因为他知道,当初是马小良亲自去祝家庄接的祝英台去的万松书院。

  在万松书院的一些学子里面,也能排的上前十的。

  毕竟他们这个年岁,士族门阀里面会来万松书院读书的,并不算多。

  钱塘的万松书院,并非全国最好的书院。

  如今最好的书院是长安城的,当初马小良愿意砸钱,加上印刷技术的提高。

  长安城有着全国相对比较齐全的藏书,拥有大晋第一藏书阁的美誉。

  有些大儒不为名不为利,但那些孤本藏书,他们是一定爱的。

  所以长安城吸引了不少的大儒过去,有这样的大儒云集,还怕书院名气上不去?

  当然那长安书院,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事实上,这书院的定位,相当与进阶的大学。

  起名太学!

  这里面学科繁多,并非只为了当官,当然了,学的好的,一样可以当官。

  马小良与司马焕顺利从书院毕业,他邀请了一众的同窗,到他庄子上吃散伙饭。

  好歹也是做了三年的同学,虽然大家来往的不算多。

  像那钱波开始还总找马小良的麻烦,倒也没多少的坏心思,当然了,这货是纯粹的看谁都瞧不起。

  邀请书院里的同窗吃饭,唯一方便的,大概就是不需要出交通工具。

  谁家都是有马的,就算没有马,也有驴。

  到了庄子上,一众的同窗都傻了,这繁华的小镇,只是个庄子?

  “这里跟我去过的桃源县好像啊。”有人忍不住发出感慨。

  “怎么可能,那可是桃源。”钱波下意识的反驳。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桃源县就是马家建的啊。”祝英台在其中,因为已经毕业了,她到也没藏着掖着。

  “马文才是马家人?”众人这才吃惊的问道。

  “你们不会没人知道,他是会稽郡马家人吧?”祝英台惊呆,这都不知道?多明显啊。

  “还真不清楚。”有人想起钱波说过,“我就记得钱波说过,马文才是小地方来的。”

  “我怎么可能知道。”钱波矢口否认,完全不承认自己当初说过的话。

  这时候众人也不好在这里吵起来,毕竟大庭广众之下。

  此时此刻的钱波,已经悔恨的肠子都快青了。

  为何钱波看不惯马小良,却对祝英台另眼相看,还是因马小良派人护送祝英台上山。

  当然也不算误会吧,原本祝英台家的家世也不算差。

  只是跟马家比起来,还是要差上一点的。

  但光看底蕴的话,那是旗鼓相当的。

  也就是这十几年来,马家飞速的发展,早早的将祝家甩在了后边。

  要不是司马家赐婚的事,不然祝英台的父亲,还是想努力一把的。

  两家本就是世交,结亲算得上是普通士族门阀的日常模式。

  马小良母亲家,在会稽郡站稳脚跟,不也是因为与马家结亲。

  想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站稳脚跟的方法,最简单的,大概就是与当地的士族结亲。

  当然了,若是本身家族势力强大,倒是不需要做这些。

  在庄子上最大的酒楼里,三楼被包了下来,足够容纳所有同窗一起。

  坐在马小良手边的,当然是司马焕,另一边则是祝英台。

  这会司马焕不会吃醋了,吃啥,他可是有名分的人了。

  “你想去长安吗?”马小良对祝英台问道。

  “长安?”祝英台听了马小良的话,有些惊讶的问道。

  毕竟她作为女子,能读书,还是去有名的书院读书,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去长安,简直无法想象。

  “对啊,你功课一直名列前茅,为什么不可以?”马小良绝对对方惊讶的表情,有些奇怪。

  “可……”祝英台有些犹豫,她毕竟不是真的男子,总不能装一辈子的男人吧?

  “你应该知道,长公主参政了。”马小良暗示的说道。

  这事祝英台是知道的,正因为长公主参政,闹的非常的大。

  大部分的人是反对的,女子怎么能参政。

  但有摄政王司马焕的支持,司马兴男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小,更何况,还有司马衍的支持。

  对于亲姐姐的行为,年幼的司马衍一点都不反对。

  恨不得亲姐能多帮帮他,王导和舅舅盯着司马兴男以后,他的压力不就小多了嘛。

  至于谁掌握实权,跟他这个小皇帝有啥关系。

  权力到谁的手里面,也不会掉到他这里来。

  比起他姐,他更不愿意让王导还有他舅舅掌权。

  好歹他姐对他还不错,也很认真的教他如何为君。

  不像那些人,一心只想捞好处。

  否则司马衍也不会都听他姐的,他只是年纪小,并不是傻。

  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还是分的清楚的。

  即便是他的母亲,更多的是维护庾家。

  这大概就是士族门阀的女子,从小就被教导的,一切要为了家族的利益。

  不过进入过司马兴男学校的,就不太一样,首先她们要保障自己。

  其次才是家族,毕竟她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家族。

  马小良推荐祝英台前往长安,也是给她一个工作的机会。

  这工作是有品级的,因为长公主司马兴男参政以后,她带出来的一批小娘子,也都站了出来,在朝中占了一席之地。

  要说不说,这些小娘子来自各自不同的家族,反倒让朝中的反对声小了不少。

  说来小娘子们为官,说到底有好处的,还是他们的家族,为什么要反对呢?

  【作者有话要说】

  过年要拜年,真的是码字时间都是挤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