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141章

  通过祝英台,马小良知道了一些梁山伯的事。

  他们居然出生地都是在鄮县,梁家仿佛他有听说过,在鄮县不是什么大家族。

  算是小有粮产吧?

  不过最近他阿耶在想将桃源县与鄮县联合起来,主要是希望,将鄮县建得和桃源县一样。

  这鄮县怎么说都是他们马家经营了好些年的,总不可能有了桃源县,就放弃了大本营。

  所以马卓想要的就是改造鄮县,首先就是丈量土地。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不像桃源县,当初那边不是山就是荒地。

  也不像长安,不少士族门阀都被阿焕给打跑了。

  谁敢反对?谁能反对?

  大家都怕了司马焕了,这小子一点道理不讲。

  说动手就动手,这也导致马小良到了地方,工作进展顺利的可怕。

  马小良都忍不住的感慨,这辈子,大概也只能在长安体验这么一回。

  瞧瞧他阿耶就知道了,想改造鄮县这么些年了,银子他们家有,还能跟朝廷申请。

  可光是丈量土地就很艰难,不少士族都不愿意。

  不管士族大小,他们都是有私心的,并且土地,说是这么大,说不定还是往小了说。

  只为了少交税,这要是丈量出来了。

  补税那都是小事,往大了说,土地直接就被没收了。

  那可是他们辛苦沃肥的土地,凭什么没收?!

  要知道在古代,就是施肥这样的事,也不简单。

  许多百姓,甚至买不起用于施肥的东西。

  有时候直接拿草木灰了事,哪里像桃源县这般,城中都有固定的几个化粪池。

  到时间就去清理一下,送到城外去沃肥。

  同时马小良还发现了一个鸟类的栖息地,据说这些鸟每年都会在这里繁衍生息。

  所以,这里的鸟屎十分的充足,用作肥料真的是正正好。

  马小良还派人给这里的鸟保护起来,这是鸟吗?这是财神爷!

  每天还会定时的投放一些粮食,比如玉米粒谷物之类的。

  这样让本地的鸟类资源更加的丰富,一般的老百姓别说是伤害了,恨不得当祖宗供起来。

  这哪里是鸟啊,这可是会下金蛋的宝贝!

  方圆百里之内,哪家种地的不想来买桃源县的肥料。

  后来马小良因为养殖鸡鸭鹅,量大的结果,自然是粪便也多。

  不能浪费一点,粪便都被收集了起来,用简单的材料发酵后,做成肥料。

  反正用不完的还可以卖钱,同时在本地还养了好些肉鸽。

  鸽子汤也成了本地的一道美食,还有人特地前来购买的。

  “回头让你们尝尝平安做的鸽子汤,那可是他做的最好的拿手菜。”马小良在教梁山伯练完字,还不忘记嘚瑟。

  “那可不能错过了,不过这边好像没有鸽子吧?”祝英台疑惑的询问起来,“莫非,你是盯上了山长养的鸽子?”

  “我是那种人吗?”马小良一个白眼,他是那种霍霍山长宝贝鸽子的人吗?“山长养的鸽子,你倒是敢想。”

  就算他胆子大,也不带这么大的。

  “怎么不敢想,不是阿兄说的吗?”祝英台一向是胆大的,笑着说道。

  马小良没好气的说道,“是是是,是我说的,不过要等我家的东西送来了。”

  “马兄不会是弄来桃源县的鸽子?”在一旁的梁山伯,突然想了起来。

  “还是山伯聪明。”马小良投给他欣慰的表情说道。

  “桃源县的鸽子怎么了?”祝英台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追问的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会稽郡的人都知道,桃源县出的鸽子,那是最好的。”马小良得瑟的说道。

  “这么说,我可就更好奇了。”祝英台本就是好奇心重,这下吃不到,就更好奇了。

  “嘿嘿,等老家东西到了,让平安给你们露一手。”马小良只字不提自己做,他自己做饭几斤几两,还能不知道?

  他还不如阿焕会做饭呢,好歹阿焕做的面点无敌!

  “那可就太好了。”祝英台满是期待的说道。

  书院读书比起以前来,肯定是有差别的,但这里也是不是什么启蒙班。

  死记硬背倒也不必,作业却是不能少的。

  书院呢,以自由研习为主,专门的先生讲授为辅。

  不过对马小良来说写诗文什么的,无疑是痛苦的。

  这书院就不能教点有用的东西?

  整天无病呻吟的诗句,还不如在他的小院里,煮上一壶茶呢。

  为此马小良整天在他那院子里折腾,他家的猪,也终于送到了!

  马小良在城外买了个荒山,没错,是距离钱塘有些路程,那地方买的荒山。

  他就准备在这里,找人开荒,然后建个庄子,顺便养猪场什么的搞起来。

  不然他读书还得几年的时间,总不能天天吃不好吧。

  别的还行,就是吃肉不能痛快。

  他啥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

  不存在的!

  “走,哥哥带你们吃香的喝辣的去。”马小良在收到信以后,大手一挥说道。

  一众人都欢呼,不过祝英台还是犹豫了一下,“私自下山,是不是不太好。”

  “怎么就私自下山呢,山伯不是帮书院跑腿吗?”马小良理直气壮的说道。

  “是有这么回事。”梁山伯听了,认真的点点头回答。

  “我们是帮助同窗,友爱同窗,怎么能算私自。”马小良给了祝英台一个,你瞧,山伯都这么说了。

  “……”祝英台无话可说,“你说的对。”

  把祝英台说的哑口无言,马小良就愉快的稍微整理了一下,下山喽!

  真是的,整天住在山上,他都快觉得自己是那山上的吗喽了!

  愉快的下山,马小良都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

  “来来,这就是我的小房子了。”马小良欢快的说道。

  “你管这叫小?”祝英台望着那大房子,光是站在门口,那围墙都望不到头。

  “不小吗?”马小良疑惑的说道,“在下桃源县的房子是这个的十倍大,在桃源县,我还有跑马场呢。”

  行吧……

  她就不该质疑马爵爷的,随着马小良进入宅子,入目的自然是在打扫的人。

  “这些是我雇佣给房子打扫的。”路过的人,都纷纷跟马小良打招呼。

  “郎君回来了?正是时候,厨房说猪都到了,找时间做杀猪菜吃。”管事的赶紧上前。

  “好哎!”马小良听到这话,差点没蹦跶起来,“杀猪菜,我最喜欢吃了!”

  “杀猪菜是什么?”祝英台只觉得新鲜,他们家连吃猪肉都很少,更别说杀猪菜了。

  到不是说他们那边没有猪肉卖,主要还是她的父亲,觉得吃猪肉没啥档次,所以不接受猪肉。

  “杀猪菜顾名思义,杀猪的时候吃的菜。”马小良理直气壮的忽悠。

  “我觉得你在驴我。”祝英台眯起眼睛来,虎视眈眈的盯着马小良。

  “谁驴你,不许冤枉我。”马小良蹦跶到梁山伯的身后说道,“山伯管管你室友。”

  “我可管不了。”梁山伯赶紧摇头。

  “唉……”马小良表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将来怕不是一个耙耳朵吧!

  “良弟,你可回来了。”马帆正好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马小良,当即开心的说道。

  “啊……”马小良看到他堂哥,下意识的喊道,“小帆帆你怎么来了。”

  “叫阿兄。”马帆黑脸纠正。

  “阿兄。”马小良乖巧的改口,然后给两位同窗介绍,“这是我堂兄,我二叔家的。”

  “各位好,在下马帆。”马帆很自然的自我介绍。

  祝英台和梁山伯赶紧打招呼,对于马小良家,他们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知道除了马小良的父亲马卓是太守之外,其他两个叔叔,都是镇守一方的将军。

  他的一众堂兄们,如今都是各司其职。

  没想到,给马小良送猪来的,会是他的堂兄马帆。

  别说马小良了,就是马帆自己也挺惊讶的。

  不过既然是大伯的决定,马帆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到了钱塘后,也有了一些想法,这里县城虽大,但是跟桃源县比起来真的是不如的。

  也是他们在本地有些关系,才能在城外买到荒山。

  对于马帆来说,荒山荒地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们老马家能如此的发达,还不就是这荒山荒地发的家。

  主要是来这里有两天了,马帆虽然还不如马小良那般的难受,但也是觉得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这破地方连个抽水马桶都没有!

  所以说享受惯便利生活的,出门在外就是不方便。

  也难怪他家堂弟,来读书跟坐牢一样,换了他们来也受不了。

  多亏了当年马朗读书的时候,还没享受过,不然这日子是一点都熬不下去。

  马帆还不好说啥,毕竟他们家行军打仗,吃苦那都是家常便饭。

  居然娇气到用不惯马桶,谁敢信?

  所以一用一个不吱声。

  最近桃源县正在研究怎么弄自来水,对于水管的炼制,也是在稳步的进行当中。

  等以后能用自来水了,那可就真的方便了。

  如今桃源县的抽水马桶,就比较麻烦,需要早上利用水压送上去,要是白天用的多了,晚上也就没水可以用了。

  同时在县里的澡堂,用的也是相差无几的方法,还能用柴火烧水,保证屋内的暖和。

  在桃源县里,有会稽郡最大的澡堂子,顺便一提,长安也有一家分店。

  在这澡堂子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先不说桃源县一年四季的水果,这里都是不断的。

  并且花点钱,就能在里面享受无尽的热水,当然了,搓澡服务是另算的。

  里面还有各种的娱乐设施,虽说澡堂子的价格有点小贵。

  但里面的性价比高啊,进去过的,就没有不说好的。

  在马小良他们闲聊的时候,后院已经开始一场生死较量!

  几个壮汉,正摁着一头猪,大厨磨刀霍霍向飞猪!

  猪在挣扎,奈何它的力气没四个人大。

  只能发出阵阵的惨叫,大厨横了他们一眼,“还不拿东西堵上,惊扰了郎君可怎么办。”

  “哦哦。”四人七手八脚的找了个胡萝卜,塞进了猪嘴里。

  而在里面,祝英台侧耳倾听,“是不是有什么发出了惨叫?”

  “不用在意,一会就好了。”马小良早就习惯了杀猪的动静,没啥可以大惊小怪的。

  对此梁山伯也适应良好,只要住在桃源县附近的,就没有不吃猪肉的。

  梁山伯家里虽然小有资产,每年都会去买上一头猪,回来杀了吃。

  没办法,马家卖的猪肉,就是好吃。

  价格还便宜,并没有因为肉变好吃了,就胡乱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