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92章 烧酒

  每天都听到,新帝在逐步的收拾王敦。

  因为王敦患病,他自己无法迎战,只能选了手足兄弟。

  只可惜,新帝所率领的军队,简直势如破竹,根本不给王家一点机会。

  随后就传来了王家吃了败仗,最后王敦病逝的消息。

  当知道这个消息后,春夫人大哭了一场。

  肯定不是为王敦病逝难过,而是想起了抑郁病亡的先帝。

  若不那次王敦的逼迫,先帝也不会死的这么憋屈。

  王敦的死亡,让那原本嚣张至极的军队,再无凝聚力可言。

  不过这些,跟马小良所在的桃源镇一点关系都没有。

  到了冬季了,镇上的百姓都要准备过冬。

  有些勤快的家庭,在这一年的时光里,攒下了不少的银钱,好过一个肥年。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寒冷。

  马小良早先让人购买的羊毛,这时候便派上了用处。

  像会稽郡这边,虽然爱吃羊,但羊的品种,并不是那种羊毛足够长的。

  所以他不光让这边的人,留着羊毛,还让人去外面购买羊毛。

  好在,羊肉虽然很贵,羊毛却没什么人要。

  马小良和阿焕派出去的人,花了不多的钱,带回来好多的羊毛。

  除了有点脏,需要好好的处理一下,也没什么多大的毛病。

  马小良这边什么都不多,这人手足够多。

  勤快细致的人被带去清洗羊毛,删选出有用的来。

  然后就是制作毛线了,羊毛纺成纱以后,马小良让上年纪的女人,体力活咱干不了。

  那就做点简单的,一边唠嗑一边织毛衣!

  比较细的毛线,就编织羊毛袜子。

  主打一个不浪费一点,冬天天气不错的时候,一大群的中老年妇女,就晒着太阳,手指灵活的用织毛衣的针,勾勒出一件件羊毛制品。

  她们从秋织到了冬天,一件又一件好看的毛衣,出自她们之手。

  对于桃源镇百姓穿衣的颜色,马小良从来都没有啥要求。

  只要大家喜欢,穿着好看都行。

  毛衣的出现,王允薇又有了新的灵感。

  像羊毛的披肩,就这样产生,同时王允薇还在上面做了装饰。

  在桃源镇可以说非常受欢迎,就是价格有一点的小贵。

  当然也有便宜的装饰,反正按照自己的需求。

  同时在成衣铺子里,还有毛线卖,有些为了省钱的,自己织也是可以的。

  毕竟需求这么大,能够织毛衣的人却是不多。

  马小良准备学习一下织毛衣的机器,人手再多,总归还是机器方便。

  就像镇上的布料厂,里面的机器,可以说是当世最先进的。

  只要原材料足够,每天都可以生产不少的布料出来。

  就像是现在这样子,在满足镇上百姓的穿衣需求以后。

  桃源镇的棉布,开始被售卖出去。

  那洁白无瑕的棉布,一下就广受好评。

  无论是给老人还是孩子,都是不错的选择。

  没人知道,这些布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

  马小良从没想过要独占棉布这个市场,无非就是占了一个先字。

  等以后其他的人反应过来了,也开始织布,他还有其他的东西可以推出。

  “不错不错,阿焕穿什么都好看。”马小良点点头,看着阿焕穿着毛线背心。“这可是我新手织的哦。”

  虽然阿焕现在已经不惧怕寒冷了,不过这都是马小良的心意。

  马小良难得的贤惠,倒不是他特意的讨好。

  实在是一开始没人会织毛衣,还不得他亲自来教嘛。

  反正都织了,他也不可能浪费毛线,就按照阿焕的身量做了个背心。

  至于为啥是阿焕,废话,他们家只有马小诚一个幼崽最小只。

  给侄儿做背心的话,阿焕是要吃醋哒。

  作为阿焕最要好的朋友,他怎么可能跳过阿焕呢。

  所以身材属第二小的阿焕,就成了马小良织毛衣的第一受益人。

  “喜欢的。”阿焕摸了摸背心,只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

  怎么可能不喜欢,这可是阿良特意给他织的,别人都没有!

  春夫人发现儿子特别得瑟,很是新奇,毕竟阿焕一向稳重,难得有这么开心的时候。

  发现是马小良给阿焕织了件背心,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个做母亲的不合格。

  让人找来了可以教她织毛衣的人,然后给三个孩子,一人都织了一件。

  光是织毛衣,就让她没时间去想东想西的。

  一晃眼,就到了过年,谁能想到,去年过的如此之快。

  最让春夫人开心的,自然是大仇人死了,虽然不是新帝直接弄死的。

  至少再也不能蹦跶跟新帝作对了,对春夫人来说,他们也能安心的过日子了。

  不用时不时的担心,有人跳出来抓她的儿子去做人质。

  真把新帝打下来,她儿子就能好了?

  以前她就算不懂,如今没事就被人教,也明白,这年头做皇帝准没好事。

  有能力的还好说,没能力的,怕是要跟她死去的丈夫一样,活的憋屈,气死自己。

  说什么春夫人是不乐意的,所以她天天祈求,让新帝长长久久下去。

  只有新帝健健康康的,他们一家人才能住的舒坦。

  马小良也是这么想的,不然哪里会送那些好东西去给新帝。

  虽说不知道究竟是谁吃的,反正以他师父的名义寄出去的,总归不会不给面子吧?

  山上的道观建的差不多了,又不是建一座城,要建多久的。

  只是暂时还不能住人,所以今年的过年,老道是和几个徒弟,在镇上过的。

  大徒弟和三徒弟陪着,倒也快活。

  至于二徒弟,这小子有家人,原本想陪师父的。

  被老道踹了出去,让人好好的陪家人。

  以前漂泊在外头还不够啊?

  “师父你是不知道啊,老二那小子,哪里是想陪您过年。”大师兄偷乐的说道。

  “嗯?那他是想做什么?”老道疑惑的问道。

  “您不如算算。”大师兄欢快的说道。

  “算你个头,爱说不说。”老道吃着油炸花生米,懒得搭理这小子,卖关子卖到他头上来,简直不知死活!

  “好嘛,我说还不成嘛。”大师兄当即说道,“那小子的家人,在给他张罗婚事呢。”

  “婚事啊……”老道一听就明白了,这家人是看牧远宏安顿下来了。

  加上桃源镇安全不说,民风又淳朴,这不就……

  “没错,所以这小子才想逃师父这里来躲躲。”大师兄无情嘲笑的说道。

  “说到婚事,你小子……”老道扫了这货一眼,人老二好歹还成果婚有个儿子呢。

  “师父,您要是想抱孙子,我立刻给您收个年纪小的徒孙去。”大师兄压根就没想过要找个人过一辈子,他现在的日子不逍遥吗?不快活吗?

  为什么要吃那个苦?

  “滚。”老道也没想过要强迫这小子成婚,他自己都没想过娶老婆。

  有六个徒弟就够够的了,不过自打收了老六。

  这日子过的,是既开心又难受。

  开心是老六孝顺,有啥好的都想着他这个师父。

  同样的,难受也是这老六,有啥不好的,也想着他这个师父。

  做人师父实在是太难了,偏生还有个老四,不知道身在何方。

  每年他都给这小子算上一卦,嗯,都显示这小子没死。

  就是不知道,上哪逍遥去了。

  徒弟那都是债啊!

  得亏他就找了六个徒弟,多来几个还不要上天。

  “师父师父。”

  好嘛,这老六又来了。

  “又怎么了?”老道听到这小子甜甜的喊师父,就准没好事。

  “师父,我给你送好酒来了。”马小良手里拿着一个小坛子,欢快的说道。

  “酒?”老道当即亮晶晶的望着徒弟。

  “对,这个酒老厉害了。”马小良将酒放到了师父的面前。

  “怎么个厉害法?”老道疑惑的问道。

  “这酒醉人,一般人喝不了。”马小良当即说道。

  “老道我千杯不醉,还从未尝过醉的滋味呢。”老道哈哈一笑的说道。

  “我这酒,专治嘴硬之人。”马小良不服气了,他这可是提纯以后的酒,能跟之前那种比吗?

  “老道我还就真不信了,给我满上。”老道扫了一眼大徒弟。

  大师兄很有眼色的给师父倒了一杯酒,闻了闻味道,好似不错。

  不过大师兄最近在研究做手术的技术,所以不会去碰任何的酒精,现在基本上是做到了一个滴酒不沾。

  至于三师兄,他就更不喝酒了。

  也就老道自己一人品尝,马小良在一旁劝说,“师父吃点花生米,不然容易醉。”

  “胡说,怎么可能醉。”老道直接一杯下肚,那火辣辣的感觉瞬间上头。

  “师父?”马小良看那师父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不禁迟疑的问道。

  “作甚?”老道看了一眼徒儿,然后催促说道,“快,再满上。”

  “好嘞。”大师兄勤快的又给满上。

  老道一杯接着一杯,没过一会,就没了声音。

  正开心吃菜的大师兄,回头发现,他们师父喝趴下了。

  伸手抓着师父的脉搏,很好,脉搏跳动有力,再活个七八十年没有问题。

  “大师兄,师父怎么样了?”马小良在那眼巴巴的问道。

  “没事,醉了。”大师兄笑着说道,“你这酒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啊,师父要是不醉的话,恐怕我这手都要被他拍断了。”

  “哇,这么厉害的吗?”马小良睁大了眼睛问道。

  “那是,我们师父可是这个。”大师兄别的不说,对师父的了解,可是超过了其他的师弟的。

  毕竟他是师父第一个徒弟,这教的那叫一个认真。

  只可惜这小子天分不足,学不来其他的东西,只将老道的医术学了去。

  要说老道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后来收了二三四个徒弟,发现人无完人,习惯就好。

  就是老五老六这两个徒弟,那也不是全能的存在。

  像老六,望气术学会了吧,但学起老道的医术就一般般,不过也是他不怎么认真学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