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89章 摘桃

  此时此刻,马路上的人有不少。

  真让那马车撞过来,这可是要出大事故了。

  “护好殿下!”看到马车过来的家将,当即大喝一声。

  马小良和阿焕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甚至还会添乱。

  不过习武多年,那点灵活度还是可以的。

  加上两人并没有被吓到,感觉连连往后退去。

  “全部闪开!”马小良还不忘记大喊一声。

  换了其他人喊,说不定没人反应。

  马小良喊,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所有人纷纷后退。

  就是路边上做生意的,都赶紧退后。

  镇长可说过,东西坏了没事,人却是不能伤到的。

  “吁!”这时候出现一人,纵身过去,用那强大的臂力,扯住了疯马。

  “哇,是阿兄!”马小良定睛一瞧,这超人,哦不是,这壮士不是别人,正是他亲大哥马朗是也。

  就是阿焕都看呆,原来阿良哥哥这么勇猛的吗?

  “没事了,没事了。”马朗抱着那颗马头安抚。

  总算拉扯的马,情绪平静了下来。

  马车上的车夫,连带车里的人也都安全了。

  “阿兄!”马小良欢快的喊道。

  “你可吓死我了。”马朗见弟弟蹦跶过来,摸了一下这小子的脑袋。

  “我有退后呀。”马小良无辜回答,完全不解大哥在怕啥。

  主要是他们的角度不同,马朗只看到那马车冲着弟弟奔了过去。

  后头追上来的人,也总算是赶到了。

  “镇内马车不许狂奔。”守城的人快吓死了,真要出点啥事,他们以后别想在桃源镇待下去了。

  特别是他们看到,差点被马车撞到的,还是他们小镇长。

  真当是冷汗都要下来了,实在太吓人了。

  “温郎君,你没事吧?”惊魂未定的车夫,这才想起了马车里的人。

  “没,没事。”从里面出来一个玉面童子,看着有十一二岁的样子。

  眼生,是他们没见过的崽。

  “你是桓家阿兄吗?”马小良倒是先反应过来,大声的问道。

  “在下桓温。”桓温被车夫扶下了马车,估计刚才那惊吓,腿有点软。

  不过他还没有忘记礼仪,当即说道。

  到底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胆子再大,发生这样的事,能有这表现就算很不错了。

  “我是马良,这是我兄长马朗。”马小良赶紧给对方介绍了一下。

  大家都是亲戚,虽然有点远,那也是他们家外祖母的亲戚。

  马朗先带着桓温回王家,至于为啥不回马家。

  这不是废话嘛,这是王家的正经亲戚。

  虽然也能算他的表弟,马小良的表兄,总归是不一样的。

  更何况他们外祖母,早几天就在念叨,这侄孙该来了。

  这马车一路疯跑下来,看起来也要进维修厂了。

  马小良派人将这马车先拖走,省得在路上搁置。

  至于马,也让兽医去检查检查,别是有什么毛病。

  好在这里距离王家也没多少路程,恒温也不是什么娇气的小公子,便与表兄步行过去。

  至于马小良,还有公务在身。

  桃源镇有衙门,还有一个镇长办公楼。

  办公楼倒也不算很高,足足两层的小楼罢了。

  地理位置在镇中心,往来办公非常的方便。

  占地面积也不小,主要的风格就是庄严大气,看起来很有档次。

  之前还没完全装修好,这次总算是弄完了。

  马小良总算是能搬来这里办公了,不需要在家中招待客人。

  他和阿焕的办公室在二楼,一层大院里有守卫,进入里面便是宽敞的大厅。

  大厅墙上挂着他先生的字,还有他师公的大作。

  两侧还有守卫的办公室,主打一个安全第一。

  上楼就能看到招待客人的秘书,可以说,这镇长办公楼,除了马小良和阿焕的办公室,其他都是秘书。

  招待有招待的秘书,颁布命令也有颁布命令了。

  可以说是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他们跟衙门也是不一样的,在桃源镇,衙门主要作用,就是维护百姓的生活治安。

  并且里面也被分成好多不一样的部门,就跟一个小朝廷差不多。

  当有什么重大的问题,马小良就会让所有人,上镇长办公楼开会。

  像王家主要是教育那一块,马家也有掌控城中兵力。

  基本上都的平级的,并没有谁压过谁一说。

  最大的,还得是马小良一人。

  “哈,师弟你怎么想到找师兄来了?”三师兄见到马小良和阿焕,当即询问的说道,“是不是知道,师兄有突破啊。”

  也难为三师兄那张清风明月的脸,有这么大的表情。

  没错,他们这山上,后头一个山坳里,弄了一个实验基地。

  这里主要是研究烟火的衍生品的,四周被推平了,浇灌了水泥。

  还建了个院落,让他师兄整天沉迷其中。

  要不是他们记忆力好,根本找不到这里。

  因为山上建造道观,这里倒也没人怀疑。

  马小良好奇的问道,“三师兄发现什么了?”

  “这东西,试试就知道了。”三师兄迷之自信的说道。

  然后他们就上外面去,三师兄在泥地里埋了点东西,将周围拦好了,放鸡。

  没错,就是把鸡放到拦好的地方。

  那鸡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它还是悠哉的晃悠,然后就鸡爪勾到一根线上。

  下一秒,鸡上天了……

  马小良都没有想到,他三师兄如此丧心病狂,弄出了地雷!

  “只可惜,目前的威力,只够这么点的。”三师兄遗憾的说道。

  马小良已经快被惊呆了好吗!

  这有多离谱,三师兄你真的清楚吗?!

  但凡在打仗的时候,埋上一堆,骑马来进攻的,被这地雷火乍到。

  不把骑马的人摔出去,他都不姓马了!

  更何况他三师兄能弄出地雷来,什么窜天猴,还远吗?

  一旦研究出来,那桃源镇随时可以批量的生产。

  不过马小良的主要目的是自保,从最初的几百人,后来上千人,到如今了快要上万人。

  他的责任也越来越大,若是不好好守护这里,随时那些百姓会丢了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家园。

  对于那些为了一己私利的人,他是寸步都不会让的。

  恶补了一下东晋历史,马小良知道,这风雨飘零的十六国。

  对那些士族门阀更加的厌恶,明明从小生活优越,比底层的百姓过的不知道多少逍遥的日子。

  毫无责任心,只知道享受,连最起码的礼义廉耻都不在乎。

  这东晋的灭亡也是迟早的,马小良就想起了以前所听说的。

  跟那种人为伍,还能有好的?

  更可怕的是,那样的玩意,还能成为百姓的父母官。

  这颓废的风气,绝对不能在会稽郡延续,更不能出现在桃源镇。

  正因为如此,当初有慕名而来的人,但凡衣冠不整,且传出过那类风气的。

  全部被拒之门外,根本没有一点机会。

  导致桃源镇在士族那边,名声不算太好。

  不过这边只针对那些放荡的士族,倒也没得罪多少人。

  真正有家教的,也不会真的同这样的人往来。

  马小良可以忍受,自己在家穿的舒适,披头散发也好,那都是在家中,不会妨碍到别人。

  但!

  行为极度不妥的人,还是算了,保持距离。

  当官的人,要有一定的威严在。

  他可是听说有八达,就那样的人,怕不是在桃源镇的话,早就要挨揍了。

  至少在马小良的身边,不存在这样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马小良就收到了,来自商人们货船送来的棉花。

  今年棉花的质量,比往年更好了,同时数量也增加了好几倍。

  对此马小良很是满意,他的纺织厂,终于能投入大量的生产了。

  当第一批棉布被送到马小良的面前,“不错,不错。”

  “这就是棉布?”马家人纷纷好奇的上前来。

  “没错,这就是棉布了。”马小良得瑟的说道,“这种布舒适又透气。”

  “摸起来是很柔软啊。”崔氏伸手摸了摸布说道。

  “当然,以后还可以做成衣服穿,当然了,今年,可以做一批的棉被出来。”马小良宣布的说道。

  今年可是送来好几船的棉花呢,棉布有了,棉服还会远吗?

  在桃源镇上,衣服都跟外面的不太一样,主要是为了方便行动。

  那长袍好看是好看,跑也跑不快,束缚太多了。

  所以工厂里的服装主打一个简洁,夏天还是很受欢迎的。

  只是款式不太多,马小良就将好看的服装和方便工作这个要求,交给了他阿母。

  没错,如今的王允薇掌握了桃源镇服装厂。

  基本上好看的衣服,都是从这服装厂出来的。

  自从接手了服装厂以后,王允薇就不乐意回太守府了。

  对此马卓十分的无语,甚至开始考虑。

  是不是将桃源镇扩大?

  不过目前来说,不太现实。

  却也不是不能考虑,再等等吧。

  马卓觉得自己真的是太惨了,媳妇跟着儿子跑了,连他阿耶阿母也跟着孙儿跑了。

  这像话吗!

  当然了,他也说不出自家人不该去的话,毕竟生活的环境,真的是太舒服了。

  没瞧见他们老马家的,能搬的全搬去了嘛。

  要不是有需要镇守的地方在,马卓觉得自家那弟弟们,肯定第一个搬去住。

  也是可怜的,过年的时候,才能轮流去一个。

  对此几个弟弟来说,马卓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很幸福了。

  新到手的棉布,马小良已经派人做了几身内衣,然后给他阿耶送了过去。

  其他的棉布,还需要染色,才能正式的用上。

  纯白色的也只能做成内衣来穿,马小良最先上身,穿着就是一个舒服。

  家中的老老小小的,都换上了棉布做的衣服。

  马小良也没忘记隔壁老王家,嗯,怎么说起来怪怪的?

  算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家外祖母也穿上了,来自亲女儿的衣服。

  这也是为什么,王允薇要留在桃源镇,马卓一点不敢反对的原因。

  岳母住隔壁,他能怎么办?

  回桃源镇的时候,他自己还要亲自上门呢。

  这倒是让马王两家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密起来。

  关系本来就不差,现在有来有往的,加上王家觉得自家闺女,在马家过的挺好,也就放心了。

  但凡要有点啥事,隔壁嚎一声,老王家的人,就能冲过去。

  虽然那压根不可能发生,王允薇如今算是比较幸福的。

  上头公婆不管事,下头的儿女也长大了,长子娶了媳妇,还生了孙子。

  她也是有孙子的人了,只等小儿子长大,她也就无憾了。

  只求这个世道,能够太平一些。

  马小良若是知道他阿母的想法,大概会表示,太平是不可能太平的,只会分裂更多。

  就是这新帝,也……

  为了这江山在那强撑,马小良只希望这位大哥可以多撑几年。

  最起码撑到阿焕长大了,可看那历史,好像不太能的样子。

  说不好,这新帝可能明年就……

  要不,今年再送点什么过去?

  反正阿焕收到的书信里,新帝表示自己身体有所好转。

  希望不是为了宽慰弟弟的话,是真的才好。

  说起来新帝大概比谁都希望自己能活的长久一些,毕竟他的孩子还很年幼。

  这江山又如此的飘零,不少门阀士族虎视眈眈的盯着。

  他能信任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就算是王家,谁能保证,不会再出一个王敦来?

  新帝赌不起,这晋朝也赌不起。

  阿焕以前不懂,但随着他年纪的增长,还有谋士们给他上课。

  算是了解了新帝的不易,反正他把阿母和弟弟妹妹接来了。

  也算的上是减轻新帝的负担,也从未表示要去争夺什么。

  新帝对这个弟弟还是满意的,虽然他不太明白先帝究竟是为什么要让他好好的弟弟,就直接说成死了。

  最起码这个弟弟不会拖后腿,也是不错的了。

  弟弟对外宣称已经死了,自然不可能来跟他或者跟他的儿子争夺皇位。

  新帝也就能放心的多,跟他同母的兄弟,早早过世了。

  能帮上他忙的,真心不多。

  马小良喜欢带着幼崽玩耍,新来的幼崽,自然是隔壁住着的桓温。

  十二岁的桓温乃是出自龙亢桓氏,教养很好,马小良还挺喜欢这个小哥哥的。

  别的不说,桓温长的也好看,适合跟他们一起玩耍。

  对此阿焕只想说,外面的诱惑太多,有什么办法,让阿良只跟他玩呢?

  可惜,实在是太难了……

  最主要的,都是马小良的表兄堂兄的,根本分不开。

  若是说最粘人的,还得是马小良的亲侄儿。

  “温表兄,你已经在等着了吗?”马小良招呼家里的堂兄出门,路过王家,发现了已经在等着的桓温,不禁问道。

  “也不是很早就等着。”桓温长这么大,还从没去摘过桃。

  所以之前越好了,他一兴奋,就起早了。

  “那正好,我们出发!”马小良也不追究桓温口中的意思到底是啥,反正他们就是要去愉快的玩耍。

  马老太爷看着一群小伙小娘子的,只觉得头疼。

  还是回府上钓钓鱼,清闲清闲。

  子孙太多了,真的是太吵了……

  每次家中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清静惯了的马老太爷,只觉得心脏都要蹦出来了。

  马小良他们每人背上一个箩筐,这也是桃源镇上的特色。

  不少手脚麻利的百姓,都会编这种箩筐篮子之类的,反正都是统一售卖的。

  因为他们这里的原材料足够的多,基本上随处可见。

  也有心灵手巧的,按照马小良要求的编织各种造型,硬生生从普通的篮子,变成了各家都需要用到的东西。

  什么筐子了,甚至还可以做成行李箱。

  马小良的热水瓶厂,包裹在热水瓶外面的,也是编织出来的。

  热水瓶在桃源镇可是非常受欢迎的单品,这东西可以储存热水。

  不需要担心,热水烧开没一会就变凉了。

  换了别处,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用处,但在桃源镇,马小良早就宣布过,绝对要喝烧开过的水。

  井水或者是外面的生水,全部都不允许喝的。

  一开始的百姓不懂这个,只觉得祖祖辈辈都这么喝。

  经过马小良他大师兄的言传身教,大家才知道,以前身边人莫名其妙的肚子疼,甚至是疼死的。

  那都是长期喝生水,不讲究卫生导致的。

  谁不想多活个几年?

  所以喝烧开的水,成了桃源镇的潮流。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冬天的时候,喝一口热水,那是多么舒服的事。

  有热水瓶以后,也不需要总是烧水喝,只需要煮上一壶,然后装进热水瓶里,一天都是热水。

  就这小东西,外来的商人看了,都忍不住下单订购了不少。

  不过一般这种都是卖给有钱人家的,普通百姓除了桃源镇上的,很少会有人舍得烧柴煮水喝。

  马小良也管不着这些,毕竟能管好桃源镇上的百姓,已经很不错了。

  他还让人去找煤矿,这些当然是需要专业人士。

  没错,就是阿焕同学。

  他在信里找他兄长,也就是新帝要,也不是白要的,拿银子买的。

  新帝大方,直接给了阿焕一个煤矿。

  反正现在阿焕是拥有一个煤矿的崽了,他们让人挖完了,赶紧运送到桃源镇来。

  煤矿虽然有,但不是太近,所以马小良开办了一家煤饼厂。

  专门讲煤矿打碎了以后,再粘合到一起去。

  就是这样往里面掺和点东西,可以节省煤的用量。

  再桃源镇,人人都有一个煤饼炉子。

  这东西各家各户到了冬天可以取暖,以前的款式是铁的。

  对百姓来说,铁的实在是太贵了。

  后来就推出了别的材质,那煤饼,就是跟煤饼炉子,严丝合缝用的。

  在上面装一个通往屋外的烟囱,这样就不用担心在屋内的人中毒了。

  为了让百姓明白中间的道理,马小良也是煞费苦心。

  那大剧场的戏,真当是每天重复的演。

  演的多了,百姓疲倦了,就上新的戏码。

  反正那剧场什么都演,防诈骗的要演,有事找衙门的要演,连风雨雷电,如何躲避的,一样都不少。

  不过百姓也没啥娱乐,上大剧场看看热闹也挺好的。

  主要还是不花钱,为了宣传,马小良这是自己贴钱赚吆喝。

  不过他有得是银子,倒也无所谓。

  上山以后,这边和他师父在建的道观,那压根就不是一座山。

  当初他在这座山上画了好多的果树,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完全不符合本地气候的水果。

  他能画的全都给画上了,所以到这个季节,山上桃树已经结满了果子。

  再不来摘,怕是要被那些小动物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