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84章 细作

  被剃了头的人们,似乎没觉得有什么。

  经历了战争饥饿等等的创伤,他们洗干净后,吃了一顿饱饱的饭,还被分到了安全温暖的屋子。

  头发什么的,根本不重要了。

  更何况,给他们剃头的人也说了,是为了他们头上长虱子。

  换上干净的衣服,这是他们这辈子,都不可能买的起的全新且柔软的衣服。

  他们原本带来的衣服,全部都被舍弃了。

  因为这些东西里面,不能保证不携带虱子。

  比起瞎折腾,还是烧了更加的快速。

  桃源镇统一发的衣服,可比他们带来的,值钱多了。

  只是目前的库存不多,为了分批接纳在城外的百姓。

  镇上的服装厂,都开始加班加点的工作。

  因为桃源镇上的衣服,跟外面的不太一样,所以并不需要量身定做。

  更多的,就像后世的衣服那样,取了大中小三个码数。

  基本上只要不是特别的高大,甚至都用不上大码。

  毕竟这年头,也没有吃的特别胖的。

  每天几百人被放进城来,心态基本上还算平和。

  那些有心闹事的,根本闹不起来。

  如今也不是什么寒冬腊月,桃源镇每天还提供给他们足够的食物。

  因为他们人实在是来的太多了,这么一座小镇,要容纳他们所有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对马小良来说,就是再多一倍,他都吃得下。

  只是不想给镇上的百姓压力太大,而且,这里居然有六千多人,离谱!

  从里面揪出了几百的细作来,也是没谁了。

  真是辛苦你们了,马小良都不知道,自家这小地方,能引来这么多的人。

  并且这些细作,全部被马朗的人带走,自然是严加拷问。

  来自什么势力了,反正他是一点都不准备放过的。

  马小良的桃源镇还很是稚嫩,正在努力的成长阶段。

  混入的细作,潜伏城中,随时能够将城内的信息传递出去。

  无论是亲哥马朗,还是亲爹马卓,又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呢?

  在马卓看来,这桃源镇的发展势头不错,就算不是马家以后的退路,那也是他儿子的根基。

  毕竟这一砖一瓦,都是他儿子所画的图纸,拿真金白银建起来的。

  某些人不吱一声,就想混入城中?当他们马家是死的吗?

  被抓走的人,有的挣扎,还想反抗一下,也有的直接垂头丧气。

  自己究竟是不是难民,还能不清楚吗?

  反抗是不可能反抗的,马朗派出的,都是太守府这边的高手。

  更别提周围还有大量的城防看守,跑的掉算你厉害。

  就是阿焕身边的家将,也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呢。

  那可是当初先帝给阿焕派出的高手,虽说没有小仙翁的武艺那般高强。

  却也是一顶一的高手来着,抓几个细作不是问题。

  “你们抓错人了!”在难民难以置信的目光下,几个还在挣扎的人大声的喊着。

  可惜,无人救他们。

  负责管理秩序的人,直接问道,“你们可认识他们?是同村的人吗?”

  “不不不,好像是牛村的。”立刻有人回答,指着牛村的人说道。

  “哪里是我们村的,我们村可没这样的人。”牛村的人立刻摇头否认,这个锅他们牛村的不背!

  “可之前他凑过来,说是你们村的。”对方不乐意了,当即说道。

  “什么啊,他明明跟我们说是你们村的。”牛村人瞪圆了眼睛,瓦声瓦气的说道,“而且看他那个头,哪里像我们牛村的了?”

  “也是,你们村就没有这么矮的。”对方一听,还真是,牛村的人都块头不小,无论男女。

  “就是嘛,所以他也不是你们村的?”牛村的人一听,顿时就高兴了反问回去。

  “自然是不是,我们村就这么几口人逃出来,还能不认识?”对方想起来他们村子里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拢共跑出来才几个人,哪来的壮劳力。

  “那他到底是谁啊?”众人才想起来,这人好像是半道混进来的。

  “那他就是冒名顶替?活该被抓。”差点被那人连累到的两个村的村民,莫名的后怕说道。

  “恐怕不简单……”

  “可惜,我们老叔先进去了,不然能问问老叔。”

  “是啊,我们族长也先进去了,进去前,还让我们老实点呢。”说的还有点羡慕呢。

  对方点点头,听族老的,准没错,“老实待着多好,今天中午吃的玉米粥,可香了。”

  一般的百姓,对于能够吃饱喝足,简直满意到不行。

  这么舒服的日子,一直到他们可以入城结束。

  进了桃源镇,他们就被分配剃头洗澡等等,然后是跟自家的亲人打招呼。

  住在一起是不可能住在一起的,老人有老人的住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

  不同的工作,住的地方也不一样。

  除非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桃源镇上买下一套属于自家的房子。

  要么就是等工作五年,要么自己攒钱。

  白来的房子是别想了,这些人这辈子都没住过比宿舍更好的房子。

  两三层的小楼,想都没有想过,还有干净的卫生间。

  他们长到这把年纪,什么时候上厕所入地干净。

  这地方还有统一的洗衣房,都是提前储存的水,然后洗衣服的时候,拧开水龙头就可以。

  马小良是想建一个自来水厂的,但这事并不容易。

  等他以后再攒几年功德再说吧,他看着那些个难民们,收留这么多的人,这次功德应该会有不少。

  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不要这样的功德。

  没有战争没有饥荒的话,这些人也不需要逃难来此。

  到达桃源镇的百姓有这么些的话,没能走到这里的,那人就更多了。

  马小良上那城墙之前,就听守城的将领说起过。

  这些百姓在到达后,第一件事就是痛哭了一场,听到的人都觉得辛酸。

  能顺利到达桃源镇的百姓,估计十不存一。

  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朋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在桃源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倒也不是什么人,都无法切身体会。

  早先到的一批难民里,就有相同的遭遇。

  现在看到那些新到的难民,此时此刻只觉得万幸,万幸他们来的早。

  如今也过上了正常人,甚至是以前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

  这一切,都是托了来自他们镇长的福气。

  桃源镇花了半个月,才处理好逃难来的人们。

  这半个月的时间,桃源镇上的工厂,都已经塞的快要爆满了。

  马小良的堂兄们都愉快的从这些人里面,挑出了合适的人选。

  主要是培训成守护桃源镇的守城卫士,有足够的兵力,才不惧怕那些个阴谋诡计。

  王敦能这么嚣张,还不就是他手里有兵权。

  周家也不会死的这么惨,这周家今天的下场,就是他们马家明天的结局。

  要知道王敦之狠,竟然陷害人不说,还连连派人屠了周家一族。

  就他们马家这么些人,都不够王敦杀的。

  所以不光是马小良有危机感,马家的其他人一样都有,上的都是一样的课程,怎么可能还是个傻白甜。

  大家族就是不一样,对于嫡出的教育,都是倾尽全族之力。

  否则马卓也不会亲自教育这些孩子,只是他实在是太忙了,少有时间。

  马朗大部分的时间,代替父亲,教育这些个弟弟们。

  马朗他家父亲是家中长子,自然到了这一辈,马朗也是家中的老大。

  公信力还是很强的,对于这个见多识广的兄长,大家都是挺听他的。

  毕竟传说,他们家的阿耶,都是大伯从小打到大的。

  并且他们也打不过大堂兄,不老老实实的,还能怎么滴?

  “活过来了。”马家人在一杯酸梅汤下去后,总算是舒服了。

  “这点难民,你们就不行了?”马老太爷笑话自家的孙孙们。

  “那可是将近六千人呢。”马小良瞪圆了眼睛,只觉得他阿翁站直了说话不腰疼!

  一众的马家儿郎纷纷点头,他们差点就累死了好吗!

  就是马蕊也都差不多的情况,她虽然不需要奔走在第一线,但招收来的学生,还有进了养老院的老人,她都是要照顾的。

  所以她和马悦舒两人,真的是忙成了陀螺,连马朗的老婆谢真雅,都被拉去帮忙了。

  对此谢真雅倒是很是新奇,毕竟无论是在谢家,还是在马家,她可是从来都不需要工作的。

  真的有了一份工作,感觉世界都是全新的了。

  按照马小良的话,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过她总归是个母亲,每天忙完了,还是要回去看看幼崽的。

  再过上几天,就是马家的这个崽崽满周岁。

  到时候要准备抓周宴,上一次马家这么热闹,还是在马小良的抓周宴呢。

  正是那命运的一抓,让马小良获得了此生最大的外挂,功德神笔!

  也让马小良走上了这条积攒功德同时,还为百姓谋福利的道路。

  只是这一次,收了将近六千的难民,说不好,可能要被王敦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