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64章 接待

  因为商人们来的时候,还算比较早,天都没黑呢。

  镇上的人悠闲的出门来,逛个街,买点小点心,甚至有人觉得是过节,出来吃顿好的。

  这酒楼生意爆满,因为是镇上的酒楼,价格实惠,除了酒品稍微贵上些,其他都属于平价。

  没办法,啥都是镇上自产自销,当然便宜。

  除非是酒楼上新食材,比如海鱼什么的,否则一般在镇上工作的人,都能去的起。

  毕竟也不是谁都会天天上酒楼的,几个月前来的人们,打死都想不到。

  他们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在来到这里前,他们食不果腹,甚至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而今他们吃上了饱饭,只要努力的工作,什么都会有的。

  进入工厂住的都是免费的宿舍,宽敞不说,还带着独立的卫生间。

  一般住在乡野村落的,哪里有这东西。

  即便是一些,见多识广的官奴,也从未在哪个达官贵人的家中见过。

  只能说,这就是他们镇上独一份的存在。

  走在路上的商人,都有些难以置信,这街上的每一个人,看起来精气神都跟外面的人不一样。

  去过那么多的地方,还从未到过哪里,会是像这里一样,充满了朴实又奢靡风格。

  这就已经很诡异了,将琉璃当成普通的且实用的存在,谁能用的起?

  偏偏在这里就发生了!

  走在路上的百姓仿佛脚下生风,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换了哪里,都不可能有的情况。

  他们去过更糟糕的地方,那里的百姓是麻木的,对未来没有憧憬。

  只是这些人不知道,刚来这里的人们,其实精神状态更加的糟糕。

  后来人不清楚,第一批小镇的居民,基本都是奴隶,有官奴也有私奴。

  家中犯事了,直接就被全部发卖。

  奴隶跟平民总归是不同的,谁都没有想到,来到这里以后,过上了神仙一般的日子。

  而且通过了考核期,他们就拥有了平民的身份。

  同时还正式的,成了小镇居民。

  拥有小镇的居民权,可不一般,只要你攒够了钱,又或者在工厂里待的年数达到超过十年,便可以分到属于个人的房子。

  谁不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

  每一个华夏人的基因里,就对拥有房产有执念。

  工厂免费提供的宿舍虽好,但谁又能抵抗的住,自己房产的诱惑?

  小镇建的不小,目前来说,形容的十室九空也不为过。

  所以他这里只要通过考核了,都是可以在小镇上购买房产的。

  当然了,他更愿意租出去。

  买卖那只是一次性的交易,出租才是更长远的买卖。

  这些来到小镇的商人,看的眼花缭乱,最后决定,先找个地方落脚。

  领着他们的人,当即就给他们推荐了,当地短期出租的院落。

  若是喜欢,也可以住到客栈里。

  客栈虽说不提供饭菜,却是可以去隔壁酒楼打包,也可以叫外卖。

  商人们更惊讶了,居然还能叫到住所吃的吗?

  感叹出来又怕是自己大惊小怪了,明明他们才是从京城来的人。

  居然被这么个小地方,给震惊了无数次。

  简直难以置信!

  但这又确实是事实,他们就是没见识过。

  “各位若是无事,天黑以后可以参加中秋节的花灯会。”接待的人总算是说出了目的。

  “花灯会?”众人来了兴趣。

  “是的,花灯会是我们这里一年一度举办的节庆。”接待的人也算是能说会道,“主要是庆祝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

  “说的好,月圆人团圆。”一众的商人听了,当即点头说道。

  “对了,这是我们镇长让人安排的月饼,是给几位品尝的。”接待的人一让开,后头端着食盒的人就上前来。

  “这点心看着很是精致。”商人们虽说是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

  但像月饼这样的吃食,还真是没怎么见过。

  “这月饼即便是我们镇上,一年也只做一次的。”接待的人微笑着说道,“一般来说,可以放上几天都不会坏。”

  “那好,我们一会尝尝看。”一众的商人也不拒绝,对这样的点心自然是有兴趣的。

  若是在京城推出,即便不是作为中秋节的特定,也能卖的很是不错。

  众人商量着要出去见识见识,毕竟接待他们的人都说了,因为是中秋节等会。

  外头可是有不少吃的摊位,他们身上带了银子,什么吃不了。

  他们住的地方,临近接到,入到院子里,却不会很嘈杂。

  在后院还有个专门可以存放货物的地方,兼一个马厩。

  接待的人走了,换了其他的人过来,主要是陪玩。

  街上的花灯会也开始了,马小良蹦蹦跶跶的跟着阿焕一起,路上的吃食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路过了馄饨摊,马小良又被香的走不动道了。

  “师弟啊,你这都几次停下来了?”大师兄无奈,倒不是他嫌弃马小良吃的多。

  主要是这两个小崽,吃的不多,剩下的全归了他。

  一路下来,他已经被投喂了两个包子,大半个粽子,一个米糕。

  全是能填饱肚子的!

  这么迟下去,是想撑死他这个师兄吗?

  “可是都好吃呀。”马小良使出终极撒娇术,“大师兄,想吃馄饨嘛。”

  “行行行,吃吃吃。”大师兄哪扛的住这个,大不了让那些个藏在人群中保护殿下的人,也跟着一起分担!

  马小良开心了,叫一碗馄饨,又要了两个碗,跟阿焕分了一些,剩下的都归了大师兄了。

  马小良吃着,就看到不远处做的掉渣烧饼。

  大师兄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好家伙,人小小的,这小嘴可是真能吃。

  大师兄:我迟早被撑死。

  “大师兄~”马小良无辜的眨巴眨巴眼睛。

  “行,我去买。”大师兄绝望,他招来了殿下身边的家将,让人去买。

  开玩笑,能使唤人为啥要自己亲自去?

  都是殿下身边的亲信,不怎么需要担心下毒。

  更何况,这小镇上的人,全是马小良的,谁会下毒?

  马小良可是会望气术的崽!

  现在的他,就算不借用功德画笔,也能看出来一些。

  只是没有画笔在手的时候,那般的清晰。

  但日常的话,也已经是足够了。

  马小良是真没想到,自己居然是真有天赋。

  但凡没有功德画笔的话,可能会晚上几天才有感觉。

  至少比他大师兄那木头强多了,这话可不是他说的,是他师父说的。

  老道只要想起那些个糟心的徒弟,就一肚子的火。

  收了六个崽,才总算是有一个可以传衣钵,听听这像话吗?

  最让他无语的就是老四,跑出去就音讯全无。

  老二好歹偶尔还能传消息来,又跑去哪里行侠仗义去了。

  老四在海上光想想都觉得危险,结果这小子,浪越大他越嗨。

  也不晓得回来看看他师父,果然还得是他小徒儿。

  已经在准备给他在山顶上,建一座道观了。

  不愧是他求来的徒儿,至于在身边的大徒弟,花灯节直接一脚踹,让他带着师弟们玩耍。

  难不成在这里,还要他老道亲自出门?

  原本商人们还担心,在这小镇上会不会不安全。

  结果就发现了,在街上巡逻的人,一个个都拿着粗长的棍子。

  拿短兵器不太方便,棍子却是很好用。

  一般人拿出冷兵器来,无论是剑还是其他的,都不够长。

  几人只需要配合好,拿棍子一样揍的人满地打滚。

  就是这棍子,选用的都是十分坚固的木头,揍人贼疼。

  虽说巡逻的人确实帅气,一身的统一制服,步伐整齐。

  很快那些商人也顾不上看巡逻的人了,他们看到路边两侧,全是好吃的。

  那香味又极其的诱人,看啥都想吃,而且看起来,都是他们没见过的。

  马小良可是连鸡蛋堡都给弄出来,甚至还有臭豆腐。

  小吃街王炸组合,全部都在这豪华花灯夜市上!

  他上辈子记忆深刻的夜市美食,酸辣粉、臭豆腐、烤肉串、鸡蛋堡!

  哪怕每样只吃一口,马小良也吃不下了,再也塞不下一点了。

  为什么,为什么他的肚子这么小!

  大师兄听的都想翻白眼了,反正他是制止了幼崽继续进食的行动。

  作为一个大夫,他不可能允许有崽崽在他的面前胡吃海喝!

  这要是不阻止,回头吃坏肚子哭,师父能敲掉他的头!

  为了自己的脑袋,大师兄也只能是硬起心肠。

  而且幼崽也吃的差不多了,吃多伤身。

  别看两个小家伙,一个六岁一个五岁的,学医也有些日子了。

  医书都不知道背下多少本,哪里还会不懂这里头的道理。

  懂是都懂,小的那个就是馋,大的则是宠。

  能怎么办,只有他这个师兄来做坏人。

  马小良撅着小嘴不开心,阿焕伸手牵着马小良的手,“明天再来。”

  说的也是,这花灯会只办一天的话,那就亏大了。

  所以当初准备办的时候,马小良就选了三天。

  足足三天的时间,就算需要上班的工人们,总能有机会参加的。

  节日这个东西吧,要平等的分享给每一个人。

  马小良是这么觉得的,同时他也尽量的去做了。

  不过中秋节只放了半天假,最开心的是在学堂里上学的孩子。

  几百人的小镇上,这上学的孩子只凑出二十来人,也是非常的艰辛的。

  其中一半,还是他们买回来的女娃。

  对很多人来说,这都非常的不可思议。

  怎么会有人买奴隶回来上学的,有些是七八岁的年纪,在家的时候,也已经可以帮忙干活了。

  只是因为收成不好,家里其他的孩子要活不下去了。

  便卖掉了家中的女娃,只为了养活其他的孩子。

  一些忐忑的女娃们,被船只送到了这座小镇上。

  原本还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担惊受怕的她们,获得了崭新的衣服,并不需要她们干活。

  给她们吃饱饭,然后进入学堂,上学读书识字。

  因为这些人的年纪还小,又没有父母。

  所以都是住在育幼院里的,放学后她们会回到育幼院里去帮忙。

  实在是人手不够,他们镇长还抱回来好些女婴。

  不少人都是不太能够理解的,养这些被抛弃的女婴做什么。

  马小良也不需要他们去理解什么,思想上的差异,就算他跟人家说明了,依然是不会懂的。

  更别提他不光收养了,还让孩子们读书。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背上书包,走进那学校。

  悦舒进过一次学校,她对这个学校的理念很是震惊,顺便还代了几天的课。

  不管怎么说,她也是读了好几年的书。

  简单的识字悦舒还是可以教的,而且她很快就发现了,读书方面,只讲天赋,不论男女。

  她很喜欢在学校上课的日子,并且还很认真的备课。

  整理那些适合教导启蒙的书籍,马小良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记忆里,阿姊虽说有专门的女先生教导,却没有那么的爱读书。

  反倒是在这边教过几次,反倒是对读书产生了兴趣。

  王允薇也是疼孩子的,见悦舒喜欢,便让她留在镇上。

  反正距离出嫁还有几年的时间,等去了婆家,便再也没有这样舒心的日子了。

  就这样马悦舒成了小镇学校的一名先生,生活不光忙碌,还十分的充实。

  马小良也很高兴,毕竟阿姊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

  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的在后院里,学什么刺绣之类的。

  他们那样的家庭,哪里需要学这个。

  无非就是阿姊出嫁的时候,陪嫁里带上擅长针线活的,不就好了?

  不是很懂,为啥非要他阿姊戳的满手指都是针眼。

  又不好看,他阿姊明显擅长的地方,并不在针线活上。

  吃饱喝足的马小良被大师兄抱着,阿焕在另一边。

  愉快的不需要自己走路,街上的人也不算多,大师兄觉得自己就是那老黄牛。

  抱着两个幼崽还不能丢,他敢丢这两个小子,他师父就敢把他从山上丢下去。

  “这里可真棒呀。”马小良歪着脑袋,跟阿焕小声的说道。

  “是呀。”阿焕点点头,在京城的时候,他也看过不少的人。

  无论是那些士大夫还是那些在路上的百姓,都没有在这个小镇上的感觉。

  每个人都好快乐,丰衣足食,并且为了更好的生活奋斗着。

  这才是为什么,街上的人们都有如此的精神状态。

  住的是宿舍,平日吃的也是工厂的,赚取的工钱,都可以存起来。

  他们可都是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在镇上买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

  甚至有一些到了几个月的人,都开始相亲了。

  马小良都呆了,速度也太快了。

  相亲就算啦,还有人想找媒人,决定婚取的事。

  镇上有媒人吗?显然是没有的,他这里人都没多少,哪来的媒人。

  马小良很快就宣布了,成亲可以,但成亲必须上衙门登记。

  什么婚书啦,嫁妆等等,全部都要在衙门登记。

  并且还可以得到一式两份的红纸登记,一张是给他们带走的,剩下的那张要存在衙门里。

  等将来若是闹了矛盾,想要分开了,也必须上衙门来离婚。

  这些人都难以置信,这才刚成亲,居然还要他们考虑离婚的。

  跟在外头不同,外头百姓要是不满意妻子了,可以直接休妻。

  比如七弃,但在马小良这里,压根没有什么休妻。

  休妻是不被承认的,无法保障女性的利益。

  你说休妻就休妻啊?

  想的倒是挺美的!

  全部都必须到当初婚姻登记的地方,了解离婚原因才行。

  若是双方协商完毕,便可签字画押。

  若是有一方不愿意,搞清楚离婚者的诉求,在决定如何安排离婚。

  所以在小镇上成亲的话,必须想清楚,婚姻并非儿戏。

  在这地方也不讲究什么盲婚哑嫁的,都是在工厂里面工作的。

  马小良准备让不同的工厂,弄点见面会,让单身未婚的人士一起认识认识。

  今天这个中秋花灯会,就有不少的男男女女,成双成对的出门。

  更有一些女郎,成群结队盛装出门,穿上她们最好的衣裳踏月而出。

  难怪这几天,胭脂铺的生意这么好呢。

  自从马小良让人研究出鲜花的精油以后,也开始研究起了化妆品。

  比起这个时代可怕的审美,马小良觉得,要是能弄出正常点的化妆品,还有化妆手段的话。

  那审美就不会被带着跑偏了,镇上的胭脂铺里,光是香粉就有好几种。

  还有各种的眉笔,不光颜色好看,就是包装上,也都是精细的有不少好看的图案。

  这也是马小良准备让接待商人的时候,重点推荐的。

  反正只要是小镇上生产的,都让他们往死里推荐!

  那可都是钱啊!

  光靠马小良这边的人,怎么可能将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去。

  想想也知道,那是绝无可能的。

  可这些商人来此,那就不一样了。

  事实上,那些商人吃饱喝足了以后,对这座小镇更加的好奇了。

  走进那琳琅满目商品的商铺,简直觉得这几十年都白活了。

  为什么事上会有这么多的好东西没见过?!

  就是那香皂铺子,高中低三款的肥皂,就是他们没见过的。

  香皂是卖的最贵的,因为气味芳香,商人们只想说买!

  就连装香皂的盒子,都是精致的不像样。

  这里有陶瓷做的盒子,也有琉璃做的。

  他们算是看出来了,这里的琉璃,没有外头那般的值钱。

  不过问了价格,也不便宜就是了。

  香皂铺子隔壁是胭脂铺子,反正也都是他们没见过的好东西,又是买了一堆。

  那些铺子在收了银子以后,简直笑容满面,对顾客的态度那叫一个亲和。

  并且表示,若是需要,可以留下地址,送货上门!

  这样的冤大头,可以多来一点的!

  临街的铺子就跟被扫荡了一般,售卖的货物全部一次清仓。

  这一切都是马小良不知道的,幼崽需要费啥心,吃饱喝足了,只要乖乖睡觉就好。

  两个小家伙挂在师兄的身上,被带回了府里。

  晌午商人们急不可耐的来拜访的时候,幼崽还在练大字呢。

  被迫中断练字,马小良欢快的蹦跶去见客,然后被他哥抓住,先换衣裳再说。

  真是麻烦……

  不过马小良还是听话的去换衣服,毕竟,要忽悠这些商人给他赚钱,就指着今天了。

  等一众的商人等到了镇长大人,全部都傻眼了。

  这阵仗居然不是稳重的中年帅哥,也不是帅气的二十几岁的马朗。

  而是坐在最中间,年芳五岁的幼崽马小良。

  不过都是见多识广的人,当即就给马小良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