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50章 有孕

  马小良就开心不起来了,先生回来了,他才又回到了要读书的状态。

  之前有他哥在,随便糊弄一下就好。

  所幸他年纪尚小,只需要背背就好,不然就真的头大了。

  对于背书这活,对上辈子习惯了填鸭式教育的娃来说,那根本不叫事。

  不然他也没办法,糊弄他哥。

  五六月份,天气也适合,王逸少倒是经常带着马小良出门溜达。

  太守府的幼子出门,每次都跟随了不少的护卫,不必为安全担心。

  习武也有两年的马小良,打不过,还跑不快吗?

  早没当初的虚胖了,没错,没错,他当年就是虚胖来着!

  对此马朗这个受害者,有话要说!

  天气逐渐的热了起来,马小良让那个工地多建几个临时的棚子给工人纳凉。

  “父亲,是发生什么事了吗?”马朗见马卓面色难看且凝重的样子,不禁询问起来。

  “你自己看吧。”马卓叹了口气,将信递给了马朗。

  马朗不明所以,不过还是拿起了信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这王家……”

  也太大胆了吧?!

  “这王敦应该也是忍不下去了。”马卓摇了摇头说道。

  一个有能力的人,还拥有了野心,怎么可能忍的下去呢。

  这不,该来的,还是来了。

  “可这也……”马朗已经不知道说啥好了,说忠君爱国吧,好像也没有。

  只是没想到王敦会这么的叛逆,直接就造-反啊?

  再看那结果,也是令人心塞的,堂堂东晋的皇帝,直接滑跪了。

  是的,就这么滑跪了。

  不过能屈能伸,也算是个人物吧?

  “也没什么,这王敦现在也放弃篡位了。”马卓对儿子说道。

  他确实很庆幸,因为这闹剧来的快,去的也快。

  当然了,那跟皇帝滑跪的速度有关。

  也因为这样,他们这些郡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是啊,他都改控制皇帝了。”马朗无语的说道,这叫什么事。

  但这一切都跟幼崽没啥关系,因为他不过才五岁的年纪,谁也不会主动的去跟他提起。

  马小良还是知道了,因为他有一个月没收到来自阿焕的书信。

  这可把马小良急得,要知道,一直以来阿焕可是隔三差五就给他来信的。

  突然没了音讯,是个人都要担心的好吗!

  更何况阿焕还是他最要好的朋友,马小良首先想到的,当然不是他阿耶。

  大人根本不会懂得,小孩子的友谊有多么的珍贵。

  更何况他觉得阿耶与阿焕不熟,应该是不会知道什么才对。

  所以他便找到了山上的人,事实上,山上那帮人也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他们跟殿下是荣誉与共的存在关系,殿下不好了,他们还能有好的?

  好在总算是跟那边联系上了,只是,暂时他们殿下更加是回不来了。

  王家那一闹,司马家的人被盯的死死的,哪怕是已经被定性死亡的司马焕。

  真的是无妄之灾,他不过是无奈进京看望父母。

  结果就这么被留在了京城无法动弹,司马焕还想回到会稽郡,回到他的小伙伴的身边。

  马小良傻眼,这王敦搞什么东西?

  造-反你就造-反吧,咋临时还反悔的?

  不是很懂这些名士……

  不过老王家造-反,会不会牵连他们家?

  毕竟马家跟王家有点姻亲在,出于好奇,马小良找了他哥来问。

  至于为啥不找他先生问,他又不傻,王逸少他可是姓王的。

  “你小小年纪,还关心这个?”马朗听了马小良的疑惑,差点没笑出声来。

  “阿兄,这可是很严肃的问题。”马小良要被兄长气死了,他这么严肃的问,怎么还不好好回答的。

  笑笑笑,笑你个大头!

  马朗笑够了,才跟弟弟解释,“放心吧,就算王家真干啥了,也跟我们马家没有关系。”

  马小良睁大了眼睛,疑惑的问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阿母娘家跟那王家,都不算一支。”马朗点了点头,给与肯定的回答,“而且天底下这么多姓王的,总不能都跟他们家有关系吧。”

  这么一说,马小良总算是安心了一点。

  “可阿焕还是没给我写信。”马小良有些惆怅。

  “应该用不了多久,大概是被什么事拖住了吧。”马朗安慰弟弟说道。

  如今他也知道阿焕的真实身份,只有他家幼弟不清楚。

  只当那阿焕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呢,不过阿焕自己不说,马朗也没有要挑明的意思。

  孩童的珍贵友谊,可不能因为他,莫名其妙的就给结束了。

  不然他们家阿耶也不会保密到现在,想起来马朗就忍不住笑。

  也不知道这小子啊,什么时候才会发现,那阿焕压根不是妹子。

  因为担心阿焕,马小良亲自写了信,要换了平时,他肯定是不乐意写字的。

  只是太担心,马小良就写了,让岛上的人给送过去。

  好在这一次终于收到了回信,回信的内容也比较的简单,都是阿焕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

  他让马小良不要担心,没有写信是京城当时比较乱。

  现在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他没事,师父也没事。

  让马小良等着他回来,应该用不了太久。

  对此幼崽也不知道,阿焕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只能在家担心,没办法,他去不了京城。

  倒是从他先生那,知道一些京城传来的消息。

  王逸少怎么说也是王家人,虽然跟王敦同宗,不过是曾祖是同一人,他祖父那辈已经分开了。

  算下来王敦是王逸少的堂叔,跟马小良的母亲就更远了。

  对于王敦的行为,王逸少并不赞同。

  无他,王敦大肆谋害忠良的行为,但凡有点血性的,都看不下去。

  又因为王敦是他堂叔,连带的王逸少出门,都感觉要被人骂。

  不过也没有人真的敢骂王家,现在的王敦权力滔天。

  毕竟王敦有机会推翻司马家的王朝,人家硬生生的改了主意。

  让众多的人都摸不着头脑,不过话虽这么说。

  王家也已经算是这东晋顶级士族了,这年头就是如此,谁拳头大听谁的。

  马小良对谁是皇帝,并不在意。

  要不是阿焕在京城危险,他连京城朝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也正因为如此,马小良对这个时代的危险,才有了稍微多一点的概念。

  原来这个时代的皇帝,地位这么不稳啊。

  说造-反就造-反?

  最可气的还是,人家有能力造-反,也造了,但突然又不想造-反了。

  结果屁事没有就算了,做皇帝的还要好声好气的应对。

  这是马小良他师父来信说的,满满的嘲笑。

  老道没告诉自家徒弟的是,估计这皇帝活不了两年了。

  本来身体就不怎么样,原本也想争一口气,却被王敦啪啪打脸。

  这还不得郁结于心啊,这么折腾下去,真不好说。

  老道准备找个时间,带着阿焕跑路。

  虽说他当初是被春夫人求着,才给她医治儿子的。

  谁让春夫人跟他们家有些渊源在,既然都答应了,还收了这小子为徒。

  老道就没有丢下徒弟,一个人跑路的道理。

  主要是阿焕身体,也没有多好。

  他们留在京城的主要原因,是在等一种稀有的药材。

  有了那东西,阿焕的身体才算是有真正的转机。

  不然他们早跑路了,还会等到王敦那小子造-反?

  老道积极的给小徒弟写信,主要也是安抚幼崽的情绪。

  他家小徒弟该多担心他这个师父啊!

  马小良:那倒也是没有的。

  他师父作为成年人,能跑能跳,武功还贼高。

  真不怎么需要他来担心,好吧,也是有那么一丢丢担心的。

  结果没教几个月的先生又跑了,因为王家那点事,他先生决定先回家苟一段日子。

  马小良送了他先生一堆好吃的东西,让他在路上慢慢的吃。

  王逸少大为感动,不愧是他的好弟子!

  等以后马小良上王家的族学读书,给他当靠山!

  马小良微笑,先生您就不能盼着点好吗?

  别说是王家族学了,那也是在会稽郡的地界。

  他,马小良,会稽郡太守之子。

  来欺负个试试?

  再说了,他武艺超群的好吗!

  谁敢欺负他?

  看到那沙包大的拳头没?揍翻一群人!

  这么一折腾,差不多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

  也终于到了收割粮食的时候,那些个红薯土豆,都差不多成熟了。

  就连玉米也差不多了,这一次试种玉米的田地,已经开始收获。

  太守府里,就堆了不少的玉米。

  马家人是从早到晚,吃的全是玉米制品。

  不过也就吃了两天便腻了,没办法,再好吃的东西,也架不住天天吃。

  这次收获了玉米,一部分研究怎么储存。

  剩下的制成种子,来年再种植。

  不是马卓不想赶紧再种一批,而是没有那么多的种子。

  那些玉米杆子,玉米芯什么的,也都要按照之前所知道的,全部处理。

  顺便还想试试玉米是否真的能够制糖,可不能浪费一点。

  马小良对玉米的大丰收很是高兴,这要是在北方,应该可以长的更好吧?

  可惜,这东晋地盘不大,当年司马家占下来的地盘,也都一点点的吐了出来。

  也难怪王敦瞧不上想要反了,但凡有点野心的,都不可能忍得住。

  马朗对弟弟好奇王家的事,决定还是给他说个明白。

  不能因为马小良年纪小,就随便糊弄过去。

  他们家到底是驻守会稽郡,外面的世界,不能一无所知。

  马小良可是太守之子,所以马朗给小家伙说了一些王敦的情况。

  王敦当年因为相貌不错,被封了驸马。

  “原来他还做过驸马啊?”马小良更加不解了,那算起来不是皇帝的亲戚吗?

  “虽说是驸马,好像与襄城公主感情并不算好。”马朗只能简单的说明。

  “为啥?”马小良一脸纳闷的问道。

  “襄城公主瞧不上他。”马朗当然也是听说的。

  “为啥瞧不上?不是说他相貌不错吗?”马小良更不明白了。

  “有些时候,不光是看长相的。”马朗小声说道,“似乎说是公主嫌弃他粗鄙。”

  哦豁,这就日子不太过的下去了。

  “后来他带着公主跑路,结果公主身边的侍婢都被他许了人,带出去的金银钱财,也成了招兵买马的了。”马朗继续说道,“至于那公主,不知所踪。”

  “他把公主给……”马小良瞪大了眼睛。

  “反正这人吧,有仇必吧。”马朗不说全乎,此人不能深交。

  马小良算是明白了,这王某人,对司马家的人,基本没啥好感。

  总想着司马家的人做的不咋地,还不如他自己来。

  也该是改朝换代了,结果都快成了,又不继续了。

  中老年男子的想法,就是如此的难以捉摸。

  马小良也不太想琢磨,又这闲工夫,他不如多种点地。

  收获完玉米以后,又该收获花生了。

  简直太开心了!

  今年终于可以花生自由!

  而且花生不光好吃,还可以榨花生油!

  今年也没忘记种植甘蔗,这甘蔗都是挑选了最好的地方种下去。

  比去年种的要多不少,今年应该可以做不少的白糖了。

  有红糖白糖,冰糖还会远吗?

  只可惜,他倒是想要岭南那边种植甘蔗,那边的才正宗。

  花生收获的当天,水煮花生就来了一大盆,没办法,马家人都挺爱吃的。

  再来一份五香花生米,吃的那叫一个香。

  因为知道,要留出种子,还有用来榨油。

  吃的时候还是很节省的,谁见过太守府为了吃的,这么节俭过。

  但没办法,得留下种子。

  只是为了来年可以不用这么憋屈,忍忍就过去了。

  马小良还想着给花生做一下处理,可以放的时间长一些,送一些给阿焕尝尝呢。

  所以他准备让岛上的大厨,做花生糖,这样阿焕肯定会喜欢的。

  没有幼崽可以抵抗糖果的魅力!

  虽说阿焕不是太喜欢甜食,但,糖果是不一样哒。

  马家人喜欢在一起用饭,感觉这样吃饭更香一些。

  确实也是如此,家里人只要看到马小良吃饭,都吃的贼香。

  谢真雅嫁来马家以后,也很喜欢家里的氛围。

  特别是这个小叔子,每天都充满了活力。

  她就喜欢这孩子,认真生活,哪怕偶尔会逃避学习。

  但他还是个幼崽,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马家也不指望马小良成为大儒或者什么,马卓最多也就是希望,不要浪费孩子的天赋。

  仅此而已……

  事实上,马小良每天都很忙碌,一天三顿饭,是他最喜欢的时间。

  再欢快的气氛下,吃着可口的饭菜,今天吃的是鱼,因为是海鱼,所以骨头不会太多。

  “呕……”谢真雅刚夹起一块鱼肉想要吃,顿时觉得胃里有什么在翻涌。

  “怎么了?”马朗第一时间注意到她,赶紧关切的询问。

  “不知道,有点恶心。”谢真雅皱了下眉头,捂着嘴小声说道。

  她主要是不希望自己,打扰到大家的用餐。

  “怎么,孩子不舒服吗?”崔氏吃的差不多了,上年纪以后,胃口稍微差了一些。

  “有一点。”谢真雅点点头回答。

  “赶紧找大夫来。”崔氏开口继续说道。

  等用餐结束,大夫人也到了太守府。

  都是老熟人了,基本上太守府找大夫,都是选择县城里的那家。

  老头看着有六十几岁,但面部皱纹不显,一头黑发很是显眼。

  “恭喜恭喜,这娘子是有孕了。”老大夫给谢真雅把脉,确定了两眼后,当即拱手说道。

  “有孕了?”马朗傻眼,当即重复的问道。

  “确实,有一个多月了。”老大夫给与肯定的回答。

  “我要做阿耶了?”马朗发傻一般的望着弟弟。

  “是是是,你要做阿耶了,我要做叔叔啦!”马小良可开心了,蹦跶的说道。

  “雅雅,你有想吃的吗?可别饿着了。”马朗想起来刚才谢真雅都没吃多少,赶紧握住了谢真雅的手说道。

  “我没什么想吃的。”谢真雅摇摇头,她也确实不怎么饿,主要饭前还吃了一些点心。

  再太守府里,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饿肚子。

  有马小良在的家里,随时都有吃的。

  没一会,马家人都知道了,谢真雅这是怀孕了。

  “还不赶紧给你泰山家去信,告诉这好消息。”马卓当即催促儿子。

  “哦哦。”马朗这才像起来,还要写信来着。

  等两人回房了,谢真雅就与丈夫商量,她也要写信告诉阿母。

  马朗自然不会拒绝,怀孕是大好事。

  王允薇在知道儿媳怀孕后,赶紧让厨房再弄些清爽不油腻,但有营养的吃食。

  可不能饿着孕妇,至于她那长子,毛手毛脚的,得好好的说一顿才行。

  就是小儿子,也不许随便靠近他嫂子了。

  没错,如今这谢真雅已然成了马家重点保护对象。

  这可是马朗第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不重视呢。

  马小良:行吧,他不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了以后,地位是一落千丈。

  还不许他靠近大嫂,真的是,他看起来是那种毛毛躁躁的人吗?

  看不起谁呢!

  马小良干脆不住在家中,因为过了七月底,天气逐渐的凉爽起来。

  他要去监工了,来到工地。

  这边的工人在看到马小良都很热情的跟人打招呼,这小公子跟谁都合得来。

  也不会仗势欺人,要不是穿着华服,就跟邻家小孩差不多。

  而且大家都知道,当初那端午节的粽子,可是小公子给他们安排的。

  收工的时候,每个人还分到了两个粽子。

  回家煮了以后发现,这粽子还是肉的,那油水的粽子,全家人都能分上一口尝尝。

  第二天煮菜,还带着肉香呢。

  不少人提起这事,还美滋滋的。

  马小良听说了以后,决定以后逢年过节的,都给工人们分发个两斤肉,让他们可以带回去给亲人尝尝。

  主要是这年头的肉价,确实也不贵。

  要不是当初马小良自己想吃,根本没什么人会乐意养猪。

  毕竟那猪肉是真不好吃,士族但凡不是真穷的不行,坚决不会碰猪肉。

  哪里像太守府,隔三差五的要吃猪肉,偶尔换换口味,宰些鸡鸭鱼吃吃。

  现在家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猪肉,特别是红烧肉。

  他家阿翁恨不得顿顿都吃,被马小良无情拒绝。

  天天吃那玩意,太腻了。

  除了猪肉,他们家最喜欢的就是那笋干老鸭煲。

  最近养猪场附近还养了几百只的鸡鸭鹅,全家人每天一个鸡蛋,补充蛋白质。

  鸭蛋留到中午的西红柿蛋花汤,也是极美味的,再来一把小葱,就是那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