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41章 泥炉

  对糕糕点点,马小良没啥要求。

  只是跟上辈子口味接近,就是不要太甜。

  太甜的吃食,不光腻歪,还容易三高。

  虽说这辈子年纪还小,架不住人会变老,特别是他家的老头。

  在外人看来,已经算是高寿的年纪了。

  六十岁很多人都熬不到这个年纪,马小良对于这真心爱护自己的祖父。

  希望祖父健健康康的,跟祖母一起。

  平时也会拉着祖母动上一动,至于为啥不拉祖父动弹。

  废话,他们老马家可是武将出生。

  他祖父大清早的,就开始热身习武,比马小良练的都要勤快多了。

  “哈,好喝!”马小良喝出了品美酒的气势。

  “你这喝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喝酒呢。”马老太爷好笑的看了自家孙孙一眼说道。

  “菊花茶也好喝哒。”马小良严肃脸,捧着茶杯说道。

  “是是是,你喝,你喝。”马老太爷忍俊不禁的说道。

  “先生也喝茶。”马小良扭头,对王逸少说道。

  在马小良看来,王逸少还只是个少年,换了上辈子,就这年纪,不过是个刚上大学的年纪。

  马老太爷对此十分的鄙视,“先生喝什么茶,跟我们一起喝上一点菊花酒,暖暖身子。”

  真男人就要喝男人该喝的!

  马小良一言难尽,等得酒精肝再说吧。

  不过以目前酒的度数,要得酒精肝,似乎得泡在酒缸里?

  因为他们家习惯登高,所以这会在半山腰上。

  只是今天的天气不算太好,太阳被云给挡了回去。

  所以有些冷,幸好今天出门还带着泥炉。

  温个酒什么的,根本不算事。

  马老太爷惬意的眯起眼睛,像他们家这般的,出门东西可不少。

  马小良觉得这要是有块厚羊毛毯子,就不必带着桌椅出门了。

  最搞笑的,他们家还有带画师出门。

  是的,就是他们在吃吃喝喝,画师正在拿奋力作画。

  倒不是马家要带画师,而是阿焕要求的,知道马小良一家有重阳节登山的习惯。

  阿焕让人送了画师上门,他虽然不在会稽郡,但!他也想参加,跟马小良一起登山来着。

  所以他人到不了,也要参与进来。

  没错,他就是准备,让画师把马小良一家的登山图画下来,然后把自己加进去。

  马小良表示,玩还是您会玩。

  反正画师也不需要他拎着上山,爱咋咋地,他不管了。

  这么有参与感的阿焕,真的是好可爱呀!

  马小良一点都不觉得阿焕有什么问题,可可爱爱的阿焕能有什么问题?

  不过是缺少亲情,渴望家人陪伴的幼崽。

  作为大孩子,要照顾幼崽!

  是的,至今马小良不觉得比他大一岁的阿焕是大孩子,甚至觉得,在精神上,他才是哥哥来着。

  他毕竟是带着上辈子记忆的,虽然这记忆并不全。

  只能说功德笔不行,这服务不全面。

  好在马小良也不是太在意,自己是谁这件事,就比较的虚无缥缈。

  还不如好好的过自己现在的生活,毕竟他有这么多疼爱自己的亲人在。

  对比回不去的世界,当然是活在当下比较重要。

  马小良吃着各种点心,都是他们家大厨得意之作。

  他算是明白了,只要那山上的大厨稍微一刺激,他们家的大厨的厨艺就能起飞。

  得实惠的,还是他马小良呀。

  不错不错,小日子过的别提多滋润了。

  一口点心一口茶,千金拿来都不换。

  他又不傻,好日子不过,要去瞎折腾。

  瞧瞧他阿耶吓成什么样了,就怕他学坏了。

  连他兄长都寄信回来,保证不会学坏,马小良还看了信。

  因为每次他阿兄来信,马小良都坐在他阿母的腿上,听阿母念信。

  谁知道这次来的,居然是保证信。

  马小良总算是明白了一点,阿耶担心的人,不光是他,还有他大哥来着,

  只是大哥离的远,当面念叨不到。

  这么一想,他是不是去书院读书了,就不必被阿耶念叨了?

  算了,读书什么的,也不是他马四岁该考虑的。

  重阳节过了,天气就开始转冷了。

  马小良看着红薯土豆,愉快的烤红薯,这不就来了!

  让人准备个泥炉,还不能太小。

  不过府里头的人早就习惯了,他们小公子为了口吃的极能折腾。

  这炉子是经过特殊处理,是马小良专门为了烤红薯打造的。

  毕竟挖个坑,把红薯丢进去麻烦极了。

  被做成方形的泥炉,有一个个圆形的黑洞。

  这黑洞也有专门的对应,用粗铁条做成的抽屉,把红薯放在上头。

  烤的时候塞进去,等烤好了,只要往外一抽,方便拿取。

  “这又是什么?”王逸少自从来了太守府,见识过的东西是真不少。

  还都是他以前没见过的,好吃又好玩。

  “烤串。”马小良在边上看,平安负责烤。

  没办法,他们根本不让幼崽靠近火炉。

  “跟炙烤食物差不多?”王逸少见这铁丝的盘子,疑惑的问道。

  “对,差不多。”马小良点点头,这口子比较宽敞的泥炉,上面放着一片网子。

  烧烤!

  他想这一口已经很久了,主要是先前调味料不足。

  吃了也不开心,现在不一样,那烧烤的调味料总算能凑起来了。

  什么孜然,光这个就不好弄,更别说什么黑胡椒咖喱粉了。

  他现在手里头有芝麻、孜然、小茴香、黄豆辣椒粉等等。

  唯一麻烦的,大概就是将一些香辛料,全部打磨打细。

  多亏了有阿焕的人手在,否则他想吃上一顿烧烤,还真不太容易。

  知道马小良爱吃,阿焕还让人想办法,多种一些香辛料。

  而且还准备多弄点海鲜,别看马小良吃不了生的。

  但熟的海鲜,也是很美味的。

  特别是那生蚝,马小良当初在生蚝旺盛的时候,让人熬了耗油。

  这东西可不一般,也就像他们家这样的人家才弄得起。

  反正山上留了一些,给太守府一些,剩下的送去了京城。

  苦了谁,都不能苦了他家阿焕。

  “这个炉子啥都能烤。”马小良愉快的让平安,往那网盘上放了两个橘子。

  附近山上种了好些橘子树,所以到了季节,橘子就被采摘下来。

  烤橘子别有一番风味,特别是进入冬季,吃点烤橘子暖暖肚子,还甜甜的。

  不过马小良吃的不多,他比较喜欢烤的过程。

  至于为啥不能吃太多的橘子,原因很简单,会黄。

  就字面的意思,吃的越多,黄的越快。

  马小良上辈子的记忆里,也不知道是记忆太深刻了,还是怎么滴。

  反正他就记得,炫太多橘子要黄,砂糖橘也是,好像胡萝卜也黄。

  虽然不太明白为啥吃胡萝卜能把自己吃黄了,也是属于难得。

  毕竟胡萝卜辣么难吃!

  是一个不爱胡萝卜的崽崽没错了。

  当然了,这个时间线,胡萝卜还没被传入到这边呢。

  马小良也很矛盾,你要说胡萝卜他不喜欢吃吧,但偶尔的配菜,好像需要胡萝卜来装点一下。

  没有胡萝卜,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特别是那鱼香肉丝,只有肉丝没有鱼香已经很惨了。

  如果连配菜都没有,那还叫鱼香肉丝吗?!

  等回头,让他原地画个胡萝卜出来!

  这么说起来,马小良就记起来,好多的名菜里面,都带点胡萝卜。

  虽然他不爱吃,架不住有爱吃的人。

  但要相信老祖宗的审美,但凡不好吃的。

  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片土地之上!

  存在必定是有原由的,特别是能够存在于本土地区。

  连鱼腥草都有这么多人热爱了,胡萝卜也不算过分。

  反正马小良是不爱吃的,但,作为点缀,还是可以忍受的。

  “小郎君,橘子好了。”平安一边在那烤肉,一边还不忘记马小良的烤橘子。

  “先生尝尝。”马小良热情的推销起他的烤橘子来。

  自己一个人吃有啥意思,当然是要跟别人一起分享才是乐趣。

  王逸少也不客气,对自家弟子,虽说只是启蒙,但怎么也算弟子吧。

  弟子孝敬的,怎么好拒绝呢。

  “不错,还别有一番滋味。”王逸少甚是惊喜,原来橘子烤来吃,也挺不错的。

  有那一番野趣,就是这东西有点太烫了。

  跟他第一次吃到烤红薯的感觉有点像,不过不像那红薯有饱腹感。

  “不过还是肉好吃。”马小良盯着那肉串,馋了!

  肉串可就没有橘子这么好熟,那油脂在碳火的炙烤下,缓缓的滴落。

  时不时的,听到滋滋冒烟的声音。

  对小命极其珍惜的马小良,是不可能在室内烧烤的。

  熏着自己不说,还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虽然在这边还没有这种说法,主要是,这年头也只有士族才用的起碳火。

  普通百姓,哪来的闲钱买碳火,少木柴,那烟熏火燎的,不开门都不行。

  马小良倒是没怎么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两岁前,他每天被包成球。

  两岁以后,住在岛上。

  那岛上可是有温泉存在的,根本不可能感觉冷。

  当然了,也可能是因为他跟着师父习武的关系。

  就是现在,马小良习武上有些偷懒,依然是个热乎的小火炉本炉!

  天寒地冻的时候,无论是他阿母还是阿婆他们,都喜欢挨着他。

  至于幼崽夏天被嫌弃?

  那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

  幼崽冬暖夏凉!

  不像阿焕,一年四季都是凉凉的。

  也不知道他在京城好不好,有没有受欺负。

  马小良听说,阿焕上面有好几个不同母亲的兄长,同母的那个弟弟,还乳母怀里抱着呢。

  一点也派不上用处!

  他问他家阿耶,阿耶让他别瞎操心。

  说阿焕好着呢,个四岁的操心五岁的崽,老老实实在家里读书吧!

  真是的,他阿耶只关心政务。

  虽然他也觉得阿耶很忙,但这么敷衍幼崽,真的好吗?

  马卓确实是真的忙碌,入冬了以后,他要关心他郡内的百姓,是否有足够过冬的吃的。

  比起那些随随便便对付,百姓是生是死都跟他们没关系的。

  作为太守的马卓,真的是恪尽职守。

  所以在这会稽郡境内,百姓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随着红薯和土豆的推广,百姓多多少少会种上一些。

  毕竟这东西只需要清水一煮,熟了就能吃,还能放的比较长的时间。

  有些百姓即便是等红薯发芽了,也会吃,哪怕口感上差那么一点,总比饿死强。

  就算马卓派人宣传过,红薯土豆发芽了,就尽量不要去吃。

  不过也没啥人听他的,浪费粮食没人能忍。

  等马小良的玉米推广出去,就不用担心人们去吃发芽的红薯土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