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完结】>第40章 (三合一)

  此时, s省体工队的会议室里,裴定山在接到电话后,就起身暂时离开了会议室。

  裴定山浅笑了一下:“大伯, 您觉得呢?”

  电话那头的裴永胜沉默了两秒,吐槽道:“你要是真只打算让他跑100米,那你那个莱尔斯学院的学习认证就白去了!”

  裴定山浅笑着听完了电话对面的吐槽, 然后才收起笑容正色道:“苏屿真正的舒适区绝不只是100米, 但不是现在, 是以后。”

  田径国家队的办公室里, 裴永胜听到自家侄子这个回答, 眉目刚刚舒展又重新皱了起来:“怎么说?”

  裴定山:“苏屿从小的身体情况就很不理想,我在夏令营刚发现他时, 他甚至无法正常完成较低强度的热身运动。”

  听着裴定山的介绍,裴永胜的眉头拧得死紧,如果单纯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苏屿的身体条件真的不适合, 他相信自家侄子肯定不会看中苏屿甚至向他推荐, 所以他并没有开口, 而是继续听裴定山接着往下介绍。

  果然,只听电话那头的裴定山不紧不慢地继续道:“苏屿的身体有着无与伦比的自我恢复能力, 只要是在他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他的身体都能够快速地自我调节、恢复, 以我目前建立的数据模型来进行估算,他的身体自我恢复速度大约是优秀选手的2-3倍。”

  不要小看这2-3倍的数值,这代表着一场预赛结束之后, 恢复能力较强的选手如果需要30分钟才能恢复80%的体能的话, 那苏屿的自我恢复时间就可以缩短到10-15分钟。

  像是世锦赛、奥运会这样的顶尖赛事中, 如今百米的半决赛到决赛之间的间隔时间通常已经缩短到了1小时左右,由于半决赛到决赛之间的恢复时间不足,有不少选手在全力冲刺晋级决赛之后,往往会因为自身体能恢复情况的缘故,难以在决赛阶段给出更好的表现。

  而如果这些选手能够具备苏屿这样的自我恢复能力,想必他们的成绩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同时,不仅是在单项赛事的半决赛、决赛上,苏屿的这种身体的自我恢复能力同样可以运用于兼项上——更快的身体恢复和适应能力再匹配上他始终倔强强大的胜负欲,这几乎代表着一个在战斗的路上永不停歇的强者。

  对于普通的选手来说,一场大赛结束之后,很有可能需要通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来调节自身的状态,但苏屿不需要。

  电话那头的裴永胜显然也读懂了裴定山话里未尽的意义。

  可以说,苏屿所具备的这些特质,未必是每一个选手都必须具备的,但当一个有着顶尖天赋的选手,同时具备这些特质时,这就意味着这将是一个有机会向着更顶峰的极限冲刺的选手。

  饶是见惯了好苗子的裴永胜,这时的呼吸也忍不住有些急促了起来,他在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才对着电话那头的裴定山问:“你确定?”

  裴定山以极其笃定地声音道:“我确定。”

  裴永胜听着电话那头侄子肯定的声音,人有些坐不住了,不由得起身去到了办公室外,来回踱步着问:“这孩子,你觉得他未来能往什么方向冲?”

  裴定山的声音平静地传来:“10秒以内。”

  裴永胜对于自家的这个侄子还是很了解的,裴定山从不说大话,他会这么说,就说明他至少对苏屿未来的成绩有八九成的把握。

  裴永胜问:“这孩子,你说是在夏令营的时候才发掘的?那他真正训练的时间才……?”

  裴定山:“不满3个月。”

  裴永胜听着这话,倒吸一口气,问:“这孩子的体测报告有吗?提交一份过来?我交给科研组那些专家探讨看看,会不会有针对他体能改善方面的相关建议。”

  裴定山没有反对:“有的,包括苏屿身体的骨骼肌特性检测、最大摄氧量能力测试以及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肌肉纤维类型等,我在s省已经带着他做过相关的身体检测,具体内容已经形成报告,之后会提交到国家队方面。”

  说到这里,裴定山顿了下:“另外,关于苏屿的特殊体质情况,需要匹配专门的训练指导,对他不适合采用普遍性的训练方案,所以我会申请作为他的随行教练,陪同他前往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参训,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也希望国家队的营养师能够针对苏屿的体测报告,为他制定一份更符合他身体需求的营养膳食。”

  裴永胜听着自家侄子的需求,终于笑了:“好小子,你在这儿等着我呢?”

  他还在想,原本说好了要在省级队伍停留一段时间的侄子,为什么会突然给他推送了苏屿和江源这两个好苗子,现在看来,主要还是因为苏屿入选了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冬训名额——自家侄子是怕奥训基地那里的教练不了解苏屿的情况,反而把人给教坏了。

  想到这里,裴永胜笑道:“你小子,对这个苏屿很上心啊?”

  裴定山没有否认,而是反问:“如果大伯您亲自发现了这样的一个未经雕琢的瑰宝,您会放心将他交到其他人的手中吗?”

  裴永胜想了想,果断道:“那不可能!谁想跟老子抢人,老子打断他的腿!”

  骂完之后,裴永胜摇了摇头,又笑着问:“奥训基地的随行和营养师都好说,但是关于苏屿未来的兼项方向,你现在有想法了吗?”

  裴定山想了想,道:“可以肯定的是,相对于100米,200米的距离会更适合苏屿的速度峰值模型,但是否还有另外的兼项方向,以及另外的兼项方向在哪,还要看苏屿的身体进一步恢复之后的具体测试和表现。”

  裴永胜听着电话那头的话,挑了挑眉:“另外的兼项方向?好家伙,你小子,野心不小啊!”

  一般情况下,普通选手兼项也就是两个单项就差不多了,倒也不是没有选手在同一场比赛中身兼三项,但身兼三项参赛,对于身体条件更好的选手来说都会产生体能问题上的困扰,更何况是苏屿这个原本就有体能问题的小孩儿了。

  裴定山听着自家伯父的调侃,平静道:“还是要看苏屿未来的身体恢复情况了。”

  ***

  就在裴永胜和裴定山通话的时间里,不论是s省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大奖赛比赛现场还是网络上的田径王国论坛,这会儿都还有大量的人群处于一种异常激动亢奋的情绪中。

  观众席上,十二中的学生们还在欢呼尖叫。

  “哇啊啊,全国u18纪录吗?!啊啊啊,是全国u18纪录!!”

  钟文和初二一班的这些学生们这会儿就差点烟花放礼炮了,一个个的恨不得立刻张灯结彩给他们学神宣告天下。

  “我就说!我们学神就是最牛的!不止是学习成绩牛,短跑成绩更牛!”

  “那可不?我们学神的学习成绩现在还只是在咱们十二中断层第一,但是今天这个百米成绩可是全国18岁以下有史以来第一名!”

  “就是就是!我在今天来看比赛之前有查过资料,今天和学神同组的那个叶明浩,他之前刷新了全国u16年龄段的成绩纪录,但是今天咱们学神这可是横扫U18!”

  这些十二中的学生们一个个儿的,就差没变成他们学神的无脑吹了,有些在和自己好友视频连线的还在尖叫呢,吹嘘着自己今天在现场见证了一个全新的全国纪录的诞生!

  其实不止是这些十二中的学生,像是坐在钟文身后的王阳明,他这会儿就是一边痛苦面具一边又觉得很兴奋的模样。

  没办法,痛苦面具是因为苏屿的这一个成绩直接又割走了他三分之一的肾,而兴奋嘛……作为一个田径迷,他又怎能不在亲眼见证了一个超级天才的诞生的情况下,不感到兴奋的呢?!

  “14岁刷新nu18b啊!”

  “10秒41……苏屿的这个成绩,距离赵鹰平的个人历史最好成绩也就只有0.02秒之差了吧?”

  想到这里,王阳明不由得向身边的田径迷大兄弟询问:“就苏屿这个10秒41的成绩,放现役选手里,应该也能排个前20了吧?”

  其实,又何止是前20呢?

  以中国当前的百米选手情况来看,PB10秒27的高天武足以排进全国前五,而在全国范围内,现役选手中,打开过10秒40大关的选手,总计实际并未超过15人,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以苏屿10秒41的这个成绩来看,他不仅一举刷新了全国u18的百米纪录,更是直接闯进了全国百米现役选手的20强。

  只有知道这些具体情况的田径迷和圈内人才能知道,这究竟是一个何其惊人的成绩。

  看着赛场上已经结束赛事即将退场的苏屿,王阳明忍不住问:“你说,苏屿现在14岁就刷新了nu18b,那他在18岁之前,有机会挑战AU18B(洲际u18纪录)吗?”

  同一时间,田径王国论坛的短跑板块中,也有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主题:【苏屿——14岁的NU18B纪录创造者诞生!未来三年内,他将有机会挑战AU18B的纪录吗?】

  内容:【刚刚看完全国田径大奖赛s市分站赛的百米决赛,高天武的表现中规中矩,没想到14岁小将苏屿的成绩惊艳全场!!!14岁的10秒41,14岁的nu18b新纪录诞生,想问问,苏屿目前的这个成绩,有机会挑战AU18B吗?】

  但可惜,这个主题帖刚发出来,就在1楼遭遇了重创。

  1楼:【……虽然苏屿的这个成绩和表现我也看得很激动,但是不得不提醒楼主的是,目前亚洲的AU18B其实就是WU18B(世界u18最佳成绩),这个纪录是2012年由日本名将铃木一平创造的,他当时跑出的成绩是10秒19。】

  很显然,这个楼的楼主平时并没有关注青少年的赛事和纪录,当他看到1楼出现的这一组数据时,就沉默在了原地。

  3楼(楼主):【10秒19?!是日本选手创造的?!】

  5楼:【是的,就是由日本选手创造的,一个不可思议的成绩,但是确实如此……】

  之所以说是不可思议,是因为这个年仅17岁的选手所跑出的成绩,已经超过了中国国内绝大多数现役百米选手的成绩,可以说,包括今天全国田径大奖赛s市分站赛百米冠军高天武的个人历史最好成绩也完全无法与这个叫做铃木一平的日本少年相比。

  仅以这个成绩而言,目前中国国内只有排名前三的三位名将能够跑出与之媲美的成绩。

  8楼:【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目前中国和日本的百米成绩相比较,虽然在顶尖选手上是我国略胜一筹,但是在百米平均实力和后备人才储备上,日本的情况是要胜过国内的。

  像是在百米NU16B和NU18B的成绩上,日本都有着非常突出的成绩,但是中国国内,不久之前也才刚由叶明浩刷新了十年前的NU16B,而今天由苏屿刷新的这个NU18B同样也已经保持了十多年之久。

  当然,向好的方向来向,叶明浩和苏屿接连刷新纪录的表现,表明了我国的青少年后备人才比起以往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中国当前的青少年选手纪录,和世界级的纪录还是有着较大差距的。

  我个人非常期待苏屿在未来三年内继续刷新我国的NU18B,但是苏屿究竟是否有机会刷新由铃木一平创造的WU18B,我只能说……理性期待。】

  在这个回复一出之后,这栋原本承载着不少期待的讨论楼就渐渐地沉了下去,不是论坛里的田径迷不期待苏屿能够创造新的纪录,但是就像是这个层主所说的一样,理性期待。

  在真正看到这栋楼之前,许多人都以为,像是全世界的18岁以下最佳成绩应该是由美国之类的欧美国家选手创造的,所以最初大家都认为,以苏屿如今的成绩,未来三年挑战一个亚洲的u18最佳成绩应该是有希望的。

  在众人的想法中,这个纪录应该会在10秒30左右——14岁的苏屿既然能够跑出10秒41,那么未来三年之内挑战10秒30应该有机会成功。

  但谁也没有想到,原本设想中的AU18B竟然会直接和WU18B划上了等号,而且创造者竟然就是来自日本的选手。

  基于一些特殊历史原因,对于中国的田径迷来说,输给谁都可以忍,但是输给了日韩却格外地难以忍受,于是在短暂的兴奋之后,不少人都将关注的重点单纯地放到了NU18B上,下意识地忘记了对于洲际纪录的期待。

  ***

  而在此刻的现场,观众们暂时还沉浸在对苏屿成绩单纯的兴奋中,像是同样在现场观赛的十二中校长还有年级主任陈升这会儿的脑子都已经热成了一壶开水了。

  “全国纪录……真的是全国纪录啊?!”

  林校长和陈升都还记得,当初省体工队来他们学校抢人的时候,苏屿的那个带训教练裴定山开口就是‘全国纪录上会是苏屿的名字’,当时他们还在想说,这裴定山吹牛也不打个草稿的,但基于裴定山的权威性,他们也是将信将疑。

  谁知道,这时间才过去多久?

  裴定山所说的全国纪录居然就实现了!

  而且还不止是U16年龄段的全国纪录,而是跨越了U16和U18的纪录!

  也就是直到这会儿,林校长才不由得感慨:“……还好当时咱们没拦着省体工队的人。”

  陈升看了眼林校长,点了点头,道:“谁说不是呢?”

  正说着呢,陈升突然注意到,赛场上有一批新的选手上场了,定睛一看,其中就有他们学校的另外一个学生江源,他当即精神一振,跟边上的林校长道:“林校长,江源上场了!!你说……苏屿他这都刷新了百米短跑的全国u18纪录,那江源他有没有机会……?”

  这话一出,林校长也是精神一振:“看比赛!专心看比赛!哦,对了,给咱们学校的教师群也发个消息,让老师们有空的都看看比赛,特别是负责学校新闻的几位老师——等今天的比赛结束后,咱们学校也得赶紧的出个新闻稿!”

  ***

  现场的观众席上,注意到江源登场的可不止是林校长和陈升两人,因为王阳明在帮钟文他们购票时特地问过了江源和苏屿两人参赛的项目,因此在购票的时候他就特地选择了这个更适合观看百米和男子跳高的看台区域。

  这会儿,随着男子跳高决赛选手们的登场,钟文等十二中的学生们同样也已经关注到了江源的上场。

  “哦哦哦!是江源上场了!!”

  “江源加油江源加油!!!”

  “学霸学霸,咱们争取再夺个牌啊!”

  随着男子跳远和男子百米连续两个项目的成功夺牌甚至创造纪录,场上这些十二中的学生们明显变得‘嚣张’了起来。

  那毕竟,这三个单项之中,原本就是江源的跳高这一项夺牌的机会最高!

  而作为这及格赛中排名第一的选手,江源在今晚这一场的男子跳高决赛中,理所当然地被安排在了最后一位登场。

  叽咕直播间里,田汝辉和周继明也正在介绍本场跳高决赛的情况——

  田汝辉:“或许有部分观众是刚刚打开直播间收看本场全国田径大奖赛s市分站赛的赛事,目前男子百米的决赛刚刚结束,来自s省体工队的14岁小将在男子百米决赛之中创造了10秒41的nu18b最新纪录。”

  “是的。”周继明接着道:“现在为您直播的是即将开始的男子跳高决赛,在这一场决赛中,同样有一位年仅14岁的天才小将登场,这位与苏屿同样来自s省体工队的江源选手,在上午的跳高及格赛阶段,以连续4次一次性过杆的好成绩拿下了男子跳高及格赛第一的排名,同时在稍早以前的男子跳远决赛中,江源凭借着7.91米的成绩刷新了他个人的跳远PB,他也凭借着在跳远决赛中的仅此一跳,打败众多对手,拿下了男子跳远项目的亚军。”

  在说完江源的这一连串成绩后,周继明也不由得感慨:“在刚刚的跳远决赛中,我与田老师都推测,江源在第一次试跳之后就选择后续5跳的直接免跳,是为了保持自身的体能,以保证在男子跳高这个单项上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现在,男子跳高的决赛即将开始,不知道江源是否能够在决赛之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呢?”

  田汝辉:“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s省体工队的后场休息室中,回到休息室的苏屿正在接受s省体工队按摩老师的肌肉放松按摩,但在按摩开始之前,他特地在询问了按摩师意见之后,掏出了手机,打开了叽咕直播的界面——此刻的直播界面中,正是即将开始的男子跳高决赛。

  按摩师一边给苏屿放松按摩,一边也跟着看了眼男子跳高决赛的开场,笑道:“是在看小源的比赛吧?”

  苏屿默默地点了点头。

  按摩师笑着说:“你俩关系是真挺好,跟亲兄弟似的。”

  苏屿也没有反驳,只是闷闷地应了声“嗯”。

  按摩师说得没有错,江源从小到大都对他非常照顾,也因此,在意识到江源曾经或许是为了照顾自己所以拒绝了刘文健教练的邀请后,苏屿心里就一直为此感到烦闷,直到这一次的重生,随着他的选择,江源的人生轨迹也做出了新的改变……

  对于自己重新改变的人生轨迹,苏屿不会后悔,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但面对因此而同样改变了人生轨迹的江源,苏屿曾经在私下问过他许多次……

  “哥,你是真的想走这条路的吗?”

  江源的回答始终都是笑眯眯地摸摸他的脑袋,说‘是’。

  虽然已经确认过无数次,但苏屿还是想亲眼再一次确认——确认江源是真的对跳远和跳高有了他自己的期待和渴望,而不是因为责任。

  按摩师看了一眼苏屿手机直播里江源在休息区安坐的模样,笑道:“这个小源,这都决赛了,怎么看起来还这么稳?”

  倒是苏屿,在看到直播画面中一闪而过的江源之后,眼睛眨了眨,原本隐隐的担忧,转而变成了期待的神色——多年的默契让他能够辨认出,坐在休息区的江源,此时对于即将开始的决赛,也带着特殊的兴奋与期待。

  ***

  此时的跳高决赛赛场上,总共13名决赛选手已经就位,前面6名选手已经完成了他们在2.00米高度上的第一次试跳。

  有人察觉到江源还没有脱下外套热身,善意地提醒了一句‘该热身了’。

  江源对那位提醒他的选手笑了笑,真诚地说了句‘谢谢’,但谢过之后,他仍旧带着浅笑坐在休息区的凳子上,没有丝毫脱下外套热身的意思。

  这时,提醒江源的那位选手才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脸上的神色变了变,用惊疑不定的眼神看了江源两眼,才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自身的热身准备之中。

  而现场,注意到江源还没开始热身的人显然不仅是这名选手。

  观众席上,十二中的学生们也有些疑惑:“诶,你们看学霸,他怎么还坐着不动啊?”

  钟文也觉得有些奇怪,于是扭头问他哥:“哥,为啥江源他坐着不动啊?”

  这会儿,感觉自己的肾已经没了三分之二,甚至最后三分之一也已经不保的王阳明幽幽叹了一口气:“是啊,你说,为啥他这会儿还坐着不动呢?”

  钟文:???

  王阳明用幽怨的目光看了眼割走了他脑袋马上又要割走他肾的表弟,忧郁道:“当然是因为江源想要保存体能,免跳2米的高度了……”

  “嚯?!”

  钟文听到这个解释,当即明白了,于是转头就跟自己班上还有其他班的同学解释了江源的想法。

  其实这会儿,在场也有不少田径迷在提到这一点了——

  “不得了,这个江源,2米的高度也直接免跳啊?”

  但也有人怀疑道:“2米的高度,成年选手也未必就能绝不失误,这江源才14岁吧,这个年龄的小将,会不会有些托大了啊?”

  不过这个问题一出,立刻就有人反驳到:“上午的及格赛看了吗?从2米到2.15米,4个高度全部一次性过杆,如果想要保存体能冲击奖牌的话,2米高度选择申请免跳也很合理的吧?”

  与此同时,赛场上也有选手关注到了江源的表现。

  这位关注到江源表现的选手,同样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年轻选手——是来自Z省的19岁青年选手曾邵文。

  曾邵文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颇有竞争力的选手,2.29米的个人历史最好成绩让他在此前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上也曾经斩获过一枚金牌,同时他也被誉为目前孙宇航的最佳继任者,很有希望在来年被吸收进田径国家队的跳高组中。

  此时,叽咕直播的田径直播间里,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也正在介绍曾邵文的情况。

  周继明道:“曾邵文确实是一位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手,当然,目前为止,曾邵文的个人缺陷也十分明显——在本赛季的多次赛事中,曾邵文的发挥上限很高,下限同样也很低……”

  通俗来讲就是,这个曾邵文,面对强敌,是什么人都敢赢,可面对弱的对手时,经常也是面对什么人都敢输。

  在本赛季中他确实曾经凭借2.29米的成绩拿下了一站分站赛的金牌,但同时,曾邵文也在另外一场分站赛中以2.05米的成绩,直接在及格赛阶段就被淘汰。

  田汝辉和周继明也曾经讨论过曾邵文的表现,两人都认为,曾邵文目前进入国家队最大的阻碍应该就是他个人状态上的不稳定性。

  “不知道曾邵文在今天的比赛中状态如何,希望他能够好好发挥——毕竟对于一个职业选手来说,个人能力上限固然重要,但是个人能力发挥的稳定性同样也非常重要!”

  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说着,眼看该轮到在倒数第三位的曾邵文登场了,结果却见到曾邵文向主裁判发出了免跳申请。

  田汝辉:???

  周继明:???

  怎么回事?

  就现在场上的这些选手,江源他们是一早看出来了,这小孩儿就是打算第一跳免跳,所以稳稳当当地坐到现在一动也不动。

  但是曾邵文不是啊!

  这刚刚的直播画面中,他们都见到现场切换的镜头中有曾邵文热身的画面——怎么热身热到了一半申请免跳了?

  田汝辉和周继明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很快也明白了曾邵文的想法——原因无他,曾邵文在申请免跳之后很明显看了江源一眼,就这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这小子,八成是看江源申请免跳了,所以自己也跟着申请免跳了。

  田汝辉看到这里,有心想要说一句‘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有自己对赛事的认知和判断’,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先看看吧,看看接下来的情况怎么样。

  在曾邵文申请免跳之后,倒数二位选手也略微惊讶了一下,然后在主裁判的示意下去进行了自己的2米高度第一轮试跳。

  等这位选手试跳结束之后,江源则不出所料的同样申请了免跳,但因为先前有曾邵文先申请了免跳,江源的动作倒是也没有引起更多的讨论了。

  在江源申请免跳之后,2米高度的第一轮试跳也算是全部结束了,总共13名决赛选手中,共有两人申请免跳,两人第一次试跳失败。

  在试跳失败的两名选手再一次试跳并成功之后,2米高度没有选手被淘汰,13名选手全员进入到了下一个高度的试跳。

  横杆的高度在主裁判的示意下,从2米提升到了2.05米。

  这一轮的试跳,江源仍旧没有起身热身的意思,于是曾邵文也同样选择了免跳。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第三轮的2.10米横杆高度。

  当现场的横杆被抬升到2.10米的高度时,原本始终安然坐在休息区的江源终于站起了身——此时,前面两个高度的试跳中,已经有3名选手在2.05米的高度因为连续3次试跳失败而被淘汰。

  观众席上,原本在比赛开始前还十分‘嚣张’的十二中学生也不免有些担心了起来。

  “哇,2.10米……妈呀,这个高度,感觉快要有咱们班教室的门框高了吧?咱们学霸真能跳的过去吗?”

  “开玩笑!当然能!你没看上午的及格赛吗?江源在2.15米的时候也是一次性过杆的!”

  “这倒也是,但是上午的时候不还有前面的两跳垫着呢么?这次一上来就是2.10米……”

  同样在观众席上的王阳明,虽然觉得自己的肾已经要没了,但是这会儿看着赛场上的江源,他也没忍住跟身边的田径迷大兄弟念叨了起来:“这个江源,他怎么敢的!怎么一上来就直接免跳了2米和2.05米!”

  边上的大兄弟用看傻子的目光慈爱地看着他:“那这不是对你的肾挺好的吗?”

  王阳明噎了噎,恨恨道:“但是对我的血压不友好!”

  2.10米的高度,已经超出2.05米的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5厘米——而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分站赛的标准则是,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运动员曾经有过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

  所以对于在场的这些选手来说,2.10米的高度或许算不上彻底的极限,可也已经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高度,这也是为什么在上午的及格赛中,2.15米的高度就已经淘汰掉了剩余的及格赛选手,包括晋级决赛的13名选手中,也只有江源一人是连续4次试跳均一次性成功过杆的。

  同时,这也是不少人在看到江源在2.10米高度才准备第一次试跳时,对他能否成功过杆感到担忧的原因。

  正如所有人所料,2.10米的高度,即便是对于这些已经成功晋级到决赛的选手也绝对并不容易。

  当前阶段剩余的11名选手中,一共有5名选手都在这个高度出现了试跳失败的情况,而轮到曾邵文上场时,这个上限和下限同样都非常惊人的选手,大约也是因为此前两跳的免跳,未能适应2.10米的高度,因而在第一次试跳中也过杆失败了。

  曾邵文的这个失败让在场的观众都发出了一阵惋惜的哗然声,而在叽咕直播间里,田汝辉和周继明这会儿也没忍住说了一句——曾邵文此前的连续两次申请免跳,有些失策了。

  但……

  曾邵文的连续申请免跳是失策,那么江源呢?

  后场休息室里,苏屿察觉到到按摩师有些为江源的表现担忧,他想了想,还是开口道:“不用担心,源哥他没有问题。”

  按摩师听着苏屿笃定平静的语气,正有些意外,就见直播画面上,江源已经站到了起跳区的助跑线前。

  14岁的少年,身姿挺拔,看起来对于自己的这一跳没有任何的担忧。

  当主裁判向他示意可以起跳时,他仍旧平静地在助跑线前转动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直到计时器上的起跳时间只剩下最后十几秒时,他才在所有人紧张的目光中迈出了助跑的步伐。

  田汝辉看到这里,都没忍住赞了一下江源的这个心态之稳定,然后就见这个少年迈着充满节奏和弹性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快速地来到了横杆之前,然后他的起跳腿猛地蹬地借着腾升力量腾空而起……!

  成功!

  一个毫无疑问的,完美的一次性过杆!

  “跳得漂亮!!”

  周继明没忍住在直播间里高呼了一声——在2.10米这个颇有难度的高度上,在前面连续有选手试跳失败的情况下,在与他一样连续免跳的曾邵文也试跳失败的情况下,这个江源却仍旧稳定地保持住了自己的状态,成功越过了横杆!

  这一瞬间,田汝辉和周继明忽然都生出了一个新的念头——比起已经拿到2.29米成绩的曾邵文,或许江源才是更适合被成为孙宇航接班人的那个人。

  毕竟,与始终成绩状态都保持得相当稳定的孙宇航相比,曾邵文的下限实在是太低了。

  当然,不论是田汝辉还是周继明两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这个问题,只是夸奖了江源在跳高成绩上的心态和状态的稳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江源的刺激,曾邵文似乎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状态,在接下来的第二次试跳中,顺利地试跳成功了。

  而当2.10米的3次试跳都结束之后,又有3名选手在这一高度上被淘汰。

  至此,男子跳高决赛的13名选手已经只剩下8名仍旧还在挑战更高的高度。

  在接下来的2.15米高度上,这8名选手中又有4人因为连续试跳失败而遭遇淘汰,而在这个高度上,曾邵文或许是出于他‘遇强则强’的状态,也在第一次试跳中成功过杆,而除了他与江源之外,另外两名选手均是在第二次试跳中才成功越过2.15米的横杆高度。

  而伴随着2.15米高度的试跳结束,江源凭借着2.10米和2.15米两个高度中的连续一次性试跳成功,再次来到了男子跳高决赛第一的临时排位上。

  在他之下排名第二的,正是凭借着2.15米高度上出色发挥而暂列第二的曾邵文。

  此时的场上,似乎因为选手之间的实力而暂时分成了两个阵营——分别是争取季军的两名选手,以及争取冠亚军的江源与曾邵文两人。

  这个趋势,在横杆上升到了2.19米的高度上之后,也表现得越发明显。

  叽咕直播间里,随着现场的横杆上升到了2.19米的高度,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也很难判断接下来的发展态势了。

  毕竟就场上的这4名选手之中,余下的3人都有过2.19米高度的成功过杆经验,唯有江源是这上午的及格赛中,才第一次越过了2.15米的横杆高度。

  所以……

  在横杆来到了2.19米高度的现在,江源还能保持他一次性过杆的奇迹表现吗?

  或许曾邵文这个选手真的是个对手越强他也就越强的人来疯,虽然在2.10米的高度上,他曾经出现了一次失误,但随着横杆越来越高,曾邵文的表现竟然也越来越好。

  赛场上,当在江源之前的三名选手都完成了2.19米高度的第一次试跳之后,三人之中,唯一一个成功一次性越过2.19米横杆高度的,只有曾邵文。

  同时,也是随着曾邵文的成功过杆,现场观众席上的所有人都可以明显感受到,此时赛场上最大的压力……已经来到了江源的身上!

  如果江源没能在这个高度上继续保持他的一次性过杆奇迹的话,那么男子跳高决赛的临时顺位排名就要出现变化,曾邵文的排名就要超越江源了……!

  此时此刻,哪怕是叽咕直播间里的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也不由自主地为赛场上此时的赛况感到紧张了起来。

  “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进行未曾挑战过的高度试跳,这对于任何一位选手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那么,这位来自s省体工队的14岁小将江源,他是否能够顶住压力,来顺利完成他的这一次试跳呢?!”

  这周继明的解说声中,赛场之上,江源远远地看了一眼助跑区尽头的横杆高度,他的眼里明显升腾出了对于新高度和新挑战的兴味。

  也是在直播镜头刚刚捕捉到他这一个微笑画面的同时,他也在准备时间即将耗尽时,再一次稳稳地从助跑区启动助跑——

  一步、两步、三步……

  稳定而带有舒适节奏的助跑衔接出一个L型的助跑弧度,当他的助跑来到最后两步时,他的步伐也已经越来越急促而有力——

  在最后都一个步伐之后,他的起跳腿强而有力地蹬踩在了地面上,完成了一个极其漂亮的踏地腾升动作——起跳!

  摆动腿与双臂同时在半空中摆动助力他的腾升,紧接着他的身体在半空中扭转形成继续向上的腾升过杆的力量!

  当已经暗淡的天空再一次出现在他的眼前,江源的上半身已经越过了那道高达2.19米的横杆,他的双肩下沉,髋部用力挺出带动着自己下肢的力量与动作。

  最终,他在半空之中完成了一个极其完美的过杆动作。

  男子跳高决赛,江源,2.19米高度第一次试跳——成功过杆!

  同一时刻,叽咕直播间,田汝辉和周继明都忍不住爆发出了一阵叫好声——

  “江源!跳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