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道什么人都能得罪,就是不能得罪小人,特别是像张中行这样在这个世界没有依靠,没有后台,只能孤零零一个人奋斗的游子一样的人,更是要小心应对,不然哪天让人阴了,都没有个出来说句公道话的人。虽说作为修仙人士,能力上只要不断的努力是绝对能秒杀这样的凡人的,可是同时,修炼人士也有修炼人士的规则,是不能随便出手对付凡人的,这也是天地间为了平衡而设立的规则,就算是你成为了这天地的主宰,也要想想为了这个是不是值得打破这个微妙的平衡。

  张中行从来就不是个喜欢挑战规则的人,也没有这方面的野心,所以他情愿用最最平凡常用的法子把人糊弄走。对于他来说,银子这东西,还真是不缺,不说他老爹让他带来的那些珍珠宝石,就是单纯的银子,这会儿也足足有六七千两,若不是想着财不露白,若不是觉得这个家伙不值得自己多给,甚至是怕自己银子多了,反而让这个性子有点扭曲的家伙以为自己炫耀,或者引起他的仇富心态,他才不在乎拿出来的是多少呢!只要能把这人弄走,什么都值得就是了。

  好容易把这贾雨村灌得有点迷糊了,张中行立马寻了个借口走人,临走之前还特有爱的请了人送贾雨村去住的地方,自己则是故作潇洒的往城外走去,至于到底是往哪里去躲着,那就没人知道了,或许是道观?或者真的是去微山湖?反正他已经决定了,怎么也要等着贾雨村走人,他才出来了,甚至为了这个,还特意用了法术,把自己做了一个隐身。

  不说张中行,这会儿贾雨村也正郁闷着呢!他这次是真的没了法子才会想着赖上张中行的,首先,就是张中行多管闲事做的孽啊!把人家好好的金主甄老爷给折腾走人了,害的他眼见着考期将近却愣是没能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怎么办呢?这可是关系到他一辈子的前程的大事儿,他可是求了签的,这次会试,可以说是这几年里他运势最好的一次了,不去说不得就错过了。

  所以再实在没有了法子之后,最终不得不接受了一位看中了他才华的青楼女子的赞助,害的他有种做小白脸卖身的感觉。最最要紧的是,这青楼女子能出的银钱其实也不能算多,毕竟青楼的人都是属于有组织的,钱财大多都是属于老鸨这样的头领的,一个卖身的女人积攒些零花钱,能存下多少?

  二十两银子啊!这已经是人家三年的积攒了,若不是还有一支珍珠银簪子搭配给他当个信物,看着有了点档次,他都能转身就揍人了。他这样的才学,哪里是这二十两银子就能侮辱的!

  一身体面的衣裳,一路的车马钱,还有路上的吃喝,他书生的体面,这都是银子堆出来的,珍珠银簪虽然看着不错,可是毕竟不是现钱,他走到这里,二十两银子已经花销了近半了,想想京城的开销,他心里有些发毛。

  所以当他在船上发愣然后无意中看到了张中行这个熟悉的背影的时候,才立马欣喜若狂,直接跟着就下了船。就像是他自己说的,虽然这道士不认识他,可是毕竟有甄老爷这么一个中间人的存在,只要能搭上话,他就能想法子从这个道士身上得些好处。

  当初甄老爷搬家之后他也曾听人说过,说这个道士很有些本事,连着江南世家林家在外头当大官的老爷都请他看祖宅风水。再想想甄老爷的档次,他觉得这个道士绝对是属于有人脉,有银钱的大户。即便这会儿是在途中,又是单身一人,只怕银子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再不济自己认识了他,以后也能顺利的搭上林家。

  怀着这样的心思他步步紧跟着张中行走到了城门口。原本还想着怎么和他搭上话才好,不想却听到了这道士的叹息声,还有那一脸的悲悯,果然是出家人,这心就是软,看不得这些乞丐凄惨的样子,这样说来,自己也更有希望得到帮助不是!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卖弄了一番见识,希望能引起注意,最好能引得这道士自己上来搭话,然后自己再露出一副认得他的样子,这样一来,立马就成了书中说的那种名士相逢的佳话,不仅是银钱上,只怕是名声上自己也能沾上便宜了,多好!

  可惜他一番心思做了白瞎,这道士如此小心谨慎,居然不理睬自己!想想也是,毕竟自己是知道他是谁这才上前的,而他却不认识自己,也怪不得他如此了,贾雨村觉得自己很是大度,给道士找了理由,只是他如今囊中羞涩,不得不再次跟了上去,等着道士吃饭的功夫,看见着那阵阵饭香袭来,他也有些肚子饿了,这才凑上前去,开始直接的介绍自己。

  一番功夫下来,他真的是有些失望的,明明听说这道士和林家关系不错,怎么就能没有京城的关系呢?林家当家太太可是京城贾家,国公府第的姑奶奶,他可是听苏州林家祖宅的下人说过的,那样的开国功臣的后代人家,必定是富贵以及的。人脉也一定都是非富即贵,说不得还有皇亲国戚在里头呢。

  他有心以为是道士骗他,可是即使是真的骗人他也没法子,一个刚认识的路人,凭什么让人家推心置腹?再说了,他试探了好几句,好像这道士还真是没有去过京城的样子,这让他很是失望,就连想要免去些船钱路费,跟着上京,也没有能做到,人家更本就是四处云游来的,没有确定的目的地,这可好,他的打算是真落空了。

  好在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这道士虽然随性了些,人脉也少了些,可是规矩倒是也知道点,懂得仪程二字。让自己好歹多了些活络的银钱。至于那些瓜果,干粮,虽然看着不怎么好,好歹也能让他免去了几日的采买,也算是实用。

  当然他也怀疑过这道士的身价,据他所知,这倒是在甄家可是收了不少的银子,更别说还有林家这样的大户了,这出手也必定不会寒碜,只是他自己更有眼睛看,比那些听说更靠谱,就他自己看来,这道士身上确实不像是能藏下多少银钱的样子,衣袖宽大,能拿出这二十多两来,已经让他很是吃惊了,趁着喝酒的时候细细的打量过,其他地方,还真是不像是能再藏下什么大钱的样子。甚至他都怀疑,这道士该不是个败家子,把身上所有的现银都给了自己吧!

  也正是这个猜测,让贾雨村没有二话,乖乖的拿着银子装作喝醉,让人送回了住处,他也担心啊,万一这道士真的是没有了银钱,反过来要跟着自己,让自己养可怎么好?自己可不愿意平白的负担一个人的开销。

  什么叫无情无义,什么叫翻脸不认人?从这时候贾雨村的心思就能看出来了,他在住处想了又想,随后也没心思瞎逛了,直接拿着张中行给他准备的东西,麻溜的回到了船上,然后关照船家尽早开船了。就和书里他得了甄费五十两银子之后连夜赶路一样迅速,好像生怕人家追上来要讨回银子一般。

  张中行在后头把贾雨村的一举一动其实看的很是清楚,虽然不知道他这时候是什么心思,不过他也不在意,只是知道这人走了,那就是大善了,随后他又看了看这城中的那些乞丐,心下不禁一动,开始为这些乞丐免费看病起来。

  他本就是跟着薛家的船进京的,纯粹是属于蹭船坐,并没有一定要什么时候到京城这样的时间限制,只是想着去京城度化一下贾敬同学,看看有没有什么积分点高些的人物可做,可如今他看来,其实自己真的是走了岔道了,一个积分点再高,能比得上做上十个随机任务高?一心奔着一个地方去挣,还不如自己走一路,看一路的病,做一路的善事来的好。不单单能做无数的随机任务,为自己积攒大量的积分,更重要的是,这一路下来,他还能多弄点经验点升级,顺带,还能积攒好名声,把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根扎的更加的牢靠。

  顺带他还有个想法,想要寻个幽静的地界,给自己造个道观,为自己编一个来历,这世道,世人都有户籍,除了那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寻常百姓,就是出个远门,也要保长什么的开个路引之类的证明。

  他可是黑户,若不是几次出门都正好坐在这些地头蛇家的船上,借着地头蛇的威风,这会儿他估计都已经被套上了流民的帽子了。所以他是很需要一个妥当的身份证明的。

  当然也有人说了,他不是走副本嘛,不是修仙嘛,怎么还要考虑这样的琐事,像那什么一僧一道这样神神秘秘的不是挺好的嘛!这是他们没有看到张中行的特殊性啊!人家一僧一道想要升级,那是只要一心修炼就成,他呢?需要不断的做任务,不断的和人接触,也就是说他是一定要走平民路线的。

  既然需要和人接触,那么势必有一天会涉及到身份,来历之类的问题,与其以后出了问题在想法子,然后让人发现作假什么的,还不如一开始趁着大家注意力不在他身上的时候,把这些漏洞都补上呢!

  不说别的,就是他想去别的道观挂单,弄个道士度牒,也需要有个出身门派,或者要个根据地什么的,也好让人勘察不是!没有身份证的年代,做个假证应该不难吧!

  道观这东西和寺庙不一样,因为有好些派系的道士那是能成亲的,成了亲,自然也就有了子嗣,于是道观中就有了子孙庙这样的独特庙宇类型,当然子孙庙后来也被用的广泛了些,像是一个师傅教导的同门师兄弟共同守着一个庙宇也是有的,这样的庙宇道观其实更像是一个家族延绵的形势。

  另外还有一种,那叫丛林庙,丛林庙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就是天下所有道士的庙宇,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只要是道士,你遇上什么困难,去那里白吃白喝,挂单什么的都是可以的,甚至若是混的好,搞个职位,最后当上观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张中行想了半响,他觉得他若是想要解决自己的身份问题,最好的法子就是找个子孙庙,最好还是那种人迹罕至,人丁稀少的地方,找个深山老林里的道观,用自己的符箓,把里头的道士们弄个精神暗示什么的,然后把自己出身来历都给遮掩好了,这样一来,即使以后有人说起他在道家众人中不怎么出现都有了借口了,他如今一个人在这个世界晃悠,按照他老爹的说法就是,怎么精细怎么来,怎么安全这么整。

  他细细的想了想,把这周围的地势在自己的外挂地图上扒拉了一圈,愣是没有找到一处合适的,说白了,这地方那就是大平原地带啊!想要找个符合他心里的什么深山老林之类的,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要找这样的地方,他唯一的最近便的选择估计就是往西找,直直的往西过去,只要过了许昌,那就是山丘的开始,有的是符合他条件的地方让他挑。要是顺着汉江走,只怕能寻到的地方更多。

  心下有了目标的张中行立马抛弃了薛家的船队,也忘却了什么贾雨村,什么贾敬,在他看来,什么都没有自己的事儿要紧不是,他决定了,为了任务,为了经验值,为了积分,这一路西行他就直接走过去,一路给人看病前进。

  砸吧一下嘴,他怎么想象这词有些不对呢!西行?他又不是唐僧!不是一个教派的啊!

  张中行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他不用担心衣服脏,因为那是能自动收回的系统出品,所以他的形象永远干净。他也不用担心盗匪,因为他总是跟着一大堆人行动,还到一地就免费给穷人看病几日,如此一来,愿意庇佑他往西而去的商队什么的越发的多了,善人总是让人喜欢的。甚至在他的影响下,还有好些积善之家跟在他后面施粥,赠药,一时间这行善积德的事儿是做得越发的顺手了。

  对于那些什么世家勋贵来说,做善事儿就是有心,有力,也不能做多了,因为这涉及到人心的问题,一个不好容易引起皇帝的忌惮,可是道士不一样,这是出家人,谁见过道士靠着做善事儿收取人心造反的?所以张中行这一路即使做的有些招摇,有些让人眼红他的名声,也没有人出来说些什么,就是那些官员也只是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最多在上奏的时候说一句,本官治下百姓淳朴,有道人某某,以积善为己任,哪些大户之家更是多方救助百姓等等。

  做善事总是让人心情愉快的,看到那些人因为自己有了活路,那种成就感不是其他的事儿能替代的,就是那些跟着沾名声的他也看着顺眼了不少,最要紧的实惠方面也很是让他欢喜,因为这一路,他的银子多了多少他没有在意,但是他的等级却又上去了一次,成了练气九层,离着练气大圆满越发的近了,当然于此同时,他的神医之名也越来越响亮,隐隐有辐射到周边几个省份的意思。

  等着他到了南阳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人还没有进城,这城里头已经有了人出来迎接了,还是个官员,这也是常态,已经有好几个地方官这么做了,读书人嘛,做姿态什么的,那是拿手强项,礼贤下士也好,爱民如子也好,随便拿个名头就是,关键是张中行向来很上道,到了一个城池,第一件事儿就是休息,而所谓的休息时间其实就是给这城市里的官员们做一次集体大检查。

  一个神医给他们集体做体检,这些官员能不愿意?于是乎,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些官员看着张中行也越发的顺眼了。自然更没有人想着张中行那什么路引的问题了。这一次南阳县城出来的人姓张,是本地县令,和他是本家,最要紧的是,这人一出来,头上就显示出了他的名字:张裕。恩,是人家葡萄酒老大的名字,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于此同时,张中行的任务栏里突然弹出来一个大大的支线任务,

  支线任务:让张家人知道贾琏的最新状况,引起张家人的怜惜,以方便将来挑拨大房和二房的分歧做准备。任务完成奖励,经验值200,积分50点。

  他该说和贾家搭上的任务奖励就是丰富嘛?好久都没有支线任务弹出来了,一出来就是个大杀器,这么看来不用说,只怕这就是贾琏的舅舅家的人了,不过想要让这个整本书里都没有出现一回的人家和贾家重新扯上关系,只怕他要做的还有很多。

  “赶紧的,把这张家人的资料先给我一份,好歹让我知道一下这里头到底是怎么一会儿事儿吧,想要完成任务,光看面相可搞不定,我是修仙,可我是半个全才,啥都会点,不是专业天机门的人,只求探索天下天机秘密。万一漏点什么,岂不是糟糕?“

  难得智能芯片这么激动的出来晃悠一圈,他怎么也要卡出点好东西来,就是一次开后门也是好的对吧。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啊亲。“

  “更生不了,赶紧的,少罗嗦,人都要到跟前了,若是这个时候不搭上关系,只怕以后可就难了。“

  “好吧,帮你一次,下次记得还人情。“

  “你还有人情?了一个智能芯片有人情这东西?“

  “什么是智能,那是智力能手的意思,就是比亲你的智力高上不是一个档次,这就是差距,自然我的人情你就不能理解了,请以后加倍归还,这叫利息。“

  智能也讲究利息了?张中行黑线了。好在斗嘴归斗嘴,人家芯片姐姐办事儿还是很靠谱的,这张大人的资料一秒钟的功夫就到了他的脑子里。

  说起来这贾琏真的是个倒霉孩子,他亲妈说起来那也是名门贵女,想想也是,他爹妈成亲的时候,他家祖父,那个原爵承袭荣国公的牛人还活着,他爹是妥妥的国公嫡长子,未来的家主,他曾祖母也活着,那是开国功臣老荣国公的妻子,就是和太后也是有交情的,家里的地位那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定的亲事,娶得媳妇能差的了才怪。

  当时贾琏他亲妈那是一品大学士的闺女,还是小闺女,上头三个哥哥,都已经参加科举,最大的那个已经中了进士,妥妥的又是一代文官苗子,还有两个哥哥,也都是举子,这样的人家,说一句书香世家那是一定的。他们家的闺女嫁到国公府第绝对的门当户对。

  只是不巧了,这贾赦和贾琏他老娘成婚没有多久,刚有了身孕,那边大学士亲家脑梗,没了!这叫什么事儿啊!当时他的亲大舅刚六品,立马就要丁忧,等着他三年丁忧出来,还不知道有没有往上爬的力气呢,更不能确定,皇帝还能不能记得他,偏偏他家外祖父又没有可以帮的上忙的亲兄弟,别的什么好友,什么弟子,人家都有自己亲人要帮,没有了这么一个大学士的牌子,人家会不会帮忙还真是说不准。

  原本吧,若是贾家和张家关系好,其实也没有什么,到时候让贾家出面也成,张家也能立起来,可偏偏,这里刚想好,那边贾家老太太,也就是贾赦的祖母也没了,连着死了两个老人,这事儿真是晦气的很呢!史太君就觉得这是不是这老大媳妇肚子里的孩子命硬啊!

  本来对于自家婆婆临死还把私房全给了老大,自己没有一分好处就膈应得慌的史太君这样一来自然看着老大媳妇和她的肚子是百般的不顺眼了。甚至不顾孝期,就想着是不是把这个孩子给打了,免得又克着谁!

  这可是贾赦第一个孩子,他心里宝贝着呢,更别说这哪有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克着老人的说法?这孩子都没有出生,八字都没有一撇,这命硬又是哪里来的说头?简直有点无理取闹了不是!

  贾赦本来就因为自家祖母去世心里不舒坦,遇上老娘还说自己孩子不好,能不炸毛?于是乎这贾赦就和老妈杠上了,还去自家老爹那里告状,这也是贾家第一个孙子辈好不,贾代善也是很重视的,让自己妻子这么说,难不成自己就不要孙子了?什么逻辑,于是贾代善也和史太君不高兴了,觉得她无事生非。

  儿子,丈夫,一个都不听她的,还和她对着干,史太君能高兴?她不高兴能怎么办?折腾儿媳妇呗!孝期嘛,不能吃荤那是妥妥的在理的,于是张氏倒霉了,营养不良啊!最后早产了。七个月生的孩子你说能有多健康?这还没完呢,这孝期坐月子怎么办?

  反正张家女眷来看的时候,那是看着就流泪了,自家姑奶奶这可是刚生产啊!就瘦的面无血色的,孩子更是看着就是个养不大的,这都什么意思?这是贾家看着张家没有了一品大员坐镇,所以开始嫌弃自家了?

  张家想歪了,可是这事实是不能不让他们想歪啊!人家本来就是刚好在最敏感的时候遇上这事儿,你说他们两家关系能成什么样?

  与此同时,贾赦也怒了,老娘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不让自己好过呢?就因为自己不听老娘的,让媳妇打了孩子,这就开始虐待儿子的儿子了?一时间本来因为老太太死,关系有所亲近的母子两个立马又恢复到了生冷的地步。

  恶性循环开始了,史太君觉得儿子,儿媳不听话,这孩子养不活就是实证,说明自己的话是对的,这就不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就不该要,他们既然不听我的,那我以后也不会给你们好脸色看。贾赦觉得,这老娘就是因为不喜欢自己,所以一边咒自己的儿子,一边还虐待自己的媳妇,自己委屈的想哭。贾代善呢!觉得这家里竟是糟心事了,亲家没了,他少了多大的一个臂助,偏偏又遇上自己老娘没了,要丁忧,这一来自己要损失多少人脉关系?偏偏后院自家媳妇不知道听了什么混账的话,生生的把自家老大家给折腾的差点一尸两命,实在是乱的可以。他觉得这媳妇年纪大了,就是不靠谱,儿子也不好,那是你亲妈,说不理人就不理人,你的孝道呢?全看不顺眼,于是心里憋屈的身体也有些不好了。

  张家也不干啊!这亲家太势力了,看着自家不好了,立马虐待自家姑奶奶,眼见着以后只怕起复的时候是用不上贾家了,既然这样,张家也是有骨气的,索性也不靠你了,哪怕是只能外放慢慢自己往上爬呢!也绝不让贾家看扁了。

  贾家和张家原本相互可以依靠的联盟就这么产生了裂痕,当然若是能安生的过完三年,然后贾代善能周旋上几年,那以后到底怎么样,还真是难说,毕竟这能当上国公的都不是一般人,可是偏偏事儿就是这么巧了,这里贾家出孝,那边张家的那个老大外放了,去了西南做个从五品,他用外放偏远地界换取了自己品级的上升。

  而此时,老王家的闺女也怀孕了,最要紧的是他家还是伯爵家的门第,比起如今家里只剩下一个五品官的老大媳妇,在史太君看来那是贵重了不知道多少倍,就是王氏自己也很是嘚瑟,从她嫁入贾家开始,她就看不上这个大嫂,在她看来,那一品的官职怎么能比得上她娘家的勋贵地位,可是偏偏就是这么个比不上自己的女人做了这长房奶奶,以后也是袭爵的国公府女主人,这让她很是不平。所以那所谓的什么命硬,什么克死了老人之类的,全是王氏的手笔,只是当时没有人想到,这个刚嫁进门的女人能有这么大的胆子,还是个新媳妇就敢算计当家大嫂。这才没人去查证。

  而这一次呢!当家大嫂身份越发的低了,上不得台面了,可是自己却要低她一等,这怎么成呢!她可比大嫂上档次,比大嫂尊贵!这也就罢了,可是为什么连着自己生的儿子,以后也要比那个看着就养不活的小子低一等,当什么二爷?不行,绝对不能让我的儿子受这个委屈。

  于是乎本就养不大的贾瑚有一日突然受了风寒了,不过是不满三岁的孩子,高烧三日,终于没了,甚至因为太小,都没有记入家谱。王氏那个乐啊!这样一来,只要自己生了儿子,那就是荣国公府这一脉嫡长孙,这样的身份,地位那是谁也没法子夺走了。

  当然她这时候还有一点点的担心,那就是在贾瑚死的时候,张氏晕倒了,被查出来又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王氏这个时候的心思是,若是自己生的是个儿子,这嫡长孙的位置自己儿子占了,那么这个肚子里的崽子算是走运,不然,也要给自己儿子让位。

  从这一点来说,贾琏比他哥哥幸运,他逃过了一劫,因为贾珠在他之前出生了,所以他也能顺利出生,只是他又是不幸的,因为做完了月子的王氏,一心想着为自己这个嫡长孙身份的儿子夺取更多的好处。所以她又开始行动了,这导致了贾琏的娘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大出血而亡。同时,生而丧母,他的名声也不那么完美了。

  王氏这些手段若是说没有人知道,那真真是笑话了,就算是一开始没有人知道,可是这连着几次出手,史太君这样的后院掌舵人会什么都不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可是怎么办呢!从一开始这老太太就不喜欢贾瑚,不希望这个孙子生下来,生怕克着了自己,害的自己早死,这孩子死了那是正好,第二个倒霉的是老大媳妇,这老大不听话,这老大媳妇也不听话,更重要的是他们一家子男人女人都是勋贵人家出身,家里就这老大媳妇是书香人家,很有些格格不入,史太君也觉得这已经沦为五品官员妹妹的大儿媳妇身份上配不上自家国公府第。所以死也就死了,关键是她从来都喜欢小儿子,既然这大儿子不听话,那自然她要多为小儿子着想,以后让小儿子媳妇帮着管家,能让老二在家里地位上去些,和老大持平,这样一来才能不委屈了小儿子。

  在贾政身上,史太君那绝对是慈母中的慈母,处处都想的很是周到,甚至在知道了老二媳妇的手段之后,能一声不坑还帮着抹了好些个痕迹。只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这事儿对于自己的大儿子,大儿媳,那大房的孙子该是怎么样的不公平。

  甚至在大儿子守丧一年后,她准备给大儿子娶续铉的时候,都没有按照规矩先通知张家,这是彻底的把张家当成了不存在了。也就是那个时候,张家和贾家的关系基本到了彻底破裂的时候,好在当时贾敏成婚的事儿牵扯了她不少的经历,不然这事儿还不知道怎么闹呢!

  张家三兄弟,就一个妹妹,这个妹妹还这么突然死了,这对于张家来说该是多伤心,偏偏这妹妹的夫家还这样的不知礼数,甚至想想他们都怀疑妹妹的死,只怕是让贾家给折磨死的。心里越发的痛苦,觉得是因为自家如今没有了高官显贵,这才让贾家这样欺负,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家三兄弟那是越发的上进了,没有几年,西南的老大终于成为了四品官职,老二也跟着成了进士,做了官。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贾家败落了,贾代善没了,全家最大的是贾赦那个一等将军,而张家老大,已经是二品官职的总督,比林如海还出息,老二是四品,就在直隶。还有老三,一样的进士出身,原本都爬到了五品了,谁知去年得罪了皇室亲王,被贬到了南阳,成了七品县令,不管怎么说吧,一门三进士,张家的荣耀也足可让人侧目了,老张家真的是又一次起来了。只是这一次,贾家是什么光都占不到了。

  “张大人?啊,说起来,张大人这里贫道倒是又一件陈年往事想告诉你,不知道大人可有空闲?“

  “往事?“

  “事关京城,或者说事关您的一个亲人。“

  “真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