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198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51

  阿玉这里在为阿斗的手笔赞叹, 顺带教孩子。而天下为此而惊的更不在少数。比如这曹魏的司马懿,就给惊得有些僵住了。面对阿斗的这一次突然袭击,他能说不吗?不能啊, 哪怕是为了名声呢, 也不能说不, 他家为啥后来能篡权成功?就因为他家有名声啊。不到生死关口, 这张好人的皮还是要的。

  更不用说这上头还有个老曹家的皇帝在呢,他也轮不到说不,至于那魏明帝同学?对此更是只有拍着手赞成的份。为啥?因为这个现年才三十一岁的皇帝这会儿已经感觉到了司马家的压力,可偏偏想要收拢权利,却有些力不从心,更惨的是, 他连着生了三子两女, 至今只留下一个小闺女还活着, 还都是早夭,明明生下的时候很健康, 却早夭, 你说,这里头没问题?而嫌疑对象呢?他知道, 谁撺掇的,他心里也有数, 却偏偏什么都没法子做,这样的皇帝当的有个什么意思?

  不然你当他为啥总和后宫过不去?因为在外头他太憋屈,不在这里发泄发泄脾气, 还能在哪儿?都要绝嗣了好不。早年,他也能被传出生而早慧,过耳不忘等。可如今呢?当他拿起帝王的权威,当他想要收拢皇权的时候,一切就都变了。老臣权臣,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陆逊说他: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说他:魏明帝一时明主;现代史学家王仲荦说:曹叡统治时期,是魏王朝的全盛时期。这样一个政治上可以算的上明主的人,当他猛地收到阿斗的宣言,那简直就是拿到了一把好刀。别的好处且不说,最起码只要响应了阿斗的建议,他能换一个好名声。

  至于这之后?嘿嘿,十年没有战事,正好能让他有机会将那些布置在南方的军权做一定的收拢和掌控。这对于帝王集权是相当的有利,顺势减轻司马家的压力。虽然他不知道其实他的寿命已经没几年了,可这消息依然让他十分的振奋和激动。

  所以这消息传出来没多久,天下就又有了传言说魏明帝对阿斗的怜民之心相当的赞赏,并表示了赞同。皇帝都赞同了,那你说,司马懿该怎么办?好在他还有安慰,这不是还有公孙家等着他去收拾嘛,不是还有防卫北方能做借口嘛,对于他掌控军权什么的,还是有点用的,损失不大。所以喽,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除了他们,还有东吴。这会儿人孙权还活着呢,虽然人已经不再是早年那种精明能干的模样,而且还因为继承问题上的反复无常,导致党争频繁,可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比魏明帝更希望边境安生些,让他好空出手来好好的和朝堂上的人磨,如此一来,他能说什么?自然也只有跟着赞同的份。

  于是乎这奇怪的一幕就出现了,三个国家,三个皇帝,居然由着年纪最轻,资格最浅,名声最低的一个出了个大彩,还是个别人心甘心愿的附和的大彩。这样的事情不天下哗然都不可能啊。一时间这三国间的局势就变得破朔迷离了起来。

  不是什么人都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看问题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是阿玉这样在第一时间看透迷雾,直视根本的。这倒不是说这里只有阿玉最聪明。而是因为阿玉有几百年的经验和历史作为依据,他们却什么都没有,想要当个聪明人,不用时间磨,不一点点试探怎么可能看清楚?

  所以喽,一时间对阿斗好感大增的不少,投机心切的往蜀汉而去的也不乏其人。人才流动加起来几乎都抵得上之前五六年的总和了。如此一来不说阿斗如何的高兴,就是其他两国的人,也忍不住侧目了,心下对于名声,对于天下民心又多了几分慎重。

  也就是在此档口,阿玉这里又接待了另外一个名人,那就是阚泽,那个阿玉的同窗阚大郎的族叔,由阚大郎陪着,一身寻常常服,犹若普通士绅一般,只带着三五人,就这么来到了阿玉的竹棚子院子。

  “青山隐隐,竹影婆娑,这果然是个好地方。秦郎君,你家倒是寻了个不错的读书之处。”

  你家寻的?哦,对了,当初他忽悠阚大郎的时候说过,说这里是他家老爹当初读书避暑时候的屋子,虽然如今这一看就知道是新盖的,可若是硬要说是从原有的基础上加盖的也不是不行。所以看来,这老头就是这么认为的了。

  阿玉对此没什么可解释的,只是很礼貌的请了人进去,就在他往日接待王祥等人的大屋正堂里,接待了这来访的老头。

  一进门,别的不说,阿玉用竹子建造出来的桌椅板凳什么的,就十分的引人注目,让老头看了好一会儿,才满意的坐下,笑着说道:

  “听大郎说你是个颇为体恤下人的家主,如今看来,这不是什么体恤不体恤的缘故,而是你本身就是个懂得生活意趣的人,看看这些东西,巧思妙想多在这实用处。如此之人,自然更懂得观察,懂得变通。”

  嗯,老头上来就夸奖人,这是个啥意思?阿玉忍不住用眼睛看了阚大郎一眼,不想看到的却是一脸茫然,显然这小子对于自己突然被嫡支看中,被家中最权威的人带来这里也有些蒙圈,这样的话,阿玉从他这里是得不到什么消息了。

  阿玉迅速转头,开始一门心思的应付这个从寒门奋斗到贵族的老头。虽然这老头说是寒门,算起来估计以前和自家也没什么差别,不然是不可能有机会读书的。可能得到如今的地位,就可知这老头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不小心应对估计都能被带到沟里去。

  “阚公说笑了,不过是些无聊时的玩意,哪里称得上什么意趣。倒是阚公,如今已是快要入冬的时节,还能有兴致来这会稽山游览,可见雅趣。”

  这是反问人家来干啥,问的还十分的隐晦,带着几许的恭维,用时节的不适宜来做提问。光是这一句,就足见阿玉的功底,让老头都忍不住挑了一下眉头,露出几分惊色。

  原本他以为,像是阿玉这样的少年,即使听自家族侄说颇有些趣味,挺机灵,也应该有个限度。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做出农事册子,能说出人丁的问题,可见是学术性的书呆子士子,这样的人在人情世故上必定差一些。再怎么有趣,也不过是性子不错而已。可不想一上来他就发现自己想错了,这不是什么寻常的书呆子士子,而是个人精子啊。

  作为一个能步步高升的情商高手,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对待这是基本功,阚泽只听了这么一句,立马就抛开了一开始的打算,反过来很是直接爽快的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你与大郎是同窗,还交情不浅,那咱们就是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那就说痛快话,你小子难不成就真猜不出老夫的来意?”

  又是一个反问,这皮球踢的,看着痛快,其实还是什么都没说,果然和人精子打交道就是麻烦。阿玉心里不住的腹议,同时脑子也迅速的转了起来,好歹是千年的狐狸,阿玉的脑子还是不慢的。不过是给两人斟茶的功夫,就有了些眉目,嘴角也牵出了几分笑意来。

  “如今天下最热的话题就是那蜀汉刘家皇帝提出的十年休战,阚公莫非为此而来?可这和玉可没什么干系吧。”

  明明心里已经有了些眉目,可张嘴说的却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虽然没有再反问,可依然是踢了皮球,这样的水平,让阚泽都想叹息了,这样的人才怎么就不生在他们家?若是他有这样的孩子,那阚家未来他就再不用操心了。

  转头看一眼正探头,悄声和阿玉说话,问讯这野茶的侄子,心下又是一缓,好歹这侄子和这小子关系不错,有这么一点子关系在,若是将来这秦家小子能有出息,自家倒也不是不能沾光。

  这么一想,阚泽态度又是一变,多了几分真诚和亲近,叹了口气说到:

  “虽不中亦不远矣!那刘婵这一手出乎意料却妙到分毫,于三国皆有利可图,可同时,却也让那小小的蜀汉……今年建业已经有四五个不错的名士弟子游学去了蜀汉。”

  话说到这里,就不用在细说了,阿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就是担心人才外流的问题嘛。至于这事儿为什么会牵扯到他这里。嘿,还不是东吴这些高官们自己折腾出来的?当初阿玉给了这么一个增产的好处,他们却因为不想得罪人,不想给实权而给了一个虚职。如今……眼见着蜀汉突然开始吸引人了,一个个的又开始担心阿玉也跟着走人了。怕阿玉过去帮着蜀汉强大起来,这才来了阚泽这么一个扯得上关系的老头,想帮着留人呗。

  至于为啥不是顾雍?人老头当初是阿玉的支持者,偏没办成事儿,没给讨个好职位,这会儿正傲娇呢,哪里肯给他们擦屁股?自然是只能寻到这个好歹有个阚大郎做牵线的阚泽身上了。

  当然,既然这老头都说到这份上了,阿玉也不能不给点干货,好歹人家带着阚大郎呢,怎么也要给这同窗一点脸面对吧。所以阿玉笑着请了茶之后,缓缓地说道:

  “那又如何?扶天下于倾倒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到的。再说了,不是我说嘴,名士弟子什么的……去的再多,也是有数的,就那么几个人而已。只要百姓不大批流入,这蜀汉……依然还只能是蜀汉。根底太薄,不是这几个人能改变的。”

  这是表示出他不看好蜀汉了,这让阚泽很满意,最起码他回去已经可以交代了,人秦家郎君对蜀汉没兴趣。只是……老头微微侧头,一脸兴趣的看着阿玉,想听听这名声在外的小子还有什么惊人之语。别以为他老了就好糊弄,这小子明显还有后招等着呢。果然,阿玉不过是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

  “如今魏与吴可以说是面临相同的问题,咱们这里是皇子不少,争斗不断,而那里是亲生的没有,别人机会均等,所以哪一家早定储君,哪一家就能早一日安稳。只是这里头还有个变数。”

  前面的话,只要是个长眼睛的其实都已经看出来了,这些所谓的名士也不都是吃素的,所以阚泽并不惊讶,只是后头的话……变数?

  “曹家能狭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翻身成了主人,那其他人呢?曹家给天下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谁知道他家臣下之中没人有一样的心思?所谓权倾天下……呵呵,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嚓,这是将人家司马家的狼子野心都给挑破了?要知道说出所谓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句名言的曹髦要到241年才出生,还有6年呢,这时候司马家,最起码这司马懿虽然权倾曹魏,却还没展露出枭雄之心来。阿玉在这东吴名臣的面前挑破这一点……这是要搞事儿啊!白居易要知道他的诗被阿玉这么用,也不知道是个啥表情。还能不能让人愉快的篡权夺位了?

  看看,阚泽就倒吸了一口凉气有没有?那满脸惊容之后又一脸沉思,一脸喜色,这问题难道还不严重?

  你说,若是这老头回去这么一汇报,那孙权会怎么干?作为一个乱世中能开出三分之一天下的强人,他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要知道,只要消息传出去,哪怕是为了避嫌呢,哪怕是那些保皇派的反击呢,哪怕是魏明帝乘势收权呢,只要动作起来,也能让这司马家的权利缩水三分之一。

  如此一来,别的且不说,对于休战什么的有什么助益,单单是对东吴来说,这曹魏的威胁能去多少?若是力度在大些,手段在狠些,弄得曹魏内乱什么的,那么东吴问鼎天下的机会又能多多少?

  阿玉心里在帮着老头不住的掐算,心下得意自己这神一般的操作。那头听着他们说话的阚大郎已经惊呆了,愣愣的看着阿玉,一会儿又转头看着自家族叔,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别说是阚大郎,就是前几日还听自家大哥说,这曹魏有七成可以定鼎天下的秦润这会儿也有些傻眼,感觉自家老哥前后说话似乎很有些不搭,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句了。忍不住也跟着垂头皱眉,这世界变化太快,消息太劲爆,实在是太让人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