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106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3

  北方虽然也有竹子, 也有竹器制品,可你别说啊,或许真的地域影响人的性情, 这北方人用竹子做的东西, 怎么看都比南方的少了几分精细。简单结实, 粗咧咧的那种倒是不少见。如此一来, 在南方待过几辈子,锻炼了不少手艺本事,又有皇家雍容大气熏陶过眼光的阿玉立马就占了大便宜了。即使只是做一些最简单的茶盘,拿出来也总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一来这价钱能低?就是他愿意和人一样,那帮着跑腿,可以分上两成的铁虎也不肯对吧。每五文钱里头可是有他的一文呢, 他能不积极?

  所以喽, 一时间阿玉这手头那是眼见着就宽松了起来, 不过是十日的功夫,存钱的匣子里就有了700多文, 合着前头办丧事儿余留的2两多银子, 存下的钱总算是够阿玉一两个月里不愁吃喝花销了,这让阿玉稍稍松了口气。

  “若是加上这些日子花出去的零碎, 算起来,一个月怎么也能挣一二两, 比那些上了差的力士都好了,日子总算不至于没了指望。”

  可怜阿玉,上辈子后来就没为银子发过愁, 到了这儿居然数着铜板算开销,这落差,心理素质差点的都能直接憋屈死。

  “阿玉,阿玉。”

  当然,除了这银子,他这一顿的忙碌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和铁虎的关系越发的好了起来,就是铁虎的父母如今对着阿玉也分外的亲热。若说往日照看更多是因为他爹,因为几辈子邻里同僚的份上,那么如今他本身因素就占了打头,不是谁都能让他家这么一个才十五六,还在吃闲饭的孩子,十日挣上近200文的,这工钱都能顶的上那些在衙门里书办的银钱了。他们怎么能不高兴?怎么能不对给了这么个活计的阿玉心生感激?

  也因为这样,看看,如今即使铁虎老爹在家的时候,这小子也能自由的出入阿玉家,再怎么练武学本事,本质上不一样是为了挣钱?在这小子暂时没可能顶上他爹的名额,加入锦衣卫之前,混个这样的挣钱活计也是挺不错的对吧。

  “怎么了?喊那么大声,今儿不是不用送货嘛。”

  “还能是什么事儿,自然是你的事儿了。”

  铁虎一进门就往阿玉身边一坐,毫不避忌的拎起桌上的大茶壶就往嘴里灌水,看的阿玉一阵的龇牙,这小子,又是这样,这嘴对嘴的那么一来,这一壶水他还能喝?全是他的口水,都快间接接吻了,他可没有断袖的癖好。

  “我有什么事儿?”

  虽说看不惯,可他也知道,这周围多是武人,没那么多讲究,人这么不客气,那还是和你亲近的意思,他可不会傻不拉几的点出来,没得让人觉得被嫌弃,最终生分了去。所以他直接转头不看,开始扯话题,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你爹的抚恤烧埋银子下来了,我爹让我告诉你,明儿一早去百户那里领钱。”

  “去百户那里?呵呵,那估计又得过一手了。还不知能剩下多少呢。”

  “总比没有强,从这上头说,咱们锦衣卫还是占便宜的,听说边军那里,没个说法的都不少。好歹在京城,天子脚下,多少总要讲点规矩。”

  “规矩?是啊,规矩。”

  “行了,不说这丧气的,既然多少有了,赶紧领了就是,有了这一笔,你这日子也能宽松些。至于已经没的,就别想了,咱们锦衣卫里头都是什么人,难不成你还不知道?吃进去的肉,就从没有往外吐的习惯。”

  不到明朝,你永远不知道这里后期的武人有多憋屈,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证,这战斗力可想而知。这样的兵丁,吃饭都吃不饱的兵丁,是怎么支撑下万历三大征的?这个国家欠最底层人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懂得越多,知道的越多,有时候那种悲哀也就越多。阿玉这层忧国忧民的心啊,总是不自觉地又开始为这个国家发愁,看看,连铁虎都反过来劝他了,可见他这忧患的心思有多明显。

  当然,铁虎是不会觉得他这是忧国忧民的,只会以为是为他爹不值,是被克扣了银钱的不甘,是他爹在外头的东西,除了一身衣裳,啥都没有,全被分刮的愤怒,所以劝的也不在道上。

  不过不管是不是对头吧,好歹也算是止住了阿玉那散发性的思维。阿玉醒了心神也知道自己这样有些不合适,忙收敛了情绪,咧开嘴笑了笑说道:

  “也是,正好,明儿我也算是出了我祖母的百日了,去了百户那里之后,铁虎,咱们索性出城一趟吧,趁着如今这正是秋日,猎物正多,去试试身手。打猎得点东西,比这做篾匠挣钱多了。”

  “打猎?这……咱们这离着能打猎的山可不近。”

  作为京城,即使是几百年前的京城,这土地问题也是大问题,人口多,密度大,还有大量的勋贵,以至于京城外围的山,基本就没什么猎物可言,稍远一些,又有皇家猎苑,勋贵私山什么的占据了好地方,如此一来,想靠着打猎混点好处,那不走上两三个时辰,是别想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武人,没想到用打猎多挣点口粮的原因。

  可阿玉是什么人啊,他想事儿从来都是多角度考虑问题,别人觉得没什么好地方,可到了他眼中却依然有不少的地方可选。

  “那是以往咱们都只盯着那些高山峻岭的缘故,打猎不一定都得上山,人丁少些的密林同样东西不少的,只是没有什么大东西而已。我也不求多,咱们弄点兔子野鸡什么的,只要不是空手而回,怎么也能有三五十文吧,换点粮食,够吃几天了。”

  “密林?这个倒确实也有些,不过……那里还能有东西?百姓里也有猎户。”

  “就从你一想到打猎就往山林子想就知道,百姓估计也一样这么觉得,所以啊,要我说,这林子只怕里头的东西还不少呢,再说了,咱们好歹也是锦衣卫子弟,那些兵营,官家牧场,皇庄的边上百姓不敢去打猎,我们还能不敢?就是让他们逮着了,不让打,好歹也是自己人,也不至于做的太过分,最多就是东西收了,赶了我们走而已。”

  咦,这么说,还真是啊,这样他们逼一般百姓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去,能去的地方也多了好些,确实挺方便的。这样一想,那铁虎也激动起来,在屋子里转了三圈,掰着手指头算到:

  “明儿一早过去百户那里,最多一个时辰,等着点完卯,估计事儿也完了,咱们正好出城门,那里离着东门近,出去的话……对了,那里有一处小牧场,是养马的地方,边上正好有一个林子,咱们去那里,晚上回来也容易近便。对了,西街老王家小二现正在那里寻了个活,咱们过去让他打个招呼,估计连赶人都不用担心了。最多走的时候给上点东西就成。”

  看看,思路一打开,这铁虎立马就想到了合适的,甚至还知道寻个人脉,打点关系,可见脑子有多活络,这几代兵丁的本地优势有多大,这日子过得这么苦,要阿玉说,真是不知道变通有一半的关系。

  “成啊,你都想好了,那明儿就这么着了。”

  又寻到一个新的挣钱法子,铁虎笑的眼睛都快找不见了,自然是阿玉说什么是什么,除了点头,他还能想到啥?

  第二天的百户处一行收获还是有的,到底阿玉爹也是自己人,平日里吃兵血什么的,上头固然做的挺过分,可这人都死了,最后一回了,还是只留下这么一个孩子,上头再怎么贪,也多少留了一点分寸,所以十两的烧埋银子到了阿玉的手上到底还是留下了5两,啥?还有五两?按照潜规则,这从兵部领出来就不足了好不,能有8两就不错了,经过了经历司,千户,百户,能还有5两,说明这几个上司基本也就是收了个跑腿钱,你还能说啥?

  阿玉不能说啥,只是心下除了摇头就只剩下叹气了,这待遇,最后的抚恤金都能少一半,你说这贪腐的都成什么样了。就这样,他还得给人百户磕头感谢,谢谢他没全吞了,谢谢他当初还记得帮阿玉补上缺。这人情以后还不知道要还多久呢。

  啥?这是规矩?是,锦衣卫历来不减额,不外招,补缺只从内部子弟中找,可这是世上还有个名词叫顶替知道不?那些高官子弟,那些关系户,那些儿子多的人家,怎么让自家人里不怎么出息,没本事另外寻找生路的也吃上这一份皇粮?

  所以啊,像是阿玉这样,能顺顺当当的,在爹死了,自家没什么路子的时候,还能补上缺,这已经是上头宽宏体恤了,怎么能不感激?虽说这里头有他爹战死的缘故,上头要做脸的缘故,可若是遇上个心狠的,呵呵,每个千儿八百两银子,没几个人帮着说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若是在遇上什么不讲究的,顺势欺负一下这孤儿……锦衣卫,从来都是实力为尊,靠着拳头说话!仁慈这东西,太稀少了!公平也从不在弱者身上体现。

  这样扭曲的世道,这样被默认的不公平,阿玉除了心里吐槽,在这里,他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显露,还要面露感激,给这么一个人磕头,这是阿玉能承受的?大唐跪坐却少有跪礼,而大明?武人没有地位,崇祯时期,四品武官给七品文官下跪都常见……所以不能承受也要承受,因为他还要在这个时代,这个圈子里走下去。

  这样的憋屈阿玉真的,很多年没有过了,所以领了银子,心情分外不好的阿玉在那林子里猎杀的分外的凶猛。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三只兔子,两只野鸡,就已经到手了,这效率看的铁虎都有些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