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82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29

  创意这个东西, 在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很多都只是隔着一层纸而已,一旦戳破, 恍然大悟的人绝对占大多数。这大水车也是一样, 刚看到的时候满脸震惊, 觉得不可思议, 可一旦原理说穿,就不稀奇了。

  说白了,水会动稀奇嘛?水能推动船,这道理我们看了多少年?可为啥就没人想到水车和船其实一样能被推动?

  如果说想不到是脑洞不够大,属于天分问题,可同样的, 龙骨水车从东汉就已经被发明了, 为啥一直都没人想着在提升一下?工匠的地位, 决定了科技进步的速度。

  李世民能想明白第一点,却不重视第二天。偏偏阿玉想要做的就是第二点, 这就是他们的代沟, 而且还是暂时没法子填平的代沟,不过好歹目光都已经聚集到了工匠这个群体上, 若是后续计划顺利,有受到阿玉影响的李承乾继续推动, 那么阿玉觉得,自己的目标还是有希望的,想到这一点, 阿玉对于设计被抢也就减少了不舍的情绪。

  “这是好东西啊,阿玉啊,你这脑子,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大唐各地,别的没有,河流却不少,真是用好了,能浇灌多少田地?能增产多少粮食?要记功,绝对要记大功,来,告诉朕,你想要什么,朕要好好的赏你。”

  李世民只要一想到有河的地方都布满水车,然后哗啦啦的水流过,那不能种的旱地什么的,都化成了良田,他这眼珠子就有些发绿,那是多少粮食,多少税负啊。

  只是这样的激动在刚说完那一句之后,连就成了尴尬,因为魏征又出来了,好在他这里还没有开口,那边阿玉就已经抢占了话头,不然那这大庭广众之下,李世民的脸啊……绝对啪啪啪的响。

  “陛下,这赏赐什么的先不说,倒是你说的二月之后……可是要各地也竖起大水车?若是这样,陛下,还是要慎重些的好,这大水车虽然在取水上确实十分的好用,不过这东西也有限制,您看,那体型,一般的河,若是深度不够,若是水流速度不够,放了估计也是白瞎。所以具体什么地方能放,什么地方不能,还是先派人勘察水情之后再定的好,免得白费了功夫,浪费了国帑。”

  这话说的好不?那是绝对的好,这么为国着想再不好都没天理。不说别人了,就是魏征都给了一个大大的赞赏的脸,顺带很给面子的跳过了前头的话不提,就这勘察水域的事儿重新和李世民叨叨起来,这让阿玉偷偷的松了一口气。

  娘哎,这要是为了他的事儿再让魏征给弹劾了,那他这真是祸从天上来,倒霉透顶了,上次弹劾的事儿虽然让他混过去了,可他已经很被动了好不。想要将来好好的做官,即使不能做到和光同尘,最起码也不能套个刺头的招牌啊。

  至于赏赐?呵呵,看看李世民一边和魏征说话,一边斜过来的那饱含深意的眼神就知道,这皇帝陛下脑子转的还是挺快的,已经明白了阿玉抢说话的意图,所谓一个维护帝王威严的好孩子,你说皇帝能忘了这么一茬?就是真忘了,边上那几个这会儿还兴奋的围着水车转圈的皇子难道是摆设?厚脸皮的阿玉直接讨上门都不缺带路党好不。

  见着那些突然出现的大人们已经就大水车的分布问题开始讨论,阿玉脚底上油,立马开溜,和这些人在一起时间长了,那妥妥要短寿的。还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更惬意。

  对了,家里五百亩地秋收亩产挺不错,要不要推动一下?算了,最近有些大打眼,还是安分一阵吧,隔上一二年也不差什么。到时候和曲辕犁一起拿出来,一次性换个大实惠更划算。要是能直接有个爵位什么的……那即使自己四十三岁回去,也算是给这个世界的后辈留下点实在依靠了。

  算着日子活的阿玉扯了一下嘴角,换成一般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这绝对能被逼疯三成,可阿玉……都死习惯了还怕个球?有这功夫还不如好好算计遗产问题呢。那态度是相当的淡定。

  “阿玉,这水车,你真准备卖?啥价钱你说,我家肯定要,有了这万一,那以后种地还怕啥旱灾啊,一准丰收。来,赶紧的,我先定三个,一会儿我就找我耶耶要钱去。”

  阿玉近来虽然和皇子们走的挺近,可真说起来,只有程处默他们兄弟才算是阿玉的最佳拍档,死党,很多事儿都不用相互之间通气,一个眼神,就立马配合默契。看看,这会儿就跳出来了吧,有他这么一嗓子,后头其他人哪个有脸说:阿玉,把你家木匠借我用用这样的话?

  倒是阿玉自己还要遮掩一二,比如这样:

  “说什么卖啊,那是对外人,都是自家兄弟,这样生分我可不高兴了,你要觉得我亏的慌,那就材料你自己出,弄点木头生铁什么的,工匠的工钱就算了,我自家养着的。不过时间……就看你材料啥时候到了,等送过来半个月后,应该就有了。哦,对了,这安装什么的额,我是另外请的,你别指望我。”

  “啥?还要半个月?你难不成就坐了这一个?”

  “怎么会,实验的东西怎么可能只做一个,有四个呢,本就准备试试装一溜的。”

  “哪还说啥?剩下的先给我,我大不了给两倍的材料,算我补偿你的。”

  “喂,程处默,你过了啊,四个,那怎么也该一家一个,我家也想要呢,我也给两倍的材料,对了,另外给5贯赏钱,阿玉,让你家木匠做快点,我家我刚算了一下,最起码要四个。”

  “我给三倍材料,10贯赏钱,阿玉,你说,十天成不成?我要的不多,就五个……”

  “嚓,五个还不多?长孙冲,你这黑心的,以为家里开铁匠铺子了不起啊,看拳……”

  看,明明是一样要钱的,可这程序一启动,场面立马就不一样了。这名头,这说法,多有脸。明明给钱了,还弄的没了铜臭,多有贵族范。咳咳咳,当然了,最后那拳头除外,这帮小子一天不打架都能成奇迹,阿玉早就不指望了。

  至于这大水车的未来销路?阿玉从没有怀疑过。毕竟和阿玉一起的,就没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一个个家大业大的,在这附近的田地庄子,只有比阿玉多的,没有比他少的,这样的情况下,你说他们需不需要?即使不怎么需要,在所有人都需要,陛下都眼馋的情况下,不按上三五个,都没脸见人,太LOW有没有。这帮孩子没有一个愿意落人后头的。你说他们家大人不认账?更不可能,皇帝都看好,作为臣子,那自然也该看好,更别说这本来就要,只要在这附近有庄子的,对这东西只有满意的份。

  孩子们的闹腾李世民没在意,他更多的是和各位大人走进大水车,然后找来将作监的人,测试各种数据,然后预估长安周围可能需要的数量等等,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那些表面上的什么谦虚啊,什么大度啊,不去扯,政务处理这个技能绝对是点的亮亮的,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他就心里有数起来。

  “若是各地河道测量完成,想要都摆上,只怕没有一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做到的,最要紧的是,这水车即使有了图纸,有了式样,想要组织起大量的工匠制作,也需要时间,若是这样,这个过程只怕不下两年……太慢了,阎卿,你怎么看?”

  阎立德不是元芳,这能怎么看?虽然他也看好这东西,可要他推广出速度来,那阎立德表示,即使手里有建造帝陵的人手,也不够用啊!可他能说臣做不到吗?不能啊,这说了他很容易被戳上能力不行的标签,所以脑子动得飞快的阎立德只能一边说一边想,奋力的自救着。你别说,人都是逼出来的,办法还真有……

  “陛下,这是您心急了,这速度真说不上慢,倒是这工匠……陛下,长安的工匠虽说不少,可任务也重,分出人来做这水车不难,可像是您说的这样还要顾及到下头的,那可就不成了。您看要不这样,京城的不算,其他的……制作小型的水车模型,然后附加图纸,让人送到各道,让各道刺史,大都督,再当地选人制作,他们学会了,再往下分,一层层的,想来推广速度并不会慢。而长安也不过是给出三十上下的模型,负担也不重。若是再想快些,陛下,咱们还能这样,直接允许各世家大户前往衙门自行购买图纸。他们提早有了图纸,能早一日为自己的田地天上这取水利器,而衙门有了他们这些买图纸的钱,正好能用来召集更多的民间工匠,架起更多的水车,灌溉官田,并给百姓公渠送水。一举数得,您看……”

  “陛下,臣弹劾阎立德大人,君不与民争,如此与民争利,岂是明君所为?如此造福天下的东西,就该公布天下,造福万民才是。”

  “哦?这位大人果然高风亮节,不知大人你家田地多少?房产多少?秘方多少?是否一并公布?大人如此君子,怎么能与民争利,家中就该清贫度日,秘方就该公布于世,与人方便,广结善缘才是。”

  刚过来想彰显一下存在感,免得皇帝忘了自己的好处,不想立马就听到了这么一出狗屎一般的无耻理论,这把阿玉给气的,差点一佛升天,二佛出世,都等不及别人上前帮忙,自己立马就反刺了起来,直接将人顶在拉杠头上。

  要说阿玉穿越这么多位面对什么最看不惯,那妥妥就是这一句:与民争利。

  明朝后期,某些无耻的家伙一边走私海上,一边拼命阻止朝廷开海,连市舶司收税都被挤兑,用的理由就是与民争利;国家入不敷出,想要增加商税,官商横行,占据最大一块蛋糕的人高呼反对,用的还是与民争利;皇帝开矿山,不可以,这是与民争利;张居正权倾天下才整出的一条鞭法,人死政息的原因还是与民争利;弄到最后,占据全国七成田亩的人心安理得的让只有三成田亩的农户支撑这诺大的国家税赋,支撑一次次的战争费用,到底是谁得了利?

  再往前宋朝,明明三冗问题人人心知肚明,可谁让这钱不是自家出呢,在冗官已经拖得一个差事三个人监督,一个人兼四五个职位,薪水高的上下五千年之冠,却没人去碰,即使是苏轼这样的改革派也多在百姓身上下手,反过来宋仁宗吃一碗羊汤都要算计,宫室简陋到贴着墙都能听到外头小贩叫卖,这也是与民争利?

  现在来了这被无数人吹捧的大唐,居然又让他听到了与民争利,对象还是自己?让自己免费公布秘方?呵呵……阿玉觉得能说出这句话的人,无耻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若是他不说话,那上火上的,都能长痔疮。

  “这位大人,若是您真的能做到以上这几点,别说是苏玉这水车公布天下毫无异议,就是其他人家……想来也会被大人您感召,紧随其后,成为下一个公布家中秘方的大德。”

  只是话一说出口,他就发现自己冲动了,一不小心开了地图炮,这年头像是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人家没惹到他头上,没道理被阿玉拖下水,这要是被这些人记恨了,那以后……所以他很小心的又加了一句,直接将这个不削与民争利的家伙放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一个紧随其后,就免去了其他人的尴尬处境。顺带还将自己和其他人绑到了一起,让其他原本是不关己的人忍不住看了阿玉一眼。

  “各家秘方多事关家族传承,岂可轻易示人,苏玉能将这水车献出来,已经颇为大气,为国之心拳拳,岂容小人玷污。”

  “是啊,这苏玉一个孩子,能这样已是不易,多给些奖赏也是应当,陛下此举,颇有子贡赎人,子路受牛之范,足可让更多的人知道陛下重农,让天下身存巧思妙计之人,感怀陛下公正信诺,并无不妥。至于各路督抚售卖,也非妄言,这水车虽是利民之物,可工匠做工亦是民力,哪有平白使用的道理,让心急富裕之家出钱,转而使得工匠百姓得些工钱,这是一举数得,实在是妙法。”

  “确实,这法可行。”

  一个个老狐狸,说着说着,这话题就给扯歪了,阿玉眼睛一扫,将那几个说话的记住了脸,随即又去看那被阿玉顶嘴,如今被其他人直接忽视的那个说着与民争利的家伙。呵呵,果然,又是御史,又是世家之人……

  救吧,扯吧,别以为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李世民的心眼可没那么大,而他阿玉,也不是善茬,敢在他身上找存在感,找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