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玄幻奇幻>天师·从入门到入坟>第129章 做作业

  隔了几天, 米正休息的时候,小花就找到他,哼哼唧唧的。

  米正一开始以为它是想吃零食, 或者玩玩具, 把零食和玩具给它。

  小花吃了玩了, 还是继续哼哼唧唧。

  姜稷在边上看得乐:“你不是听得懂狗语吗?小花说什么呢?”

  米正看小花老大一只狗子, 压着他的脚趴着, 一边哼哼, 一边扒拉着绳结咬,小眼神还不忘记一眼一眼地飞过来看他,只能蹲下来, 按住它的肩膀,对屋里叫了一声:“黑哥!”

  小花一听,顿时就想跳起来跑,被米正摁住了动弹不得, 扭头张嘴咬住米正的胳膊, 就含着,嘴里面哼唧得十分焦急。

  米正就给它翻译:“放开老子,老大要过来揍我了!快放开!”

  姜稷笑得不行,手里面拿着的红豆汤差点都洒了, 下意识一蹲, 又赶紧站起来,坐到露天桌椅上。

  米正看他的样子, 觉得自家姜哥是越来越接地气了。

  第一次看他和村里几个老头一起蹲在门口吃东西聊天的时候, 他还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

  大黑“擦擦擦”地小跑出来,一看米正把小花摁着, 也不问青红皂白,更不顾二打一胜之不武,冲上来就咬住小花的脖子。

  其实也没用力,就是小动物的后脖颈,属于天生血脉压制。

  小花顿时就软了四肢,一阵惨叫,一个翻身露出肚皮,夹着尾巴摇了摇,那样子简直没眼看,一点都没追着村里孩子们跑圈的凶神恶煞。

  米正看它的样子,突然就心领神会:“小花是觉得它最近干的活太多了。”

  姜稷听他说得肯定,也没质疑。自家小朋友对狗,肯定比他更了解。

  “嗯。我去给村里食堂送红豆汤。你去吗?”

  “去吧。”

  罗伊已经把装红豆汤的大锅子放到了平板车上,让两人拉着走。

  

  两个人慢慢溜达过去,在助老食堂里工作的两个阿姨正歇着,看到他们过来,就顺手拉走,挨家挨户送。

  一趟下来,就剩下两碗,两人自己喝了,把锅子洗干净,又给老宅那儿送过去。

  路上遇见村里人,就说酸话:“哟,这是送什么东西呢?给我们也来一碗啊。”

  “小正哥是有钱了,日子好过着呢。”

  “一样送了,怎么不给咱们也送点儿?”

  “老人要照顾,小孩儿就不要照顾了吗?”

  两个阿姨不是好惹的,直接叉腰笑骂:“哟~也不知道是谁那么大脸呢?连老人家一口吃的都要眼红。家里连一把豆子都买不起了?”

  “小正哥不是比你们有钱,是比你们有良心。你们比小正哥多活了那么长岁数,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们家小孩儿没爹妈爷奶,好意思让小正哥养?”

  米正家是一直有收养孤儿的传统的。

  从古至今收养到现在,才成了米家庄。

  但也只是收养孤儿。

  村里的留守儿童虽然多,但没谁是孤儿。

  村里很多人,有时候瞧着没脸没皮的,比谁都要面子。

  有些自己不怎么管孩子的,嘴巴里可是一个比一个疼孩子。

  有人看他们说不出话来,继续挤兑:“小正哥心地好,肯定不介意多养一两个孩子的。”

  说着说着,有人就说起三婶和米四哥:“哎,阿茂那娘俩现在也跟……差不多了。”

  “要不是小正哥在,阿茂娘俩以后怕是连家都没了。”

  “现在他们户口都迁出去了,再批宅基地也批不出来。”

  最近这段时间,米家庄最重要的果园已经基本采收完毕。地里的粮食还没收,不过本来山村就种不了多少粮食,倒也没有别的农村那样忙得不可开交。

  这会儿都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一边干点小活,一边聊着天。

  闲言碎语难免传到米晓莉一家耳朵里,她臊得满脸通红,想要辩解,却实在说不出什么话。

  她又看看老宅的方向,跟身边的张胜说道:“一会儿小正哥路过,你叫我一声。”

  张胜知道她的心病,劝了一句:“你也别太放在心上。咱们在村里就住几年,顶多等媛媛上中学,就要回去省城的。”玥城这里的教育质量,毕竟不能和省城比,“大不了等到那时候,再把房子便宜点卖给阿茂。”

  他没想那么细,也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他们当初是买房子,正经给了钱,也没压价。

  至于过年的时候说,那不是别的时间碰不到人嘛。

  三婶和阿茂平时也不回村里,既然如此,怎么就不能把房子让给他们,好让他们和家里人住近一点呢?

  大家都是亲戚,商量着来嘛。

  要说不愿意,那不卖不就行了。

  既然卖了,那这会儿摆什么谱呢?

  不过这话不能直接跟他老婆说,他老婆有另外一套逻辑。

  米晓莉叹了口气:“等十一的时候,我们去一趟京城?”

  她已经彻底想明白了。

  当初她想和小家庭一起住在距离她父母近一点的地方,完全可以跟三婶商量。

  方法有很多。

  稳妥一点就是先租着,按照三婶和阿茂的脾气,肯定连房租都不会收他们的。

  等他们宅基地批下来,在去把两家的宅基地一换,三婶他们也不会不同意,后续一点问题都没有。

  张胜:“……特意去京城跟三婶道歉?”

  米晓莉“嗯”了一声:“唉,不管他们原不原谅,反正我只要想起来,心里面就不得劲。”

  张胜觉得也行:“那你知道三婶在京城住哪儿吗?”

  米晓莉刚想说,就见米正一个人溜达过来,赶紧跳起来走过去:“小正哥!”

  米正被她的大嗓门吓了一跳:“干嘛!”

  米晓莉反应过来自己的声音太大了,嘿嘿一笑:“就是想问问你,阿茂家在京城住哪儿。我想十一长假的时候过去,跟人道歉。”

  米正奇怪地看着她:“你没三婶和四哥的联系方式吗?村里好几个群,你们不都在?”

  米晓莉:“……我这不是担心,我直接说的话,三婶不搭理我嘛。”

  “我不掺和别人家务事。你随意。”再说他已经转达过一次,三婶本来就对米家庄没有太大的感情。

  她是外来的媳妇,嫁入村里之后,并没有得到公婆多少关照,很快就跟着丈夫出门打拼,留在村里面的时间很有限。

  现在男人死了,她自己又考上了大学,整个人就像是踏入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

  她倒不是对米家庄完全没有一丁点感情,而是米家庄的一切在她生命中占据的比重已经大幅降低,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在米晓莉心里面过不去的坎,不过是三婶早就丢开的小石子。

  至于米四哥,他手头的事情更多。

  虽然现在已经不怎么加班,但是本职工作不轻松,他还接了一些兼职赚小钱钱,还在和何觅异地恋;他还在打算去南城发展,最近似乎有了比较明朗的进展,事情就更多了。

  他说完想走,眼角的余光扫到一个小身影,对着招了招手:“米鸿卓,过来。”

  米鸿卓磨磨蹭蹭地走过来,看着米正老老实实叫了一声叔,然后就垂下脑袋不吭声。

  米晓莉和张胜一见是他,也知道这小子之前闹了多大的事情。

  只不过他们家和米鸿卓家不是本家,也不好管,就没吱声。

  米正就把小孩儿带回老宅去,问他:“后来去跟同学道歉了没?”

  米鸿卓脑袋快垂到胸口:“道歉了。小正叔,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不该贪玩,约了同学们去危险的地方玩。掏鸟蛋是不对的。湖那边是小正叔家的地方,我不该私自进入,还带着人。”说完,他快走两步到米正跟前,深深一鞠躬,大声道,“小正叔,我错了,对不起!”

  米正听他说得条理分明,有些疑惑:“这些道理是你自己想明白的?”说着,他把小孩儿提溜起来。

  米鸿卓的脑袋还是垂着,不过这回没那么贴近胸口了,小眼神一眼一眼看米正:“不是。是小刘老师告诉我的,我自己也觉得小刘老师说得对。”

  米正瞧他的样子就跟小花似的,假装没看到:“刘老师就刘老师,为什么要叫你们班主任小刘老师?”

  “因为我们还有大刘老师。”

  米正:“……”行叭。

  “你跟小刘老师道谢过没有?那天小刘老师那么晚骑着电瓶车过来,就为了你们的事情。”

  米鸿卓明显一愣:“没有。”又问米正,“不知道小刘老师喜欢什么,我有零花钱,可以给老师买礼物。你说老师喜欢迪迦吗?”

  米正:“……我想你们小刘老师应该更喜欢你们的好成绩。”

  米鸿卓的脚步都变成了慢动作:“啊?这样吗?”

  米正在他身上看到了学渣的同类气息,拿出长辈的和蔼表情:“肯定是的。你们小刘老师是教什么的?”

  “数学。”

  “那考试的时候,你争取把数学考个满分。记得一定要叫上跟你一起玩的那几个熊……”熊孩子,“兄弟。”

  米鸿卓的脚步彻底停了下来:“还得叫上他们?”

  “那肯定的。你们不是好兄弟吗?想想,你们这一回也算是经历过了生死,有了过命的交情,这种事情肯定要一起来啊。你们都一起让小刘老师担心了。”

  米鸿卓觉得他小正叔说的话很有道理,郑重:“我知道了,小正叔。”

  米正看着已经走到自家门口了,就让他去找罗伊拿点心吃:“等我一会儿,我带上作业,跟你们一起去村小做作业。”

  米鸿卓的作业确实还没做完,不过听他小正叔这么大了还得做作业,顿时觉得自己的作业不算什么,然后他就看着米正带了一堆东西,放在小推车上。

  大人的作业这么多的吗?

  年纪越大,作业越多吗?

  米鸿卓大受震撼,乖乖回家去拿了作业,还叫上了村里其他孩子,一起去村小做作业。

  看孩子的位置暂时还没人到岗,米正一进去,就往讲台上一坐,把自己一堆东西打开,开始捣腾起来。

  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集中,讲台又高,他们一时半会儿倒是没注意米正在干嘛。

  等其中一个孩子写完一门作业,拿着作业本下意识去交给“老师”的时候,才问:“小正叔,你这是在做什么呀?”

  “这是我的作业啊。”米正看这个不到讲台高的小孩儿,竟然是米晓莉的女儿张媛媛,“现在幼儿园也要做作业了吗?”

  张媛媛奶声奶气地说道:“一直都有的啊。我明白了。大人的手工作业要自己做。我的手工作业都是爸爸妈妈做的。”又皱了皱鼻子,“他们做得不好看。”

  米正看她交上来的两张数学试卷。

  现在幼儿园都教这个了?

  他以前幼儿园里都是教唱歌跳舞画画。

  张媛媛看米正把作业本交还给她,就说道:“小正叔,我可以和米曼妮一起去上厕所吗?”

  “如果曼妮同意的话,可以。”

  两个小朋友就一起手拉手上厕所了。

  等张媛媛和米曼妮回来,又过了一会儿,米鸿卓拿着作业本也交了过来,挨到米正身边小声说道:“小正叔,你这不是手工作业。”他一脸你骗得了小屁孩儿骗不了我的表情,“你就是玩儿呢!”

  米正抬手就掐了一把他的脸:“屁话那么多,作业都写完了吗?上个礼拜的课复习了吗?下个礼拜的课预习了吗?”

  米鸿卓就垂着脑袋去继续和作业奋斗了。

  米正看了觉得颈椎病都要犯了:“抬头挺胸!再过十分钟,休息十分钟。”

  十分钟后,米正带着一群小孩儿在村小的操场打拳。

  很基础的一套拳法,更像是一套养生操。

  动作学全了,一套下来也就两三分钟,但刚开始学到动作到位,就不容易。

  课间十分钟,只够他们摆对两个动作。

  小孩儿们倒是还挺兴奋的,然后:“不是休息十分钟吗?”

  米正:“不是休息完了吗?”

  “打拳也算休息吗?”

  “怎么不算呢?打拳又不用脑子,你们脑子休息了啊。”

  小孩儿们不服!

  没有用,被米正一个眼神就压制住了。

  村长和姜稷蹲在一个角落里看米正带孩子,地上一堆瓜子壳。

  “小正哥这么厉害,等这一代长起来了,就不会听我这个村长的了。”

  姜稷奇怪地瞟他一眼:“你还打算在岗位上干到死啊?不退休?”

  怎么说话的?

  村长一呲牙,看看姜稷,又不敢反驳,只能猛嗑两粒瓜子:“我是发表对我这个岗位的责任感,是一种抒情的表达。”

  “不是对权利的留恋吗?”姜稷戳穿他。

  村长理所当然:“我一个小村长,能有什么权利可留恋的?”

  “哼哼。”姜稷朝他笑了笑,没具体说什么。

  倒是让村长内心忐忑,但想想自己做的事情,也没什么过分的。

  村里的有些“好事情”,他确实能优先自家就优先自家,不能优先到自家的,就是优先到自家亲戚。但村里其他人的利益,他也没针对啊。

  村长的这点事情,其实全村人都心知肚明。

  他人不坏,作为村长也算尽职尽责,有点自私,也属于人之常情。也因为村长没动到别人的切身利益,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村民们甚至都默认了,作为村长是有一些特权在的。

  但也因为如此,其实村民们对村长背后没少嘀咕。

  毕竟村长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在涉及到一些好事的时候,他自家连肉带汤甚至连碗都舔干净,压根没有别人的份。

  别的人家甚至连碗都没见着。

  要说大家一点意见都没有,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就和米正做事很不一样。

  米正办事,划下道来,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得到应有的。

  这不在于米正掏出来多少钱。

  其实助老项目和眼前这个村小的改建,真的不需要多少钱。

  关键是这项目从头到尾,都是米正自己找来的人,减少了中间环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有些人会觉得,这种事情能有什么中间商?

  其实这种工程类项目的中间商赚得才狠呢。

  如果米正只是一个普通在外面事业有成的村民,想要回家建设乡里,大概率会捐献给村里一笔钱,让村里去落实自己的善意。

  这其中就有很多门道。

  一个螺丝多一毛,一个小项就能多出几百。

  一块瓷砖多出两块,又能多几千。

  零零总总算下来,十来万就到手了。

  这还是良心的。

  要是算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那一百万的项目,少说也能扣掉个九十万。

  村长在其中的角色,就是那个血赚十万的良心中间商。

  当然,类似这种项目比较少,事情也不是村长一个人说了算的,就算赚上十万差价,他也得跟别人分一分。

  但这完全是白来的钱,用村长自己的话来说,都保质保量完成了啊。

  姜稷会跟他多说一句,都是看在他还算负责的面上,现在点了一句,发现这个人真的一点自觉都没有,就不想多说。

  果然,老村长为什么是老村长?

  他升不上去,总有理由啊。

  这点眼界也就只能当个村长了,但凡再往上升一升就要出大事。

  村长看他站起身就走,还在不明所以。

  说得好好的,怎么就走了?

  走就走了,瓜子多留一点儿啊!

  米正看姜稷进来,就让他去辅导几个中学生作业。

  姜稷刚想扯一张凳子坐米正身边,就被他赶跑了,倒也没生气,坐到几个中学生身边,问:“什么题不会做?”他以前认真给米正辅导过功课,想让他参加高考复读,算是一名有教学经验的家教。

  中学生们年级班级不一样,功课都不一样。

  姜稷挨个给他们讲题。

  村长兀自在那儿蹲了一会儿,想了又想,还是决定找姜稷问明白什么意思,就见他这样,也不好打扰,磨蹭到米正身边:“你在做什么?”

  “做个风筝。”

  村长一脸无语:“你不是放风筝放得腿都摔断了,刚好就又想放?”

  “哪有摔断?我就是单纯的扭伤。”米正严肃更正。

  村长想着,那你坐好几天轮椅?“你做风筝往哪儿放?咱们这儿没合适的地。”哪怕是瞧着平的地方,也是高低起伏沟沟坎坎的。难道真为了放个风筝把腿摔断了才罢休?

  “我带去南城放。”米正早就有了打算,“十一跟我妈回南城。我爸也不回来,顺便去看看他。”

  村长看他现在一口一个爸妈,听着语气亲近,还是不明白米濉和路夏槐到底算是怎么回事。那么好一个孩子,说不管就不管了。现在孩子大了,倒是想起来了。

  呸,他瞧不上。

  不过他只是村长,米正不来管他家里就不错了,他肯定管不到米正家里。

  “那你带你黑哥去吗?”

  “去的。把大花它们也带去。”

  “大花最近忙什么呢?很久没回村里了。小橘子确定留下自己养,不送人了?”

  “大花去它老丈人家了。它和久久两边住,两边都给安排了房间。”米正说得很正经,不知道的还以为大花和久久是两个人呢,“小橘子自己养着。它性格弱了点,出去要被别的猫欺负。”

  村长见过米正的猫亲家,随口问:“大花老丈人家是开木器厂的是吧?”

  “对。”

  “那以后我们村里找他们买家具是不是能算便宜点?”他说完,看米正的表情有点奇怪,“怎么了?不能打折就不能打折了,无所谓的。”

  “不是。他们不做家具,是做木质摆件的。打折什么的,倒是没听说过。”米正的表情更加微妙,“他们那个木器厂,主要做牌位的。”

  伍阿姨和伍天晴平时手工雕刻最擅长的是桃木剑,但裴庄景开的木器厂的主要产品是牌位。

  说着,米正做了个拜拜的动作,让村长消除最后一点误会。

  他看村长像是按了暂停键,说道:“你要是真有这方面的需求。其实我还认识另外一个木器厂的老板。他们家是做棺材的。虽然现在棺材不太流行了,你要是喜欢,咱们村里也不是没条件土葬。他们家还做骨灰盒……唉,大伯,你怎么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