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都市情感>明月湖>第20章

  “怎么了?”赵捷觉得他的眼神有些复杂。

  难得的,只见老齐拖着一条行动有些不便的腿缓步走上前,冲他笑了:“小孩,你心里藏了事。”

  “才没有。”赵捷赶忙躲开他的视线垂下眼,试图掩盖被人戳破心思后突然加速的心跳:“我要迟到了,不跟你啰嗦。”

  “是不是失恋了?人家姑娘不理你么?”老齐饶有兴趣地调侃他。

  赵捷本来已经往前走了几步,闻言立刻重新转过身,面露委屈:“我敬你为人长者,可无凭无据的,你怎能这样说?我什么时候谈过恋爱?这话要是让我爸妈听见,又得引起误会。”

  “别嘴硬啦,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老齐笑道。

  “那你以后做菜少放盐,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好处。”赵捷不想多说,快步上了楼。

  站在程云礼的办公室里,赵捷分外为难又分外诚恳地望着坐在桌子对面的人:“程团长,我怕求您帮帮我吧。”

  他犹豫了一下:“我会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我不能没有我小师叔。”

  对他来说,这是个顺理成章的绝佳理由,或者说是借口。

  “小赵,你先别着急。”程云礼试图安抚赵捷的心情:“你仔细想想,要是杜誉他愿意听我的话,当年他会走吗?我还需要特意麻烦你把他找回来参加纪念演出吗?”

  赵捷当然知道是这个道理,可只有这些话从程云礼口中明明白白地被说出来,他才彻底愿意接受这个无比悲哀的现实。

  “我能不能调动工作?”他听见自己说。

  程云礼愣住了:“小赵,你说什么?”

  “如果留不住他,我就跟他一块儿走。他去哪家剧团工作,我就跟他去哪家。”赵捷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凛然。

  “工作是大事,牵扯到你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不能儿戏,不能一拍脑门就做决定。”程云礼盯着他:“小赵啊,你的父母、你过世的师父、还有你几乎全部的老熟人都在遥城工作,你还能去哪?你能找到一个比这里更适合你现在发展的地方吗?更何况难道人家杜誉愿意让你跟着?”

  赵捷不说话,默默低下了头。

  “在世的周派小生,你杜师叔的确是顶好的,你想跟着他学,当然没有错。只是你不能盲目,更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做下会让你将来追悔莫及的事情!”程云礼压制住怒意:“行啦,时间不早了,快吊嗓子去吧。”

  “我知道了,谢谢您。”

  赵捷心想:对自己来说,遥城是发展事业最好的选择,对杜誉而言又何尝不是?难道那人竟不懂这些吗?

  他颇为不情愿地出门,一步一步向着排练大厅走去。

  整整一天他都心不在焉,拉胡琴的蒋师傅原本有极好的脾气,却也忍无可忍,瞪了他好几次。

  晚上下了班,赵捷独自在排练大厅待了许久才去了车棚。

  天已经黑透了,老齐在栏杆边的台阶上懒散地坐着,腰间别着一个古旧的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声音不断传出来,正是《四郎探母》中的《坐宫》一折:

  “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贤公主又何必礼仪太谦。杨延昭有一日愁眉得展,誓不忘贤公主恩重如山。”

  颇有断肠声里忆平生的意味。

  “老齐,”赵捷走上前,鬼使神差的,他忽然开口问:“你认识杜誉吗?”

  听到这个名字,老齐愣了一下。他关掉收音机:“他咋了?前阵子不是还来排练吗?”

  “他说他要走了。”

  “去哪?”

  “具体我也不知道,反正是要去别的剧团找份工作。”赵捷挤到老齐身边坐下。

  老齐若有所思:“原来这就是你今天早晨不高兴的原因。”

  “你既然这么大年纪,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都多,应该已经认识他很多年了吧?”赵捷没有回答,而是另起了一个话题。

  “确实。”老齐掏出烟盒,神情沧桑:“是有不少年头了。”

  赵捷抢在他动作前面抽出了一颗烟,不顾阻拦地点上,塞到自己嘴里。这是他此生第一次抽烟,只吸了一口,就被呛得咳嗽连连。

  老齐不解:“小孩,你这是干嘛?”

  赵捷想站起来,却因为阵阵头晕跌坐回原地。他有些恶心,试图通过深呼吸来缓解自己想吐的感觉。

  “头一回吸烟,这个反应很正常。”老齐从他手里把燃了一半的烟抢回来掐灭,扔到不远处的垃圾桶里。

  “你们好像都比我了解他。”赵捷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我爸妈也就算了,毕竟和他共事过许久。可你跟他不在一块儿工作也不在一块儿生活,为什么?”

  “行啦。”老齐笑得无奈,说话却一针见血:“你是不是不想让他走?”

  “嗯。”赵捷的声音里带了忍不住的哭腔:“可我不确定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对他不利。”

  路灯昏黄,把两个人长长的影子拉在地上。

  “我也该下班了。”老齐站起身,拍了拍身上沾染的尘土:“咱俩去见他一面吧。”

  赵捷怔住了,愕然仰头。

  老齐轻车熟路地锁上空空如也的车棚,把自己的老式自行车骑出来:“小孩,你在前面。”

  赵捷盯着他一瘸一拐的右腿:“你还能骑自行车?”

  老齐笑了:“少见多怪,快走。”

  赵捷和老齐骑车到平原路的时候四下一片漆黑。闲来无事的晚上,杜誉总是很早就歇下,毕竟第二天他还要起个大早准备摆摊。

  “就在这里。”赵捷推着自行车,在杜誉家门口停了下来。

  老齐把车子锁好,轻轻叩门。敲了好几下之后里面才有声音,显而易见,杜誉已经睡了。

  “谁呀?”屋门里的声音有些不耐烦。

  “是我。”老齐不紧不慢。

  门立刻被打开,赵捷永远忘不了杜誉此刻难以置信的表情:“齐叔?”

  “怎么着了?我听这小孩说,你想走?”老齐走进屋坐下。

  杜誉身上只披了一件棉外套:“对。”

  “去哪呀?定下来了吗?”

  杜誉别过脸:“您就安心颐养天年吧,别替我操心了。”说罢,他进屋取了一个精致的礼盒出来:“听说您上个月当了爷爷,这是送给孩子的东西,就当是我和我师父两个人的心意。刚好今儿您来了,省得我再跑一趟。”

  老齐收下礼物,并没有看里面是什么,直接揣进了口袋:“你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东西。要是你师父还在,他会赞成你这么做吗?他当年从上海回遥城是为了什么?你比我清楚嘞。”

  杜誉的手抖了一下,不小心碰倒了杯子,水洒了一桌。

  “要是他看见现在省京剧团里周派小生的光景,不知道心里会怎么想。”老齐摇了摇头:“为了这个京剧团,你母亲付出的心血不比你师父少。她若泉下有知,该当如何啊?”

  “您别说了。”

  老齐却像没听见一般,拍了一下杜誉的肩膀:“不论是为了你自己、你母亲还是你师父,总得仔细掂量掂量。你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哪能像这个娃娃一样天天意气用事呢?”

  赵捷冷不丁被提到,着实吓了一跳,一下子咬到了舌头。

  老齐最后留下一句:“即便你真想走,先在遥城待几年再调去上海,对你也有利无弊。”

  2022年。

  午后的阳光洒进屋,照得林绩眼睛难受。可他沉浸在赵捷讲的事情里,直到后者提醒才想起来去把客厅的床帘关上。

  “所以杜师叔祖就这样同意了留在遥城?这位齐老爷子到底是谁?杜师叔祖怎么偏偏只听他的话?”林绩迫不及待地问。

  赵捷攥着瓷杯,望了一眼上下浮沉的茶叶:“他叫齐冲。后来我才知道,他出生于1909年,是当年跟在周荣璋老先生身边的弦师,也是周先生一辈子的挚友、老乡。”

  “既然这样,当初程团长为什么不让他去劝杜师叔祖呢?肯定事半功倍。”

  “自打师祖过世,他就再也不拉胡琴了,性格脾气也变得非常古怪。按照规定他本来可以退休回家,也可以返聘继续拉胡琴,但他却固执得很,在师祖过世后一定要去看自行车棚,每天就坐在那里晒太阳,谁来也劝不走。”

  提起这些,赵捷笑得温和:“这些都是我去省京剧团工作之前的事。我运气好,误打误撞认识了他。”

  “原来是这样。”

  “他晚年身体不好,但命长,一直活到2003年,活了九十多岁。”赵捷说:“01年我给杜誉办葬礼的时候,他还拄着拐棍过来看了一眼。”

  林绩问:“师父,您和杜师叔祖的感情是不是就像周荣璋和齐冲两位老先生一样?”

  赵捷摇头否认,并没有片刻迟疑:“毫不相关。”

  林绩压制住心底的好奇而默不作声,静静等着对方的答案。

  “你们都觉得我重情重义但孑然一身,其实我这辈子也有过爱情。”良久,赵捷忽然说。

  “可是您一直没结婚呀。”这话让林绩无比震惊。

  “我的爱情很短暂,好时光只有屈指可数的短短几年,现在想想,就像一场大梦。但我的记忆很漫长,长到我都活到这个岁数了,年过花甲,还记得清清楚楚。”

  林绩听得似懂非懂。

  “我人在跟随时间往前走,脑袋却好像停留在了那个时候。可能,等哪天我咽了气、变成一捧灰,我就能忘了吧。”

  “师父,您现在活得好好的,别说这种丧气话。”林绩赶忙劝道。

  “不要多心,这不是丧气。”赵捷摆了摆手:“我只是实话实说。”

  林绩沉默了一会儿,终究没能按捺住好奇心:“师父,您的爱人究竟去了哪里?你们为什么不能生活在一起呀?”

  他的脑海中闪过了无数种可能:或许天不假年,早已撒手人寰,又或者,有缘无分也未可知。

  但赵捷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把茶杯放下:“小林,去换掉茶叶吧。”

  作者有话说:

  咳咳,大家骑自行车还是要小心的,量力而行,量力而行。。。

  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