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绵绵诗魂>第九章 百年中国现代诗歌漫谈(9)

1.梦与诗(胡适)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胡适是推开中国新诗大门的人。前面已经专章写过了,不再赘述。戴望舒这样评论胡适的这首诗:这首简短而明快的小诗,将“梦”与“诗”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在胡适娴熟的技巧下让人寻不出一丝一毫的不和谐。在胡适眼中梦与诗是相通的,都是寄托着平常生活中的期待。梦也许这是常人共有的模糊的经历,在胡适笔下的诗中找到了契合点,在梦与诗间变得清晰明了。

2.自由与爱情(裴多菲\/殷夫)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一首译诗,但这种简短整齐的译,清晰而好记,影响了当时的整个中国社会好多年。堪称译诗中的经典。我认为这是裴多菲和殷夫两位诗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大家知道,殷夫是左联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诗人的殷夫给我们留下了诗作99首,译诗11首。鲁迅对他的诗作赞美有加,称赞他的诗是“属于另一世界”的,“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自由与爱情》这首诗译者署名白莽,鲁迅根据白莽是殷夫的笔名之一,推断是他的译作。

3.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曾经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30年代中国文坛“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取自一首长诗,这首长诗只有这四行使诗人满意,于是他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也由此而来。作者自己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实,这首诗跟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一脉相承的。写景,用意象生成意境,由意境带出道理来。这就摆脱了哲理诗的枯燥,变得隽永与耐人寻味。这首诗被广泛传诵,直至今日。这四句诗经常被人引用,成了格言。

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评论家说:海子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从思想上,他接近于一个存在主义者;从情感上,他接近于一个浪漫主义者;从精神上,他接近于一个“狂人”式的先知;从认知方式上,他又是一个充满神性体验色彩的理想主义者。在这首诗里,他写了一些最俗最现实的事情,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但却把这些平常生活内容跟浪漫的周游世界跟大海鲜花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荒谬而奇异的组合意象。但这种组合却有出人意外的合理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下子击到了许多读者的心底,成了一个当代格言。海子众多的诗歌里,这句话最是经典。

5.我爱这土地(艾青)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写于1938年11月,是艾青诗作中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并列的两大代表作之一。但这两首诗的风格完全不同。《大堰河》是叙事抒情诗,是现实主义风格的,平铺直叙,让事实和真情来说话。而这首诗就有浓郁的现代派味道了。诗人化身为鸟,用了鸟、土地、河流、暴风雨、风、黎明等一系列自然意象。有评论家说,“土地”是艾青诗歌的核心意象。而这首诗是这个核心意象最鲜明的表现。那时的中国,半壁江山沦落在日本军队铁蹄下,许多人在受难,逃亡。这首诗开头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最后这只鸟死了,它便发出了上面所引的两句感叹。这两句诗感动了无数人。成了格言。

6.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台湾诗人郑愁予被称为“浪子诗人”,有许多美篇。《错误》是1954年写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之一,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华侨大学茅林莺说:“郑愁予早期的诗作(特别是广为流传的《错误》等抒情诗)被理论界称为是最具东方韵味、古典色彩和本土特性的。”作家水晶(杨沂)说:“(这首诗)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但是,这首诗比起宋词小令来,增加了丰富的现代色彩,仅“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一句,就有着许多集约的内涵。

7.天狗(郭沫若)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天狗》是郭沫若1920年2月初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反复被收入中国课本。该诗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因此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撼。诗人黄曼君说:《天狗》一诗在诗人迅疾的构思中,显示出了谋篇、布局的功力。幻想境界中形象的发展,层层深入,脉络清晰。乐山师范学院教授税海模说:《天狗》之绝,有四。《天狗》的第一绝,是用语绝。《天狗》的第二绝,是抒情绝。《天狗》的第三绝,是立象绝。《天狗》的第四绝,是造境绝。

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发表诗歌,后来被称为中国新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诗是诗人在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后来长期被选入中国中学语文教材。这起首四句话已经成了经典格言。诗人余玮说: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一段诗句。这通俗易懂、容量极大、哲理性极强的诗句,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其实,在我看来,诗人如果能够象卞之琳那么“断章”而只留下这四句话就更好了。后面的语言有些官化。但由于这四句话,这首诗值得入选。

9.生命,是一树花开(余秋雨)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余秋雨是当代文学大师,他的散文早有“文化散文”之代表的定论,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追求理想人格、美的情怀包括自然美、精神美、艺术美,在批判关怀知识阶层文化人格中心意为出来”。他的散文诗写得极美,这就是其中一篇。这首散文诗里不断反复着“生命是一树花开”,引出了许多金句。比如:“一树花开花谢的笑容飘荡在心里面,给予的不仅仅是美丽。含笑的起始,含笑的过程,那才是它真的意义。”或者:“谁说蝴蝶飞不过沧海?只要心中有一份期待,只要辛勤日积月累,沿着阳光雨露不懈地飞,彼岸一定会春暖花开。”读了这首散文诗,你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余秋雨会被那么多人喜爱,会被尊为“文化散文”大师。

10.热爱生命(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汪国真差不多可以说是在海子去世后唯一冒将出来成了大名的现代诗人。1990年他的首本诗集《年轻的潮》出版,之后陆续有诗集出版,其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时称“汪国真现象”。我却觉得这个“现象”有点象是诗歌的“回光返照”。汪国真的诗作,强调意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对安抚痴迷者的心灵起过很大的作用。这首诗被多个网络现代诗歌选集纳入,是他的名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也成了当代经典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