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小夫郎病好了,唐牧那大棚的设计图也画完了。

  前几日他让人上山砍了些木头回来,这会儿埂

  等小夫郎病好了,唐牧那大棚的设计图也画完了。

  前几日他让人上山砍了些木头回来,这会儿功夫院子里和院门外已经堆满了。

  按之前的计划,唐牧本应该直接带工人去建大棚的。

  可这两天唐牧心里总有一桩心事。

  就是苏弦。

  自从上次他从苏弦那买完浴桶结为兄弟之后,他一直也没时间去看望苏弦。

  前几日借伞得知苏弦病了的时候他就想去探望,奈何小夫郎病一直没好,他抽不开身。

  如今小夫郎好了,建大棚也不急于一时,自然是要先去探望一下苏弦。

  小夫郎听说他要去探望朋友,本想跟他一起去,可唐牧却不让,小夫郎这身体刚好,不宜颠簸,于是唐牧便自己出了门。

  他先是到市集上买了些东西,之后直接去了苏弦店里。

  本以为这么多天不见,苏弦差不多应该好了,可没想到,苏弦依旧不在店里,接待他的依旧是上次的那个店小二。

  店小二对唐牧有些印象,记得这人来借了次伞又还了次伞,还说认识店老板。

  见唐牧手里拎着东西,店小二便隐隐约约猜到了唐牧想问什么:“您是来找老板的?”

  唐牧点点头,知道店小二自己看店走不开,便开口问道:“你知道你家老板住哪儿么,我想去看看他。”

  店小二闻言,拿出纸笔给唐牧写了个地址递给唐牧:“这地方有些偏,不太好找。”

  唐牧接过纸条,点点头谢过店小二,又拎着东西出了门。

  小七见他出来了,立马问道:“可以回去了么?”

  唐牧摇摇头,上了马车,道:“先……往前走吧。”

  唐牧平时向来是自己出门的,但小夫郎却不放心他自己出来,非要让工人用马车拉他出去。

  于是唐牧便从工人里面挑了最熟悉的小七。

  小七倒也喜欢跟他出来,听说要出门兴奋得很。

  市集上人很多,马车并不好走,停停顿顿,一晃一晃的。

  唐牧坐在马车里,打开了刚才那店小二给他画的地图,歪歪扭扭的,有些看不懂。

  于是唐牧只好一路走一路照着上面的地名打听。

  不曾想,打听来打听去,最后还是走错了路。

  唐牧又找了几个人打听了一番,确定了路线,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迷路了。

  唐牧无奈,事已至此,只能继续找人问路。

  那人听着,有些惊讶,告诉唐牧他越走越远了,应该往回走,回到刚才那个村子,然后怎么走怎么走。

  唐牧一听,瞬间有些懵,这人说的按原路返回之后走的路线跟刚才那几个路人说的一模一样。

  所以说问题并不是出在人家指路人的身上,而是小七走错了路。

  好在这里离刚才那个村子不算远,唐牧让小七按原路返回,到了之前那个村子后,自己出来驾车,照着人家说的地方,总算找对了地方。

  那地方人迹罕至,杂草丛生,只有一间小房子立在那儿,让人一眼便能看到。

  唐牧笑了笑,心道以苏弦的谈吐和性子来看,这种地方倒也适合他的心性。

  唐牧让小七在门外等他,自己带着东西进了门。

  苏弦披着外衣打开门,见来人是唐牧,苍白的没有丝毫血色的脸上多出了一抹笑:“唐兄,好久不见。”

  唐牧见他那一副病怏怏的模样,忧心到忘了跟人打招呼,只敛眸问他:“怎么病成这样也不找个人照顾?”

  苏弦一边往床边走,一边从容答道:“不喜旁人叨扰。”

  他说完,坐在床上,看着唐牧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唐兄一般能与我聊的来的。”

  唐牧把东西放到桌子上,正要说些什么,却听苏弦道:“不过唐兄也太客套了,拿那么多东西做什么?”

  唐牧自己主动找了个地方坐下,看着苏弦玩笑道:“苏兄看望病人都是空手去的?”

  苏弦一听,笑了笑,觉得自己方才的话是说的有些欠考虑。

  唐牧:“前段时间暴雨,去你那借伞才知道你病了,本该早些来的,无奈家中小夫郎也生病了,脱不开身,这才没来看你。”

  苏弦从容笑了笑道:“无妨。”

  唐牧又问:“大夫怎么说的,怎么这么长时间了还病着。”

  苏弦坦然道:“没什么事,老毛病了,歇一歇便好。”

  唐牧不信,问道:“当真?”

  苏弦:“自然。”

  唐牧这才放下心:“是老毛病就更应该注意一些,再说,你生病总要找个人照顾的,没人照顾怎么行。”

  苏弦愣了片刻道:“以往都是自己熬过来的,习惯了。”

  唐牧听了这话,只觉得有些心疼,道:“虽说按苏兄的性子,住在这种僻静的地方并不让人意外,可这里毕竟离市集太远,别说来回走不方便,怕是找人照顾也不方便吧。”

  苏弦没说话,唐牧又问:“要不你先去我那住几日,好歹有人照应。”

  闻言,苏弦笑了笑:“这才见了我两次便要带我回你那住,你家小夫郎不会吃醋么?”

  唐牧闻言,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自然不会,我家小夫郎心胸宽广,很好相处,再说了,你我投缘,既已是兄弟,便不必见外。”

  苏弦没说话,他抬眸看了看那小屋,道:“算了吧,太麻烦,我这病过几日便会好,唐兄不必放在心上。”

  唐牧见他不愿,便也没有再劝他:“也罢,不过苏兄这样,我实在不放心,你既然不喜欢有人叨扰,那我给你请个大夫来好好看看总可以吧,看完就走,绝不会打扰你。”

  唐牧的话说到这个份上,苏弦也自然不好意思再拒绝。

  于是唐牧离开之后便直接找了大夫,把大夫送到苏弦那儿,自己和小七便老老实实等在门外,等那大夫给苏弦看完病,那大夫上了车,唐牧才开始仔细跟那大夫询问苏弦的病情。

  好在那大夫说他并无大碍,已经给他开过药了。

  唐牧这才放心,掏出银两要给大夫,大夫却说里面的人已经付过了。

  -

  天气渐暖,唐牧开始计划去城南建大棚。

  他先是买了几辆马车,然后又让人把木头直接运送到城南。

  因为怕木头丢了,他直接让工人把那些木头卸在那租他们地的妇人家,还给了妇人钱。

  妇人知道唐牧帮她太多,哪里还好意思要唐牧的钱,便推拒了。

  可唐牧自然不会占人便宜,便让工人跟妇人说,若是不要钱就不放在这儿了,妇人这才同意下来。

  唐牧每天早上起来,先是给小夫郎准备好早饭,然后再给家里种的那些荔枝浇浇营养液,洒洒水。

  等把这些事儿都忙完,才会跟着工人一起去城南建大棚。

  古代没有塑料,唐牧最终的想法是把大棚顶部的屋顶建成那种活的、可以打开的那种。

  也就是把最上面的木板分组,每五六块儿订在一起,然后搭在上面。

  这样白天就可以让工人把它掀开,让阳光照进去,晚上再把它盖上,再在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保证作物不受寒。

  而且为了更好的保持光照,唐牧还特地遵守现代大棚的建设规则,把大棚的背面建得很高,朝阳面建得很低。

  这样等太阳一出来,把上面的板子掀开后,就能保证里面所有的作物都能被太阳照到。

  但没有塑料的缺点也很明显,这种木制的顶棚虽然春夏秋能用,但冬天就不适用了,没有塑料遮着,冬天气温太低,要是把棚盖掀开来,作物容易直接冻死。

  所以唐牧也做好了规划,大棚春夏秋天正常使用,等到冬天,棚盖就不再掀开了。

  等冬天的时候,就在里面按无土栽培的方法种植作物。

  工人们干活依旧很快,但再怎么快,建大棚毕竟不是个小工程。

  更何况他要建这个大棚也比常规大棚大很多,每十亩地才建两个,可见工程量之大。

  刚开始的几天,小夫郎还会每天过来陪着他,过了两三天,小夫郎就不来了。

  唐牧本以为他是累了不想过来,谁知刚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小夫郎便带着工人把饭送来了。

  前几天唐牧没来得及给他们准备吃的,便只准备了些馒头和糕点。

  苏淮易不忍心,想着自己也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带着小七去市集上给他们买些包子,订些饭菜来。

  就这样忙活了一个月,四个大棚总算是建好了。

  工人们劳累了一个月,唐牧不忍心再折腾他们,便打算歇一段时间。

  隔天中午,唐牧为了感谢工人们,在镇上的酒楼订了几桌。

  唐牧看着工人们,端起了酒杯:“这一个月,辛苦诸位了,这杯酒,敬你们。”

  唐牧说完,径自喝了一杯,随后道:“夫郎总是同我说,你们辛苦,应该给你们加钱,我觉得夫郎说的有道理,从今日起,每个人每个月工钱长三两银子。”

  “另外,诸位从我没钱的时候便跟着我,帮了我许多,我唐牧不是个没良心的人,在坐各位,算得上是元老级别的了,以后,我每个月卖水果赚的钱,会拿出百分之十的纯利润给各位分红。”

  “只要你们跟着我好好干,我绝不会亏待你们。”

  苏淮易抬眸看着唐牧,眼底是说不出来的情绪。

  别人不知,他却知道,他从没跟唐牧提过给暗卫们加钱。

  而唐牧这样说,不过是为了让工人们感谢自己,为了让自己在工人心里留下好印象。

  可唐牧这傻瓜,哪里会知道,暗卫们对他忠心不二,都是以命相护的,哪里需要用钱来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