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花溪纪事>第7章 第 7 章

  北园,德寿堂。

  颜如玉心里盘算着陆氏丰厚的嫁妆,越算越是悸动不已,面上的笑意也愈发明显。此时的颜从安在她心中,就像是一金元宝,恨不得马上揣到自己怀中带回家。

  她再一次仔细打量了颜从安一番,瞧着她身子是有些单薄,生养估计是困难了些。不过看在嫁妆如此厚重的份上,颜如玉倒也不甚在意,盘算着大不了回头让薛葛再纳上一房妾室,也能延续薛家的香火。颜从安久病成疾,或许没几年便会跟着她那短命的爹娘去了,有了她的那些嫁妆,也不愁给薛葛找一户上好的人家,再续娶一房正妻。

  薛葛品性如何,颜从安远在京都或许并不清楚。可这屋内的人,却是早有耳闻。如颜鸿杰这般家世尚可,成日花天酒地,说他是纨绔子弟,最起码身上担了纨绔二字。可同样的品性落在薛葛身上,那便是称作地痞无赖也不为过。这样的家世与品性,哪里配的上颜从安,也亏得她颜如玉开得了口。

  众人面上不显,心中皆是暗嘲颜如玉痴心妄想。各个都坐等着看戏,等颜从安驳了颜如玉,自己还可以上前奚落一番,假意与颜从安一伍,博得些好感。

  看热闹的人没等来好戏,却听到上位的颜老太爷发了话:“从安的婚事,老夫自有定夺,你们都别操这份心,管好自己屋里的事便是。”

  颜老太爷这一番话算是对屋内所有人的敲打,话中深意便是颜从安的婚事他早已有安排,让他们这些各怀鬼胎的人都歇了拉拢颜从安的心思。

  德寿堂内一时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颜从安从方才开始便一直未搭话,见到此番场景,心中暗笑。一个个精打细算,也终是算不过那最老谋深算的狐狸。

  不过这一出戏倒是给颜从安提了醒,正如楚无歌所说的那般,颜老太爷定是早已暗中盘算起她的婚事。虽说顾忌外祖的地位,颜老太爷做不出强行将她按入花轿,盲婚哑嫁的事情,但自己也还是要早做打算,以免横生枝节,扰乱了此行的计划。

  堂内众人正眼观鼻鼻观心,默然不语。

  李管事从外间走来,毫不在意堂内众人奇怪的模样。他站在门口对的颜老太爷躬身说道:“阿郎,饭食都已备好,可以开膳了。”

  经过刚才那一番风波,颜家众人各个噤若寒蝉,宴席间只听得到瓷箸相击之声,直到宴席结束也未有人再开口言语。

  颜从安环视一圈,席间并未见四叔颜广义与其子颜鸿远。回想起昨日颜从乐与她提及事情,颜老太爷并未将家中的茶山一并交于长房手中,而是交给了四房颜广义父子打理。

  那茶庄是颜家的祖业,颜家每年多半以上的收入皆是出自茶庄,颜老太爷此举不知是真的想提拔四房,还是想借机敲打长房,又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颜从安无法猜测颜老太爷心中所想,但这些与她并无多大关系,颜家的这些产业,她也并未放在心上。不过颜家如今的形势,倒可以多加利用。

  水越浑浊,才越容易钓到自己想要的那条大鱼。

  散宴后,众人未再留下多做攀谈,都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颜从乐在开宴前一直在与颜鸿文下棋,席间也未与颜从安说上话。此时见颜从安要走,赶忙追上去,又嘱咐了一遍明日要一同去广济寺的事,才跟着苏姨娘回了东园。

  青山山麓,广济寺。

  广济寺是一座百年古刹,坐落在花溪县南部的青山上。相传前朝的一位云游高僧在青山坐化,当地的百姓为纪念高僧,特意修筑了广济寺,广济寺的后殿有一座特殊的宝塔,那里日夜不歇,灯火长明供养着高僧的金身。

  江南富庶之地,最不缺的便是信仰佛教的商人,南来北往的商客一掷千金,广济寺香火长盛不衰。

  颜从安刚刚用完早膳,前脚刚踏出膳堂,便瞧见如燕雀般飞进来的颜从乐,她心中颇觉有趣。

  整顿一番后,姐妹俩带着宝匣、玉珠还有颜从乐的一个丫环,一行五人来到广济寺上香。

  颜广信夫妇的忌日在下月一十九,颜从安三年不曾去祭拜,想在忌日那天替二人烧一些经文算做功德。此趟去广济寺,除了上香祈福,便是想让寺中的僧人代抄几份经文。

  虽说是找僧人代抄经文,但寺庙的僧人课业繁重,并无太多闲暇的时间,多半也是找旁人代抄。这经文也非谁都抄得,抄书之人必要精通书法,字迹端正。因此,多数时候僧人会再找寄宿在寺庙的书生代抄。

  广济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佛殿三大殿组成,山门内两侧钟鼓二楼相对而立,再往后的侧殿分别是观音殿与地藏菩萨殿,最后一重院两侧是抄经堂与讲经堂,连着这两大侧堂后的双层楼宇便是藏经阁。

  几人来到抄经堂外,此时殿内的僧人正与人交谈,颜从安见此也并未直接进门打扰,而是退了两步在院中等待。

  余光看见堂内人,颜从安觉得有些熟悉,应是在何处见过。那人穿着半臂长衫,背对的殿门,身量不高不矮,也看不见样貌,分不出男女。

  二人交谈间,那人将手中的一摞纸张交给僧人,僧人从衣袖中拿出了一贯铜钱递给了她,那人接过钱小心翼翼的装在怀中。僧人见他将钱收好,又从一旁的桌上拿起了一打白纸,交到她手中。那人接过白纸,将其抱在怀中,又与僧人交谈了几句才转身离开。

  那人转身的一瞬,颜从安看清了她的样貌。她心中暗叹,当真是巧合!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前几日在庙中出手相助的书生娘子,荀飞白。

  颜从安想着,自己与这人当真有缘,短短三日,便遇见了三回,正犹豫自己是否要上前与她打一声招呼。却不料那人捧着怀中的纸张,出了殿门后,目不斜视的经过几人,便往前殿走去。

  待她走远,一旁的玉珠也认出了荀飞白,惊讶道:“三娘子,刚刚那人是不是,是不是那日那个荀小娘子?”

  看着那离去的背影,颜从安微微敛了敛眉,心中闪过一丝不悦,也并未接宝珠的话,抬脚向殿内走去。

  而另一厢,荀飞白全然不似颜从安的不悦。她今日心情甚好,方才她交给僧人的经书,虽说花了一个月才抄完,但想着怀里的一贯钱,仍是十分欣喜。她暗暗盘算,这一月自己再勤快些,抄上双份经书,再加上昨日卖掉的画作,去滨州参加春闱的路费不仅能凑足,还能有些宽余。

  走出抄经堂时,她心中正为这事高兴,想着一会回去后再去朱屠户那里割上一斤肉,晚上做上一盘红烧肉,打打牙祭。她满心欢喜,自是未曾留心五步开外的身侧站着何人。

  抄经堂。

  走进殿内,颜从安按下心中的不悦,上前对着殿内的僧人行了一礼。

  僧人见到颜从安行礼,也是双手合十行口诵:“阿弥陀佛。”

  颜从安开口问道:“这位小师傅,我想找人帮我代抄些经文,不知可是方便?”

  僧人听了颜从安来意,问道:“施主要代抄哪篇经文,何时需要?”

  颜从安回道:“小女要去祭拜父母,《普贤菩萨行愿品》、《地藏菩萨本愿经》、《严楞咒》、《大悲咒》、《往生咒》各一份,需下月十六之前完成。”

  僧人想了想道:“时间倒是宽余。”随后又转身,将方才荀飞白递给他的经书中拿起了一份,递给颜从安:“此人的字迹端正,也抄过不少经文,甚少出错。不知施主觉得如何?”

  颜从安接过那页经书,纸面干净整洁,笔锋俊秀,一手簪花小楷甚是工整漂亮。

  都说是字如其人,这小字让人看着确实心生欢喜。

  颜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经书递还给僧人:“就由她来代写吧。”

  看着那一张放回桌上的经文,想起方才那一幕,心中暗暗道,这字漂亮的让人看着欢喜,这人还真不一定。

  定下经书之事,一行人未过多停留,准备下山打道回府。

  山道上。

  颜从乐挽着颜从安的手臂,笑着提议道:“三姐,我们一会下山先去百味食肆用了午膳再回府可好?百味居去年来了个专门糕点的厨子,她做的桂花糕十分美味,三姐可要去尝尝?”

  “你是想让我尝尝?还是自己嘴馋想吃?”颜从安直接点破道。

  “哎呀,就是我觉得好吃,也想让三姐尝尝。”

  颜从乐说完,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眸,抿着双唇,直直的看着颜从安,不时还拽着她的手臂轻轻摇晃。看的颜从安心下一软,点头应下:“那便去尝尝吧。”

  颜从乐如愿以偿,更是欢快的弯着头在颜从安的手臂上蹭了蹭,嘴里念念叨叨:“还是三姐最好了。”

  颜从安拍了拍她的肩膀,出声提醒道:“出门在外,莫让人看了笑话。”

  颜从乐嘿嘿一声,站直了身子,但依旧亲昵的挽着颜从安的手。

  作者有话要说:

  背景基本交代完毕,开始感情线了。喜欢的求个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