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红楼之蛊后>第148章 黛玉番外

  在许多人的眼中,天靖帝后是一个传奇。

  并不仅仅只是两人联手开创了天靖盛世,更重要的,是两人创下了皇族中从未有过的典范。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一夫一妻到死,那两人也不值得大书特书了,毕竟做为帝王一夫一妻虽然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先例,像是明孝宗至死也只有张皇后一人,可见得只要有心,做为帝皇也能够做得到一夫一妻。

  但天靖帝后是一对特别的夫妻,原本天靖后出生世家,八岁上便被定给天靖帝,原本也跟一般的大家闺秀差不多,没想到规规矩矩的渡过了少女时代,却在将成亲时出了夭蛾子,说什么也不同意让天靖帝纳妾!

  按说在那时代,天靖后的这个想法可说是惊世骇俗了,正常来说,天靖后也该是个被赐死的命运,但万没想到,在天靖帝的一力支持之下,林家女还是进了宫,先是太子妃,在隆庆帝因病过世之后而成了天靖后。

  在史书上,天靖帝后一生恩恩爱爱,育有三子一女,因为膝下子女众多,就连原本最是不喜天靖后的太后也没了话说,那怕是先帝,后宫里有着不少妃嫔,还不是一样仅仅育有四子,其中一个还在宫庭倾轧中夭折,算起来也不过和黛玉的子女数持平。

  再想一下宗室里可悲的生育率,以及其他宗室里莫名夭折的孩子们,太后最后终究是沉默了,默许天靖帝独宠皇后一人,原本大家都以为天靖后不过就跟寻常的后宫女子相差不多,在宫里照顾夫君,生儿育女,未了,以徒林氏做结。

  但万没想在天靖朝初年,天靖后终究展现出她与旁人不同的另一面。

  隆庆帝走的极突然,平康朝长达近五十年,虽说隆庆帝即位之时年纪大了点,但在大伙看来少说也能做上个一、二十年,万没想到,就在隆庆十七年时,隆庆帝突生重病,不过才短短三个月,便就过了身。

  隆庆帝走的突然,莫说朝中大臣错手不及,就连石氏都接受不来,她虽然和丈夫之间并无什么深厚的感情,但多年相伴之情也不是假的,隆庆帝一走,她顿时撑不住的也病了。

  还好天靖帝当了多年太子,也勉强能稳得住朝堂,眼见天靖帝继位,朝中将迎来新气象之时,竟然会轮到天靖帝病了,而且病势沉重,竟然有了下世之状。

  天靖帝才刚继位,便突生重病,大伙不免得想一想大晋朝的将来,虽说天靖帝膝下已经有了一儿一女,而且其长子早在出生之时便被隆庆帝立为皇太孙。

  但幼帝即位,难免会重用外戚,林如海那个病央子暂且不论,光是贾赦此人就不是什么好相与的,朝中大臣担心大晋朝的将来,亦有不少人推举隆庆帝的庶长子──徒碪为帝。

  徒碪为隆庆帝之庶长子,自幼在隆庆帝膝下教养,颇有几分文名,虽说在朝中并不出众,远不如天靖帝,不过天靖帝不是不行了吗?

  况且做为皇帝,也无需多出众,只要能守成即可,太过厉害的皇帝,他们做臣子的也吃不消啊。

  于是乎,朝中呼喻让徒碪为帝的呼声极高,天靖帝重病不能理事,太后也病弱,难以跟朝中大臣抗衡,贾赦和林如海虽然有心护一护自家侄女女儿,但在这事上,所有的大臣一至直接把他们给排挤了出去。

  就在这时,是天靖后直接站了出来,代理朝政。

  皇后临朝,这事虽说在前朝有先例,但在今朝可说是前所未有,而且前朝的先例最后还险些篡了自个儿子的位,大伙那敢让天靖后代理朝政。

  那怕天靖后在闺阁中名声不显,但就凭她是贾赦侄女,荣国府里有隐隐有着什么林氏类赦一词,大伙便不敢让天靖后入朝,就连当时虚弱不堪的太后也有些犹豫,最后是天靖帝拍板定的案。

  天靖帝说的也很明白,随便那头猪也能做得到徒碪好,既然如此,他娘子冰雪聪明,为何不行?况且皇后当朝,再怎么的这朝堂早晚还是会回到小太子的手上;但是皇兄当朝,到那时朝堂回不回到小太子的手上可就难说了。

  听到此处,太后也不说话了,转而扶持黛玉临朝,她虽然不愿见自家儿媳在外抛头露面,可事有轻重缓急,要真让徒碪上位,只怕她们一家子都没了,孰轻孰重,她还是能明白的。

  至于被形容为猪的徒碪:……你才是猪,你全都是猪!

  无论如何,天靖帝只是重病,起不得身,又不是真死了,那怕大伙再不满,也得尊重天靖帝,更别提当时掌握京城军权的王子腾直接明明白白的表示他绝对支持天靖后,如此一来,大伙也没了法子,只能捏着鼻子让天靖后主持朝政了。

  黛玉也知道皇后临朝,太过惊世骇俗,便在御座前加上帘子,垂帘听政,身旁所用的尽是些女官。

  除了已经嫁人的迎春姐姐特地入宫来帮她之外,还有早就一心想做些实事的薛宝钗与幼时好友王熙鸾前来帮衬着。

  别看她们几个均是女子,但一个父亲手握军权,一个叔父拥有海上商道,富甲天下,两女平时耳濡目染之下,只怕比一般大臣还要厉害些,几个女子加起来要银有银,要权有权,竟然也支撑住了天靖初年那危急的状况。

  见到一群女子跟他们抢事,大伙自然怎么看都看不顺眼,只不过暂时捏着鼻子忍了,本想等天靖帝过了身后再说,没想到天靖帝这一病就病了大半年,虽然数次病危,好几次大伙都以为要办丧事了,但天靖帝就是不死!

  更没想到在这半年之内,天靖后还当真把朝堂给稳住了,虽说其中有着贾赦与林如海之助,不过也与天靖后的能力极强有关,没有人想到,一个闺阁中的女子,竟然能对政事如此熟练!

  就连太后也忍不住好奇了,私下问了黛玉几句,黛玉也很直接,她每年都帮着大舅舅出题目,还帮着改考卷,看多了之后,想不懂也难。

  太后:……原来考试还有这种功用!涨姿势了!

  朝堂稳定了之后,黛玉也总算能抽出手来查一查徒磊重病的真相!

  在前世的时候,可不曾有过这件事,而且大伙心知肚明,徒磊的病有几分古怪。

  不只是黛玉察觉出来了,就连温院判也察觉出了一二,因着徒磊之病,温院判足足有大半年不曾回家,直接住在养心殿中,贴身照顾着徒磊,那怕是熬药什么的也不敢假手他人,全部都亲自动手,就连苗疆土司也进宫了几回,但徒磊的病还是一日比一日沉重。

  偏生,徒磊这病不似毒,也不似蛊,无论试了多少办法,始终医治不好徒磊,黛玉甚至还因此在温院判跟前掉了马,但几人研究了许久,始终也不见徒磊好转,直到贾赦进献了通灵宝玉,事情才有了转机。

  当年因为如仙出卖平康帝之事,如仙赐死,宝玉出家,原本宝玉还有些忿忿不平,但在潭拓寺中,受着佛法薰陶,也渐渐明白了些事理。

  虽然对如仙公子之死多少有些意难平,但他也明白,以当年如仙公子所做之事,被赐死也是难免的,大伯能保下他的性命,已经是尽了力了。

  在得知天靖帝之事后,宝玉思索再三,让人把贾赦送还给他的通灵宝玉进献给圣上。

  原来当年宝玉的通灵宝玉无故失踪是贾赦让人偷了去,他也是真闹了,见全府上下为了一块莫需有的通灵宝玉把他这个正经主子撇到一旁,一心一意讨好着二房,贾赦气恼之下,便让人悄悄地把那块通灵宝玉给取走。

  贾赦本想吓一吓二房几日再说,那知道贾政不知从那又弄来一块假通灵宝玉,面对这种情况,贾赦也不好将真通灵宝玉拿出来,便干脆收着,想说将来再给宝玉便是,那知道后来出了这么多的事,贾赦这玉也就一直没机会拿出来了。

  想着宝玉这个侄子自失玉之后着实出了不少事,贾赦想了许久,终究是让人把通灵宝玉给宝玉。

  当然,贾赦绝对不可能承认当年偷玉之事,只说是后来无意间寻回来的,如今物归原主罢了。

  宝玉再见通灵宝玉,自是感慨万千,事隔多年,如今回想起来,自然知道所谓的通灵宝玉不过是母亲千方百计弄出来的一场骗局。

  虽是骗局,但也是母亲对他的一片爱心,他如今身为方外之人,父母已不在人世,无法再报答母亲深恩,也只能日日对着通灵宝玉诵经,以还亲恩。

  天靖帝重病不得起,全国皆知,潭拓寺中也不例外,宝玉念着幼时与黛玉之间的情谊,再想着大伯多年来的照抚之情,特特托了贾赦将他诵导多年的通灵宝玉送进宫中,略略尽一尽心,不料……就是这通灵宝玉一进宫,这才发现徒磊身上中的非蛊非毒,而是咒!

  通灵宝玉一送到当时人事不知的天靖帝床前,天靖帝身上便传出一阵凄厉的女子惨叫声,而且胸口还冒出了黑烟,甚至还惊动了当时正在上书房议事的天靖后。

  既然知道天靖帝身上的是妖术,大伙顺藤摸瓜下去,自然把整件事情给查了个清楚明白,就连徒磊这个经过两世之人,都没有想到自家大哥这么会搞事!

  要是毒或着是蛊的话,他倒也不惧,但大伙没有想到徒碪竟然会用起了咒术!

  徒碪也不知从那知道京里有一个叫马道婆之人,道法厉害,便花了不少银钱,让他诅咒徒磊。

  原本徒磊乃是皇室中人,要诅咒徒磊那有那么容易,但徒碪大既也是发了狠了,竟然偷偷去挖了徒礁的墓,徒礁与徒磊怎么说都是同父兄弟,血脉之亲,利用徒礁的尸骨,再加上徒碪自己的鲜血,这才能诅咒徒磊成功。

  众人这才知道,因为徒磊昏迷多年,徒碪自身的鲜血也供应不上,甚至还放起了自个亲儿子的血。

  每个人能放的血都是有限的,在徒碪这般日日放血之下,几个孩子都落下了病根,当他们到徒碪府上的时候,徒碪的大儿子早就因为失血过多而昏迷了。

  即使黛玉亲自出手救治,也不过勉强保住了孩子的小命,不过这身子骨也落下了病根,从此缠绵病塌,能否活到成年都是未知数。

  面对此情此景,徒磊都想问徒碪一句,值得吗?

  为了一个虚无飘渺的皇位,不惜用全家上下的性命来诅咒他,值得吗?

  不只是徒磊和黛玉感慨,就连贾赦等人也十分为难,要是旁人敢做出咒杀皇帝之事,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不过下手的人是天靖帝的庶出兄长,这……

  轻不得,重不得,着实难办,众人商量了许久,也不知如何定罪,便干脆把球丢回给天靖帝了。

  徒磊看了一眼罪状,直接道:“赐死!挫骨扬灰,死后不得入皇陵。”

  “圣上!”林如海劝道:“如此一来,怕是会伤了圣上的名声。”

  虽是狠了点,不过以徒碪所做所为,倒也不为过,只不过徒碪毕竟是圣上的庶兄,这旨一下,怕是会伤了圣上的名声。

  “名声和我的性命相比,重要吗?”徒磊微微冷笑,“既然敢做出来,便该有承担的勇气。”

  他不是皇祖父,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

  “另外……”徒磊顿了顿,“在御座旁另添御座!让皇后随我临朝。”

  “圣上!”这话一出,不只是贾赦与林如海反对,就连黛玉自个也反对了,“这着实太过了。”

  黛玉急道:“先前垂帘听政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圣上既然身子骨大好,妾身也该归政才是。”

  徒磊拍了拍她手,“你这些年做的极好,不做可惜了。”

  他知道黛玉一向聪明,但没有想到她在政事上也有几分才能,不继续做下去,着实可惜了。

  徒磊笑道:“我知道这有些过了,但比起将你锁在深宫之中,我更希望是能真正发挥你的才能。”

  不只是黛玉,黛玉手底下的那些女官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不比他底下的朝臣们差,不用着实浪费了。

  徒磊又道:“当年大舅舅曾说,妇女可顶半边天,只不过我们当时没那环境,而如今既然已经开了个头,何不继续下去。”

  帝后临朝,使用女官,不过是个开始,之后便是男女平等,甚至让女子继承家业,虽然很难,但如今既已打破了格局,只要维持下去,慢慢来,总是可行的。

  别看这些事有些出格,但较真而言,他眼下所做的,只不过是给女子除嫁人生子之外,另外一个选择罢了。

  他还记得,在皇祖父最后的时光之中,曾经说过几句,当年……先祖真正意中的继承人并非皇祖父,而是海靖公主,只是可惜因其女儿身之故,最终还是挑了处处不如海靖公主的皇祖父。

  他虽未见过海靖公主此人,但瞧着海靖公主遗留给大晋的财产,徒磊也不得不说,失去海靖公主,的确是他们大晋之憾。

  黛玉也有些心动,‘权’之一字太过迷人,要退可不是这么容易的,别看她只主政了小半年,但手底下也有了自己的人脉。

  她和徒磊多年感情,既使退了也无法,不惧些什么,不过迎春姐姐、宝钗和熙鸾当初都是冒了大风险来帮她的,甚至因此误了宝钗和熙鸾的婚事,她一退,那宝钗和熙鸾怕是……

  她也着实为了两个小姐妹的婚事而发愁,虽然两个小姐妹都不想成亲,但不想,和嫁不出去可是两回事,她原本准备两个小姐妹看上谁就直接赐婚便是,不过要是有更好的一条路,为何不试试呢?

  她也着实想不出两个小姐妹终日围绕着男人、孩子、厨台打转的日子。

  “那就试试吧!”黛玉悄皮的贬了贬眼,“不过在那之前,咱们不如先谈谈,这产假什么的该怎么算呢?”

  她下意识的按住了肚腹,怎么说这坐月子的时候可没办法上朝了。

  徒磊大喜,下意识的瞧着黛玉的肚子,“可是老三到了?”

  真没想到,那怕换了个世界,老三还是个急性子的。

  黛玉俏脸微红,在眼波流转间轻轻的点了点头。

  贾赦与林如海总算松了口气,皇后娘这孕来的真的太是时候了,皇后有孕,看朝堂上还有谁敢说什么牝鸡司晨之语。

  果然,面对天靖帝要在御座之旁加御座之举,不少人都极有意见,甚至还举了武则天之事为例,不过天靖帝一意孤行,再见天靖后也规规矩矩的,平时几乎不对朝政发表意见,大伙也只能罢了,久而久之,众人也也逐渐习惯了。

  有着天靖后、薛女官、王女官……的例子,好些人家也开始重视起女儿,不知不觉间,女子的地位渐起,在天靖二十八年,京城里出现了第一家女子学堂;天靖未年之时,更是出了头一位承爵的女爵,打破了自古以来,爵位传承的习俗。

  随着女官、女爵、女将军的出现,大晋朝也明白女子并非不如男。

  后世有云,大晋朝虽在科技上落后西方列强,但却能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快速追赶回来,与一群女子的默默付出有关,除了为大晋科学院打下基础的海靖公主、主持研发的王熙鸾、为科研提供大量资金的薛女官……等。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天靖三十八年,帝逝,七七之后,天靖后随逝,终天靖帝后一生,夫妻恩爱,为当代之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