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红楼之蛊后>第30章 被废真相

  林如海当真为了手中的密件而头疼的很,这甄家也是另辟蹊径,竟然会想到用女色控制住各地官员。

  明面上,他们是送养女,若要是官员听话自然最好,如果不听话,甄家偶尔也会用养女的真实身份威胁。

  在甄家密件之中,详细记录了每个养女的真实身份,有的不过是普通人家的女儿,有的是大户人家的女儿,还有一些……竟然是官宦人家的子女,或庶出,或嫡出,又是怎么被家中下人给偷了出去……等。

  这份密件可说是所有甄家养女最想要的资料,可以帮助她们寻找回家之路,但同样的,这份密件一但揭了出来,对许多家庭而言亦是灭顶之灾。

  同为读书人的林如海太明白读书人对名声的注重程度,自家女儿可以死,可以病,但不能被拐,更不能入了贱籍,更别提好些人是朝庭上有头有脸的官员。

  这份密件要是让揭了开来,只怕小半个朝庭都会乱上一阵,而他这个始作俑者说不定还会被恨上,但要是不揭……

  林如海拍了拍那密件暗叹,“甄应嘉啊!甄应嘉!你当真给我挖了一个大坑啊!”

  事关上百家庭,林如海也不好决定,微一沉吟,终究是把密件先收了起来,横竖这甄家也是平康帝一手搞出来的,这屁股还是留给圣上擦便是。

  抄家只需要三天,但是计算甄家家产就足足花了小半个月,面对最后计算出来的甄家家产,史鼎也呆了许久,佩服道:“甄应嘉怎么能弄得到这么多的银子?”

  当天不过是粗粗把甄家里的东西搬出来一瞧,就够让人惊讶了,万没想到,经过精算之后,这甄家家产更是庞大到让人难以想像,这么多的银子,已经不是靠贪污可以贪得过来的。

  他自个也是官,自然明白官员挣钱的手段就那些,但那怕是他拼了命的来挣,一年能攒下几万两银子就不错了,像甄家这般富豪,他连想都不敢想。

  在官场里流行一句话,小富靠贪,大富靠挣;要有这么多的银子,靠贪是贪不过来的,还是得靠挣,史鼎虽贵为将军,手底下将士无数,但也因为要养这么多的人,史鼎也是个缺钱的主,常常拆东墙补西墙,一见甄家能挣这么多的银子,顿时好奇起甄家挣银子的办法了。

  好奇之下,史鼎干脆直接开口问了。

  林如海倒也不藏私,悠悠道:“这个甄家可不是普通的大胆啊!”

  见史鼎还是一脸不明白,林如海也干脆解了密,“你可记得当年废太子被废之缘由?”

  废太子之所以被废,自然和圣上脱离不了干系,圣上年纪越大,精力越发不足,但对权利的欲望也越发大了,把握着权力不肯放手,自然难免会和当时年轻力壮,在朝堂上也有一定声望的太子对上。

  不过太子乃国之基石,圣上对太子再不满,也不可能冒然换太子,更别提太子仍圣上一手教养长大,无论人品才识都是没得挑的,要是圣上突然换太子,即使太子肯,其他的大臣也不可能同意。

  太子之所以会被废,主要还是与当年的江淮水灾有关,当年江淮一带突发大水,堤防崩溃,不知有多少人在睡梦中被淹死,流离失所,大水之下,人人平等,当时死亡的不只是平民老百姓,还有不少当地官员,一时间整个江淮一带顿时失了序。

  当年圣上也算清明,一得知江淮大水,便立刻派了废太子赈灾,那知道赈灾银子上却出了岔子,大半赈灾银子不翼而飞。

  当时又是夺嫡最凶之时,不少人还以为废太子是挪了赈灾银子用来收买官员,结果搞了半天是甄家做的好事,可怜废太子无辜被废,至今仍被关在毓庆宫中。

  当然,甄家所贪没的并不仅仅只有赈灾银子,除了赈灾银子之外,甄家平时也没少往盐铁税收上下手,也是因着甄家控制住了密折,这些年来这才没有让圣上察觉出一二。

  也怪不得甄应嘉选择了自尽,以他的所做所为,淩迟都是轻的了。

  况且就林如海所知,圣上虽是废了太子,但废太子毕竟是圣上一手抚养长大,感情不同于其他皇子,而且大概是新不如旧,人不如故的心态作祟,这些年来圣上是越发怀念废太子,要是让圣上知道当年之事是甄家一手弄出来的,甄应嘉不被千刀万刮才怪。

  史鼎一楞,“新太子可不似跟甄家勾结住了。”

  他们这一次让那些可怜女子挝登闻鼓之举能够这么顺利,其中也有新太子的功劳,要不是新太子在朝堂上那一跪,可不会有那么多的大臣赞同严惩甄家。

  当然,为了求得新太子那一跪,他也多少许了不少好处出去,不过新太子要是和甄家有勾结,没道理会答应他的请求啊。

  林如海笑道:“你忘了五皇子的存在吗?”

  甄家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放着甄家的血脉的五皇子不帮,反而帮起了其他皇子了。

  说起来甄家也是棋差一着,好不容易拉下了废太子,但还来不及推五皇子上去,圣上便先挑了四皇子,便宜了当时压根没掺和进夺嫡事的四皇子。

  史鼎恍然大悟,脸色一正,“这可不是件小事。”

  虽说圣上立了四皇子为新太子,但要论威望、论身份,新太子和废太子着实相差太远;当年废太子不仅仅是先后嫡子,更是才华洋溢之人,行走过六部,也干过实事,至今在朝中仍有几分威望,百官心悦臣服之人。

  至于新太子吗,其生母不过是身份低微的宫女子,而且一产子就没了,根本帮不上忙,养母安嫔娘家不显,又年老色衰,在嫔位之中也是属于最未流,虽说养子被立为太子,但至今连个妃位都没有捞到,可见得圣上有多不在乎安嫔了。

  四皇子母家不显,就连妻族也平平,才华在诸皇子中也不过是平平,那怕是他也不明白圣上当初为什么要立四皇子为太子。

  较真而言,四皇子唯一的长处大概就是听话吧。

  新太子和废太子无论从那方方面面来看,全然不能相比,要是让人知道当年废太子是遭甄家陷害,只怕……朝堂中又会风云再起。

  史鼎与林如海对望一眼,顿时明白对方的为难之处了。

  做为圣上的心腹,他们自然是该跟随着圣上的脚步行事,不过要将这事隐暪下来,又着实有些……

  史鼎叹了口气,“可真不好办啊!”

  林如海微微一叹,也不说话了。

  史鼎是个聪明人,也不问林如海的打算,只是说起了闲话,“说起来甄家可真是棋差一着,好不容拉下了废太子,倒是便宜旁人了。”

  啧!啧!这甄应嘉果然是个运气差的,五皇子的生母甄贵妃如此受宠,又有着甄家的银钱开路,就这样还能输给什么都没有的四皇子,可见得当真是甄家坏事做多的报应啊。

  林如海微微一笑,倒是没跟史鼎讲,能拉下一次太子,便可以拉下第二次,甄家便是打算再把新太子给拉下来,这才一直留着徒丽,这甄应嘉的脑子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然打着把徒丽进献给新太子的想法,再寻个机会揭开徒丽的身世。

  徒丽与新太子乃是堂兄妹,新太子收了徒丽,那便是乱了人伦,一个名声有损,在朝堂上素无建树的太子,在甄家这些年来的布置,到时新太子不被拉下来才怪。

  不过这甄家当真运气上差了一点啊,就在行动前偏偏在徒丽身上出了岔子,当真是时也命也。

  事关废太子,林如海和史鼎虽然是避着人说的,但还是让保护林如海的暗卫听到了。

  被徒磊派来保护林如海的暗卫自然全都是死忠于废太子之人,这些年来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帮废太子离开毓庆宫,一知道废太子当年是被陷害的,那里还能待得住,连忙将此事飞鸽传书告诉了远在京中的夏兴全与改名为秦钧的徒磊。

  废太子手下的能人虽多,但他最信任的,竟然是平平无奇的秦业,秦业不过是正六品的工部营缮郎,有着废太子一脉明里暗里的支持,但到了五十岁上还仅仅只是正六品,可见其能力着实不咋的,不过此人的确诚信,这些年来一直战战兢兢的抚养着废太子的庶女──秦可卿。

  而且当年废太子给他的养育银子全都用在养育秦可卿身上,即使自己宦囊羞涩,但分文都不曾用在自己身上。

  秦可卿平日的吃穿嚼用件件都是最好的,而且还请了宫里的嬷嬷细心教导,那一身的气度绝对不比黛玉等人差了,无论是谁,见着了秦可卿都不得不夸上一声好,要不是秦可卿是真好,即使有着废太子私生女的名头,想来她也没有这么容易嫁到宁国府中。

  在秦可卿出嫁时,秦业更是倾家荡产为她置办了一份嫁妆,所有废太子遗留下来的东西全都给了可卿做陪嫁,像这样诚实的老实人,饶是徒磊也是佩服的。

  唯一不足的,大概就是秦业给可卿挑的夫君着实不怎么样,贾蓉此人不过是个纨绔子弟,比大舅舅还要纨绔好几倍,平日行事着实荒唐;而其父贾珍更是个荒淫无耻的,瞧着贾珍瞧着可卿的神色,徒磊都觉得恶心。

  但就身份地位而言,敢大着胆子迎娶废太子之女的宁国府也的确是那时秦业所能寻到的最好的选择了。

  再见可卿,徒磊也微感讶异,在前世之时,他和可卿是双胞胎,均为嫡出子女,而这一世时,他一样是太子嫡子,不过可卿倒是成了太子外室所生的庶女,而且还比他年长了好几岁。

  当徒磊到秦家之时,可卿已然出嫁,秦业守着独子秦钟过活,一知道徒磊的身份,秦业二话不说的便收留了徒磊,并且给他安排了一个秦家老家的亲戚的身份,就连夏兴全也顺理成章的直接做了秦府的二管家,专门照顾着徒磊。

  秦钟虽然对这个明明是投靠他爹,但待遇处处比他好的‘族弟’有些不满,但在秦业的棍棒压力之下,也只好忍了。

  以徒磊之能,自然没把秦钟这个真孩子放在眼里,不过略略动动手段,就把秦钟给收服了,乖乖的叫着他大哥不提。

  就在徒磊以秦钧这个身份开始行走之时,万没想到竟然会从林如海身上得知他爹当年被废的真相。

  一得知这事,无论是夏兴全与秦业都是一脸兴奋之色,“小主子!这事必定得让圣上知道。”

  夏兴全激动的老泪直流,他就知道,太子当年是被陷害的啊,要是知道太子是被甄家所害,相信圣上必定会还太子一个清白,到时太子还朝,小主子也可以大大方方的回宫了。

  徒磊摇摇头,“没这么简单。”

  一朝天子一朝臣,四叔都被立为太子这么多年了,想要换太子,可没这么容易。

  秦业低声道:“如果是新太子一事,这绝不是问题,新太子这些年来在朝堂上也没什么建树,平时也不敢结交朝臣,只要这事一揭,必定有不少老人支持太子复位。”

  说句不好听的,新太子不过就是圣上弄出来的摆饰,既然是个摆饰,自然是随时都可以移开的。

  徒磊摇摇头,“问题不是在四叔身上,而是在皇祖父的身上。”

  他叹了口气道:“以皇祖父的性子,会愿意承认他当年一时失察,以至于父王无辜被废的事吗?”

  他那皇祖父可不是普通的好面子啊。

  所有人顿时沉默了。

  平康帝是什么屎性,大伙都是京中的老人了,自然再明白也不过,以平康帝的性子,那怕知道了真相,要他自己承认自己的过错,当真是比登天还难。

  夏兴全许久后才哑着嗓子道:“难不成就这样看着太子在毓庆宫中受罪?”

  他做为太监,知道的自然比旁人更多一点,圣上的态度便是宫里上下人等的态度,宫中最不缺揣摩圣意之人,因着废太子被圣上厌弃,这些年来,废太子在毓庆宫里也过的着实不好,要不是有着夏德全明里暗里的照顾,只怕早熬不住了。

  一想到自己一手娇养大的太子受着这种苦,夏兴全当真恨不得冲到毓庆宫里,把废太子给救出来,好不容易有了个出宫的希望在眼前,而如今小主子却说不能成事,夏兴全一时难受的险些落泪。

  徒磊注意到夏兴全与秦业失望的神情,微微一叹,这两人忠心是忠心了,但是这脑子吗……似乎还差了一点。

  他摇摇头道:“与其靠着皇祖父,还不如靠自己。”

  夏兴全和秦业面面相觑,不知道在这必死之局上还能怎么靠自己?

  他沉吟道:“林如海再怎么的,也绝计不敢把这事隐暪下来,反倒是皇祖父,只怕会把这事给暪下来,咱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它揭开!”

  揭下皇祖父的那一层脸皮,逼他面对现实。

  徒磊笑道:“挝登闻鼓那招不错。”以史鼎的脑子,怕是想不到,此事怕是林如海的手笔。

  夏兴全沉吟道:“咱们去挝登闻鼓吗?嗯,老奴会武,倒是不怕挨板子。”

  “不必!不必!即使要挝也不该是咱们挝的。”徒磊连忙阻止,深怕一根筋的夏兴全当真跑去挝登闻鼓了。

  “哦。”夏兴全有些失望的哦了一声。

  徒磊暗暗抹汗,怪不得夏爷爷一手把他老爹给抚养长大,但最后却他老爹给荣养起来。夏爷爷这脑子还是太单纯了点,简直是宫里的稀有品种,要不是他武力值够高,再加上亲兄弟夏德全是皇祖父的贴身太监,只怕是活不到出宫吧。

  秦业连忙问道:“小主子,那你的意思是要怎么把这事给揭开来?”

  按着小主子的意思,这事的问题就是在圣上身上,唯今之计就是如同甄家事一般,直接把它给狠狠的揭开来,逼得圣上不得不面对,不过这揭法……

  徒磊直言道:“甄应嘉虽死,但甄老太太还活着呢。她是甄应嘉的生母,又曾经是皇祖父的奶嬷嬷,即使犯了事,也得皇祖父的敬重,由她来揭,是再适合也不过。”

  也顺便让皇祖父瞧瞧,看他养大了多不要脸的人家。

  秦业微微皱眉,“可这甄老太太会听咱们的吗?”

  这甄老太太可不是个普通人啊,当年无权无势就能护住当时还年幼的圣上,即使出了宫,还能得圣上敬重,封了什么奉圣夫人,又能把甄家硬生生给培养出来,可见其厉害了,要让这样的女人听话,可没这么容易。

  徒磊冷声道:“甄老太太年纪一大把了,什么都享受过了,唯一在乎的子孙,甄家三子,只有甄应嘉为其亲生,她的亲孙子也只有甄宝玉一人,只要找到甄宝玉,也就够了。”

  秦业和夏兴全连连点头,俗话说的好,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心头宝,甄应嘉即死,那甄老太太唯一在意的也只剩下甄宝玉一个人了。

  不过就连林如海下了海捕文书,都找不到甄宝玉,他们手里也就只有仅仅几个暗卫,要找甄宝玉,着实不易。

  徒磊诡异一笑,“甄宝玉虽然没有,不过贾宝玉倒是有一个。”

  只要是从他们那一世而来之人,想来都不可能会忘了当初潭拓寺中的甄贾大师一事。

  也不知怎么的,那荣国府里衔玉而生的那个哥儿竟然和甄家的甄宝玉生的一模一样,就连自家人都险些认错,倒是方便了他们。

  虽是让甄宝玉逃了去,但因为案情事关重大,林如海匆匆将甄家财物整理成册,和史鼎亲自护送甄家上下所有人等到京中受审。

  林如海和史鼎本有些担心甄老太君的身体,毕竟甄老太君身体不好是出了名的,想当年甄老太君快不行的紧急加急文书不知道往京城里发了几次,两人也怕自甄应嘉之后,甄老太君后脚也跟着没了,到时以圣上的性子,他们不吃个瓜落才怪。

  那知道太医在甄老太君的身边守了整整三日,也不见甄老太君有什么不对,虽说因着甄应嘉之死而难受了好几日,但仍旧吃嘛嘛香,一点子不适应都没有。

  于是乎,两人便确确实实,百分之百的确定甄老太君先前一直在装病了,为的就是想要牵制住平康帝,好让圣上不忍查办甄家。

  史鼎忍不住吐槽道:“你说这甄老太太究竟知不知道自个儿子做的好事?”

  如果不知道,怎么先前怎么能够这么的巧到好处的装病?如果知道,这么多年轻女孩的性命,甄老太太怎么能够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由着甄应嘉糟蹋那些孩子呢?

  他和那些女孩多少也相处过一阵子,感受可比林如海深多了。他还记得那二个惨在登闻鼓前被活活打死女孩一个叫做甄倩,另外一个叫做甄琴,都是乖巧可爱的孩子,但却永永远远的停留在十三岁的那一年了。

  林如海也知道登闻鼓前的血案,这计划原本就是他所制定的,只是就连他都没想到,甄家竟然能狠毒至此。

  想到枉死的两个少女,他冷笑道:“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来个闷声大发财罢了。”

  况且甄家养女大多是顶着甄家养女的名头嫁出去,怎么说都是名义上的孙女,甄老太君要是不知道才怪,再则,要是不知道,那有办法配合甄应嘉装病呢。

  林如海微微一叹,说到底,还是圣上太过偏爱甄家,这才养大了这些人的心思。

  甄家财产好理,但甄应嘉的独子──甄宝玉却是怎么找也找不回来,林如海连甄宝玉之母──李氏的娘家也让人搜了一遍,但始终找不到甄宝玉。

  寻问甄家之人,林如海这才知道因为甄宝玉生性疏懒,不喜读书,平日只爱与姐姐妹妹厮混着,甄应嘉便己强迫孩子读书为由,将甄宝玉移至前院之中,亲自教导;又以慈母多败儿为由,不许李氏等人探望,是以就连李氏也不知道甄应嘉老早就把甄宝玉给送走了。

  为了这事,甄二夫妇和甄三夫妇没少咒骂甄应嘉。

  不只甄应嘉有儿子,他们也有儿子啊!甄应嘉要送自家儿子出去,怎么不把他们的儿子也给一起送了?

  虽然他们是庶出,不是甄老太君亲生的,同为甄家血脉,怎么能厚此薄彼呢!

  甄三爷暗暗捶心肝,当初出了甄丽之事后,甄应嘉本是一气之下要分家的,不过甄三爷贪恋着甄家的权势,便说什么也不肯分家,要是早知道甄家有这么多的家产,当时大哥一说,他们几个早早就分了家,说不得今日便不会被甄应嘉给连累了。

  甄二夫妇和甄三夫妇怪甄应嘉连累了他们,又怨甄应嘉只故自己的儿子,不管他们的儿子,是以对甄应嘉的妻女着实不客气。

  甄应嘉之妻──李氏也是因为是继室,家世不显,虽生育了甄宝玉,但着实没多少底气,再加上这次甄家抄家为甄应嘉之故,于是乎便逆来顺受,由着甄二夫妇和甄三夫妇呼来唤去。

  甄老太君对于自家的三个亲孙女还会护上一护,但对李氏便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甄二夫妇和甄三夫妇作贱,不过才短短数日,李氏便消瘦的厉害,到最后甚至病的下不了床。

  甄家其他人也不管,那怕李氏病了还是逼着李氏做家务,还是李氏的小女儿看不过去,求了林如海和史鼎帮李氏请了大夫过来。

  要是在一般情况下,死上一个二个押送上京送审的女眷也算不得什么,毕竟女子大多身体娇弱,大户人家的女眷更是如此,因为水土不服而在路上病死的也不算少数。

  但甄家情况不同,林如海也着实捉不准甄家在圣上心目中的地位,再加上一个自尽的甄应嘉便给林如海添了不少麻烦了,他那能再见眼睁睁的见着甄应嘉的妻子也没了,当下便请了太医过去一瞧,又让人捉了药,务必要把李氏给治好。

  李氏的小女儿──甄茜感激的向林如海福了一福,谢道:“多谢大人。”

  她眼眶微红,还隐隐有几分惊吓之色,就差一点,她就会成为没娘的孩子了。

  甄茜不过才十二、三岁,身材娇小,看到她时,林如海不由得想到了自家的女儿,眼神也缓了缓,他微微一叹,“起来吧!”

  甄茜又福了一福,“多谢大人。”

  面对年纪这么小的女孩,林如海着实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轻咳一声,随口问道:“你母亲身体可好些了?”

  甄茜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她母亲说白了是累出来的病,最是需要好好休息,偏生二婶和三婶每每指使着她娘做事,祖母又不肯多管,她娘压根就无法休息,这病又怎么可能会好呢。

  想着娘亲的情况,再想着迷茫的未来,甄茜眼眶微红,突然跪下求道:“求大人作主,让我娘和离!”

  林如海微微皱眉,“你在说些什么?”

  甄茜咬着下唇,低声道:“我听二婶和三婶说了,说是夫家要是犯了事,女子可选择带着和离,带着嫁妆回归本家。”

  她这段时间也隐隐约约听了几句,她爹犯的事太大,到了京里,她们被打为官奴都还是轻的,要是她娘能够离开,说不定还能给她和她姐姐们赎身,好歹不用过着为奴为婢的日子。

  这些时日以来,二婶和三婶没少谈着和离之事,二叔和三叔也允了,就等着到京之后尽快和离,好歹不至于全家都陷了进来。

  林如海微微皱眉,“要是甄家事发之前,或有可能,但现下……”林如海摇摇头道:“来不及了。”

  他眼神微冷,说句不好听的,享甄家的富贵,却不想担甄家的责任,这世上那有这么好的事。

  在这时间点想要和离,可没这么容易,即使圣上允了,那些被甄家害得家破人亡的人家也没有这么容易放过甄家人。

  甄茜脸色惨白,她唯一的希望就是母亲能和父亲和离,如此一来她们便不会被父亲所犯的事给连累,如今知道父亲与母亲无法和离,那她们……

  想想三婶说的话,甄茜不由得恐惧的混身发抖,一但做了官奴,便得为奴为婢,任人欺负,更怕的是要是圣上把他们给打为官(女支)呢?甚至是军(女支)呢?一想到此处,甄茜就恨不得直接死一死算了。

  甄茜咬咬下唇,许久后才低声道:“如果我知道宝玉的下落呢?”

  林如海眼眸一利,直直的盯着甄茜,看的甄茜心中不安,整个人都忍不住微微发抖后才道:“倘若如此,本官也不是不能争取一二。”

  林如海这话颇有几分水份,只说了争取,什么保证都没有,不过甄茜不过是个孩子,那懂里头的弯弯绕绕。

  一听到林如海应了,甄茜大喜之下连忙道:“我听到祖母和爹商量过,要把宝玉送到北戎!”

  她也是无意间听到的,原先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宝玉送走,出了这事之后才知道,原来她爹早就知道这事逃不过去,便早早的把宝玉给送了出去。

  可为什么只送宝玉不送她们?爹爹难道会不知道罪官的女眷会落到什么下场吗?做官奴都是轻的了,她和姐姐也是爹爹的骨肉,为什么爹爹只顾着宝玉不顾她们?

  甄茜暗暗埋怨着犯了事的爹爹,也暗暗恨着宝玉,是以一有机会,便拿了这事来交换她们一家子的平安。

  林如海一楞,“什么!?”

  饶是林如海怎么想着,都绝对没想到甄应嘉竟然把自家儿子送到北戎!按说这甄家的势力都是江南一带,应该是把孩子往江南一带藏着才是,怎么会把自个儿子往北方送去?而且还是送到关外异族的手上?

  林如海虽是不明白,但仍让人往东北一带发了海捕文书,事务必要把甄宝玉给带回来不提。

  且不说各方势力暗暗的寻找甄宝玉的下落,另外一方面,可怜的贾赦依旧被系统(书蛊)强迫着读书。

  以贾赦之能,那怕他当真拼了命,但要他在三天之内把整本三字经给背下,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在被电了几次之后,贾赦终于爆发了,当然不是对书蛊,他既使要爆,也找不到书蛊爆,于是乎……

  他把气直接了当的出在王夫人的身上。

  虽然王嬷嬷没了,案子审无可审,但贾赦会就这样放过王夫人吗?

  当然不可能,他直接要求王夫人得赔偿王嬷嬷这些年来从迎春身上拿走的东西。

  别看迎春不受宠,但她毕竟是堂堂荣国府的二姑娘,每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一季八件新衣裳,三件新首饰是免不了的,再加上被王嬷嬷私下吞没的点心,吃食、胭脂水粉……等零零总总,这七年下来,粗粗一估少说也有近五百两银子被王嬷嬷给贪没了。

  他们荣国府的银子又不是大风吹来的,自然要向王夫人求偿啦。

  看着贾赦例出来的求偿清单,应天府尹也算是服了,这月钱、衣裳、首饰也就罢了,连点心、胭脂水粉也跟着算上了,一个七岁的孩子用什么胭脂水粉!?这贾赦是穷疯了?还是穷疯了?

  那怕严重怀疑贾赦是不是被穷神附身,不过聪明不想招惹贾赦的应天府尹还是顺着贾赦的意思,大手一挥直接判了王夫人得赔偿损失。

  虽说王嬷嬷虐待迎春一事,虽说随着王嬷嬷的过世无法对质,不过王嬷嬷是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做为主子,是该赔偿一二。

  于是乎,贾赦便拿着应天府尹的判决书,大大方方的来找王夫人要钱了。

  王夫人当然不想理,但应天府尹都下了判决书了,贾赦又口口声声说她要是不给的话,他便再上应天府控告她欠债不还!

  此话险些没让王夫人气的吐血,贾赦不要脸,但她还要脸啊,王夫人虽恨得要死,但也只好让人开了银箱,取了银子给贾赦。

  别以为王夫人做为王家女,嫁妆丰厚,区区五百两银子不当回事,但她素来最是小气,这五百两银子一给,心疼的不得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要是破消灾也就罢了,偏生这银子一给,大伙更认定是她让王嬷嬷虐待迎春,各种不可不说的流言越发说的有鼻子有眼,气的王夫人当真整个人都不好了,顿时倒了下来。

  宝玉虽然不争气,但有一点倒是好的,那就是他对贾母和王夫人倒是当真孝顺,王夫人一病,他顿时也不吵着回荣庆堂了,每天乖乖的跟前跟后的伺候着王夫人。

  见着这样的儿子,王夫人眼眸微柔,顿时觉得以往在荣国府里受的委屈也算不得什么了,至少她和贾赦相比,她儿子可比贾琏强得多。

  像上次贾赦马上风,贾琏也不过就去探了一次,那似宝玉,时时在她的跟前伺候着呢。

  王夫人那舍得儿子跟前跟后的伺候着,当下温言劝道:“好孩子,母亲这里有丫环伺候着也就够了,你且回去好好读书,母亲还等着你考个状元出来,给娘争口气呢。”

  贾宝玉微微皱眉,他最是讨厌仕途经济的,大晋朝的官员也尽是些尸位素餐之辈,他有着老太太和太太,这一辈子吃喝不愁,又何必去搞什么仕途经济呢?

  不过太太一直殷殷劝戒,要他好好读书,宝玉也不好明说,只能为难的应了一声。

  以宝玉的性子,能应上这么一声,已经是极难得的了,不过落在贾政眼里,却是一点子诚意都没有,应付的很。

  贾政当下大怒,劈头就打了宝玉一巴掌,骂道:“你这是什么态度,让你读书还委屈你了吗?”

  “老……老爷……”一见贾政,贾宝玉吓的厉害,连说话声音都在抖了,可见得贾政在他心里都成了阴影了。

  王夫人暗道不好,连忙开口转移贾政的注意力,说道:“老爷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眼下不过刚过午时,今日又不是沐休日,按说贾政应该没这么早回来才是。

  王夫人不开口则己,一开口,贾政顿时怒了,“还不是你做的好事!”

  贾政这段时间着实不好过,他做为次子,窃居正堂,本就让人说嘴,而王夫人还对迎春这个才七岁的孩子下手,更是让他颜面无光,不只如此,更让人讶的是王夫人事后竟然把王嬷嬷给弄死,这事瞬间便上到了要人命的高度了。

  想想王嬷嬷那怎么查都查不出来的死法,着实让贾政不寒而憟,成亲这么多年,他着实不知道王夫人有这手段!不只是他恐惧,就连与他共事的同僚也惊的很,以往见着他不过是冷言冷语,而如今是直接绕着他走了。

  这么一来,顿时伤了贾政那敏感的小心心,一气之下便早早的请了假回府,一进门又见到宝玉不情不愿的随口应着,贾政当下顿时就恼了。

  贾政一口气连打了宝玉好几个巴掌,骂道:“无知的畜牲,一肚子的圣贤书读到那里去了?你母亲要你好好读书,你竟然是这么应付着?与其让你出去丢人显眼,还不如让我直接打死你,省得你堕了我荣国府的名声!”

  说着,贾政还直接抽出了一旁插在花瓶里的拂尘,没头没脑的直往宝玉身上打去。

  别看那拂尘不过是竹子所做,但贾政出手又重又急,宝玉又不敢躲,身上顿时挨了好几下,疼的直哭。

  王夫人一惊,连忙护住孩子,气道:“你好端端的打什么孩子!”

  她急着护子,身上也着实挨了好几下,偏生宝玉还不断往她身后躲着,叫着“太太救我!太太救我!”

  王夫人直接用起老方法,哭道:“可怜我的珠哥儿……”

  “别跟我谈什么珠哥儿!”贾政怒骂道:“要是珠哥儿在世,只怕也耻于有你这个母亲。”

  因着王氏,他不知道受了多少闲言闲语,就连他都如此了,更别提王氏所生的珠哥儿!

  王夫人脸上青一阵,红一阵,顿时难看的很,别说珠哥儿了,自这事闹大了之后,就连李纨也敢违背她这个婆母的意思,称病不肯来荣禧堂立规矩,还不是因着这事瞧不上她了。

  要是珠哥儿还在,她又何必受着儿媳妇的气,王夫人伤心之下,哭起贾珠倒是哭的越发真诚。

  不过贾政只当王夫人是虚情假意,一个劲的毒打着宝玉。

  贾政可说是把这段时间以来的不顺利全都发泄在宝玉身上了,可怜的宝玉混身都是被打的混身是伤,贾政一走,马上就有机灵的丫环给宝玉上药了。

  王夫人瞧着宝玉身上的伤,不住抹泪,“老爷也真是的,怎么相信起旁人的话来了,还把气都出在宝玉的身上。”

  王夫人暗暗咬牙,早知如此,她当年该早早的把贾赦给弄死了,也没这事了。

  这些年来,她早就想把贾赦给弄死了,只不过想着爵位之事,这才罢了,毕竟贾赦一死,父死子继,爵位势必落到贾琏身上,除非贾赦犯了大错,这才有可能兄终弟及,落到贾政的身上。

  为了这一丝的可能,她才留着贾赦的性命,万没想到,倒是给自己留出祸来了。

  “太太息怒。”大丫环连忙劝道:“这些也不过是那些好事者胡乱说说的流言罢了,时日一长,大伙自然知道,太太不是这样的人。”

  才怪,不用等日后了,早在这事传出来之时,大伙便百分之百相信王夫人当真对二姑娘出手。

  毕竟二姑娘虽然没了娘,但总归是荣国府里的二姑娘,王嬷嬷私下拿了姑娘的月银、首饰也就算了,竟然敢大着胆子苛扣姑娘吃食,还敢不让姑娘吃饱,这事着实有些不正常,要不是王夫人私底下允了王嬷嬷,王嬷嬷那敢这种大胆!

  不过她怎么都是王夫人的丫环,自然把王夫人捧的高高的,把王夫人说的好似好似天上有地下无的绝世大白莲一般。

  王夫人听着大丫环的话,微感舒心,她微微皱眉,“可是有人到老爷跟前嚼舌根了?”

  这不该啊,为了避免赵姨娘再到贾政跟前说嘴,她这次可是以给宝玉祈福的名义直接把赵姨娘给打发到家庙里去念上三个月的经,没道理她还能到老爷跟前嚼舌根。

  大丫环也着实不明白,她虽然是王夫人的大丫环,不过平日里就守着后院那一亩三分地,对旁的地方也不甚了解,别说盯着二老爷的书房了,她连二老爷的书房里有些什么人都不知道呢。

  面对一问三不知的大丫环,王夫人微感无奈,平时没感觉,但如今周瑞家的一不在,便觉得处处不便,“可找到周瑞家的?”

  她微微皱眉,说起来,上次让周瑞家的回王家求援,也不知怎么的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让人去了王家一问,周瑞家的竟然没有去过王家,也不知道周瑞家的去了那儿了?

  大丫环摇摇头,表示至今仍没找到周瑞家的。

  王夫人微微沉吟,下意识的摸了摸梳妆台上的一只乌木匣子,大丫环瞧见,忍不住微微变了脸色。

  大丫环知道,这乌木匣子看似不起眼,但里头可藏着王夫人上次毒死王嬷嬷的那枚药丸上刮下来的粉未。

  王夫人拍了拍乌木匣子,最后叹道:“怕是不够。”

  她当时也没想到老太太的药这么好用,不过就刮下了一点子,别说毒人了,怕是弄死只狗都不够。

  大丫环暗暗惊心,不敢去问什么东西不够。

  王夫人随即诡异一笑,要弄死贾赦,固然是不够的,但是要用在一个孩子身上呢?也不需要弄死,弄个半死也就够了。

  “去!”王夫人吩咐道:“把厨上的柳嫂子给我叫过来。”

  她倒是有些好奇,贾敏做为贾母的女儿,认不认得出贾母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