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国]玉玺今天不开森>第83章 管大人玩烂的套路

  未央宫醒过来了, 这是件值得庆祝的事。

  不过,以玉玺对这位相伴多年的同僚的认识,她做的那些事单拿一件出来都能把未央宫再气晕过去。

  现在的问题是, 玉玺想让未央宫和她站一排,一起把汉室给彻底折腾瘸了。

  可玉玺看看长乐宫高高挂起的态度, 她做的那些事八成已经被未央宫知道了。

  就是你小子长乐宫在背后打小报告是吧。

  在荀彧一家子还没回家时,未央宫就问了长乐宫他昏过去这段时间发生过什么,长乐宫只把自己所知道的事说了一遍, 差点把未央宫气劈叉。

  未央宫早就意识到没有人管辖, 这玉玺早晚会作上天,它一个精怪居然理所当然的与人混在一起, 而且还……

  尤其是,看到进入院子的荀恽, 那张与玉玺有几分相似的脸, 未央宫好悬本体没裂开。

  未央宫喝了一口石桌上的茶, 压下想要动手的心,安抚道:“你们六个倒也不必这么贴着我。”

  六只小龙与未央宫一打照面, 像是猫见了猫草,一窝蜂涌上来把未央宫团团围住, 对着许久没说话的未央宫嘘寒问暖,说着说着哭起来质问他当时为什么要用身体护住他们。

  说到最后大哭不止:“未央宫没有你,我们可怎么活啊!”

  未央宫心说,倒也不必这么哭丧, 他还活着呢。

  未央宫被六小只哭得头疼欲裂。

  “你们六个小不点比你们姐姐还会闹腾人。”以前是房梁被当猫抓板,现在是耳朵遭受冲击。未央宫痛苦, 他这辈子好像被玉玺他们家吃死了。

  被六小只围着又蹭又贴, 未央宫想气也气不起来。

  未央宫也只是嘴上嫌弃玉玺这家子, 八个精怪相伴度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就像是‘人’会有组建家庭的概念,在这么久的岁月冲击下,未央宫与各司其职的玉玺们也如家人,现在又见到了以前活在玉玺嘴里的长乐宫。

  如今唯一的不幸只有背井离乡,不过,好在荀府给了他们落脚处。

  未央宫很感谢荀彧的帮助,对这荀家父子俩态度温和有礼,与之相对的就是被无视了个彻底的玉玺。

  可玉玺一点也不在乎,在那火场中,是未央宫保护了她的弟弟妹妹们,本应在场的自己却姗姗来迟,如今换来这样的惩罚,真的太轻了。

  未央宫就是现在要她另一半的耳朵,玉玺都不会犹豫直接掰给他。

  未央宫虽然是精怪,但到底是侍奉人主的宫殿,学识可比读不好书的玉玺和主职后宫的长乐宫强太多了。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古今杂谈,他都能跟荀彧谈上些时候,以他这些年来跟着人主所听所见所闻,还能给荀彧提供不少有意义的建议。

  如此短暂的相处,已让荀家父子受益匪浅。

  除了长乐宫不长接触这些听得津津有味,跟未央宫住一起的玉玺们兴致缺缺。这些事他们都见烂了,已经到了听烦的地步。

  玉玺实在是听不下去,干脆起身去废墟处把未央宫的本体挖出来,六小只见状也跟着去,像是生怕大姐一个不留神再把未央宫折断喽。

  听客变少,并不影响讨论的热切。

  荀彧提了一个问题,“倘若有人十分狡猾,明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每半年派人来送礼,可送来的礼一次比一次差。他哭诉家中贫穷只能拿出这些,暗地里有兵有马,先生觉得此人该如何处置?”

  在外走动经商的长乐宫已经意识到荀彧说的是谁了,虽然百姓明面不太谈论朝堂,暗地里却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朝堂内的事,像是文武百官家中的管家,他们相对会听到一些大人的抱怨,有些出门解解乏喝个酒,就容易说漏嘴。

  近些年战事频发,百姓也不喜欢颠沛流离的生活,一旦被卷进战场那就是一个死,与洛阳城一样的人祸不在少数。为了避免这些,百姓自然对诸侯动向有所注意。

  而精怪吃饱了没什么娱乐,可不就是听人的八卦呢。长乐宫手下刚好有俩只小老鼠,那家族人数可不计其数,那一天天的八卦都是按照箩筐算。

  长乐宫明白,荀彧说的是那个刘表。

  而未央宫虽然没挪动过地方,但到底是见识多,而诸侯更替总是要拜见人主,年关宫城也会宴请诸侯,未央宫只略微想想就能把人对上号。

  “你说的可是刘表?”未央宫活了那么久,从未看错过人。即便是再一本正经的人,在他眼中也是赤条条。

  也许这就是他在久远岁月中,跟着各类人主领悟到的一项技能。

  “他已经有心自立了,只是碍于汉室还在名不正,他也许在等人主求援,好接纳人主有正当扩张的名头。”未央宫现在说的,与曹操如今所作一摸一样。

  只不过荀彧更愿意相信,曹丞相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汉室。

  未央宫想了想,“他能养得起兵马,粮草一定充足,直面碰撞只会浪费兵力。”

  “不管是从上走长安,还是从下走长沙绕路,行军路线都太长,刘表必然不会坐视不理,而且长安后有不止有刘表,而长沙后也不安稳。”

  一时半会竟然还不能把刘表怎么样。

  倒是长乐宫突然道:“他粮草足够养兵,那城中百姓手中又有多少粮食?”

  荀彧答道:“应该不会很多。”

  未央宫突然灵光一现,“荀大人可听过买鹿制楚?”

  近几日起,刘表忽地听见身边人谈起城中兴起了狩猎风气,一大堆人跑到山里狩猎野物,哪怕是只鸟也不放过,仔细打听过才知道,有商团来此地高价收购皮子,他们用鸟羽制成头冠,鹿皮缝制成袋子,剥下来的肉在火上烤出油来吃,鹿角则药用,熊皮当铺盖,肉刷上蜂蜜蒸煮着吃,吃不上的则用盐腌制晒干。

  刘表不知道,这种商团不只是在他的城中有,在与他接壤的汉中、天水、安定与武威也有。

  而汉中城外一座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商团中的俩名青年看着屋外跑腿算货的手下,一身精致打扮的青年看着手中的账本道:“没想到短短几年你囤了这么多钱。”

  算帐中的另一名青年答道:“多让几个人去各地打听打听价钱,根据需求卖货,这钱自然就越来越多了,但是按照你们的要求,这笔钱这么收货下去也只能撑个一年,再多就不行了。”

  这两名青年,正是本该在许昌城内的长乐宫和未央宫,只用了一个晚上,他们利用玉玺们龙属可以飞天的特点,将大批的跑腿小精怪和钱财运到各地,以最快的快速实行计划。

  而转过来的白天时,荀大人就会去跟曹丞相提这件事,到时候利用上国库的钱,他们应该可以让收购维持三年以上也不成问题。

  到时候让玉玺把各地雨云刮走,扰乱降雨减少各地庄家收成。

  虽然计策对不起百姓,但是他们要离开去许昌的话,商团便以收取路费为由,带着他们一起将收来的货物带回许昌,然后分往各地售卖,好收拢回一些资金。

  好在长乐宫他们不是人,要不然就用家底这么跟百姓们消耗,还真是容易被这个计策拖垮了自身。

  最后就是让永安与汉中两地掐断所有卖粮路线,让刘表无粮可买。

  刘表想扩大兵力就势必增加粮草需求,可手上无粮草,兵力多就会变成累赘。到最后,他们手握千金白银却买不到任何粮食,而有力气的百姓也多逃往许昌方向各地。

  刘表就以这种情况和他们打起来,不用多久自身就会崩溃瓦解了。

  汉中由长乐宫和未央宫看着,另一边的永安,长乐宫把那块地交给了自己的学生。

  甄宓以这种方式在朝中刷声望,若是日后避不开朝堂,她用甄必的身份也有了说话的底气。只是,为了防止被人发现,他们放在甄宓身边的人全是精怪,其中六小只中的长子和姐妹花留在甄宓身边保护她。

  另外三只则变成了送货员,跟他们姐姐一起负责在夜间把货物偷运回许昌城。

  汉中,永安两地堆叠的货物每天都在变少,一些看着眼熟的人也会消失几个。根据掌柜们的说法,是让人来回运送了货物,一不耽误买家,二不耽误他们赚钱,倒是合情合理让人抓不到错来。

  长此以往必定会被人看出来怪异,但是长乐宫和未央宫选了汉中和永安作为堆货处,这两处并不是刘表管辖。

  而接近刘表管辖的地界,让小精怪们分成以俩人、三人为一组的商团入内,一边作商户收猎物,一边向人们传达有大商团收货,买卖只赚不赔。

  路过的人见此,进入城中就会开始帮他们核实这件事,商人必定会被这块钱吸引,到最后消息会传遍刘表管辖下城中的所有市场。

  长乐宫手中的钱如流水般的往外花,好在有六只小龙运货,他来钱的速度也快,才能在国库那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钱到位后,继续当冤大头。

  计策比他们想象中还顺利,在几场本该降下的雨被玉玺搅和、吹飞了后,庄稼只能依靠着几条分支出的河流完成灌溉。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人、农田和畜生的需水越来越大,几条河流的水源已经不足以供给分配。在几条小溪流突然断流了后,更是严重缺水。

  一些见识过旱灾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什么,趁着资源还算丰富,手中握着狩猎风气中赚足的钱财,开始打包行李,准备向富饶一些的地界靠拢。

  刘表管辖的城中,渐渐出城的人比入城的人多了起来。

  而位居高位不闻百姓的高官们依旧维持着奢侈的生活,甚至召集了士兵亲自前往新野去了。

  未央宫和长乐宫见有兵路过汉中,自然是把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了早已在计策开始,便慢悠悠将兵力拉到永安偷偷屯驻的郭嘉等人。

  夏侯惇收到小龙扮成的马探送来的消息,笑着对身边心情非常好的军师道:“郭大人,时机已到,吾等该启程了。”

  郭嘉笑问:“那么,于禁、李典俩位将军也该出发了,夏侯将军觉得,吾等会在何地相会?”

  夏侯惇笑答:“他们从长安走若是顺利,必定会在成都与我们回合。”

  郭嘉却说:“吾猜是汉中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