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国]玉玺今天不开森>第73章 想天下三分别想了

  在得知自家兄弟和传国玉玺做的好事后, 谢必安气的差点厥过去,还好他死得早,要不然能被这俩再气死过去一次。

  “玉玺也就罢了, 前科累累,她干点什么事出来, 吾也不觉得意外。无咎怎么也跟着胡闹!”谢必安挥舞着手中得竹简,几次想下手敲那只恶猫的脑袋,都被范无咎护犊子般抱紧的动作给阻住了。

  谢必安看着装柔弱瑟瑟发抖缩在兄弟怀里的猫, 身体内像是有一团火无处宣泄, 整个人马上就要炸开了。

  “你们自己看吧。”谢七爷将手中得竹简扔给了一鬼一猫,彻底不想管他们了。

  范无咎接过竹简打开, 在他意料之中,竹简上出现了很多人名, 每一个人的寿命均已改变。帝星改变少说也有百万人的命数改变了, 人数太多也无法当下看出, 到底是缩减命数的人多,还是增加的人多。

  范无咎还为玉玺开脱道:“朝代更替时, 人的命数本来就会被改变,这是吾等也无法阻止的事。”

  谢必安反驳道:“朝代更替不该的这么快来!现在更替的时机提前了, 但命定的几位帝星,没有一人在那条帝王之路上。”

  “灾祸将现,然位不见王影。”

  谢必安头疼,而范无咎也不再言语。以他的正直, 早已说不出包庇玉玺的话来了。因为他怀里这只猫的确作出了大祸,可这其中一半也有他未能阻止的责任。

  范无咎虚心请教道:“事已至此, 谢兄觉得该此事如何处理?”

  谢必安见兄弟还打算帮这只恶猫, 都要化为恶鬼了, 他答:“吾等无常官哪来能左右天下的能力,平日里搭把手帮帮看着顺眼的人就罢了,牵扯上这龙气走向的事。”话到此处,谢必安顿了顿,“无咎,你是嫌十八层地狱下太安逸了,想给阎君大人找点事做?”

  范无咎不出声了,抱着猫立在一旁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

  阎君给他们这些鬼官职,允他们在人间走动办公,已经是对他们莫大的恩惠了。否则管你们兄弟人品多么好,统统投入轮回,更不要说,现在负责他们的阎君大人是……

  范无咎低头看了看怀中的猫,唇动了动,终究没敢再出声了。

  谢必安说服了兄弟,低头看那完全状况外的恶猫,冷笑道:“恶猫,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

  玉玺看了半天无常兄弟辩论,打个哈欠的功夫,结果吃瓜吃到自己头上了。

  “七爷这话是什么意思?”玉玺这孩子读书少,听不懂隐喻。

  谢七爷也不解释,只把刚才交给兄弟的竹简怼到玉玺眼前,“你不是一直想偷看吗,这次让你看个够。”

  玉玺叼住竹简,顷刻间化为人形,也不忌讳,也不怕是不是谢七爷故意驴她,大大方方翻找着自己想知道的记录。

  这不看还好,一看玉玺人都傻了。

  “我记得上次八爷跟我提起过荀文若的寿命还是60岁。”玉玺抖着手,将摊开的竹简递到谢七爷眼前道:“这也没几年,为什么荀文若的寿命缩了一大半!!!”

  玉玺整个都不好了,她折腾的这些天为的是谁啊!不正是荀彧吗!结果那么多人都长寿了,怎么就他缩短了。

  “七爷!”玉玺没敢质问谢必安是不是暗中改了荀彧的寿命,就为让她长记性。

  可是玉玺转念一想,又觉得没有可能。

  无常官工作需要严谨,不能私自更改人的寿命,即便是非常欣赏看得顺眼的人,也只能伸手拉一把对方的后代儿孙,再多就不能多做了。

  如果谢七爷改了荀彧的寿命,这会早该在阎君面前领罪了。

  而且以七爷的性格,才不会去做这种无意义的事。

  唯一能影响文若寿命的人,只能是这竹简中记录的人。可玉玺毕竟不是无常官,不怎么会从竹简中看出是谁影响的荀彧寿命。

  平日里不怎么读书的玉玺,此刻正耐下心来思考,这次行动中她影响最大的几人是谁。

  有微微帝像的刘备被她一锅端了,现在正一大家子泪洒大牢,按理说他们该跟董承落得同一个下场,但是,曹操给刘备按了个掺和进谋反的头衔,但就是不动手。

  曹家亮起的帝星——曹丕,势头隐隐开始压过其他候选人,可是他是荀彧的学生,按儒家的说法他敢动荀彧那是大不敬的,会让属下认为他是容不得人的君主。

  另外的帝星候选,在江东方向……

  一想到江东,玉玺脑中闪过那被自己踹过几次的少年郎,那帝星不会就应在他身上了吧?

  此时的玉玺想法很简单,荀彧只要仕途顺利必定能多活些年,那么只要让曹家的称帝之路顺畅一些就行了。

  她可以侧面助曹丕上位,再来个六龙朝拜,螭虎献传国玉玺,这妥妥的天命场面,直接送曹家的小子坐稳帝位。然后,让姓曹的小子给恩师封个宰相坐坐又不是不行。

  玉玺的想法很美好,可惜就没问问曹操乐意不乐意。

  为了让曹丕称帝,玉玺背后里把他的竞争对手都挨个掐死在上升期中。

  这可真是灾祸年年有,今年轮到孙家头上了。

  孙家这几年虽然走了些许的背运,先是孙坚中了黄祖手下的暗箭,重伤身亡。父亲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想过去依附袁术,但是袁术太能作了,他们还没去袁术就把自己作没了,那段时间孙家都要被人遗忘了。

  好消息是,因为袁术把自己作没了,留在他身边的孙坚旧部一些忠心的老将和士兵都回到了孙家这边。

  再加之,孙家一向对汉室忠心,孝期一过便准备好了信件,想来许昌拜见人主,借着父亲为人主出过力谋划个一官半职,最好能让他返回江东。

  孙家小郎的想法谁看不出来,可曹操现在很忙,忙着清理反对自己的人,还得跟袁绍争夺另半边地,还得背地里诅咒几遍住在高塔上的公孙瓒,怎么还没憋屈死自己。

  所以,当曹操接到孙家寄来的信件时,跑到自己的幕僚团队里询问道:“怎么才能让这小子不来?”

  文官们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分成两边站立,一方觉得孙坚好歹为汉室出了一辈子力,也是一方太守,不如让其子继承这个太守位。另一方则反驳道,黄口小儿给太守之位太大了,随便找个位置把他按在江东不就好了。

  谁都没期待孙坚的长子能做出一番大事,倒不如说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不给找事就算不错了。

  官署处的文官们一如既往吵成一团,就孙坚长子此人能不能拉拢到他们这边,能不能安静不惹事。

  曹操坐在一边听着,突然出声道:“你们觉得关羽……”

  文官齐道:“主公万万不可,此人不可用。”

  对曹操最近一心念着将关羽拉拢过来这件事,文官们一直是一致对外的,但是武将那边不肯松嘴,搞得主公一直以为自己有机会拉拢对方。

  开玩笑呢,你把人家大哥抓起来了,还想要人家的二弟?

  要不是荀大人的小舅子融了铁,徒手扭了个铁牢笼出来,就张飞那小暴脾气,分分钟给你来个倒把垂杨柳。

  被关起来的张飞不服气,凭什么大哥是木头的,二哥也是木头的,就自己跟关狗一样关铁笼子里?

  张飞今日第十次喊道:“曹贼!你等俺出来的!”喊完,再次摇动铁笼,笼子牢牢扎在墙里纹丝不动。

  靠在墙边的刘备叹息一声,同样靠在墙边的关羽闻声睁眼劝道:“你快省省力气吧。”

  张飞气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盘起腿来道:“俺可不像哥哥们这么沉得住气,也不知道那曹贼想干嘛。”

  关羽心道,八成在想着怎么宰了大哥,好把另外两兄弟收入囊中。

  关羽早就在曹操狼狈出逃时提议杀了他,可惜大哥就是不听,现在好了,那时的主动权调换过来了。

  他得想办法联系在外的孩子,那天他们准备出逃时,关平和关兴正好带着银屏出城去庙会了,现在也没见着他们俩兄弟被抓来,应该是得到消息躲起来了。

  关羽将希望寄予长子关平,但又担心他轻举妄动反倒害了大哥。

  只希望那曹贼能再坚持坚持,别被他那群文官给说服了。

  刘备的事情还定论,不过孙坚长子的事已经有结果了。

  “不如让孙坚之子领太守之位,却不给他一兵一卒如何?既能全了情分,又不会让他快速壮大。”说此话的是一位年轻人,平日里话不多,做事勤快,只是没想到出口就这么损。

  曹操很满意,问道:“这个办法好,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答:“禀丞相,吾名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