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国]玉玺今天不开森>第64章 迎接帝王咱们就是正统

  董卓的死讯传出, 诸侯以为长安城必定要大乱一番,结果等了几天消息,并没有等到董卓兵权争夺大乱斗, 倒是等来了献帝出逃的消息。

  在诸侯们的议事厅内,主张去迎献帝的文臣不在少数, 然而诸侯在高位呆久了,献帝又是个孩子,实在不想让个小屁孩压在自己头上。

  以至于文臣们提议‘迎献帝’的议题频频出现, 到最后都不了了之。

  而真正的献帝此时正坐在曹府大厅正座上, 与自己并未见过的臣子曹操干瞪眼。

  曹操没想到啊,荀府六只小龙找教书奉孝他们请了半个月的假, 说是跟荀府的帐房先生出去探亲,临走时还拉着他的手说:“一定会带礼物回来。”

  曹操以为是什么地方特产, 还期待了一下精怪的家乡能产什么, 谁能想到居然把当今人主给带回来了。

  另一方面来讲, 六只小龙也不算说谎,他们住在宫城里, 地方的特产可不就是人主了,还是独一份。

  献帝如今年纪不大, 也就比曹丕小一岁,出逃的路上怕是吃了不少苦,面上有些清苦的消瘦,但是人看着精神头不错。

  跟着玉玺、长乐宫和六只小龙一路来到许昌, 献帝这一路上没有挨过冻也没有挨过饿。

  连唯一还留在献帝身边的小黄门都高兴哭了,这一路人主总算是能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 不用跟他一样刨野菜吃。也不用躲在废墟般的洛阳城, 每天为了不知何时会找来的董卓担惊受怕。

  见到人主平安无事, 荀彧回头去看快有一个月未见的玉玺。

  莫名其妙突然消失现在又自己回来,也不知道小玉心虚个什么劲,抬头仰望着横梁发呆。

  倒是一旁荀府上任一个多月的账房常乐(宫)先生,出声解释道:“我们探亲回来的路上途径洛阳城,无意间发现人主,想到曹大人为人主安慰茶饭不思,后又有董卓的兵将搜索,便冒险将人主请了回来。”

  长乐宫这话说的太漂亮了。

  一直在外漂泊的献帝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看到曹操就跟见到了自家的大人一样,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曹操。

  而曹操。

  家里孩子太多了,他唯一害怕的就是孩子哭。尤其是年龄相近,一窝哭起来那声音直穿云霄,他连家都呆不下去。

  这会看到献帝眼中含着泪,连忙上前送上爱的抱抱,拍拍后背哄一哄。

  献帝倒是没哭出来,只是窝在曹操怀里直流眼泪,好不容易平息了一下心情。

  献帝推出了曹操的怀抱,顶着一双通红的大眼睛,声音温和的诉说:“我能来这里多亏了赵家一家相助,是赵大哥这一路上打跑了拦路的山贼、森林里的野物,赵大哥还用打来的皮子换了头驴供我用。”

  献帝至今还记得那只袭击了他们,后来被烤了吃肉,皮还换了驴子的老虎。

  人主的话没多大问题,只有一点让人摸不清头脑。

  这个赵大哥指的是谁啊?

  荀彧盯着明显小了一圈的赵大哥,他总算知道小玉一回来在心虚什么了。夫人出去一趟又给自己整了个新身份,少年款的赵大哥。

  跟荀彧一个想法的曹操胃疼了。

  他是真不敢跟人主说,这里一年前有一位名满城池的赵大哥,平日里不怎么喜欢搭理人,但是锄起地来老厉害了,而且人长得也好看。

  当时文若家的府门差点被说亲的人踏破,要不是文若以,赵兄已娶妻生子,只爱妻子一人,家中也已有六个孩子为理由拒绝了说亲的人,荀府的门外现在还热闹着呢。

  文若都把话说死了,仍然有不死心的人往荀府递帖子。用的理由还是,哪个男人不喜欢新鲜的花。

  虽然曹操当时听到这话感觉脸疼,但是看看文若拧眉的脸,他觉得外面新鲜的花比不过赵大哥家里的旧花。

  就是谁也没想到消息会传得这么快。

  人主才来曹操这里没几天,曹操都还没来得及通知诸侯人主所在位置,荀府家的府门再一次被踏破了

  这次目标明确是为了‘赵大哥’,点名要少年款的赵大哥。

  荀彧头疼,从屏风后看向见媒婆的小玉,大家闺秀的笑容挂在她的脸上,安静的听着媒婆吹捧着‘赵大哥’的话。

  “夫人的兄弟真是英雄,那么大的老虎就一拳打死了。”

  小玉面上微笑着,心里却咬牙切齿。她大概知道是谁泄密的了,那个小黄门的嘴能不能紧一点!

  媒婆都不知道当事人就在眼前,还在吹捧着‘赵大哥’,“赵兄弟也是好身手,十几个带兵器的山贼都不是他的对手,夫人也是好福气,嫁给年轻有为的荀大人不说,家中兄弟各个都是人才。”

  夸荀彧的话小玉爱听,可惜媒婆就只说了这么一句,剩下的话都是围绕在那并不存在的赵兄弟上。

  赵兄弟……那没事了。

  小玉面上笑着,意识早就魂飞天外了。

  媒婆拐着弯夸了一壶水的功夫,还是扮演侍女的长乐宫提案完水路过,轻咳了一声提醒,玉玺才回过神来。

  媒婆期待的看着玉玺,而玉玺……

  “您来得不巧,兄弟已有家室。”

  媒婆还不死心问道:“几个?”

  玉玺伸出手,掰着指头算了算,“一个大的,一个教的,一个看的,一个管家的,六个……”她话还没说完,媒婆脸都绿了。

  没想到啊,你赵家的兄弟竟然有这么多夫人,怎么不学学你大哥一个人就足以。本来托她说亲的姑娘家,就是看重赵家大哥只娶一个的好家教,结果弟弟年纪看着不大,年纪轻轻妻妾不少啊。

  可这话也不能说出口,媒婆只能道:“还是赵兄弟有福气啊。”说完感叹,“我家那小子就没这福气了,这时候只能靠着老娘养活,你看现在天色不早了,再不走今天的饭就没着落了。”

  媒婆要告辞离开,玉玺赶紧起来,笑着将媒婆送出家门:“路上小心。”可千万别再来了。

  媒婆一走,荀彧从屏风后转出来,坐到了玉玺之前的位置。

  等玉玺回来,就看见荀彧拿着她之前用过的茶杯,一口一口的品茶,明明很随意的动作,却莫名自带威严感。这副严厉教书先生的样子,让玉玺想起了曾经试着教自己读书认字的子房。

  即便是她的回忆中早已记不住太多细节了,但是戒尺打在掌心的疼却记忆犹新。

  玉玺哆哆嗦嗦的往前挪动几步,像是知道错了的孩子一样垂头站好。荀彧将茶放下,眼神飘向了玉玺那缩起来的小身板。

  轻轻的叹息声传来,玉玺抬头偷偷瞅了瞅荀彧。

  “一个大的,一个教的,一个看的,一个管家的,六个。”荀彧说完,心里有些愁苦,他都不知道自己排第几个。

  “彧竟不记得小玉有这么妻妾。”

  “???”玉玺满脑袋疑惑,“我不是只有你一个吗?不对,我说的大的是秦王,教的是以前教过我读书的先生,管家那不是长乐宫吗,六个小的不就是那六个吃白饭的,看的……才是你。”

  荀彧反问道:“那彧在小玉的眼中,只有能看这一点吗?”他到底是哪儿做的不好,给人留下这么个初印象。

  玉玺慌忙摇头,“不是不是,文若好看也聪明,能帮曹操出谋划策,城池被打理得紧紧有条,都是文若的功劳,文若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了。”

  玉玺这话要是被某个曾经教过她的人听见非得气吐血不成,感情他就不聪明了呗。而官署处呕心沥血的文臣们大概要破口大骂了,他们的努力都是假的吗?!

  平日里荀彧从不主动要夸奖,今日不知怎么了,面上染着薄红,拉着小玉面对面坐着求道:“再多说说彧的好。”

  反倒是被问的玉玺,光是想理由脑袋都炸了。

  “文若很温柔,为人宽和。”

  荀彧指头卷着小玉的黑丝,话语中带着委屈,“可曹彰公子说彧严肃不近人情。”

  玉玺记得曹彰那个小胖墩,她求生极强道:“那,那是因为他不好好学,文若总不能不管他啊,还有我听弟弟说,曹彰本就是爱武不爱文,他自己不好好学还怪文若凶。”

  荀彧再问:“可奉孝也说,彧太正经了,每日这么端着不及时行乐不累吗?”

  玉玺发誓,下次见面就先打死这俩人。

  “彧觉得,奉孝说得对。”

  “???”

  玉玺小脑瓜里的疑惑还没退,又添了新的疑问,但是嗅着荀彧身上那股好闻的气味,被环抱住的玉玺又觉得没什么问题。

  “奉孝说得对!”

  玉玺:奉孝以后说什么都是对的!

  难得的休息日,荀府家的主人们连门也没出去过。

  几日后,曹操坐在议事厅下垂手第一个座位,上座是已经洗漱打扮好的小人主。

  看着精神头不错的小人住,曹操腰板瞬间就立起来了,难得没问人而是主动提议道:“人主,董卓残部还在,为防止他残部反扑,理应将他们伏诛。”

  就先从董卓旧部吕布开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