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国]玉玺今天不开森>第41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创业未半, 而中道崩殂。》

  灵帝刘宏还没那么伟大用得上‘创业’二字,他整日沉迷辞赋,要不然就摆酒设宴, 日夜享乐,从不问朝政。朝堂上被宦官搅成一缸污水, 他也不管不问只顾自己,唾骂一句昏君也不为过。

  可帝王崩殂,历来是大事。

  只是这事发生正值冬日, 因路途不便, 等人将消息送来,已经有一月多了。各地诸侯也收到了先王留下的‘遗诏’。

  柩前继帝位者, 少帝刘辩。

  灵帝办丧那日,正是少帝登基之日。身为传国玉玺, 小玉自然要回去, 不过她不会把自己的本体拿出来让这继位仪式顺利进行, 她只是回来看看,看这朝代更替前汉室最后的挣扎。

  汉室颓落已无药可救, 登基的少帝无有帝相,而灵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协——玉玺身为传国玉玺, 回到宫城的当天,就去见过这位如今不过九岁大的孩子——帝相衰弱,忽隐忽现。

  想罢,幻化为猫型的玉玺蹲在未央宫顶垂目, 听着宰相宣读那不伦不类都挑不出夸奖之词也无恶名的‘遗诏’。

  百官朝拜,内侍手捧红漆托盘, 将‘暂代品’的玉玺送上。除了站于帝王下首位的宰相一脸荒唐的表情外, 无一位官员看到, 那本该代代传承的传国玉玺,只是帝王六方玺中的一玺罢了。

  玉玺只觉好笑,那可怜被拿来顶缸的玺,正是她那六个兄弟中,长得与她颇为相似,颜色却完全不一样的‘皇帝之玺’。即使不用刻意去感受,玉玺也能知道,皇帝之玺那浑身难受哭丧着脸的表情。

  浑身翠色没有一丝杂质的玉玺送到少帝眼前,别说皇帝之玺一脸尴尬,连后方的未央宫都一脸嫌弃。他并不是嫌弃住在自己身子里的皇帝之玺,而是嫌弃这不伦不类的继任礼。

  以皇帝之玺暂代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传国玉玺,如此荒唐的行径,断了祖上留下的传承,也斩断了这汉室最后的坚持。

  少帝刘辩也不想,可他并非是父皇心中的继位者,根本就不知道父皇将传国玉玺放在哪儿了,即便是掀翻了整个宫内,也未能找到传国玉玺。甚至连现在发出的遗诏,也不是出自父皇之手。是母后,现在该称为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重新拟定的假遗诏。

  而那真正的遗诏,如今还未来得及销毁,正藏于未央宫的牌匾后面。而这帝位真正的继位者,该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协。

  因为父皇没有属意他,所以父皇到死都未将他立为太子。

  少帝刘辩自小被养在道人家中,更相信天道命数。这由母后和母舅强夺来的帝位,真的属于他吗?如果真的属于他,为何他的继位礼上没有传国玉玺?

  回想自己那养在董太后身边谦逊端庄的弟弟,少帝刘辩接过玉玺的手轻颤了一下。

  这不伦不类的继承如一根刺一样,深深扎入了少帝刘辩的心中。

  除去占了‘长’的便宜,他刘辩根本就不是本该在这里登基的人。可是他又无法反抗这份命运,一旦露出一点不愿,他的母后会哭,会埋怨他的不争气,他的母舅何将军会逼他上位,就为了成为从龙功臣。

  刘辩虽然自小在道家长大,但他不傻,何家所求什么,他比谁都清楚。无非就是又一个想要破除‘白马之盟’的吕太后。

  在母后以他年幼,要帮他临朝称制时,刘辩更加肯定了这个想法。

  母舅手握兵权,母后又试图干预他来执政,他二人不过屠户家出身,哪里能执政。天可见,不是他刘辩在这里诋毁母家,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他的母舅被权利迷了眼,他的母后却安于现状,同一家人心中各有所想不在一条心上,早晚会发生悲剧。

  刘辩上位短短四个多月,就经历了惊天巨变。

  何大将军想诛杀宦官,结果反而被杀,他可能并不知道,上一个这么做的人坟头草都九尺长了。

  谋反,逃亡,追兵,母舅被杀,母后不知所踪,在快要饿死时,闵贡带着骑兵赶来,逼得挟持他的张让等人投河自尽,这时,他的身边居然只剩下被封为陈留王的弟弟刘协。

  看见公卿大军赶来,刘辩哭了,梗咽着向董卓诉说这一路的苦,可他哭得口齿不清,反而让努力辨认话语意思的董卓十分苦恼,不得已,求助的看向浑身脏兮兮一脸无辜的陈留王刘协。

  陈留王刘协年幼,事情发生的太快了,他甚至都没理解发生了什么,面对董卓的询问,也只是被问什么回答什么。帝王家可没教过子嗣,什么是被拐。在刘协眼中,这一路颠簸可能只是出去玩,只不过路上太坎坷死了好多人。

  可在董卓的眼中,陈留王沉稳可当大事。再看梗咽不止的少帝刘辩,眼中的嫌弃一闪而过。

  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理所当然,少帝在位不过四个多月,便被废黜。因为未央宫牌匾跌下,露出了其中真正的先帝遗诏。这把最锋锐的刀被塞进了董卓的手中,他助还未年满九岁的陈留王刘协继位,成为献帝。

  献帝刘协的继位大典时,冬日的积雪才刚化没多久,天气仍然寒冷,因为灵帝早已下葬,也就没了继位前的繁琐丧礼,又因天气太冷,朝拜便简单了许多,也去掉了官员必须在门外叩拜的礼节。

  未央宫大殿足以装下所有来叩拜的官员,而殿内,再一次回到宫城的玉玺,正窝在大殿最粗的房梁上趴着。

  玉玺的猫眼看着,文武百官跪伏于地,朝拜着新上任的帝皇,与她记忆中,刘宏那场继任大典的画面渐渐融合。

  只可惜,这场继任仪式仍然没有传国玉玺加入,被交于献帝手中的仍旧是‘皇帝之玺’。

  荒唐至极,无聊透顶。

  玉玺顺着房梁走到了大殿门口,一跃蹦出了殿内,背后是‘皇帝之玺’哭泣着喊‘姐姐救命’的细语,回望那群朝拜者,她的猫嘴列出了一个诡异而满是嘲讽的表情来。

  会去救你才有鬼呢,救了你被迫害的不就是其他弟弟妹妹了嘛。

  没有一点姐弟情谊的玉玺摇晃着尾巴,一扭头就看见在阶梯下守着的人,眯了眯猫眼。

  除去当值守门的士兵与帝王本人,在宫城内是不能配备武器,哪怕是文人只用做装饰的剑也不行,盔甲自不必说,除非战事紧急,否则面见帝王必须洗漱,卸盔卸甲再去。

  而阶梯下的那群人中,竟然有人带着佩剑,虽然身着外袍做遮挡,可半敞开的衣领下,仍能看见露出的护胸甲。盔甲厚重,他又长得十分高大,呆在一群侍从中几乎鹤立鸡群般的高,披上外袍往哪儿一站,宛如一座大山立着。

  能在宫城内带剑,那身份肯定不一般。可玉玺的记忆里,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号人……是她离开宫城太久,宫城内变天了?

  然而在阶梯下的人看来,一只浑身翠色的猫脑袋露出来盯着你,位置大概正好在大殿门口。不只是当事人早就发觉了,连他身边的小兵们都频频偷看,好奇这怪颜色的猫儿在这宫城是什么来头。

  而被看的人却丝毫没有被影响,甚至瞪了一眼在当值时走神的手下,接到上司的禁告,分神的小兵立马收回视线站好。

  殿内正在进行新帝的继任仪式,容不得半点闪失。

  不管这只颜色奇怪的猫看了多久,那高大的将领也纹丝未动,垂目看着地面不知道在想什么。

  柔软的猫垫轻轻踩过石阶,那翠猫走近了些,位置正在只需微微一抬头,便能数清它有几根胡子的顶层,这一下彻底能看清它的全貌了。

  它浑身翠色不带一丝杂毛,金色的眼睛像是蜜糖一样晶莹剔透好看,瞳中竖起的猫瞳细如一根针般,那样蹲在高处俯视人的样子,真像是藐视一切孤傲的王。

  就像那位秦王政一样,毕竟这是他的猫,他的玉玺。

  只可惜,有幸见到这只猫这样神态的样子,只有不知道这猫来历的眼前人。

  这只猫真有灵性,像是故意得那般,所呆的位置只需他微微动眼便能看清的斜上方,它的神态他不喜欢,可又因这只是一只畜生没有多想什么。而这猫也并未呆的太久,发现他们很无趣后,便起身,摇晃着细长的尾巴慢悠悠的离去,猫爪踩上石柱一跃而上屋顶的身姿十分敏捷,然后消失在了屋顶上。

  这只猫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大典结束后,男子也去询问过,才得知那是先王灵帝养得猫,只因它自理捕食能力非凡,动作又十分敏捷难以捕捉,才如此散养在宫城内,渐渐成了宫城内少见的一道风景线。

  更有传闻说,如果能见到拜一拜,便能求得一年顺遂。

  男子听后笑了笑,向给自己解答的侍女道了谢,心里却觉得可笑。

  他疑惑,难道就没人发觉,自这只猫出现后,宫城就开始动荡不安了吗?这帝王更替速度都快赶上换衣服了。

  而当事猫,此刻正在照顾季节交替生病的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