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国]玉玺今天不开森>第29章 论用瓦片拍死主人的可行性

  真没想到, 荀彧还真给她买了个砚台,回来后,就拿她的爪子, 在布上印了一个爪印。

  看着他一脸开心的捧着布准备裱起来,找个风水好的地方挂上, 玉玺甩动了几下尾巴——哼,别以为用这种方法就能满足她了!首饰还是要的,不过, 可以以后送给人身。

  玉玺也逃不过真香定律, 甩动着尾巴跟在荀彧后面,到底看看他得把这爪印挂到哪儿去。

  最后, 他选了书房靠桌子的墙上,把长竹片缝制在布的四周做了个方形框架, 然后挂在了打了个凸木头的墙上。

  玉玺看着自己一爪子下去的大作, 再看看荀彧闲来无事在布上作的画——院中池塘的莲蓬荷叶栩栩如生, 不不,还是她的爪子印好看。

  荀彧见自家的猫儿盯着那“画作”直摇尾巴, 就知道她对这幅作品是满意的,抬手揉了揉它的小脑瓜子, 去忙别的了。

  近日荀邸很忙,因为荀攸入城为官了,官拜黄门侍郎。是已故唐衡当初为了拉拢荀家,一方面照顾了荀彧, 一方面给荀攸开了个后门,让他立马跳级直升到现在的位置。

  因为路上车马劳顿花了不少时间, 唐衡没能等到荀攸进宫城就翘辫子了。

  唐衡的势力虽然已被其他十常侍瓜分, 但是, 并不妨碍他投出去的任命书继续执行。

  而且,黄门侍郎这个官职说的好听,实际上跟跑腿的小黄门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荀攸跑腿的对象是汉帝罢了,平日里很清闲,只需要念念诏令就好。

  荀攸入职只是水池里一个小小的波纹,更大的波浪遮盖了他这点小事。

  而之前一直因为种种事情空着的皇后和大将军的位置,终于有人上位了。

  汉帝刘宏立了新的皇后,名何皇后,并给寄养在道士家的长子取名辩。而新皇后的兄长何进,直接升为大将军,顶了叛乱的窦大人的位置。

  何皇后册封的大典上,玉玺蹲在未央宫的脑袋顶,看着那美丽动人的女子一步步走上台阶接受册封。她长得很美,不过与玉玺记忆中那些帝王后宫的女子比起来就略有逊色了。女子身本就单薄,她看着又太柔美了,好看是好看但是显得不那么稳重,没有那种皇后该有的帝后之气,只能说刘宏你这届后宫不行啊。

  玉玺摇摇脑瓜子,她虽然讨厌刘秀,但是不得不说,他选内人的的眼光比他家族其他人好多了。

  新后上位,整个宫城都喜气洋洋,也仅仅只是从外表上看而已。

  “最近大臣们递上来不少赈灾的请求,有一些还压在帝王的桌上没有批阅。”

  这是未央宫对她说的话,夏季怕旱,秋季怕涝,冬季又担心粮食和大雪压倒房屋伤人。

  几乎每年都要出这么几次事,死上个百、千的人。

  实际上听得多,像是玉玺这种天天蹲朝堂的精怪早麻木了,不过对于有良心的人和忙于亡者的地府来说,就是十万火急的大事了。

  玉玺蹲在屋顶看着一个个入未央宫开朝会的大臣们,屋内只有小黄门的喊声,根本听不见刘宏询问的声音。

  玉玺皱皱眉,问道:“君王多久没有来朝会了?”

  未央宫无奈的答道:“自你搬走后,他就不怎么来过了,整日混迹后宫,有事都让十常侍去办。”

  嗬,刘宏这小子的胆子真是越来越肥了,居然君王不早朝了!

  看来荀彧买给她的砚台有用武之地了。

  玉玺撸了撸毛,捡了块瓦,准备先去砸刘宏一顿,让这小子不来早朝办赈灾的事!

  “你快别去掺合了,揍一顿你出了气,可你这一拳下去怕是要送他去见阎君。”未央宫说完,又提议道:“你不如去看看灾区,如果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地方,帮帮忙也好。”

  玉玺晃了晃尾巴,“你以为我没去过吗?!”她以前也奉秦王的命令去过灾区,可问题是,她只是负责暗地里护送物资过去,别让人把赈灾的物资贪走,或者劫走,预见旱魃就殴打旱魃。

  “我只是枚玉玺啊,既不能生米,也不能生肉,就算亲自去抓野物也喂不饱那么多灾民。”

  未央宫哼了一声,“那你说,你除了大典出来亮亮相,做这玉玺的还有什么用?”

  气得玉玺用爪子拍打着未央宫的脑袋瓜,“你这个做宫殿也好不到哪儿去好嘛!我好歹还能动弹动弹,你干脆立在这里整日睡大觉!”

  被踩到痛处了,未央宫干脆装哑巴,不再搭理玉玺。

  他要是真起来了,怕是能把整个宫城的人都吓死过去。

  虽然俩精怪不欢而散,但是赈灾的事一直压在玉玺心里,她回荀邸第一件事,就是拨动荀彧的毛笔,把能摔在地上的都给拨到地上去,包括荀彧私藏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一张小疆域图。

  荀彧见它弄乱了书房只是默默收拾,看到她屁股地下压着的图纸时,皱着眉陷入了沉默。

  玉玺知道,自己的目地达到了。

  以前跟着秦王时,玉玺就见过不少败国绘制的疆域图,秦王教过她该怎么看,她虽然认字不全,但是图上绘制的图案代表着什么意思,她都懂。

  虽然,玉玺看不懂上奏的竹简中赈灾的地点在哪儿,但是,这次赈灾有好几位大臣上奏,朝内朝外都知道,荀彧是守宫令的职位,接触帝王的笔墨,对这些消息更敏感。

  赈灾的事虽然排在末尾,甚至在必要的守护疆土时被舍弃不予安排,但是,在和平时期,它还是会被优先处理的。

  荀彧和荀攸也在为这事烦恼,开阔人脉时,也暗地里询问了其他大臣们情况如何。

  汉帝刘宏一直没有处理这些事,也不知道是因为十常侍并未上报帝王不知情,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压着不予答复。

  上奏的竹简一批又一批送来,但是,均变成了投入湖水的石子,除了荡出了收下的波纹外,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然而,近几日都会偷偷溜进宫城后宫的玉玺,却得到了不一样的消息。

  刘宏变本加厉了。

  最初他要扩建西园动用国库,给自己增添些无伤大雅的小福利,并没什么。然而现在……他竟然在后宫跟十常侍说,他觉得钱不够花了。十常侍提议以买卖官爵赚钱,供帝王吃喝玩乐。

  汉帝很高兴,却不曾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将严重影响到阶级制度。

  到时候,真是一个卖肉的屠夫都能当侯了。

  玉玺心说,她才没有特指某个大将军呢。

  这事起来就要遭,十常侍这妖作下去,怕是要出大事了。

  赈灾的事到最后也只是走了个过场。

  汉帝被扰得烦了,就随便签了个允许,只是拨过去的钱款粮食少得可怜,米水都得用水稀了再稀,才能撑过去七天,钱更别说了,一层层剥下来,当地的官再扣一半,连建房子的一根木材都买不到,就可以想象才多少钱了。

  有些良心的大臣,比如先王的老臣,其中包括荀家都自己送了银钱和粮食过去,总算是能应付一段时间。

  然而,即便是这样依旧有人冻饿而死,甚至没能顾及到的地方,出现了人食人,父母食子的可怕景象。

  玉玺蹲坐在荀邸书房的房顶上,望着天空上的星辰皱着眉头。

  阴风阵阵袭来,一声叹息传入她的耳朵中,“帝星马上要陨落了。”

  玉玺抬头,看着落在身旁的人连忙打招呼,“范八爷您怎么来了?”

  范无咎席地而坐,抬手揉了揉玉玺的猫脑瓜道:“吾来收魂。”

  听他这么说,吓得玉玺背脊都僵硬了,“荀,荀家有人……”

  “不是,吾为宫城内的贵人而来。”

  只要不是荀家人,玉玺就放心了,“可八爷说为了贵人……”她想起刚才范无咎提起的帝星,猛然间明白了什么。

  “是汉帝?可他还那么年轻……”玉玺记忆中的汉帝虽然有些瘦弱,但是看着还是一脸活力,根本没有死相啊。

  范无咎摇摇头,“整日饮酒作乐,他早晚会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若是能悔改,还是有足够的阳寿。”

  可范无咎见了多少罪人了,一百个罪人中能有一个人悔改,那就是大善人了,可惜啊,这样的人少之又少,通常只有真正去地府受罚,他们才会在痛苦中喊着知错了。

  “八爷是来教汉帝悔改的?”玉玺以前也听说过,无常官看见不公也会出手帮忙,只不过他们也挑人。

  范无咎摇摇头,他可担不起教帝王做人的重任,他敢做,宫城内那一堆守门神第一个不乐意。

  蚁多咬死象。

  范无咎虽为阎君手下得力助手,但是遇到那么多守门神也头疼,打是能打过,但是会被他们烦死。

  “小玉你且看着吧,于你来说,他的阳寿也不过是眨眼的功夫。”

  玉玺摇摇尾巴,对新旧交替早已麻木了。

  只是,范八爷临走时的话,让她有点在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八爷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