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OMEGA傻少爷逆袭记>第249章 爱财是建立深刻共事友谊的...

  “所以大哥,我需要先把曹晨救出来,他就是最好的活证据。我还要让曹家光明正大的把曹晨转移出院,亲手交到我们的手上,恳请我们来安排后续的医治。”

  应择西十分同意钟晋为的这个观点,但他也有疑问。

  “我们现在无法判定曹晨是否还有能救醒的可能,得找个信得过的医学专家,分析分析用药表,又或者偷偷去医院走一着?”

  如今这种状况,不用调查都能想像,曹晨的病房乃至医院的那片区域肯定是有专人值守的,不可能随便让人出入。

  再加上他们已经掌握的那份名单,名单中都是过往给曹晨诊断过的国内外专家,其中不泛业界大牛。

  但诊断的时间,都是在事故发生之后的五年内,也就是曹墨留学海外的阶段。

  从明面上看,是因为曹墨的诚心打动了那些海外的专家,而国内的大牛,则是曹家自己多年的人脉积累,再借着和梁家的关系搞定的。

  这种话,骗骗过路人倒是无妨,但已经产生怀疑的人根本不可能相信。

  应择一看着名单上圈出来的两个名字,若有所思。

  “这都好多年过去了,全球医疗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只要能找到比先前这两位博士更厉害的,也可以是救治的领域和方向上更专业的,应该就有机会。甚至,我们还可以走明路,就拿大老虎的报恩来做文章,还要特意把社会影响搞大点。”

  杜允谦深刻理解了好友话中的意思,忍不住鼓掌。

  “聪明,正常人都不会放弃治愈的机会,哪怕渺茫,何况都不用他们花精力。如果曹家人拒绝,反倒容易让人诟病。只要能看到曹晨最真实的现状,就有希望,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好了,这下大方向已定,找专家成了核心任务,可在座的四位都不算内行,没办法,还是得求助外援。

  杜允勋接到电话时,人还赖在徐秘书家只想着继续温存,结果硬生生被打断,还不能发火。

  谁让媳妇这个打工人,习惯了为五斗米折腰,一听是自家老板吩咐的任务,替他答应的贼快。

  作为专业人士,加之混迹在鉴定所的这些年,资源和信息都掌握充足,不算难事,何况还是帮自家人。

  杜允勋应承了下来,并表示会尽快给他们回复,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这边的四人暂且算是有了盼头,只要找准了人,就能大张旗鼓的整事了。

  杜允谦想起自家大宝贝说过曹家人的怪异之处,提醒应择西最好和大伙说说。

  “噢,对,差点忘了。我陪着爸妈一起去的曹家,当时只觉他们一家人对曹晨之事的反应都很微妙。结合查到的这些材料,我大胆推测,曹家父母并不是完全不知情。”

  这番言论实打实惊到应择一,“知情还会允许曹墨乱来?就算曹墨再怎么厉害,当父母的也不能......手足相残已经够可怕了,这......”

  钟晋为将受了点惊吓的小兔子揽进怀里,轻轻拍抚着后背,以示安慰。

  小家伙一直生活在父母和哥哥的羽翼之下,应端则的事对他而言就是打击,曹家的事更是让他的认知里添了些幽暗的元素,怕是又得消化一段时间。

  应择西也意识到自家弟弟这是难过了,声音很自然地放柔了一个频调。

  “许是曹墨控制了整个曹氏,权利被架空后曹家父母没办法,为了保住曹晨的性命,哪怕是植物人,也想他活着,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所以,我们才要想办法把人救出来。”

  这些全是应择西的猜测,但他相信自己的直觉。

  曹家在经营管理上的转变,在市场运作上的前后差别,多少能看出问题。

  现阶段的攻击性扩张方式和早些年的稳扎稳打,截然不同,这也反映出了管理人的格局不同。

  这也从侧面更加印证了,现在曹氏肯定是曹墨当家,曹父多半只是个傀儡。

  “这周末,应端则肯定会带着曹墨来参加妙妙和莱莱的婚礼,舅舅也给曹家补了请帖。曹墨的母亲与曹晨很是相像,我见过他们的全家福,你们今天也提起过要和曹墨碰头聊聊什么的,正好。晋为,你完全可以拿这个话题切入。”应择西再次交待提醒。

  “懂了!接下来还有时间,这几日我们都在想想,还有哪里想的不周全的,时时补充。”

  随着钟晋为这一声落地,本场交流会也算正式宣告重点议题讨论结束。接着,四人又扯了几句周六婚礼的安排。

  应择一被指定了提前去帮忙婚礼彩排,所以周四起就要告别家人和大老虎,和天天还有晓晓一起去酒店落户。

  正因为周四就不在公司了,周二和周三两天,应择一就泡在了研发部,天天和周海商量造船和造码头的事宜。

  研发部的众人越发觉得自家领导不务正业,手上这一大堆的开发需求都让他们包圆,自己就光顾着讨好老板娘。

  更可恶的是,前阵子那几辆变形车,实在是太过精巧,专利虽说是申请了,但居然没选择向上头提交量产审批。

  这种新奇玩意儿,只要投入市场必定是爆款,怎么就要和钱过不去呢?明明是那么爱财的人。

  说起爱财,周海之所以能与徐子新建立起深刻的共事友谊,大概率,爱财这个共同的兴趣就是触发点。

  周海的一号副手,也是周海的左膀,职务是研发实验室主任。

  这会儿,他正拿着新一轮的审批文件过来找领导签字。一想起大家都在锤胸顿足的事,他就大着胆子问了起来。

  “老大,咱们真的不提报一下变形车的生产?”

  应择一耳朵一竖,“变形车”这三个字立时引起了他的注意,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给他开发的那三辆。

  这车确实拉风,要是能卖的话,绝对大赚。不过,真要公开售卖的话,就不是他的独一无二了。

  何况,他也不参与公司的经营,不适合在此时乱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