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全家穿越后,我成了爸妈的后娘>第112章 弥补老妈退学的遗憾

  经过一夜的冷却,这些汤汁凝固成了清澈透亮的皮冻,中间还有一些没熬化的猪皮。

  多神奇啊,小兰感叹着,昨天那猪皮……满满的猪毛,还散发着一股猪肉特有的味道……

  谁能想到,经过那些看似简单的操作,竟变成这个样子。

  小兰伸出手指,想要戳一戳……可是……想到叶蓁蓁说过,这些都是吃食,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

  她默默的收回手指,在衣服上搓了搓,把覆盖在桶上的麻布盖了回去。

  她给崔健煮了四个鸡蛋,硬是塞给他带到山上吃,还叮嘱他记得分两个给云大成。

  崔健和云大成结伴上山后,小兰开始收拾厨房。

  把自己用的小锅换成大锅,烧起一锅水备用。

  大锅里的水还没沸腾,叶蓁蓁和婶子们就来了。

  第二天还是重复着第一天的工作,并没有什么改变。

  春花还是让云明礼和云明非带孩子们出去玩。

  叶云平死死的抱住叶蓁蓁的脖子,怎么也不肯放手,他实在是不想被云明礼勒着啊,他宁愿坐在院子里发呆……

  “娘……”叶云平凄冽的呼唤着……

  叶蓁蓁的额头冒出看不见的黑线,虽然坊间有「长姐如母」的说法,但是二子喊得这么顺口也太没节操了。

  “哎哟,我的心肝啊……”春花忍不住上前把伸出手的云明礼拉开,“好了,别哭了,哥哥不带你离开你娘……”

  叶荣福和云丹萝极其鄙视的瞥着叶云平,却又无可奈何,最后只能陪着那些小屁孩又玩了一整天的捉迷藏。

  第二天下工前,叶蓁蓁说明天要去县里取之前定做的铁盘,巧儿听了也要一起去,因为她儿子云博文休沐了,她去接儿子回来。

  “巧儿姐,我们民乐村有几个孩子启蒙了呀?”去县城的路上,叶蓁蓁无聊的问起。

  都说古代小孩启蒙的束脩可是很贵的。

  “就我们博文一个。”巧儿说这话的时候十分骄傲,但是她也知道原因,“我公爹是村长,每个月都有几百文俸禄。”

  “大海若是在县里做事,每个月也能有三四百文。”

  “可是为了让博文启蒙,全家还是要缩衣减食……”巧儿叹息着,除了每年的束脩费用,还要买笔墨纸砚、书本……这些的价钱也不便宜。

  “蓁蓁妹子,你是不是也打算让小荣去启蒙啊?”小萝是女子,小平还小,小荣的年龄最合适。

  叶蓁蓁看了眼一脸老气横秋的叶荣福,“呵呵,有这个想法。”

  老爸以前总是说,他上学的时候如何如何厉害,她都认为他是在吹牛。

  现在……倒是有机会亲眼见一见了。

  叶蓁蓁感觉到掌中握着的小手紧了紧,她低头看向云丹萝。

  云丹萝抬起小脸,眼中满是渴望。

  她……因为是家中长姐,又生在六零年代,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退学了,她现在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还有自己的名字。

  叶蓁蓁想起云丹萝以前说到读书的事情,常常长吁短叹。

  老妈退学后,教她的老师曾几次上门劝说外公外婆,目的是劝他们让老妈继续读书,说老妈的成绩很好,退学了实在可惜。

  可是家中还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外公外婆养活五个孩子已经十分拮据了,实在是拿不出学费和书本费。

  退学,应该是老妈一生的遗憾吧。

  “不光是小荣要启蒙,我也想送小萝去启蒙。”叶蓁蓁如是说道,她更想送老妈去启蒙,老爸在现代好歹也是高中毕业,然后去参了军,那个年代的高中学历已经很不错了。

  云丹萝的嘴角勾起,心情飞扬。

  “可是……我听说只有京城才有女夫子。”巧儿说,男女大防,女孩子启蒙肯定不能和男孩子在一起,一般只有大家闺秀或者是皇室女眷才有机会请女夫子。

  叶蓁蓁看到云丹萝眼中一闪而过的失望。

  “没事,我会好好存钱,等小萝再长大一些就给她请女夫子。”叶蓁蓁暗示云丹萝不要失望,自己一定会替她弥补心中遗憾的。

  巧儿笑笑,以为她只是哄着小萝开心,心中想着叶蓁蓁对孩子们是真心好,这个后娘太称职了。

  进了城门,叶蓁蓁一家和巧儿分开,相约午间到盛宴楼集合,今日也是米铺送面粉到盛宴楼的日子,正好可以跟着送货的马车一起回村子,也省的她们走回去了。

  沿街逛着,叶蓁蓁一家先到了米铺,掌柜看到她忙出来迎接,说剩下的那些面粉已经齐了,马上就准备送到盛宴楼去。

  “掌柜的,我还要再买上一千五百斤,你要多久可以备齐?”叶蓁蓁问道。

  米铺掌柜的心中暗暗惊讶,眼前这小娘子……看着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竟一下子定了三千斤面粉,而且都是精面粉。

  面粉是小麦磨成的,小麦的产量比稻子高,这也是面粉的价格低于米的原因。

  大乾国很多地方的稻子亩产十分低,可是小麦却能丰收,所以许多农户选择种小麦。

  他们把小麦磨成面粉做口粮,平时就做饼吃,多出来的小麦卖钱换日常生活的用品。

  若是种稻子,他们连口粮都不够。

  一个多月前,民乐村农忙,就是种的小麦。

  “一千五百斤的话,可能要八九日了。”掌柜的算了算日子,给了个宽裕的时限。

  叶蓁蓁可以接受,“那到时候还请掌柜把面粉送到盛宴楼。”

  掏出定金,“这是定金。”

  “对了,稍后送面粉去盛宴楼的时候,还请跟盛宴楼的伙计说一声,就说我进城了,还请他等我们过去一起去村里。”

  “好,没问题。”

  面粉定下了,接着叶蓁蓁去了打铁的铺子。

  那圆盘已经做出来了,薄厚也适中,是叶蓁蓁想要的。

  一共做了六个。

  本来她还要再买些木桶,定做一些木屉子的,现在有了崔健,就不用买了。

  昨天傍晚跟崔健聊了一小会儿,叶蓁蓁才知道他不但可以编制竹篮竹篾那些,还会做木工,都是幼年的时候跟着他爹学的。

  因为他爹娘很早去世了,他只学了个半吊子,后来的手艺全凭着兴趣自己琢磨出来的。

  成家后,他想赚钱贴补崔姑,便嫌弃这手艺挣不到钱,干脆跟着乡亲们来县里找事做,靠着力气赚钱。

  可叶蓁蓁却觉得这手艺不能就这样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