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国色朝酣(重生)>第78章 乐游原 ·

  “来人, 把这儿收好,我们去翠梅堂。”

  秋雁和听荷应声而入。

  听荷一边快速收着桌上分散的制药工具,一边不解地问道:“小姐, 还没有到半个月呢,要提前去吗?”

  秋雁赶紧捅了捅听荷的腰。

  听荷一惊,随即慌张了起来。

  敏心没有注意到她的话, 只是把玩着手心装着淡红色膏体的小团盒,沉默了一会儿, 似是下定了决心,她起身道:“有问题要向夏嬷嬷请教。”

  “哦。”秋雁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姐, 这小盒子还是装在药箱里吗?”

  “嗯。”

  “小姐, 已经备好了。”

  “走吧。”

  主仆几人到了翠梅堂,却被丫鬟告知夏嬷嬷此时不在家里。

  “那嬷嬷几时归来?”

  丫鬟弯了腰, 双手交握在身前, 恭敬地答道:“奴婢也不知。嬷嬷离去前并不曾告知过奴婢。”

  敏心盯着她挑不出一点错的姿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淡淡道:“我知道了。那等嬷嬷回来后, 还请姐姐告知, 就说我来送嬷嬷布置的作业。”

  “是,奴婢会为七小姐转达。”

  “小姐,那现在?”秋雁伴在敏心身边,觊着她的神色, 小心翼翼地问。

  敏心沉吟半晌, 抬头望望天边还没有完全落下去的夕阳, 转身道:“把我今日买的《新经尚书》取来,我们去玉润堂。”

  秋雁一怔:“您不是说, 预备让奴婢们抄上几本再送人的吗?”

  “书可以再买了,现在先去吧。”

  进了垂花门,小丫鬟把她们主仆二人引至后院,穿过月亮门,墙角栽着的几株老桂抖落一地碎金,幽幽暗香从头顶落下,愈发显得眼前这座精巧的小楼静谧幽深。

  敏心示意秋雁上去敲门。

  摩挲得发亮的包铜錾云纹门环轻叩了两声,松木门后很快就传来了脚步声。

  开门的是一个身着蟹壳青衫子、梳着妇人头的年轻女子。她脸色苍白,极瘦,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能把她吹倒。

  敏心礼貌地说明了来意,这女子点了点头,低声道:“九爷在楼上看书,七小姐请随我来。”

  敏心注意到,她虽刻意压低了声音,但仔细听,还是能听出那喑哑粗粝的本音,就仿佛……她的喉咙曾受过伤又粗略的愈合后的样子。

  夏嬷嬷与她讲课时,也曾说过后宫嫔妃里整治宫女的手段,其中有一种,就是用烫水灌入活人的喉咙,便是五脏六腑没被烫伤,嗓子也毁了。有那命大的挣扎着勉强活下来的,后来再发出的声音,便与她相似。

  而且,这女子方才转身时,耳畔缀着的珍珠刹那间光华流转,极为夺目。

  这般莲子米大小的珍珠,也只有南珠也能有如此璀璨流光。

  若是一个普通的婢女,能戴得起这样珍贵的耳饰吗?

  敏心注视着她的背影,淡淡的想,虽则近十年过去了,但她依稀还记得瑞桐的容貌,这,恐怕就是徐徽宁执意要纳的那个侍妾吧。

  听江氏说,永泰侯夫妇最终还是拗不过小儿子,让了步,同意让瑞桐进门,只不过除了名分什么也没有,就这样,徐徽宁也点头了。

  瞧着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除了她那一管和身段样貌完全不符的、明显后天受过伤的嗓音外,眼前这女子,顶多只能算是姿色平平,甚至还不如九哥自己美貌。敏心暗自思忖着。

  她带着敏心主仆二人从一段嘎吱嘎吱地生响的楼梯上到了二楼,徐徽宁果然就在其中一处露台上。

  庭院里的玉兰花树长势极好,枝桠还伸到了栏杆内,煦风吹过,洁白的玉兰花瓣飘飘洒洒落了下来,有几片刚好落在了躺椅里小憩的那人身上。

  敏心顿了一顿,抬眼望着眼前这片盛景。

  都说灯下看美人,此时看人也不遑多让。夕阳和煦的光辉洒下,这尊似玉雕琢的美人就闲倚在花间沉眠,便是世家最善画的人家,恐怕也描绘不出此时千分之一的美好。

  瑞桐轻脚上前,半蹲在他身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徐徽宁这才醒过来。

  敏心刚才看他睡着了,便知自己来得不是时候,因此颇为尴尬地取出《新经尚书》:“今日出门,路过书肆,刚好看到这一套书,想着九哥要下场了,便去买了来。”

  徐徽宁撑着身子坐了起来,接过了书,朝她道谢:“多谢七妹,出去在外还想着我。坐吧。”

  敏心看他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眼角唇边都有红痕,人较之前也憔悴了许多,不由得担心地问:“……九哥,你还好吗?听伯母说你早出晚归的,读书也须得注意身体啊。”

  徐徽宁凝固了片刻,强撑着伪装的壳子一瞬间卸下了,他垂头低声地笑了出来。

  笑声一声比一声大,敏心站在那里,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但看瑞桐,倒是十分淡定。

  徐徽宁笑够了,转脸向她淡淡道:“无事。”

  说是无事,但看他这样子,敏心也不好意思问出口,再随口寒暄几句,便匆匆告辞了。

  后面几日,敏心接连去翠梅堂找夏嬷嬷,都不见人影。她请安时和太夫人说了,太夫人也只是抚着她一头亮丽的黑发,慈爱地说:“许是嬷嬷有些私事呢。”

  敏心最后还是把到嘴边的话语给咽了回去。

  容心的婚期几经商议,定在了八月末,刚好是秋闱考生出场后的那几日。

  因着将要出嫁,容心很是不舍,请了她的闺中好友和一众姊妹来到澹园叙话,自然也请了敏心。

  敏心送了她一套头面作压箱礼,再就是陪着她聊天,缓和婚前她紧张的情绪。

  这日敏心才到澹园,就见窗下坐着另一位身姿曼妙的少女。

  敏心抿嘴笑道:“蕴姐姐今日倒是这般早。”

  窗下女郎转过头来,一张明眸皓齿的绝色面容,轻轻一笑:“左右我在家中也无事,还吵得很,不如到容妹这儿躲个清静。”

  她便是傅庭蕴了。

  敏心点头。想来也是,以她的出身,那群傅家人不在她出嫁前扑上来狠咬下一块血肉来,恐怕都不会放她出门。

  虽未开口,但傅庭蕴已看出敏心眼底的同情,淡淡地弯了嘴角,又转过头去。

  一时无话。

  等到容心过来招呼时,才热闹了起来。

  中途徐徽宁还来澹园给容心送过一回东西。是一件凫靥裘,光华璀璨,艳丽异常,遇雨不濡,很是罕见。徐徽宁见澹园里都是闺阁女子,虽有姊妹,便没有进门,只是隔着窗户与容心对答了几句而已。

  莹心见了便有几分阴阳怪气地说了句类似“到底是一胞双生的姐弟,难怪这般想着容心”的话来。她也定亲了,未婚夫是燕京城里一清贵文官之子,到底是不如庄王世子身份显赫的。

  容心丝毫不让,当场就呛了回去。这二人虽是亲姐妹,一下子便有了几分火药味儿。

  敏心却注意到,坐在窗下的傅庭蕴一直望着窗外,外头,那不是徐徽宁离去的方向吗?

  敏心一颗心还没提起来,就见傅庭蕴转过头来,含笑同容心说了句:“外头树上的鸟儿,叫得真好听。”

  她是在看鸟吗?

  敏心不敢细想。

  入暑后容心食欲变淡了,不仅吃不下东西,有时闻着食物的味儿还会呕吐。不出几日便瘦了一圈,连量体裁好的嫁衣穿上去,腰身都宽出了几分。

  程夫人怕她在城里闷出病来,到了婚期吉日还是这样,就向太夫人请示过后,准备带着容心还有家中几个女孩儿去城郊庄子上避一避暑气。

  原本程夫人还想着叫徐徽宁一块儿去,还是徐徽宁自己婉拒了,说是秋闱在即,他不好分心。

  程夫人就叹气。女儿儿子都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哪个她都不好撇下。还是想着容心婚期马上也要到了,人却不大好,便先跟着几个女孩儿到了庄子上,安顿好后吩咐长子媳妇卢氏照看这些小姑娘,就坐上马车急急回到燕京,又来守着儿子。就这般两地奔波,眼看着人也瘦了下去。

  容心自打住到了庄子里,没有燕京那般闷热了,再有乡野小菜开开胃,人很快便恢复了过来。

  她从小就是活泼好动的性子,长大后读了诗书学了礼仪便学着用贞静遮掩了性格。这下子挪到了庄子上,身边母亲嬷嬷都不在,只有一个大嫂看着她们,哪里还管着什么“笑不露齿”的仪态,每日想着法子玩闹,一干姊妹虽爱玩,却也没有她这也疯的,故而容心找不到人和她闹,最后竟是和庄头家五岁的孙女玩得最好。

  卢氏自己也是从姑娘时过来的,晓得女子一旦出嫁,便横生了许多的规矩,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行错半步,便有无数的流言化作箭射来。她嫁给徐徽宏也快十年了,也算是看着这几个小姑长大的,在她默许的纵容下,容心只要不出庄子,还在永泰侯府的势力之内,随她玩闹。

  怎么说,容心果然不负众望,一行人到了庄子不过五六天,程夫人前脚刚走,她后脚就撺掇世子夫人办一场夜宴。

  因为,“七月初七女儿节要到了。”

  卢氏宽容地笑笑,吩咐下人听从六小姐的指挥,搬来长案、香炉、贡品摆在月下,自己则坐在一旁闲摇团扇,含笑望着这群小儿女折腾着拜月仪式。

  敏心亦被容心强拉着参加了。

  她本想在房里趁着夜间凉快,读完一卷《本草》,再按照夏嬷嬷的指点看看《千金翼方》的。

  只不过没过多久她就庆幸,还好自己跟着容心一道出来了。

  她依稀看到了一溪之隔外的小山丘上,有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