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国色朝酣(重生)>第65章 越溪春 ·

  夏嬷嬷却没有答话, 而是把桌上的东西一拢,挥袖扫到一旁,从怀里取出一副玳瑁水晶眼镜架上了鼻子。

  她的眼神隐在闪烁着灯光的镜片后:“上次给你布置的作业呢?做出来了吗?”

  敏心忙从手边的小竹箱里取出一枚掐丝珐琅松竹图圆粉盒, 揭了盖子,递到夏嬷嬷眼下:“按照您教的方子做出来了。”

  敏心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火候没掌好,烧得有些过了, 作出来的粉不像您给我看过的那样细腻柔滑。”

  夏嬷嬷把这枚盛着淡淡桃花色粉膏的圆盒端起来放在鼻下轻嗅了一会,而后伸出一指沾了点粉点在了手背, 用掌心轻轻抹匀了,再翻倒手掌,隐约能见零星粉屑扑簌簌落下。

  敏心紧紧抿着唇, 吊着一颗心紧张地看向夏嬷嬷。

  却见夏嬷嬷面上并无忿厌不爽之色, 反而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玉女桃花粉’本就不易制作,需采晒端午间益母草, 烧灰后和以稠米饮, 小火熟炭煅一伏时,捣碎后反复搜炼两次,才能加石膏、滑石、蚌粉、胭脂一齐共碎为末, 碾捣制成。你作的这粉, 虽粗粝了些,但我观其气、色都没有变,效果想必亦可去风刺、消斑黯、滑肌肉。你不过听我讲过一回方子,略试试了陈粉, 就能作出这样的粉来, 实属不易。”

  敏心闻言, 这才舒了神情,笑道:“您过誉了。方子上将用剂、手法等讲得明明白白, 我只是依照方子炮制。”

  夏嬷嬷摇了摇头,感慨道:“这你却不知了。制香造粉一道,如同厨艺,有的人凭口授就能烧出一桌好菜,有的人即便手把手地教他,却也连最简单的米饭都焖不好。你已是我出宫以来,见到的最有灵性的孩子了,称一句天赋异禀也不为过。”

  敏心受宠若惊:“那也是您教的好。”

  夏嬷嬷一笑,把香粉盒放下,指了指身边的空处叫敏心坐过来。

  敏心赶忙搬了张小杌子坐在了夏嬷嬷的身侧。

  夏嬷嬷取过敏心送来的小瓶,将里面盛着的银白色液体缓缓倒入一尊三足黄铜缸里,声音低沉舒缓:“你不是问我,买水银作何用吗,今日便教你两个方子,一则医病,一则杀人。”

  敏心悚然一惊。

  夏嬷嬷浅浅笑了笑,笑意却没能传至眼底,等她低眉敛笑时,方才夸赞她的那个和蔼慈祥的老人咻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行走大胤宫阙四十余年屹立不倒的掌事女史夏女官。

  “敏心,你出身永泰侯府,在燕京长大,只是不常和其他勋贵交际,想来对高门大户里的秘事不甚了解。再过一月,就是你的及笄日,你长成大姑娘了,也该说亲了,有些事,应提前教你。”

  敏心忽然低声道:“嬷嬷,我知道的。我们府里已是燕京城难得的能长幼有序,相处和睦,遇事能守望相助的人家了。只是我们家虽没有那些腌臜事,但这些年来,只看大姑母嫁的承平侯府,多少也知道一点。”

  她抬眼望向夏嬷嬷,眼若寒星,十分锋芒:“听宋家表妹说,她除了大姑姑,原还有两个小姑姑和一个小叔叔,却都在陆续进宫后,再也没有回去过……是这样吗?”

  夏嬷嬷有些意外。

  她沉吟良久,才点了点头:“你想的,没有错。”

  敏心霍地觉得,全身血液一刹那冷冻凝固了。

  夏嬷嬷轻描淡写地说:“看来你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我就直说了,宋家那些事儿,和其他人家比起来,却也不算什么。这些高门大户朱门绣府啊,多得是恶心人的脏事。公媳扒灰、叔嫂通奸、父女相奸……和这些比起来,那恶毒婆婆磨磋儿媳的,叫媳妇孙女立规矩的,竟是大善人了。倘若把这恶心事全部抖落出来,这一半勋贵脑袋上的爵位,都将要不保。”

  她嘴角噙着一丝冷笑,望向敏心:“孩子,你听着。以你的出身门第,将来与你谈婚论嫁的,必定不会是什么白身人家。四夫人爱女心切,一定会为你好好择婿。只是万一她看走了眼,你那未来夫婿是个驴粪蛋子表面光的,我接下来教你的,你就要好好记着。教你制香调粉,是为悦己;教你识药学医,是为自医;教你化毒杀人,是为自保。如若有一日迫不得已,你有后招,就不会和……一样,被逼到绝境上了。”

  敏心僵硬地点了点头。

  夏嬷嬷看敏心似是被她所说的内容吓到了,便放缓了语气,温和道:“别怕。你现在还没遇上这些事儿,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定呢。眼下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和我学。这本事学会了,才是自己的,终生受益无穷。”

  敏心定定地看了夏嬷嬷片刻,忽然起身对着夏嬷嬷跪了下去。在冰冷的青石地板上,敏心“哐哐哐”认真地磕了三个响头,她伏地恭敬道:“您大恩大德,我无以为报。倘若您不嫌我愚笨手拙,请允许我斗胆唤您一声‘师父’!您已教我这许多,一日为师,必将终生相报。”

  夏嬷嬷起先被她吓了一跳,后面就平静了下来。随着敏心最后一字落地,她俯身双手扶起了敏心:“好孩子,你有心了。既然你愿意拜我为师,那老婆子就拿个乔,收下你这弟子。”

  敏心大喜,再拜道:“师父!”

  “好孩子,起来吧。”夏嬷嬷笑道,“你再跪下去,只怕我这儿的地板都要被你跪穿了。”

  敏心这才略带窘意地坐了下来。

  夏嬷嬷叹道:“便是你不说,我心里也是拿你做徒儿的。我一生未嫁,不曾有过子女,你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在我心里,和自家的孙儿孙女也没什么差别了。如今既定了师徒名分,那我更要把我压箱底的本事都传授给你了。”

  敏心急道:“师父,我没有这个意思!”

  夏嬷嬷看敏心急得脸红汗流的,笑道:“我晓得!看你这急的。”

  “来,你去捡些硫黄、伏龙肝、滑石和杏仁,再把铜铛和石杵取来,我教你调‘太真红玉膏’。这膏药正用可以敷面嫩肤,若是用轻粉调和,可治风疮瘙痒,水肿鼓胀和毒疮。”夏嬷嬷意味深长地说,“倘若用量得当,亦可伤人于无形。”

  敏心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她面前是用来记事的簿册,手执朱墨两色笔,每逢夏嬷嬷为她演示到关键时刻,她就用笔将剂量、现象仔细记录下来,十分认真。

  夏嬷嬷看在眼里,也很欣慰。只是她并不是那种会经常表达情绪的人,只是将手上动作,更为精细缓慢地演示着,直到敏心记下或是表示她听懂。

  这一教一学,时间过得飞快。

  等夏嬷嬷把太真红玉膏的制作流程都粗略示范一遍后,外头天色已黑。

  秋雁隔着帘子来问她们可要用晚膳,敏心惊觉她们错过了午膳。

  夏嬷嬷叮嘱道:“今日教你的东西,你已经大致学完了,剩下的只需勤加联系。你不要只盯着这个方子炼制,今日是意外忘了传午饭,你回去后,日常三餐要正常吃,养好了身体才是关键。”

  敏心点头,谢过夏嬷嬷,搭着秋雁的半边肩走回去了。

  照妆堂里江氏已经回来了。得知敏心又去见了夏嬷嬷,江氏笑着问了几句新教了敏心什么东西,敏心拣了不要紧的香方药方和她说了,随口敷衍过去了。

  敏心落座,江氏吩咐上菜,母女俩边吃边聊。

  话题无非是日常的吃穿用度,再有便是几家越溪春的生意近况。

  聊起越溪春时,江氏突然道:“瞧我这记性,这半天都忘了告诉你了。今日接着你大舅舅的家信,说他带着铎哥已在返程的路上了。若不是中途拐道去蜀中接了你舅母和表妹,只怕这会子已经到了。这一折腾,倒是恰好赶上你下月的生辰。”

  敏心喜道:“真的吗?”

  江氏笑道:“这还能有假?真真儿的。”

  她上下打量了一番敏心,满意道:“我儿聪慧,长得也好。横竖要上街给你舅父舅母他们挑些见面礼,你生辰还有半月便到了,你过几日就和我一道出门,也顺道去越溪春量量身材,叫他们送最时新的料子来与你做衣裳。”

  不等敏心开口拒绝,江氏又说:“不许推拖,不许拒绝,一定要去。你如今长得快,旧时留的尺寸是怕不符合了。”

  敏心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