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娘子金安>第一百二十六章

  傅灼带着妻儿秋天时从金陵乘水路出发,待到抵达京中时,已入了冬。

  一早便得到了消息的京中亲朋,早早便等候在了城门外的官道上。一见远远有马车过来,便迎了上去。

  傅家傅煜夫妇差了长子傅长衡来迎,余家那边余岁安今日不休沐,便是余丰年夫妇来迎。余丰年去年又参加了春闱考,不知是他自己的确有本事,还是天子心中觉得愧疚,亲自点了余丰年为状元郎。

  如今的余丰年,在刑部任职历练,如当年的傅灼一样。

  一别就是三年,虽说三年时间也快,但原本十分要好的人要分别这么久,总是会怀念的。虽然期间也常有书信往来,但书信就是书信,又怎能比得了亲自见面呢?

  所以,久别重逢,大家都十分激动。心中的喜悦之情,一时都溢于言表。

  男人们还好,到底有所克制。那边,梁晴芳马馨兰,还有春禾意柳等几个早同秋穗抱成了一团。

  当年分开时,大家都还是少女或是初初成亲的少妇。如今再见,便是连意柳这个年纪最小的,也寻到了如意夫婿。梁晴芳同马馨兰,更是都为了人母。

  秋穗手中牵着皓哥儿,这会儿俯下身来一一告诉他谁是谁。傅长皓,皓哥儿,别看年纪小,但记忆力却很好,人也聪敏,很快就把哪个是哪个记得一清二楚,还跟着阿母都喊了人。

  梁晴芳夸他说:“他才这么小,好聪明的小脑瓜啊。我们家庆哥儿日后要是能有他一半聪明,我就阿弥陀佛了。”庆哥儿比皓哥儿小,这会儿才会走路。

  那边傅灼同余丰年和傅长衡打了招呼后,便朝女眷这边望来,恰好就听到了梁晴芳的话。

  傅灼便笑着接话道:“这话可不能乱说,也不看看他爹爹是谁。他爹可是状元郎,又怎是我可以比的。状元的儿子日后肯定要比进士的儿子聪明。”

  梁晴芳笑道:“多年不见,傅大人如今越发开朗了。”

  众人一处笑笑闹闹,然后各自登车往城内去。傅府内摆了简单的接风酒,余丰年等人也不是外人,自然一并跟着去吃酒席。

  傅老太太在家翘首以盼,盼着人回来后,立刻抱了皓哥儿在怀中。老人家还算健壮,皓哥儿也不大,旁边有嬷嬷婢女盯着看,她老人家抱一会儿小孙儿,还是不在话下的。

  母子婆媳又是一番热闹后,男男女女的,各自分开坐。女眷们跟着老太太去了内院,男眷们则留在了外院,傅煜不在,则由傅长衡这个侯府的世子招待。

  饭毕,又各自闲话一阵,之后散了后,傅老夫人这才立刻拉了秋穗单独说话。

  吴氏也想知道如今姑妹的情况,早也知情的她,便也跟着走了进来。

  一进来就听秋穗说:“您老人家放心,阿姊这几年过得可好了。我们一处住一处吃,各自有了身孕后,更是一处安胎、一处养孩子,阿姊的生活不说赛似神仙,但也绝对差不了多少。虽没有多大的荣华富贵,但却衣食无忧,卢家阿兄更是对她呵护备至,她一点苦头都不曾吃过。”

  老太太越听心中越踏实,明明知道她过得很好,但却总忍不住再细细去打探。

  比如说,问她们两个生养时顺不顺利,有没有吃苦头。又问她们怀胎时害喜反应大不大,可是吃不下饭。对此,秋穗都一一如实说了。

  吴氏怕老太太再这样问下去会没完没了,会又再触及到一些伤心的往事,于是赶紧趁势岔开了话头,问秋穗道:“如今五郎调任回京,你们日后就不走了吧?”

  吴氏这话问得有些莫名其妙,既都调任回京了,当然是不走了。

  老太太立马笑话她说:“你是忙糊涂了,当年他们离开,就是因为五郎被放了外任。如今既任满调职回京了,当然不会再走了。”又说,“日后五郎就算再放外任,那就叫他一个人去好了,秋穗同皓哥儿是必须留下来的。”

  吴氏趁势说:“那您老人家这话敢当着五郎面说吗?您强留他的媳妇和孩子,他不跟你拼命才怪。”

  老人家听后,忽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她自己倒也承认,若日后真有那一刻,她还真就不敢强留。

  这个小儿子,她是拗不过的。

  被吴氏这么一打岔,话头也渐渐变了。不再谈及金陵和过去,而是只说起了当下。

  吴氏说:“你的如意春酒楼如今生意可好了,是京中名媛贵妇们的常去之处。要说那春禾……的确是很有做生意的头脑,她当时在老太太身边侍奉时,看着本分,人也木木的,没想到,如今出去了,反倒是大放异彩。人也机灵了,会周旋应酬了,同京中好些个夫人娘子们,都成了密友。如今京中,提一句如意春的祝娘子,怕少有人不知的。”

  春禾能有今日,秋穗很为她高兴。如今,她也算是真正活出了她自己的风采,已经彻底从过去的阴霾中走了出来,活成了她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金陵那边的点心铺子只是点小生意,秋穗临回京前,也都一并交给冰蓝他们打理了。以后只每年年关时,那边会把账目和一年的盈利送过来,其余时间秋穗也不会管。那里的生意,本也知道不会呆长久,只是闲来无聊时做着玩玩儿的。心思自然也花了,但肯定没有花在如意春上的多。

  但回了京城后,秋穗还是希望能多花些心思在酒楼生意上的。

  虽然现在酒楼被春禾他们打理得很好。

  回了京后,有老太太一起稀罕皓哥儿,也有大嫂吴氏愿意帮着照看,秋穗便更多了时间忙自己的事。有些年头没回来了,久别重逢,小姐妹间聚起来一时难舍难分。

  秋穗每年都能收到如意春的分红,所以她知道酒楼这几年来每年的进项。所以,当得知春禾和意柳都已经在京中购置了一处自己的宅院时,秋穗一点都不诧异。

  秋穗离开京时,特意交代了穗园可以一直给春禾同意柳住。但回来后,春禾同意柳都按着市价把这两三年来的赁金交给了秋穗。秋穗推辞了一番,见她二人丝毫不肯退让,便就收下了。

  今日小聚,是在春禾的住处。这里虽不大,只有两进的院落,但却足够她同儿子一起住了。对如今这样的日子,春禾极为满意。

  已经入冬,近来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春禾将宅院的一处布置成了雪庐,屋里烧着炭火,支摘窗大开着,三人静坐窗边,赏着窗外的雪景。

  如今春禾也算是后半生不愁吃喝了,只要如意春经营得当,她日后的每一年,都将有一笔不小的进项。

  日子稳定又宽裕,人也会有更高的追求。

  所以秋穗问:“姐姐这几年……可遇得个如意郎君?”

  春禾突然朝秋穗望来,她闻声垂眸浅笑,然后将头轻轻摇了摇。

  “说实话,我如今就只想好好教养嘉哥儿,别的心思都没有。”

  秋穗觉得阔别三年后,春禾也成长了很多。如今在她身上,很是有种岁月沉淀下来的美好。没有从前那么自卑了,如今她不论行事还是做生意,都是坦坦荡荡大大方方的。

  像她这样温柔又美好的女子,怎么可能没有像样的郎君看得上呢?

  虽然三年来,她都不曾在信中提过一句有关情爱之事,但秋穗总觉得,凭春禾这样温婉的相貌和稳重的性格,不该不会有人喜欢和示好。于是,她悄悄挪开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意柳。

  意柳早按捺不住想说了,只是怕春禾不让说,她才一时没有吭声的。这会儿见秋穗朝她望了来,意柳再憋不住,立刻开口把近几年来谁谁谁向春禾示好过的事全都说了。其中不乏还有勋贵人家的子弟,但春禾愣是一个都没松口。

  秋穗听后又望向春禾,春禾却平静得很,只是淡然一笑。

  “我只是觉得……女人这辈子,不一定非得寻个良人嫁了的,凭自己的本事,难道就不能在这世间立足了吗?”春禾自有自己的一番见地在,“我觉得你们现在这样的日子很好,有良人可靠,夫妇恩爱,生活美满。可我这样的日子也不错啊。难道,只是因为我不曾再嫁,就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女郎了吗?”

  曾经也有不少媒人来登门提亲,其中的说辞不乏是什么“女人这辈子,总归是要有个倚靠的”这一类的话。每回听到她们这样说,春禾也不辩驳,只一笑了之。

  也只有秋穗回来了,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春禾才会这样直白的袒露自己的心声。

  她不愿再嫁有错吗?

  秋穗听后略微一愣,显然她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所以紧接着也释然一笑,不再劝,也不说什么,只是顺着春禾话道:“姐姐说得没错,女郎嫁不嫁人,什么时候嫁,都不该旁人来决定。只要姐姐日子过得好,每日都能开开心心的,就比什么都好。今日听姐姐一言,我也豁然开朗。”又调笑说,“三年不见,姐姐如今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了。”

  春禾笑着打了下她手:“你少打趣我。”又趁势道,“如今你回来了,酒楼里的事你也得管起来。你不知道,这几年我和意柳多累,如今,也该轮到我们清闲清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