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飘渺烽烟>第180章 第一百八十章,攻关

  赵军全部渡水完毕,复与王龁所率的秦军相战。秦军兵少力薄,不敌,又往西退去。

  这时已是深夜,赵军虽燃起火把,赵括目力虽佳,却到底不能像白天那般看清广阔战场的详细地貌。赵括是谨慎之人,此刻既已踏足敌军阵地,自当万事警惕。他恐防秦军在前方设伏,遂未再穷追猛打,只派了几名斥候潜行过去刺探情状,大军留在原地。

  这个地方正是长平镇。

  长平镇本是一处毗邻丹水的军事据点,故四周筑有壁垒。这些壁垒虽经年失修、不够巍峨坚固,却也可权作防御之用。

  赵括令全军扎寨、火头营埋锅造饭,不多时,将士们已吃上热腾腾的饭食。是晚,赵军便在长平镇歇宿。

  次日辰时,斥候们回到军中,向赵括汇报道:“启禀马服君,王龁与秦军退到黄土关了。”

  贾亶、朱呈、季攸笑道:“秦贼自知战力不及我军,这么快就退缩防御了!”

  赵括道:“我且去黄土关瞧瞧。”遂与贾亶带了一小队轻骑出营。

  丹水西岸,地形以山坡冈陵为主,空旷平坦的原野少于东岸。众骑西行一个时辰,靠近黄土岭。

  只见晴朗阳光照耀下,横贯两脉山岭、绵延百里的秦长垒,毫无隐蔽的呈现于天地之间,浑似一条傲岸的巨龙,尽情向观者展示它雄伟磅礴的身姿。

  贾亶翘首眺望秦长垒,心下甚是震撼,口中叹道:“秦贼修筑的长垒,不输于我们赵军的百里石长城啊!”但他旋即想到了一件事情,继而冷笑道:“呿,秦贼这道长垒,有一半是我们前年筑造的西垒壁!全怪廉颇老匹夫兵略拙劣,害得我军连连败退,我军辛苦建造的壁垒,如今却被秦贼占为己用,而且还是用来对付我军,真是天大的讽刺!”

  赵括内心亦是感慨良多,不过他并不像贾亶那样怨恨廉颇。

  众骑又往前行,离黄土关更近了一些。

  赵括目睹黄土梁的特殊形势和黄土关的雄固关楼,暗叹道:“王龁把西垒壁延长至黄土岭,又在黄土梁设了关隘,到底是有几分见识的。”

  贾亶伸手指向关楼,问赵括道:“大哥,王龁肯定躲在关上,我们几时来攻关?”

  赵括双眼炯炯,神态端然,道:“明天。”

  贾亶豪爽的呼道:“好也!”

  赵括兀自望着黄土关,嘴角微漾一丝意气风发的笑色。

  在险峻的山岭地形中作战,军队为了节省体力和方便车马行驶,通常不会直接翻山,所以攻防交锋大多都是发生在山口、路口这些位置,而防守的一方在山口、路口设下关隘,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举措。是故,赵括见到险要的黄土关,并不觉特异。何况黄土关地势虽险,但相较于天下著名的那几处雄关,实要逊色不少,因此赵括不以为惧。

  赵括还思忖着,黄土关的所在地偏北,恰好远离南方的太行陉,赵军在此处作战,秦军即使分派重兵自太行陉赶来挟击,少说也要耗费半天光景方能抵达,赵军有充裕的时间察觉敌情、作出应对,可避免出现慌促混乱之状。

  至于攻关之战本身,一番激烈恶斗恐怕难免,但赵括对自己麾下将士的战力抱有充分的信心,而且晋阳城的偏师也已出动,不日将至秦营后方施袭,届时两支赵军合力夹击秦军,战斗必然事半功倍。

  赵括心中这般谋算,便和众骑继续在周围观察地势。

  近黄昏,赵括回到长平镇,宣布明日攻打黄土关,全军上下无不振奋。赵括又命火头营整治了好饭好肉,让将士们饱餐一顿。

  夜幕之下,长平镇簇簇篝火灿烂如繁星。三十五万赵卒分部围坐,热热闹闹的享用美食、畅谈战局,无人不是企盼着多杀敌军、多立战功、破关得胜。

  主帅大帐内,赵括和三位义弟也在饮食。贾亶、朱呈、季攸兴致极高,三张嘴不停的嘲讽王龁、贬低秦军。赵括却显得十分淡静,只默默的用餐。

  三位义弟见赵括长时不语,问道:“大哥怎不与我们一道说说笑笑、放松心情?”

  赵括摇一摇头,道:“大战在即,我身为主帅,不能随便放松。”

  朱呈笑道:“大哥勿要紧张,区区黄土关,哪能挡得住我们三十五万精锐赵军呀?当年孟尝君田文和齐将匡章率齐、赵、魏、韩、宋、中山六国联军伐秦,竟打进了函谷关、逼得秦王割地求和,现今我们的军力不逊于当时的联军,大哥的兵略远远高于田文、匡章,那黄土关又远远不及函谷关险峻,我军岂有不胜之理?”

  函谷关是秦国最重要的关隘,山谷极深如函,道路又奇窄、仅容一车通行,洵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世天险。田文、匡章率领六国联军攻破函谷关一事发生在三十多年前,彼时联军已在函谷关下鏖战两年,终于秦军主帅用兵失误,田文、匡章见机而行,遂创造了这桩兵事奇迹。但是在六国伐秦的二十年前,楚、赵、魏、韩、燕五国曾联合攻打秦国,秦国孤军力战,最终凭借函谷关天险,大败五国联军。

  与函谷关得天独厚的地形相比,黄土关确实算不上什么险关。

  “此役可胜,此役必胜!我军绝不辜负朝廷与国人所望!”赵括在心底默念,双目中的光芒灼亮如炬、锐利如剑。

  翌日拂晓,赵军拔营,三十五万兵马离开长平镇,向黄土关进发。

  秦军哨探望见接天连地、绵延十余里的赵军大队,立马赶回营寨通报。王龁至白起帐中接受指示,随即登上关楼,督率甲士应敌。

  婷婷坐在屏风后,双手抱膝,乌眸呆呆的睁着,雪白秀丽的脸庞上无一丝表情,一颗心却剧烈急跳,好像随时会从喉咙蹿出!

  “阿括终究还是来了……终究还是来了……”她脑仁胀得难受,胳膊在衣袖中瑟瑟发抖。

  她曾经怀有一线幻想:“也许阿括不会来。也许阿括发现了什么疑窦,就撤回去了。”

  但她又清楚的知道,倘若赵括不领着赵军来攻打秦长垒,那么白起的谋略就难以实现,而白起的谋略实现与否,不仅关乎白起的威名和战役的成败,更关乎秦军二十八万将士的性命前程,关乎整个秦国的利益鼎祚!

  如此重大的兵事,她是没有权力、没有资格去干涉的。况且她心里爱着自己的丈夫,也爱着自己的祖国与军民,她希望丈夫打胜仗,希望祖国军民劳有所获。

  可她对赵括的爱,亦是无法完全抛却的。

  她与赵括情如至亲,宛似母子。慈母,怎舍得孩儿冒险?

  “战,要赢。阿括,要救。”婷婷喃喃自语,欲伸袖拭目时,白起递过来一杯清香的蜂蜜兰花茶。

  婷婷双手接下杯子,垂着脸、小声问道:“老白,我们现在还不能去关楼,对不对?”

  白起轻抚婷婷的肩膀,温然道:“恩,我们还不能去。”

  婷婷抿了一小口茶,细眉紧紧的蹙着。

  黄土关,战鼓雷鸣,震天动地。

  王龁一声令下,楼门大开,一队秦军黑压压的杀将出来,在关下列阵。队伍前三排为弩手,弩手后方为密密层层的盾矛手,盾如铜墙、矛如铁林,气象森然。与此同时,黄土粱谷道两侧的壁垒上也布满了秦军弩手、严阵以待。

  赵括依据地形,让赵军大部停驻在秦军□□射程之外的一片缓坡上下,然后分序调度将士编队结阵。

  因黄土梁谷道形势深狭,不适合骑兵驰行,赵军的攻关兵阵便由盾矛手和井阑队作为先锋,盾矛手居中结阵,井阑队在盾矛手两翼。云梯队、冲车队暂在后方待命。

  “攻!”贾亶、朱呈敞声高喊,赵军大阵中千万面红蓝双色的旗帜高高飘扬,一支万人队离开大阵,攻入黄土梁谷道。

  谷道内与秦长垒上的秦军弩手纷纷放箭射击赵军,利矢似蝗似雨、密集蔽空。赵军先以盾牌挡御,随后井阑上的射手向垒上的秦军反击,而盾矛手继续以铜墙铁壁之阵往前挺进。

  待赵军盾矛手与地面秦军十分接近时,秦军三排弩手火速后撤,盾矛手呼喝着大步上前。

  刹那之间,两支盾矛兵队在谷道内猛烈相撞,进击的步伐、来往的绞杀,令谷道山地大动!滚滚尘沙中顿即充满了横飞的血肉,干燥的秋风顷刻变作阴森又催人作呕的腥风!

  常年宁静的黄土梁谷道,此时俨然已是一条恐怖的死路。凡是踏进谷中的人,无论是秦卒、或是赵卒,皆将陷入死亡的泥潭深渊。

  但两国士卒谁也没有恇怯,谁也没有退避!他们每个人都怒吼着、咆哮着,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纵是倒地难起,亦要设法再将矛尖刺入敌人的身躯!

  赵括、王龁在谷道东西两端观望战况,眼瞅着己方士卒阵亡,心中俱感悲愤。然战争原是这般残酷,牺牲在所难免,身为将帅,绝不能被仁慈怜悯的情绪动摇了斗志。

  “狭路相逢,勇者取胜!”赵括和王龁怀持着同一个信念,不断往谷道内增补兵卒。

  这一战,从巳时初打到酉时末,交锋的双方势均力敌,赵军进攻迅猛如怒涛,秦军守御坚稳如山岳。

  西方的天幕已布满斑驳的晚霞,颜色格外猩红刺目。仿佛是沙场纷扬的血污,一团团飞溅上九霄,染透了重重云层。

  赵括望着流血漂橹的谷道,表情甚是凝重。

  两军鏖兵、胜负难分,今日是否还要再战下去?

  赵括斟酌良久,终因爱惜兵力,下令鸣钲。

  谷道内的赵军听到钲声,各级军官立刻指挥属下士卒变换阵型,前队改后队,结阵东撤。

  赵军一退,王龁即命秦军撵上追杀。

  但赵军战意犹高、勇气犹盛,虽在撤退之中,兵阵仍严密坚牢,随时可发挥凌厉的战斗力,秦军一逼近,赵军便英勇的与之搏杀。

  由于赵军顽强,秦军这次追击竟没取得可观的收效,反而自损了不少甲士。王龁见状,忙又令秦军停止追击。

  赵军退出谷道,与主部汇合,赵括右臂一挥,全军退后。

  夕阳西坠,星月甫升,黄土梁阒寥如往昔。

  可是数里长的狭窄谷道中,却挤满了狼藉的尸体与兵器,土壤被血浸得污浊泥泞。阵阵腥臭散发到空中,被萧瑟的夜风吹向四面八方。

  一支秦军千人队走出关楼,兵卒们皆以粗布围住口鼻,沉默而迅速的清理战场。

  赵军并未退远,只在距离黄土关十里的山坡上扎营,暂作休整。

  子时,朱呈、季攸两人走进主帅大帐,道:“大哥,今日黄土关一战的阵亡人数已清算好了,共一万四千人。”

  赵括点一点头,眉心深锁,神态沉郁。

  站在旁边的贾亶厉声道:“我们阵亡一万四千人,秦贼也占不到便宜!他们至少死了两万人!”

  季攸道:“我猜不止两万,他们至少死了三万人!”

  赵括双臂交抱胸前,道:“不管秦贼损耗了多少兵力,我们今日一战也是失利的。我们连黄土关的关楼都没摸到。”

  朱呈咧嘴道:“秦贼不过是利用了黄土梁的狭窄地形罢了,若换个宽阔的战场,我们可出动风雷骑冲击,他们焉能抵挡?”

  赵括道:“作战本该利用地形。如今秦军占据地利,又有长垒关隘,这些皆是我军进攻的困阻。”

  贾亶笑道:“大哥勿忧,我们一次攻关不成,那就多攻几次。秦贼攻打我们的丹水东阵地,可是连着打了一年半都没打下来呢!”

  赵括摇头一笑:“我们此战不能和秦贼久耗。”

  季攸道:“我们当然用不着打一年半那么久!我们的人数比秦贼多、战力比秦贼强、大哥又比王龁厉害,秦贼现下仅是负隅顽抗罢了,撑不了几天的!”

  赵括跟着父辈征战多年,参与过的攻关、攻城之战不下十场,从没有哪一场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他也明白,今日未一举攻克黄土关,实属寻常,虽心底免不了感到遗憾,却毕竟不必气沮。

  “明天再去攻关。”赵括对三位义弟道,“眼下我们需用战力声势挫伤秦贼的士气,取得胜机!”

  贾亶、朱呈、季攸三人点首道:“是也!”

  赵括又皱眉沉思了会儿,突然咂一咂嘴,道:“按我预计,晋阳派出的偏师理应在今天抵达秦营后方施袭,但我今天所见,王龁与秦贼始终专注于黄土关,不曾分心、也无慌忙之状,莫非偏师还未抵达、尚在途中?”

  季攸道:“两万人马行军赶路,耽搁个一天半日也是有的。”

  朱呈和贾亶拊掌道:“今天没到,那就明天到!晋阳的兵马是奉大王御旨行事的,断断不敢耽搁太久!明天我们两面夹击秦贼,秦贼定然大乱,我们便可攻下黄土关啦!”

  赵括听着义弟们的欢声,心中亦如此展望。

  然而,自晋阳开赴长平的这支赵军偏师,今日实已如期到达秦营后方。

  但秦军一早就做足了准备,是以赵军奇袭失败。

  “武安君,末将遵照您的指示,收缴了五十面赵军军旗。”张唐向白起抱拳礼揖。

  篝火彤彤,明晃晃照亮了堆叠在地面上的红蓝旗帜。那些旗帜有的完整、有的残破,表面随处可见凌乱的血迹。

  王龁右手摸着下巴,笑呵呵的道:“赵括臭小子,还真派了支军队来奇袭我军大营啊!幸亏起哥料事如神,否则我军可得手忙脚乱一阵嘞!”

  张唐深拜道:“武安君之兵略,末将万分钦佩!”

  白起冷峻不言,转身阔步返回营帐。

  他一径走到屏风后,张臂抱住正坐着发呆的婷婷。

  婷婷面庞微仰,轻声喟叹道:“阿括也是个聪明的主帅啊……可为什么他第一次挂帅,偏就遇到老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