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飘渺烽烟>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抉择

  太后离世,婷婷又一次深深的感到人生聚散无常,心情甚是沉重。

  这天,她对白起说道:“老白,我们能否去陶郡看望穰侯?”

  白起道:“秦国处于丧期,想来不会发生兵事。我明天就向大王告假,大王应该会允准的。”

  婷婷浅浅的一笑,又道:“我还要回华山一趟。虽然师父立下门规,我们这些弟子在完成修行前都不能返回师门,但我心里很是惦记师父,所以仍想厚着脸皮回去看望她。”

  白起笑道:“好,我陪你一道回去。我们先去华山看望你师父,然后再去陶郡。”

  婷婷稍稍垂首,长睫丝丝如雨,道:“多谢老白。”

  白起吻了吻婷婷雪白的脸颊,温柔道:“婷婷客气啦。”

  第二天,白起上书告假。秦王嬴稷道:“也好,你和小仙女去陶郡散散心,顺便替寡人捎些物事给冉舅父。”

  白起夫妇回到武安君府,用过午饭,着手整理行装和礼物。

  申时许,门外的一名守卫跑至院子里,向白起夫妇禀报道:“武安君,夫人,外头来了一位女居士,自称与夫人相识。”

  白起剑眉微竖,警惕的道:“该不会又是找上门来寻仇的?”

  婷婷了解白起所忧,轻轻挽了他的臂膊,莞尔道:“如果是智师姐那样的,早就破门而入了,岂会彬彬有礼的让人通传呢?”与那守卫道:“有劳你将客人请进来。”

  守卫抱拳道:“谨诺。”转身奔向大门,不一会儿,领着一位女子走来。

  那女子穿一身靛青色的长袍,头顶绾一圆髻,玉冠古拙、帻巾素雅,俨然是避世修行之人的装扮。她行动时仪态庄重,步履沉稳,气度清逸出尘之余,颇有端严的长者风范,但观其容貌,又是眉目娟丽,难觅岁月印痕。

  婷婷惊呆了,睁大双眼愣了片晌,急忙迎上去,跪地行礼道:“弟子拜见师父!”

  白起挚爱婷婷,此刻听闻婷婷的师长到访,他岂能不遵礼数?当即大步追到婷婷身畔,也跪下来行礼,道:“晚辈是婷婷的丈夫,拜见前辈。”

  青袍女子微笑点头,道:“礼节已是周全,你俩起来罢。”

  白起扶着婷婷站起。婷婷面泛红晕,腼腆的与青袍女子说道:“师父,弟子下山后没多久就嫁人了,弟子的夫君是秦人白起。”语毕,双眸星辉迷离的望向白起。

  白起的双眼也俯望着婷婷,目光透亮、深邃含情。

  青袍女子对白起道:“老身道号西岳居士,久仰秦国武安君盛名。”

  白起道:“晚辈不敢当。”

  婷婷笑吟吟的对西岳居士道:“师父,弟子正准备明天带着老白一起回华山拜望您呢,没想到您今天先来了弟子家里。还请您移步厅中用茶。”

  西岳居士微笑道:“善。”

  白起夫妇遂将西岳居士邀进大厅,请她坐上座。章氏领着两名侍女摆好茶水、果物、糕点。

  婷婷对章氏说道:“章姨,今天我师父在此用晚膳,你叫阿扉、阿禺多烹制几道精美的菜品,不拘束荤素,只是别油腻了。”

  章氏笑道:“谨诺。”便与侍女先行退下。

  白起夫妇一齐向西岳居士敬了一杯茶,婷婷道:“师父,您既然惠临弟子家中,就请多住几日,让弟子尽一尽孝心,之后弟子和老白再一道送师父回华山。弟子为师门备的礼物,也正好一并带上山去。”

  西岳居士和蔼的道:“不用这般麻烦了,师门中尚有其他事务,为师今晚必须回去。师门的规矩亦是一定要遵守的,你不可带着你的丈夫一起回师门。”

  婷婷脸上露出失落的表情,但又不敢违逆师命,垂眸道:“弟子明白了。”

  白起伸手轻揉婷婷的肩膀,温然安慰了几句。

  西岳居士淡淡的一笑,道:“武安君,老身想与婷婷单独叙话,请你回避片刻。”

  白起不禁皱起眉头,两眼一瞬不瞬的注视着婷婷。

  婷婷捏了捏白起之手,道:“我与师父阔别多年,自然有不少体己话要说。你先在外头等我一会儿。”

  白起万般无奈,喟叹着答应道:“好吧。”起身向西岳居士作了个揖,走出大厅。

  西岳居士看着婷婷,笑容越发慈蔼,招手道:“婷婷,过来。”

  婷婷遵行师命,款步走过去,跪坐在西岳居士傍边,问道:“师父,您这些年来身子安好么?”

  西岳居士道:“为师身子康健。”抬起右手,缓缓抚摸婷婷的雪颊、乌鬓,慈声笑道:“婷婷全然还是当年下山时的模样,只是做了贤妻,眼神比当初温柔了许多。”

  婷婷心中得意,不由得“嘻嘻”娇笑两声。她的容颜原就显得青春年少,此际再这般眉飞色舞的活泼而笑,俨然即是一位纯真烂漫的美丽少女!

  西岳居士握住婷婷双手,道:“婷婷,你修行得很好,无论是武学还是心性,你都已经取得了深湛的造诣。”

  婷婷垂首谦笑道:“师父过奖了。”

  西岳居士道:“你经历了世人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感悟了盛衰荣辱、聚散生死,你在俗世间的修行已是完成了。为师这趟来寻你,正是想让你跟随为师回华山,以你的修行所得,加上你过人的灵性与悟性,只消假以时日,再潜心静修数年,你必能获得大成,便是升华为仙客,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婷婷听完这番话,轩扬着的细细淡眉倏然蹙起,小声问道:“师父是要弟子一个人跟您回去吗?老白是不能与弟子同行的,对么?”

  西岳居士道:“白起本非我们门派中人,当然不能陪着你回去,此乃门规限制。况且他待在你身边,你必定无法潜心静修。”

  婷婷苦涩的一笑:“师父言之有理。”于是后退一尺,慢慢屈身拜下,额头着地,道:“师父,请恕弟子不孝,弟子不能跟随您回华山。”

  西岳居士笑着叹了口气,她仿佛丝毫不觉惊讶,仅是眼神之中微透出些许遗憾之意,道:“也难怪,为师瞧得很清楚,白起爱你、待你好,你也爱白起,所以你不愿意与白起分离。”

  婷婷两腮胀红,道:“是的。”

  西岳居士扶起婷婷。婷婷抬头之时,灵动的乌眸已是晶泪盈盈。

  “傻孩子,你害怕为师会强逼你离开白起吗?”西岳居士柔慈的笑道,“为师虽然教学严格,却也一贯遵循‘长而不宰’的道理,你若不愿与你丈夫分离,为师绝不勉强你。”

  婷婷揉一揉眼睛,道:“多谢师父成全。”

  西岳居士抚着婷婷的头顶,目光渐聚忧色,道:“为师想让你回来,并不只是为你的修行前途考虑,为师还担忧着你的处境、你的心情。你之前经历的生离死别、杀伐屠戮,姑且能说是世俗修行的一部分,但往后你再遇到那等事,对你可就全无益处了。”

  婷婷静静的听着,一声不响。

  西岳居士续道:“为师了解你的性情,你心地善良,从小就喜欢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而且你还希望身边的亲朋好友也都能平安快乐。然而这俗世中有多少快乐,便也有多少苦难,你的爱人、你的亲朋好友的命运,都不由你控制,即使是你自己的命运,也并非掌握在你的手中。”话至此处,长长一叹:“婷婷,你是个好孩子,为师心里舍不得让你去经历太多的苦难。”

  婷婷眼中蓄泪,又向西岳居士磕了个头,道:“弟子感激师父关怀,只盼他日能有机会,报答师父的无上恩德!”

  西岳居士搀婷婷起身。

  婷婷低着头,道:“师父,还有些事,弟子一定要向您禀白。弟子下山后遇到过智师姐、吕师姐、闽师姐,我们姐妹各为其主,在一次纷争之中,弟子打伤了智师姐,闽师姐亦惨死在弟子眼前。两位师姐遭遇不幸,虽非出于弟子本愿,但弟子始终是损害了师门情义,甚感愧疚。”

  西岳居士微微点首,道:“你们师姐妹的情况,为师心中有数。你们早已长大成人,每个人皆有自己的主见,为此选择不同的道路,继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实属自然之理。为师对你们的境遇固然有喜有悲,却也不必评断个中是非对错。”

  婷婷依然低着头,内心悲思连绵。

  西岳居士笑道:“罢了,莫再谈论不高兴的事情。”旋即饶有兴趣的询问婷婷家常之事。

  婷婷恭敬的如实相答,心情愈渐好转。

  白起站在院子里的樟树下,双臂交抱胸前,腰背挺直,头却低着,全身纹丝不动,神情严肃凛冽。

  大凤、大鸮、孔雀、黄莺、金丝猴在树枝上站了两排,一双双眼睛齐刷刷的瞰着白起。

  “嘎,你们谁去劝劝?”大凤尖声询问周围的玩伴。

  大鸮、孔雀、黄莺、金丝猴俱不出声。

  这时司马靳走到白起面前,抱拳一揖,道:“武安君,您在为何事不悦?”

  白起冷然道:“婷婷的师父故意把我支开,八成是要游说婷婷弃我而去。”

  司马靳一愕,道:“这……不可能吧?那位西岳居士瞧着像是贤德高人,岂能做出这等违逆人情的事来?”

  白起咬牙道:“总之,我不会让任何人带走婷婷!”

  司马靳吓了一跳,暗暗道:“武安君这杀气,简直比打仗时还凌厉十倍……”

  日影西斜,婷婷轻推开厅门,唤道:“老白,你进来吧。”

  白起立刻昂首展眉,朗笑道:“诺!”大踏步走向婷婷。

  婷婷对司马靳道:“阿靳,劳烦你去厨房通知阿扉和阿禺上菜。”

  司马靳抱拳道:“谨诺。”

  是晚,西岳居士在武安君府用完晚膳,便即作辞。

  婷婷向恩师道:“弟子为师父备好了车马,又请了两位挑夫,师父多带些物事回去。弟子于师门无功,仅能以此表达心意。”

  西岳居士淡泊的笑道:“不必了,马车的速度哪里比得上为师的轻功?奢华的财物也是于修行不利的。”遂只取了一包烹茶用的干菊花和一小袋珍珠,道:“你的心意到了,无需过多记挂。”

  婷婷和白起双双礼揖。

  西岳居士腾身一跃,似一阵清风般翩然远去,迅快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之中。

  白起纵臂抱住婷婷娇躯,笑问道:“婷婷,你师父今日与你密谈,到底谈了些什么?”

  婷婷直言不讳道:“师父想让我回华山去静修,但我没答应,因为我要留在你身边。”

  “真的吗!”白起激动极了,“你真的愿意留在我身边!”

  婷婷被白起抱得喘不过气,娇嗔的捶了他两拳,道:“你是犯傻么?我不是一直都愿意留在你身边吗?”

  白起颤声道:“我当然晓得婷婷的心意,但婷婷原本有着大好的前程,如今是不是被我破坏了?”

  婷婷雪腮升霞,嫣然笑道:“我这人从小就没什么远大的志向,我只想要幸福快乐的生活。我和老白在一起,恰是万分的幸福快乐呀!”

  白起将婷婷抱得更紧,开朗欢笑道:“是是是!我和婷婷在一起,也是万分的幸福快乐!”笑着笑着,眼角淌下喜悦的热泪,滴在婷婷白润的纤颈上。

  *

  东方,燕王姬桓以高阳君荣蚠为上将军,发兵二十万攻打赵国。

  赵国迅速集结了二十万甲士,预备反击。赵王赵丹与平原君、平阳君、蔺相如、虞信等臣僚商议,道:“寡人欲令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帅,诸位以为如何?”

  平原君赵胜笑道:“可巧了,微臣也正想推举阿括哩!他从军多年,一直在军中任副将,也是该以主帅的身份历练一下了!”

  赵丹也笑道:“是这个道理!”

  上卿蔺相如拱手道:“大王,微臣认为此事还需问一问马服君的意见。”

  赵丹嘴角一撇,道:“难道马服君会有异议吗?”

  不过赵奢毕竟是赵丹的宗亲长辈,且在阏与击败过秦军,赵丹心中对赵奢终究存着敬意,因而又与蔺相如道:“马服君在家中养病,那便有劳蔺卿家代寡人去咨问。”

  蔺相如领旨,当天来到马服君府看望赵奢,告知兵事。赵奢道:“犬子历练不足,万万当不得这二十万大军的总帅。”亲笔写下一卷言辞恳切的文书,托蔺相如呈交赵丹。

  赵丹看完赵奢的文书,一脸失望的道:“寡人赏识括兄之才,想给他立功扬名的机会,为何马服君却执意阻拦呢!”

  蔺相如道:“管子曾曰,‘知子莫若父’,马服君这番劝谏倒也不能不顾。还请大王另择良将挂帅。”

  赵丹没精打采的坐在王座上,道:“既然马服君称括兄历练不足,那寡人就找个身经百战、又最擅长对付燕贼的名将来统领三军。”

  蔺相如一愣,问道:“大王说的是何人?”

  赵丹轻挑眉梢,似笑非笑的道:“齐国的安平君田单。”

  赵国使臣连夜奔赴齐国,到临淄谒见齐王田健。

  田健年纪尚轻,除了由相国田单辅政,齐太后亦经常为其出谋划策。齐太后听了赵国使臣的叙述,笑道:“赵王请我国安平君率领赵军伐燕,并无不可,然而此事对我国又有何益处呢?”

  赵国使臣道:“我军他日占了燕地,必与齐国分享。”

  “燕国现有的那些土地,哀家一寸也瞧不上。”齐太后笑语道,“不如请赵王先将济东之地让与齐国,再由安平君助赵军占取燕地,两全其美,倒也甚好。”

  赵国使臣返回邯郸,向赵丹转述了齐太后的索求。赵丹与叔父赵胜商量半日,同意向齐国割让济东令卢、高唐、平原三城及周边乡邑,一共五十一处。

  使臣携带国书,又星夜兼程的赶赴临淄。

  马服君赵奢听闻君上此举,气得脑胀胸痛,也顾不得卧床养病,急忙穿戴整齐,欲进宫诤谏。

  方要出门,恰好平原君赵胜来到马服君府探病。赵胜看出赵奢的意图,劝道:“大王圣谕已下,不可更改,马服君莫要枉费唇舌啦!”

  赵奢质问赵胜:“平原君,你为何不阻止大王?”

  赵胜淡定的笑道:“我心里亦认可这一部署,故而未阻止大王。”

  赵奢右足一顿,道:“赵国良将众多,何尝沦落到要去别国请求将才!”

  赵胜道:“我国上将之中,廉颇脾气大,素与大王不睦,大王不愿用他。乐毅早已同燕国冰释前嫌,在燕国有客卿职位,燕王还将昌国君的封号和食邑转赐于其子乐间,是以乐毅也不适合挂帅伐燕。”

  赵奢道:“那就由我挂帅,我去打这场仗!”

  赵胜拽住赵奢的胳膊,笑呵呵的道:“你病体未愈,需安顿静养,岂能挂帅出征?那田单乃是当世名将,且最擅长与燕军交战,这一仗由他当主帅,率领我军攻城略地,不是挺好的吗?”

  赵奢厉声道:“昔年田单与我论战,我便知他战术不及我!我曾在燕国为官,甚是熟悉燕国地形,此战由我挂帅最最合适!平原君若承望我军获胜,就请与我一道向大王进谏,我纵是病死异乡,也要为赵国拿下燕国!”他说得太慷慨激昂,以至于牵动了气门,忍不住“吭”一声剧咳,咳出一口鲜血!

  赵胜被唬了一大跳,登即呼喊道:“来人!来人啊!”

  马服君府的家丁赶紧围上来,连扶带扛的将赵奢送回卧房。赵奢的妻子郑氏和儿女们也急匆匆赶了来,长子赵括吩咐家丁去请医师。赵胜又另遣侍从进宫,请求赵王指派御医为赵奢诊治。

  赵奢平躺在床上,右手抓着赵胜的衣袖,满脸焦虑的道:“我的病不妨事!我们快去求大王收回成命,勿要割地,勿要叫那田单挂帅!”

  赵胜劝道:“老兄弟,你现在还是专心养好身子最要紧!虽然田单在论战时输给了你,但你不也常说论战与实战是不同的吗?否则你怎么总不许阿括挂帅呢?唉,这次你就安心的让田单替你出征吧!”

  赵奢愤恨的道:“悲夫!赵燕相争,各自损兵,独肥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