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672章 各种政策

  众人:祝泽清这是什么意思?

  场面安静了一瞬,还是韦老最先理解祝泽清的意思,“县令大人为了县城劳心劳力,不该再为钱财的事发愁,我们都是阳翟县的百姓,理应为县城出一份力,修建官学,老夫出一千两。”

  他这是在向祝泽清示好,之前季玄默那番话点醒了他,现在也不过是举手之劳,所以也就不吝啬了。

  再者,把阳翟县发展起来,钱能多多得赚回来,他还是有些远见的。

  听了韦老的话,大家算是明白了——祝泽清这是在向他们要钱建官学,真是奸诈,来都来了,能不出一份“力”吗?

  大家都在心里骂祝泽清精于算计,简直比老狐狸还会算,他们都自愧不如。

  祝泽清向韦老拱手,“韦老大仁大义,我替阳翟县的孩子们谢谢韦老。”

  韦老摆摆手,“还是县令大人有远见,不然阳翟县怕是会一直穷困下去。”

  祝泽清举起酒杯敬所有人,“那我就替阳翟县感谢在座的所有人,本官也不会让大家白付出,日后好处自见分晓。”

  在他慷慨激昂的话语里,大户乡绅乖乖掏钱,为官学凑了五万两银子。

  有了这五万两,官学可以建得很好很好了。

  祝泽清把这钱交给了师冬青,“师哥,官学的事就拜托你了。”

  “放心好了,我是按照京城周边县城的官学规格建的,一定让你满意。”师冬青对祝泽清筹钱的手段感到深深佩服。

  祝泽清道,“师哥办事我自然放心。”

  师冬青带着笑意道,“你去忙吧,我也赶紧去筹备,争取明年开学。”

  祝泽清向师冬青行了一礼。

  ……

  有了钱,官学的事基本不用祝泽清再操心了,他需要操心的是如何去请厉害的夫子。

  在他操心的时候,季玄默给他说了一个人选,“你还记得户部尚书吗?他致仕了,家乡是襄北州,你要是能把他请来,你这官学就稳了。”

  祝泽清抠脑壳,“难度很大。”

  季玄默拍拍祝泽清的肩膀,“没难度就不适合你干了,不过他千里迢迢举家从京城回来肯定需要休息,你等一个月再去请。”

  祝泽清深吸口气,“多谢师兄指点,我知道了。”

  季玄默面带笑意地走了。

  祝泽清回到大厅,坐到椅子上,陷入了思考,如何去打动这位尚书大人呢?

  不知道这位尚书大人喜欢什么,投其所好说不定能把人请来。

  这事儿问问锦衣卫。

  一些锦衣卫随季玄默办公,一些留在县衙帮祝泽清,祝泽清把所有锦衣卫都叫来了大厅,“你们知道户部尚书喜欢什么吗?”

  一人道,“户部尚书喜欢看书,你要是能再准备几本像《西游记》这样好书给他,说不定就能打动他了。”

  祝泽清强调问,“你们确定吗?”

  锦衣卫笃定道,“当然确定,我们锦衣卫可是把那些大人晚上跟哪位夫人过夜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祝泽清竖起大拇指,“你们很强。”

  既然知道了尚书大人的喜好,祝泽清接下来就着重开始准备相关书籍了。

  跟《西游记》同类型的书有不少,一会儿去商城找几本金装版的好书,然后先送一本去探探路。

  ……

  西北关卡处。

  这是西北由驻军把守的交通要道,里面是大梁的疆土,外面有数十丈的公共区域,再外面则是番外的灵土。

  每日从这里经过的商队没有一千,也有好几百,来来往往,忙忙碌碌。

  几天前,这里多了一张告示,告示上写着,“前往阳翟县经商,可免除过税,若是开铺子,不仅免半年的商税,店铺赁金还补贴三成。”

  这对商人来说,无异于一个大好消息。

  几个商人围在告示前议论。

  “你们要不要去阳翟县看看?”

  “我倒是想去,阳翟县距离这里只有一日的路程,若是不行,再去其他县城也不麻烦。”

  “既然如此,那我们要不结伴过去?”

  “好啊,反正我这趟货进多了,去碰碰运气也好,反正也不要过税,也就转转路而已。”

  “那走吧,现在赶过去,赶在城门关闭前能到。”

  几个商人看在不要过税的份儿上,往阳翟县而来。

  其他好些商人看着这告示,也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前往阳翟县而来。

  ……

  不知不觉,阳翟县的人多了起来。

  捕头凌黎前来禀告,“大人,县城里的商人多了起来,人一多矛盾也多,已经发生好几起斗殴了,你看如何处理一下?”

  “还有,那些商人来到城中之后四处摆摊,整个县城看起来乱糟糟的。”

  祝泽清在处理县城中的公务,闻言把县城的地图拿出来,看了一番,写下一张告示,“城东的常青街、城南的锦溪,城西的豆腐街,城北的永安街用作摆摊只用,其余地方不可摆摊,违令者罚银三十两。”

  他把告示递给凌黎,“拿去抄写几遍,贴到各告示墙上。”

  “至于打架斗殴者。”祝泽清又写下一张告示,“打架斗殴者,不论对错,各罚银五十两,并拘役七日。”

  他把告示拿给凌黎,“一并贴上。”

  “是,大人。”凌黎接过两张告示便拿去找人抄写了多份,一一贴到了县城里。

  告示一贴,整个县城的秩序就得到了解决,银子的约束力比刑罚强多了,一看要罚银,各个都遵纪守法了。

  祝泽清得到凌黎的反馈,很满意。

  ……

  崔旭明把他爹叫去了地里,“爹,你看我们种的葡萄发芽了。”

  崔业仔细地巡视了一遍,“居然没一棵都发芽了。”

  “大人拿的东西都是好的。”崔旭明忐忑的心安稳了下来,“爹,按照大人所说,这个时候可以搭葡萄架了。”

  崔业点点头,“去搭吧。”

  崔旭明立即把事情吩咐下去,几天之后,这里的葡萄架就搭好了,崔业还特意请祝泽清来观看。

  祝泽清看着崔家把葡萄侍弄得这么好,对他们表达了一番赞美,“再等几天可以施肥了,三天浇一次水就行了。”

  崔业连忙回答,“大人,知道了。”

  祝泽清指了指崔家附近的水源,“那井可再打深一些,要是有周围的村民要要水,还麻烦崔家主不要吝啬。”

  崔业道,“大人放心,我已经交代下去,只要不影响田地灌溉,可以分一些给村民。”

  祝泽清道,“那就好。”

  祝泽清离开了崔家的田地,骑上马去巡视附近的田地了。

  小麦长高了,三四寸了,叶子翠绿,村民浇了水,地面还是湿润的,有些麦子的叶片上挂着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

  土豆和红薯还没有发芽,一些村民种的菜倒是发芽了,只是长得还不高。

  祝泽清巡视了一遍,巡视的时候他开着探测仪,可惜最后一个水源都没有探测到,失望而归。

  ……

  祝泽清来到原来的百家,经过多日的整修,围墙砌了大半,进度挺快。

  这里没有植被,黄沙飞舞,江一宁搞得灰头土脸的,“泽清。”

  祝泽清给江一宁递上水袋,“喝点儿水。”

  江一宁咕噜咕噜把水袋里的水喝光了,“我刚才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说来听听。”祝泽清耐心地问道。

  “我想卖水。”江一宁兴致勃勃地说道,“我想卖饮料,就像商城里那样卖,把饮料装入一个个瓶子,然后一瓶一瓶地卖,这个西北整个一缺水干旱的样子,卖饮料绝对可以大赚。”

  祝泽清道,“饮料没问题,但是瓶子想好怎么解决了吗?”

  “瓶子……”江一宁摇摇头,“没有想好,你让我想想,等我把瓶子解决了,我就开一家饮料铺。”

  “你慢慢想,我也想想。”祝泽清道。

  “嗯,你先回去吧,这里太脏了,别把你的官服弄脏了。”江一宁把祝泽清往外推了推。

  “一会儿你早点儿回来,我给你做饭。”祝泽清握了握江一宁的手,都瘦了。

  “好。”江一宁笑着点头。

  祝泽清牵着黑豆绕道回去,看看能不能发现水源。

  穿过大街小巷,祝泽清来到了城东的常青街。

  长青街还挺热闹的,这里街道比较宽,街道两边摆满了小摊,街道中间有好些人在挑选东西,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

  周围开了早食铺,酒肆,客栈。

  原本很多店铺都关着门,现在都开了,跟一开始相比,十家开了七家,政策的效果很好。

  “县令大人好。”

  “大人好。”

  百姓纷纷向祝泽清行礼,没有县令大人,就没有阳翟县的今天,新县令不过来阳翟县一个多月,整个县城大变样,都是他的功劳。

  祝泽清颔首回应,面带微笑,牵着马徐徐从街道中间通过。

  途径一间小矮屋的时候,探测器忽然发出信号,祝泽清停了下来,细细地探索起来,结果发现,正中的水源在小屋里。

  他来到小屋的正门,敲了敲门,没人回应。

  旁边有人出来回答,“大人,这户人家已经死绝了,没人了。”

  祝泽清问,“那这房子有继承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