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503章 科考第三场2

  祝泽清不知道的事,每年考试这个时候都会有人弃考,自己什么水平自己知道,再考不过是浪费时间,所幸不来了。

  他暗暗道,也正常,高考也有弃考了,大不了明年再考一次。

  默默收回心神,等待发放试题。

  第三场考试任务比较重,经史策五题。

  每一道题都需要写够一千五百字,一共五道,所以这一场的考试时间比较特殊,可以考到半夜,考场会准备蜡烛。

  同样是主考官当着大家的面拆封,然后把试卷分发给辅考官,让大家抄试题。

  祝泽清有过目不忘之能,看一遍就已经记到了心里,不过还是要抄写到草稿纸上,规规矩矩的,不要搞特殊。

  写好试题之后,开始磨墨审题破题,只有准确破解出题目的意思,才能正确答题,这一步不能着急。

  主考官喝了一口热茶,然后环顾了一周,把试题拿到手里看了起来。

  第一道题史论题:“行赏忠厚之至论”。

  本篇题目出自《尚书·大禹谟》伪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

  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子犹有取焉。

  祝泽清审完题,轻轻勾了勾唇,这题做过,是老师即兴给他们出的策论题,他和封锦都认真答了,他和封锦的答题答案他都记在心里。

  现在只需要融合一下,写下文章。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祝泽清轻轻松松就答完了第一道题,然后开始答第二道……

  他暗暗想,估计封锦也要感谢他的题海战术,熟能生巧,帮助真的大。

  远在京城考棚里的凌封锦确实在感激祝泽清的题海战术,做了那么多题,很多答案可以通用,简直占了大便宜。

  考场外——

  今日依然是红火大太阳,红红的太阳自东边升起,慢慢升到正空,让大家感到一股股暖意。

  江一宁在考场外待了一会儿,又去了考场,只有做饭,他似乎才能感觉轻松一点儿。

  “再坚持一天,这天过后,一切都轻松了。”

  走进厨房,江一宁拍拍胸脯,自我安慰了一下,然后沉浸在了做饭里。

  远在祝家村的张秀容已经失眠好几日了,天天给祝泽清祈福祝祷,快担心死了。

  赵永霞宽慰道,“三弟媳,你快别担心了,说不定这次泽清又给你考个第一名回来。”

  张秀容倒是希望这样,“那可是全南州的学子竞争,考第一名哪有那么容易,我不求他考第一名,能通过就行了。”

  钱林燕笑着说道,“我倒是希望泽清能考第一名,这样他就连续四次考第一名了,说出去多有面子。”

  她就爱面子,自从祝泽清考上秀才之后,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自然是希望祝泽清考得越好越好。

  她又道,“而且考上解元,可是会骑马游街的,到时候全县城轰动,多好啊。”

  张秀容微微一笑,“那一起祈祷吧。”

  考场内——

  临近中午,祝泽清已经答完了三道题。

  他不敢左顾右盼,但他要是可以看的话,他会发现好些人才刚开始答第二道,速度很慢很慢。

  不过不要紧,可以答题到子时,时间非常充裕。

  听到有人在吃午饭之后,他也把东西拿出来吃,昨天他教江一宁做了三明治,今天江一宁就给他准备了这个,三明治里夹了生菜,炒荷包蛋,还有炸鸡,还有一层酸奶。

  除了三明治,还有水煮鸡蛋,蛋糕,酥饼,炸酥肉,卤鸡腿,一壶牛奶。

  整个考场,他应该是吃得最好的。

  辅考官再次被馋得流口水,默默转过头,不再看他,真是个富裕的书生,每次都比主考官吃得好,也不知道这些东西他是从哪里来的,真想去买一些来尝尝。

  祝泽清吃了两个三明治,一个水煮鸡蛋,一块蛋糕,一个酥饼,两块炸酥肉,一个卤鸡肉,几口牛奶,考试消耗体力,他非常饿了。

  吃完饭,照例去解了一下手,然后又继续答题了。

  第四道题是策论题:“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云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附录:译文“晋武帝司马炎独断而灭吴统一天下,前秦苻坚独断而淝水之战失利亡国,齐云任用贤相而称霸,燕王哙任用子之而导致燕国大乱,一样的方法而结果不同,为什么呢?”

  这个策问题有难度,一审题,祝泽清就感觉到了阻力。

  这是《列传》里的句子,是一个国家关于变法的问题,在半年前,朝中就有大臣提出变法,当时老师跟他们细细地说了一下变法和不变法的优点和缺点,他记得很清楚。

  当今天子是支持革新变法的,奈何朝堂顽固太多,最后变法失败。

  出这样的题目倒是不让人意外。

  细细回忆了一下当时老师所讲,祝泽清心里很快有了答案。

  皇上将这道题目放到考题上,肯定是想看看他们的想法,既然如此,肯定是偏向于皇帝作答。

  要是考官否定变法,那就是跟皇帝作对,相信没有哪个考官敢这么干。

  顺着皇帝的意思答就对了,要是再隐晦一点儿,合理一点儿,说不定能得个高分。

  这叫揣摩考官的心思,并不奇怪,大家都这么干,在官场中,猜测皇帝的心思也很重要,这也是一门本事。

  祝泽清想通之后,再次落笔了。

  今天的题目都有答题的字数要求,其实一千多字,根本不够祝泽清答的,他前面三道题各写了一千八百字左右,后面的写了两千多字,答完所有题目,太阳都西斜了。

  接下来是检查错字,斟酌语句,踢开某些禁忌词语,做最后的规整。

  五道题都检查确定无误后,用小楷字抄写到新的空白试卷上。

  抄写的速度不快,确保不写错别字,不打墨团,尽量保证卷面工整干净清新,给考官留下好印象,毕竟印象分也是分。

  搞定试卷之后,天已经黑了。

  交卷的并不多,只有几个,开一次门需要等到四五十个,祝泽清决定再看一遍。

  现在发现错误,还有修改的时间。

  一炷香后,祝泽清把试卷交了,然后走到门口等着。

  这里等着十来个人了,大家神色疲倦,身体都打不直了,只想赶紧躺下睡一会儿。

  从早考到晚,真的太累了。

  祝泽清也很累,也是强撑着,他走去靠着墙壁站着,借一下力休息一下。

  等待了一炷香时间,凑齐四十几个学生,主考官走过来开门,把考生放出去后,又赶紧把门关上,大部分的考生还没有交卷。

  “泽清!”江一宁激动地跑过来,“终于考完了,我给你准备了很多吃的,咱们回去吃吧。”

  祝泽清点点头,“好。”

  季玄默拍了拍祝泽清的肩膀,“考试怎么样?”

  祝泽清非常自信,“不会有问题。”

  “师兄相信你。”季玄默非常高兴,“今晚好好喝一杯,不醉不归怎么样?”

  祝泽清爽快道,“好啊,这段时间师兄替我忙前忙后,陪师兄喝一杯是应该的。”

  “说这些就见外了。”季玄默道,“你对师兄的胃口,师兄替你做什么都是甘愿的,不用说这些。”

  祝泽清唇角晕开笑容,“走,回去喝酒。”

  三人返回了小院儿。

  凌老和管家在小院儿门口等祝泽清归来,看到祝泽清神色轻松,便知什么也不用问了,尽在不言中。

  几人围坐到桌边,先喝了一杯酒。

  江一宁给祝泽清盛汤,肚子凉了一天了,先喝点儿热汤暖暖,不然肚子疼。

  祝泽清喝了汤,吃了些菜垫着肚子,然后才敞开肚子跟季玄默喝。

  紧张学习了一年,他也想放松一下。

  凌老和管家也一起喝,都开心,喝醉了正好好好睡一觉。

  江一宁想着大家喝醉就没人照顾了,于是他喝了一杯就喝雪碧水去了,然后吃菜看大家喝酒,脸上带着几分傻傻的笑容。

  这顿饭大家吃得非常高兴,也如预料的那样喝醉了。

  江一宁把他们一个个扶回房间,然后收拾桌椅碗盏,热水给祝泽清擦身体,自己洗了个热水澡,爬上床偎到祝泽清身旁睡了。

  接下来的三日是等待揭榜的日子,比较轻松。

  去年祝泽清考完,三人去游山玩水了一番,今年感觉那些地方都去过了没了新意,不知道去哪里玩儿了。

  季玄默提议道,“南州城外有一处桃花山,我们去年没去,现在去看看吧?”

  江一宁好奇问,“师兄怎么知道有桃花山?”

  季玄默道,“我可是你们的师兄,这种事自然是要操心的,收拾一下,我去让下人把马车赶来,一起去游玩儿一日。”

  江一宁笑着点点头,“好。”

  凌老和管家一直围着祝泽清转,也已经好久没有出去玩儿过的,于是这次也跟着一起去了。

  江一宁收拾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吃的,放了三大盒子,还有喝的,带了一套煮茶工具,一会儿寻找山涧煮茶喝,应该别有一番滋味。

  把东西放到马车上,管家赶着,高大小厮做旁边,其余人做马车里,悠悠荡荡出城去了。

  南州郊外的桃花山非常出名,花朵开放的时候,大家小姐,富家公子,都喜欢来这里看桃花。

  不过——祝泽清他们来早了,桃花只开了几朵,枝头只有几片嫩绿的叶子。

  桃花的花期是三月后,现在在二月初,还有一个月才是桃花的花期,不过看着漫山的春意,也别有一番情致。

  桃花种了三座山,蔓延出去,全是桃树,在桃树中间,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淙淙流过。

  管家把马车赶到小溪的旁边,寻了一个转弯僻静的地方停下,然后让大家下车。

  桃花山不止他们前来,还有好些跟祝泽清同一时间考试的学子前来放松。

  这不,祝泽清刚一下马车,就有三个学子迎面走来。

  师默之和其他两位学子一起拱了拱手,“在下师默之,身后两位是我的同窗,去年看榜的时候我也在场,见过小三元。”

  祝泽清还礼,“大家称唿我姓名即可。”

  师默之是个谦谦公子,微微笑道,“那就称唿泽清兄。”

  祝泽清以礼还礼,“默之兄……”

  师默之看着他们几人,“你们是来游玩儿的?”

  祝泽清点点头,“正是,考了试,一身疲惫,出来散散心。”

  师默之想结交祝泽清,毕竟是小三元,不出意外,这次肯定也会高中,“我们也是,要是不介意,能跟你们结伴吗?我们不熟悉南州,听人说桃花山不错,所以过来看看,但桃花没开,没什么看头。”

  祝泽清客气道,“我们准备在溪边煮茶喝,要是不介意的话,请坐。”

  师默之微笑着应道,“多谢。”

  江一宁从马车里取出垫子,一人一个,大家围着茶具坐下。

  他们在谈话的时候,管家把茶具和茶点这些都备好了,然后侍立在一旁。

  季玄默环顾一周,问大家,“有谁擅长烹茶?”

  师默之笑道,“献丑了,我来吧。”

  茶具是整套,茶壶、盖碗、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十余种器具,看着很复杂,不是懂茶道的人,玩儿不转这套茶具。

  师默之显然很懂茶道,只见他从小溪里取出一盅水,然后生火点炭,清洗茶具,手里拿着镊子,一步一步,行云流水,看着十分享受。

  祝泽清询问道,“默之兄研究过茶道?”

  师默之目光专注于茶具,“我爷爷喜欢喝茶,有时候有空会陪他品一品茶,耳濡目染就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