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49章 水车图纸

  “我们不是过来找茬的,是过来告诉你,明天晚上县城有一个诗礼会,周边几个县城的书生都会参加。”

  “据说林夫子也会到场,还说会在诗礼会上收学生。”

  “祝泽清,你那么厉害,让林夫子收你为弟子啊!”

  程浩良说完之后,带着一同过来的几个书生面色轻蔑地离开了,他们很期待看明天祝泽清黯然退场的样子,他就是永远的失败者!

  祝泽清暗道,林夫子是周边几个县城最厉害的夫子,他从教三十年,教了许多许多的学生,这些学生里,有两个考上了状元,还有很多考上进士、举人的。

  可以说被他看上收为学生,科举路就成功了一半。

  据说,只要他明确说一个人能考上什么,那个人只要正常发挥,就能考上什么,格外神。

  因此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金嘴”先生。

  想拜到他门下做学生的书生如过江之鲫,如此可以预见,明天的诗礼会一定充满了腥风血雨!

  祝泽清没有说什么,带着江一宁和祝巍去买布匹,买了之后就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祝泽清暗暗思考……

  这个时**科举并不容易,考试需要举荐人,读书需要名师,自己最好还得有名气,有了这些还不算,最重要的还得有门路,否则很可能被埋没,就算有那个才能,祝泽清也不敢托大。

  一个好的老师确实能让学生学得更好,要是可以,他也想拜一位名师。

  江一宁关心地问,“泽清,你要去参加诗礼会吗?”

  祝泽清心里已经有了打算,“要去,不说其他,长长见识也好。”

  江一宁点头表示赞同,“你去的话,那个林夫子一定会收你做学生的。”

  祝泽清看了眼江一宁,挑了挑眉道,“你就这么肯定?”

  江一宁道,“当然,你这么好的人那林夫子要是不收,说明他没眼光,我们就不拜他做老师了,天底下那么多人,我们拜别人!”

  祝泽清蛮喜欢江一宁这样的性格,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行,我们就试试看他有没有眼光。”

  “你一定可以的。”江一宁暗暗道,泽清考了十次都落榜了,一定不能打击他的信心。

  对了,泽清是要读书的,一个书生每年的花销至少二十两,看来真不能停下赚钱的脚步。

  自己不能考科举,当不了县官儿,要是能养一个县官儿出来,那也是妥妥的。

  这么一想,江一宁心里充满了斗志。

  祝泽清要是知道江一宁的想法,一定会好好称赞他一番,有远见。

  ……

  回家之后,江一宁先收拾房间,然后把他和祝泽清换下来的喜服拿去洗了。

  洗完晾晒起来,他拿来尺子给祝巍量尺码,准备做衣服。

  少年忙了起来。

  另一边,祝泽清去了农田。

  过了这么几日,育苗床里的稻谷都发芽了,谷草之间,嫩绿的小芽纷纷探出了头,像好奇宝宝似的探索世界。

  他的育苗床九成以上的谷种都发了芽,看着很是喜人。

  再看旁边,祝大郎的育苗床只有一半发了芽。

  没发芽的谷种不是被水泡烂了,就是搁在泥上太干,还没来得及发芽,总之看起来稀稀拉拉的。

  此时祝河山等祝家人,还有一些村民都站在旁边看育苗床。

  村里许多人想看祝泽清的笑话,结果现在的情况跟他们预想的完全相反,于是场面有些寂静。

  最受打击的是祝大郎,自从他会育苗后,家里的谷苗都是他育的,他也是按照爹教他的办法做的,但现在看来……是错的。

  这么多年,他浪费了多少谷种啊!!

  祝天林走了过来,他学的是祝泽清的育苗办法,发芽率也很高,非常高兴,“泽清,跟你学太对了。”

  还有几个是跟着祝泽清学的,发芽率都很高,过来向祝泽清道谢。

  来看笑话的村民,听着他们的道谢声非常刺耳,埋着头,灰溜溜地走了。

  祝泽清摆摆手,笑道,“说明你们有眼光。”

  祝天林哈哈笑了笑,“泽清,接下来做什么呢?”

  祝泽清是个心怀天下的人,否则不会选择农学,研究怎么提高粮食产量,这会儿大家问他,他便诚心告知。

  “你们回去看看育苗床的水位,要是水浅了,立马加水,但不能没过谷苗,否则苗会死,等四五天后往育苗床洒一层草木灰就行了。”

  “明白了。”大家把他的话都记到了心里。

  祝大郎看着祝泽清育的苗,不得不接受现实,“泽清,你看我这边还有挽救的办法吗?”

  “泡在水里的谷种没救了,但是搁在泥上的还有救。”祝泽清道,“你现在整块田浇水,然后把水放一寸的高度,之后早晚浇一次水,直到谷种发芽,发芽后,往育苗床里洒一层草木灰,其他的不用管了。”

  祝大郎和家里人立马照办,挽救一些是一些,跟祝大郎采用同样育苗方法的村民赶紧返了回去,挽救谷种。

  整个农田都忙碌起来了。

  祝泽清看着他的育苗床,笑了笑,然后把目光转向山坡,看了片刻,他返回了家里。

  江一宁在房间做衣服,祝泽清去了茅房,进入空间商城。

  账户里有二十八两银子,其中十五两不能动,只有十三两银子可以花。

  祝泽清把红纸页面搜索出来,光屏面板上全是红色的纸,大红的颜色把他的眼睛都刺了一下。

  红纸买给江一宁做剪纸,他一家一家地看过去,最后选择了一家价格比较亲民的店铺,一次买下十张红纸。

  红纸边长一米,剪纸的时候需要裁剪,质量中等,很薄,但不失硬度,用来剪纸比较合适,花了二十钡。

  一把专门用来剪纸的剪刀,五十钡。

  一把刻度精密的木尺子,十钡。

  最后是剪纸的花色,祝泽清搜来看了看,销量都很不错。

  他对比观察了一下,店铺里的剪纸各有各的风格,几乎没有重样的。

  如此看来,剪纸得具有自己的风格才可能卖出去。

  属于自己的特色,那不用考虑,肯定是选择大梁国流行的花色了。

  剪纸大概就这么定了。

  祝泽清把剪纸的材料收拾好,然后搜索水车的图纸。

  开荒成功的要素就是灌溉,所以灌溉问题必须解决,通过观察附近的环境,建水车是最好的。

  大型水车可以灌溉六七百亩地,要是建造出来,他们村子乃至于周边两三个邻村都不会再缺水了。

  小型水车可以灌溉一两百亩地,建造出来,他们村子就不会再缺水了。

  不管是建大型水车,还是小型水车,他一个人都完不成,需要借助村子的力量。

  这件事还得去找村长谈谈。

  也不知道村长的思想如何,希望是个开明的。

  祝泽清思考的时候,把水车的建造图纸搜索出来了,随便一家的设计图纸都很详细、清晰、全面。

  其中包括正面图纸、侧面图纸、其中小细节的图纸,上面还标注了尺寸,一看就明白,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三十五张。

  看着挺简单的水车,没想到也需要这么多图纸才能完整表达设计构造。

  身为古时最先进的灌溉农具,不可小觑。

  然而价格也很喜人,一套图纸最便宜的也需要三十五两银子。

  他只有十二两可以用!!

  祝泽清陷入了缺钱的窘境。

  他盯着图纸,脑子里快速思考着办法。

  幸好他脑子好用,思索半天后,他决定照着图纸自己画,正好这些图纸也无法面世,他画的话,就可以正大光明拿出去了。

  有了决定,祝泽清不再迟疑,立即花了一两银子买下图纸、铅笔、尺子、圆规等绘图工具。

  花了二两买了一套桌椅。

  准备妥当后,他不再耽搁,祝泽清把正面设计图点开,放大,坐到椅子上,开始画起来。

  ……

  江家村。

  关季兰一家四口从县城大儿子那里回来,走进村子后,觉得大家看他们的眼神都怪怪的。

  “这江传贵和关季兰也真是做得出来,儿子成亲,竟然把门关上走了。”

  “好在二叔二婶是个心善的,向一宁伸出援手。”

  “哎,一宁生在这样的人家也是倒霉,虽说是双儿,但是每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得多吃得少,也依然讨不到好。”

  “……”

  江传贵听着这些话,一张脸臊得通红,可是他拗不过关季兰,他也没办法。

  关季兰并没有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听着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反倒趾高气扬地站在自己家院子门前大声道,“江一宁是我的儿子,我想怎么对待他就怎么对待他,你们那么同情他,怎么不把他收养了?”

  她掐腰,“我告诉你们,我家一秀要嫁给县城的少爷了,你们一个个的都等着嫉妒吧。”

  江一秀娇媚一笑,这次去县城,其实是去相亲了。

  对方是个酒楼掌柜的儿子,独生子,家底厚,原配生不了孩子被休了,现在只要给他生下孩子,就能坐稳少奶奶的位置。

  相亲很顺利,对方对江一秀很有意思,说不日就上门提亲。

  村民哗然。

  哪个县城的少年会娶村里的丫头,人家城里的还娶不完呢?

  作者闲话:

  ps: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