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秦朝外,其他历朝历代众人,几乎大多数都在一边听着天幕,一边查看那新出的留言板功能展示。

  大到相关模块之下,小到具体作者之下,竟是都出现了留言板功能。甚至逐渐的,已经有相关问题附着其上。

  他们能看到问题,却看不到问题之下回答的内容。

  提问的人会显示姓名和相关朝代标注,而回答的人,虽然看不到回答问题的答案,但却能发现不是随便回答就能获得功德值的,天幕会将答案评估和评选出来,标注最优解,然后给予能拿到功德值的权限。

  这评选出来的答案最优解,也是相当于另一种方面的肯定和证明了。

  可见这回答问题,并且若是能被评选为答案的最优解,也是另一种突出展现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方式之一。

  于是这样一来,历朝历代下,瞬间就有人意识到——这留言板功能,之于他们而言,也着实是一种宣扬自身的手段啊!尤其现在拥有功能权限的只有秦朝,问问题的人还太少,那岂不是就更加突出了回答问题的人?

  否则以后留言一多,回答问题的人也更多起来,那么想要冒头的话,恐怕就也更不容易了。

  所以现在无疑是个机会!而重点就看他们能不能尽早开通这留言板的权限功能了。

  于是这样一种无形的,却又能明显感受到的,更加迫切的“催促”之意,再次使得许多朝代之下的氛围,竟是变得更加躁动和迫切了起来——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推着他们不得不往前走。

  “立足于世,谁不想扬名立万,所以这留言板功能权限,必然要尽早开启才行!”

  “说的是,诸位,就算不是为了扬名立万,能在其上留下我们自己的名字,这也完全是足够难得和少有的机会,我们不应放任过去才是,所以现下已经不是观望和等待之时,也真该更落实到行动上去了。"

  "是了,像这种摆在眼前的机会又怎可错过去!“”咦?周兄,你突然笑什么?"

  "哈哈,我笑是因为,我们现在说的不能错过此等机会,岂不是正和天幕说的那位孟浩然对上了?"

  “哦对,这位孟诗人有好几次离当官都只有一步之遥——”众人一听,果然也是如此,都不由得摇头失笑起来。不过距离这当官的机

  会,有好几次都只差一步之遥,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一次机会,据说有一次孟浩然和王维在一处的时候,唐玄宗突然到访,这时候,按理说应该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吧,可是孟浩然一激动,竟是直接钻到了床底下去了……不过他最终也没躲过去,还是被拽了出来。】

  【而后唐玄宗就让他作诗一首,这又是好事吧,但结果,孟浩然张口就来的诗是——】【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历朝历代下众人:".……"

  这首诗的意思……

  【这首诗大致意思就是说,孟浩然以后不想给朝廷上书了,他要回家隐居,反正自己也没什么本事,所以皇帝不想要他,加上又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疏远了他,所以.……】

  【所以当着唐玄宗的面说这种话,想也知道是“文不对题”,马屁拍到了马蹄上,自然错失了这一次机会。】

  【那第二次机会,就是说唐朝那时候不是还有举荐做官吗,然后有一个叫韩朝宗的举荐人,对李白都不假辞色,倒是对孟浩然很是欣赏,所以和孟浩然约好,要带他去拜访一些人,拉拉人脉关系。】

  【结果到了约定那天,孟浩然自己和朋友喝酒谈诗,一不小心喝大了,然后放了韩朝宗的鸽子……】

  "咳咳!这位孟诗人,可真是叫人不知道如何说了。"历朝历代下,不少人听到这里,已然是无奈摇了摇头。【可想而知,最终韩朝宗愤怒离去,孟浩然再次错失了一次机会。】

  【于是求官一直不顺利的孟浩然,终于心灰意冷,打算再次出去游历,这时候就有了李白那首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就是在孟浩然如此境况下,为孟浩然送行时而写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之后孟浩然又回家隐居,写下了这样一首《过故人庄》,用诗歌来描述了质朴又清闲的农家生活——】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我们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大意是隐居在家,闲谈家常,吃吃喝喝,一边喝酒一边看风景,也是充满了乐趣。】

  秦朝咸阳城内

  ——

  "这位孟诗人倒是会开解自己,看来这隐居生活过得也不错。"

  "求官仕途困顿,也能换一种方式清闲生活,可见其性情上的洒脱和豁然。"

  张良不禁点了点头,听这位孟诗人的经历,以及其求官不顺之后的心态展现,倒是给了他不少明悟与启发。

  人生要朝前看,才能走得更顺啊。

  【之后孟浩然和李白碰过面,也和王昌龄碰过面,和王昌龄见面之后,发生了什么,先前也已经说过了——】

  【孟浩然就这样退了场,但总的来说,在盛唐这一时期,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的诗风不仅清新自然,而且充满了水墨画式的意境美,虽线条简单,却也韵味十足,仿佛给诗篇注入了生命力一样,率真又很打动人。】

  【而这一时期,还有一位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就是有“诗佛”之称的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的名和字连起来,就是“维摩诘”,意思就是以洁净,无垢而著称的人。】

  【《红楼梦》里有个桥段——香菱学诗,就是说香菱想跟林黛玉学诗,然后林黛玉给了她一本《王摩诘全集》,说想要学诗,就要读透这里面王维的诗,可见王维在诗歌上的艺术造诣之高。】

  【而且王维是个少年天才,9岁就会写诗,17岁那年的重阳节,就写下了一首现在很是耳熟能详的思乡之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英少一人。】

  【21岁的时候,王维就中了进士,当了官,不过也有说他中状元的时候是31岁,还有传说王维是通过各种关系,见到了当时的玉真公主,然后玉真公主见了王维的诗,对他极其赞美和欣赏,所以……那之后的不久,王维就中了状元。】

  【不过不管真相如何,王维在诗歌上的才华以及成就,的确是不可否认的。】

  秦王宫。

  嬴政敲了敲桌案,又去找资料库中科举制相关的内容。关于这科举制,看来也要仔细研究一番才是。科举和高考,各阶段的学校……都要慢慢落实。

  【这时候的王维,其实可以说是一切顺利,但是按照优秀诗人的一般定律,要这么顺遂,那怎么写

  出更深刻的诗篇来,毕竟好多诗篇都是憋屈出来的,于是王维因为手下犯事,自己也被贬了官,从这里开始,就变得有些佛系起来。】

  【他索性辞官,有时隐居,有时游历,据说这个时候,王维就游历到了吴越之地,然后留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比如他在这里碰到了唐朝音乐家李龟年,然后写下了一首《江上赠李龟年》送给对方。】

  【说到这首诗的名字,大家一定不太熟悉吧。但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你们肯定熟悉,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相思》。】

  【就是那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在古代是思念的象征,所以这首诗是王维用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意的。】

  【不过现在多是用来表达爱情……嗯,不知道王维要是知道的话,会作何感想,哈哈。】

  正碰到一起的王维和李龟年:

  两人面面相觑,瞬间将惺惺相惜的手都收了回来!

  【后来王维又回到朝中做官,他人到中年,妻子去世,两个知己孟浩然和张九龄也先后去世,于是王维就变得更加佛系起来,之后王维被安排到边塞慰问那里的将士,于是前往边塞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其中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堪称千古名句,其壮丽景色犹如铺在眼前一样。】【除此之外,其实这期间王维还写下了很多边塞诗,不过这里就不去过多说了。】【再说从边塞回来之后,王维就变得更佛系起来,比如他给友人写的《酬张少府》这首诗——】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很明显就看出,王维虽然还在官场上,但其实内心深处已然有了一种佛系的归隐之意。】"这位王维竟也是写了很多的边塞诗?"

  "原来这就是先前天幕说的,关于王维《使至塞上》的全貌,岂止是写实之景,通篇的描写意境都堪称一绝啊。"

  “被归为山水田园派诗人,边塞诗竟也写的如此

  好……”"所以果然,这人跟人不能比啊。"

  “那对方中状元之事,想必也是真才实学。”"不过缘何这王维最后被归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在王维的诗中,据统计,其中"坐"字频率出现之高,足有30次左右。这源自王维对于佛教的信仰,而且他有个坐禅入定的习惯,喜欢坐观物化。】

  【除此之外,"归"字也是山水田园派最爱用的字眼。

  据统计,在王维的诗中,出现了大概130次左右的“归”字,足以反映出王维想要归园田居的心绪。】

  【也是从这时候起,王维的诗就更充满了禅意,这也是他更多区别于其他诗人的地方,所以才被称为“诗佛”,而也是这期间,王维产出的诗作,也更奠定了他在山水田园派中的代表地位。】

  【王维对于佛教的信仰,让他有了大隐隐于市的气质,不过也没忘了社交,偶尔也会和文人雅士一起游玩,于是又写下了一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即《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个有趣的看法——就是有专家认为,我们可以把这首诗理解为祝酒词,比如下了一场春雨,来喝一杯,周围柳树格外清新,来喝一杯,编不下去其他理由了,直接喝一杯吧,一杯又一杯,毕竟我们的关系这么好。】

  汉朝未央宫。

  刘彻直接笑起来:"这王维倒是有点意思。"而且还竟是个做着官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那件事,即所有这一时期的诗人,基本上都逃不过的一件事-“安史之乱”。】

  【王维自然也遇到了,而且大部分官员都跑了,王维没跑掉,还被安禄山胁迫做了伪政权的官员,不过这期间,王维写过一首《凝碧诗》,借此表达安禄山作乱,都城沦陷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悲悼感慨。】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所以长安被收复之后,加上王维的弟弟平乱有功,用官职力保王维,再加上王维实在是太有名,所以王维不仅没被杀,还又继续做官,

  只是在安史之乱后,王维就更是佛系起来,甚至天天吃斋念佛。

  不过倒也因此免遭了官场上的各种勾心斗角,从而竟一路加官进职,官至尚书右丞。】

  【但没过多久,王维就选择去了他修建的辋川别墅隐居起来,为此写下了《山居秋暝》这首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又有一个“空”字,也是王维诗中的频繁用到的字眼,借此表达了王维内心的淡薄与宁静之意。】

  秦王宫。

  赢政心想,这王维虽有坎坷,倒也还是个幸运的。当然,主要也是有才。毕竟这有才之人到哪里也都有立身之本。

  不过这王维都如此有才了,被天幕多次夸赞的诗仙李白,还有那诗圣杜甫,又究竟多有才?【晚年隐居期间,王维还写下了《终南别业》这首诗——】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是千古名句,这里也再一次提到了"坐"字,可见王维此时的心境如何。】

  【一直到61岁,王维都待在辋川别墅,之后在这里逝世,也安葬在了这里。】

  【王维不仅是诗人,也是画家,不仅参禅悟理,还学庄信道,他精通诗书画以及音乐,善用色彩与光影,讲究虚实冷暖以及动静结合,作诗就像作画一样,作画也有作诗的意境之感,不止有画面感,也有对声音的描述等。】

  【所以王维的诗,可以说是画面,声音,禅意三合一的艺术诗作。】

  【如果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是动态的,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是静态的,而且孟浩然可以说是个率直的人,但王维,他的仕途总体而言虽说也不算顺利,后来更是半官半隐的状态,但最后也可以说是仕隐双得。】

  【另外王维做官有很多妥协的地方,这也是他多被人诟病的地方,而这样的态度,也反应到了王维的诗中,所以王维的诗很少触及深刻的情感,虽有爱情,亲情,友情等,但却很少有独白,像是刻意隐藏起来了一样。】

  【也因此,曾有人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王维就是介于天与地之间的人

  才。】汉朝未央宫。

  "天才,地才,人才……"

  刘彻不禁嘶了一声,这些诗人已经听得各个都是了不得的存在,但这李白和杜甫竟还能有如此高的评价,尤其是那李白,诗仙,天才之名,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又都有哪些诗作名篇?

  他可真是越来越好奇了。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这首诗是不是听得很耳熟?】

  【是之前我们讲秦始皇的时候,就曾出现过李白写的这首诗,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三首诗,以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世道之治乱”为基本主题,有写诗手法,也有想象夸张的地方,符合李白一贯的写诗风格。】

  【是的,我们接下来就要讲到李白,这位在无数人心中,都有着顶级咖位的大神,他的很多诗,都无疑是必背精品。】

  秦王宫。

  嬴政立即放下手中纸笔,就从李白写的这首诗,他合该更加好好听一听才是。

  【李白,5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前往四川生活,从小就读了很多书,15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国内游历,一开始是在四川省内游历,后来25岁那年起,就又开始走出四川,在全国范围内游历,此后一生之中,更是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

  【要说我们现在旅游,最大的兴趣就是拍照,那李白最大的兴趣,想必就是作诗了。】

  【比如这首《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相当于一篇游记,也诉说了想家之情,不过要说最经典的思乡之作,还属李白的这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是一首几乎全民都会背的古诗词,诗中有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语言清新朴素,且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果然不怕写出的诗作简单,就怕没有人家这样的意境。”

  听到天幕终于提起李白,历朝历代下,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尤其再听天幕说起这李白所作的诗,大多都是必背的精品……这会不会太夸张了?

  可才出来的这三首诗,每一首听起来,也确实是让人无法反驳……

  尤其是那才短短四句的《静夜思》,将月光比作地上霜,举头对低头,借明月思故乡,怎么想出来的啊。

  【《唐六典》中明确规定,商人之子严禁参加科举考试,所以李白这一生,确实没参加过科举考试,也因此,他想要当官,只能选择被举荐这条路,而想要被举荐做官,在唐朝时,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自荐,在当时被称为“干谒”,简单说,就是自己吹一下自己,那李白写了吗?】

  【这当然啦,按照李白潇洒又狂放的性格,他可是很自信的。

  所以李白不仅写了,甚至还写了很多封这种自荐的夸夸信,不过可惜的是,最后都石沉大海了。】

  【然后只能换第二种方式——就是隐居,毕竟提起隐居,基本上都和“高人”挂钩,所以像这种隐居,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你隐居了,但又不是真正找个地方躲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在此期间再多表现表现自己。】

  【比如隐居的时候游历一番,再作一作诗,好借此来展现一下自己的文采。】【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李白的山水诗也挺多的,比如这首《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实《望庐山瀑布》一共有两首,一首是五言古诗,一首就是这首七言绝句。】

  【只不过相比于五言古诗,这首七言绝句更加出名,也是历来广为流传,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尤其后两句,更是用了夸张的比喻,以及浪漫的想象,可谓字字珠玑。】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妙啊!这想象,可当真是一绝!"

  "难怪天幕会说其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短短四句,真是让人不禁一念再念!“”我喜欢这个诗风!"

  【除了游历看风景外,当然也要结交有人,毕竟多一个朋友,也多一条出路嘛。】【然后这期间,李白还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寓情于景,尤其最后一句极尽渲染,意境开阔,飘逸灵动,又是一首难得

  的佳作。】

  【不过李白从15岁到42岁,写了很多诗,名声也出来了,但仕途上仍是不太顺,于是一首让我们无数高中生痛苦的,必背的大长篇《蜀道难》,在这一时期,终于横空出世——】

  【噫吁喊,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学生背此诗,难过想流泪!】

  【开个玩笑,不过听到第一句,后面那句话是不是下意识就跟了出来?】

  【——噫吁喊,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首诗也是描写山水风光的,但大家发现没,李白的山水诗和山水田园派的风格有很大不同,他的诗中有很强烈的情绪,就像这首《蜀道难》,这多和李白追求当官梦想,但始终郁郁不得志的状态和境况有关。】

  秦王宫。

  嬴政又在小屏幕上将此诗看了一遍又一遍,那股扑面而来的磅礴气势,笔意纵横间的气象与境界,当真让人惊叹不已。

  诗仙李白,名不虚传!

  不止是赢政,这佳作接连而出,尤其是这一首《蜀道难》,也不知惊到了多少人。

  山之高,水之急,绝壁之险,以及还有那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这蜀地山川的雄浑与壮丽,简直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也算是认知到了蜀地那一带的峥嵘,强悍宏伟和崎岖奇丽,以及那不可凌越惊险危势!妙啊,这首诗怎么能不妙!

  【42岁,李白都觉得自己做官大概是没什么希望了。

  但这时候,唐玄宗却招了他入朝为官,于是李白可高兴坏了,写了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相比于李白的其他诗作,确实不太出名,但有一句却很出名,一提起来,大家很多应该都听到

  过——】

  【就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句话。】【是的,这句话就出自这首诗里面,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由此展现了李白对于入朝为官的豪情壮志,但是呢,唐玄宗找李白来当官,却基本没让他干实事儿,纯粹就是让李白写诗娱乐的,比如写写赞美杨贵妃的诗,听到杨贵妃,想也知道那时候的唐玄宗是什么德性了吧。】

  李隆基:".……

  没想到这个时候,还能再丢一次脸面。

  【不过对于杨贵妃,倒是又一千古名句出现,就是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中第一首的第一句话——】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确实是形容得很美,但李白心情却不太美,毕竟他是来治理国家的,结果就像是个吉祥物,而且还要被人排挤,最后把官也弄丢了,被赐金放还,但走的时候,李白怎么可能低着头走。】

  【所以他又写出了一首绝世佳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尤其是这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真是走出了昂首挺胸的架势,不是他弄丢了官,而是若这当官的是这样,那这官不要也罢!李太白啊,怎能受到如此拘束。】

  【而且这首诗以记梦为由,想象丰富奇特,写作手法实为大胆夸张,又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还很丰富曲折,表达的意境和感慨也更是深沉激烈,叛逆不屈,亦虚亦实,亦幻亦真,不受拘束,着实是一篇足够传世的佳作诗篇。】

  有《蜀道难》还不够,竟然又出来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李白的文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这诗作……当真是人能写出来的?"

  "所以果真是诗仙啊,今日可算是让我等涨了一番见识!"

  “哎,好想与之见上一面,就算见不上,能交谈几句也好啊。”“那就要看这留言板何时开启了。”

  "开启之后,这所提问题,还要被天幕评估选上,才能送到那诗仙的留言板下……"一时间,众人互相看了看,竟莫名有种想要竞争之感?

  毕竟若是能得这诗仙李白一句话,也可堪比回答内容被评为最优解一样,单是想想,都有一种激动人心之感。

  所以他们这时代的留言板权限功能,究竟何时能开启!

  若再继续拖下去,岂不是都让那秦朝人抢先冒头了?!

  嗨呀,这可真是!

  【晚年的李白离开了朝廷,又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于是这时候再次写下广为流传的佳作——《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桃花潭的深千尺来笔锋一转,来生动表达了汪伦对他的深厚友情,足可见李白当时有多感动,而且这最后一句也是想象力丰富,是一首很独特的留别诗。】

  【不过到此,李白离开了官场,可不代表他就放弃了治国的理想,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又再次出山,加入了当时起兵平叛的永王李璘麾下,成为了对方的谋士,但唐肃宗继位,永王起兵造反,李白又因此而受到了牵连。】

  【于是他被发配到了夜郎这个地方,但还好李白不是李璘的主要谋士,之后朝廷大赦天下,李白也就重获了自由。】

  【在沿江返回金陵的途中,李白又写下了一首广为流传的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又是广为流传,又是千古名篇佳作,还有那千古名句……人麻了,真的是比不得比不得!

  历朝历代下,大多数人内心不由得波澜感慨,却也更迫切想要继续瞻仰这位诗仙的佳作名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最后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大概也是李白对那时自己境况心境的感慨吧。】【而后到了金陵,之后的两年,李白便病逝了,我们的一代诗仙就此陨落。】

  【以上是伴随着李白这一生的经历,而讲述的有关于李白的诗篇,但李白这一生

  所作的诗篇,他的代表作,绝对不止这么多,比如充斥着李白洒脱不羁气质的《将进酒》,也是我们必背的长篇古诗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还有那首充满了瑰丽想象,甚至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人也忍不住呼吸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还有气象非凡,气势高昂的《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思维跳跃,跌宕起伏,也是广为流传的千古名篇。】历朝历代下,大多数人都不禁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好多……"

  “真的太多了!”

  如此多的精品佳作,这位诗仙李白,足可是让人仰望的存在啊。

  【从古至今,诗歌发展到这里,到了鼎盛时期,又出现了这样一位独一无二的李太白来,足可见我国古代文坛最闪耀的盛世之景,而且李白的诗风可谓是独成一派,飘逸又潇洒,狂放又不羁,所以他当真无愧是独一无二的诗仙李太白!】

  【不过飘逸洒脱之下,我们也能看到李白想要建功立业,安邦定国的理想和决心,甚至耗尽了他一生的时光,所以李白的诗作,在细品之下,也能发现他的落寞和不甘。】

  【可李白的性情所致,当真是独特又自由,潇洒又狂放,所以李白留下的这一篇篇千古佳作,才构成了我国古代璀璨的传统文化中,尤为不可或缺的闪亮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