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即皇帝位后,尊武后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后。”李一啧啧道:“看懂这句话了吗?李显,一个被架空的皇帝,李治遗诏只给武后一部分权利,但是实际落实下来呢,遗诏就是名分,孝道更是大义,武后掌权多年,方方面面碾压李显这个所谓的皇帝。”

  “当然,李显也不是没有尝试反抗武后的政权,他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

  彼时,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裴炎立马表示不可。

  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后,武后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

  “嗣圣元年二月,才继位55天的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很显然,李显反抗失败,不但失败,连皇位都丢了。”

  “前面三个儿子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废的废,武后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那就是她的小儿子。

  理所当然,武后又立了自己的小儿子李旦做了皇帝。”

  说道这里,李一调侃道:“知道为什么唐中宗李显被叫做六味帝皇丸吗?懂这个含金量吗?”

  “父母弟弟儿子侄子一家子轮流当皇帝,玩还是你们李唐会玩啊。”】

  李渊狠狠砸了杯子,“看你干的好事。”虽然立了二儿子当太子,但是李渊显然不是没有意见的。现在皇室乱成这样,还不是这小子起的好头。

  李世民抽了抽嘴角,看来是亲爹的份上,倒也心平气和道:“耶耶,那已经不是我们的未来了。”

  李渊冷哼一声,可是天幕满世界的说这些,丢的脸是实打实的。

  那也没办法。李世民摊手,要是能阻止天幕,那大宋早就阻止了,也不至于脸面全无,算下来大唐还算好了。

  【“嗣圣元年,武后废皇帝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她以李旦的名义改年号为文明,册封正妃刘氏为皇后、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而后,李旦便被软禁在皇宫中,不得预闻政事,开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

  他不但不能随意出入宫廷,甚至在皇宫中也不能自由行动。”

  “论惨还是李旦更惨,前面三个哥哥基本反抗过亲娘,只有他,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吸取了前几个的教训,武后虽然立小儿子为皇帝,但是根本没有让他沾手政事的机会。”

  李一轻轻叹了口气,“到了此刻,武后的野心昭然若揭,从前大家都以为她只是如同历史上那些摄政太后一般而已,最后终归会还政皇帝,但是她废太子、废皇帝、将皇帝当做傀儡的举动让无数人暗暗心惊。”】

  李治:这属实有点不能当做没听见,儿子都要被霍霍完了,难道媚娘还想传位给女儿不成?

  女儿......李治想想太平的性子,不禁拧眉,若是以女儿的角度,太平在他看来自然是哪哪都好,可是储君,比之她的兄长不如。

  而且,媚娘也没想要培养女儿的意思啊。李治心里嘀咕,要不然能养成这样刁蛮的性子。

  等等,他怎么对女儿当储君接受的那么自然。李治拍了拍额头,都怪天幕天天念叨,又有媚娘这个例子,以至于他接受能力都大大加强了。

  武媚娘第一反应就是儿子不够用了,早知道多生几个。转头一想,哦,应该够了,时机应该成熟了,不然她也不会做到哪个地步。

  但是没继承人啊。武媚娘也忍不住拍了拍额头,早知道就把女儿也培养起来。

  武媚娘暗暗苦笑,却又摇头,以前哪里会想到自己能走到这个地步呢,有四个儿子,就没有发愁没继承人这个问题。

  大概后来有了机会,也来不及培养了,太平的性子也已经成定型了。

  不过,子辈不行,还有孙辈呢。武媚娘放宽心,好在孩子多,生的孩子更多,她完全可以从孙辈挑几个慢慢培养,孙子也行,孙女也行,只要有能力,她也不怕压不住。

  【“从嗣圣元年到垂拱五年是武后与朝野的矛盾最为尖锐的几年,嗣圣元年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后,宰相裴炎请武后还政于李旦,结果被武后以谋反罪名斩首,随即又派三十万大军镇压扬州叛乱,徐敬业兵败被杀。

  垂拱四年,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起兵反对武后,结果都兵败身死。”

  “是滴,真正能搞事成功的人往往掌握兵权,不然怎么能朝野物议不断却依然稳住局面了,因为武后手里有兵啊。

  所以说拳头大才是硬道理,枪杆立出政权,诚不欺我。”

  “在那几年了,李唐皇室为了捍卫皇权可以说了用尽各种方法,但是除了弄死自己,没啥结果。”

  李一双手一摊,“历史的洪流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诚然李唐依然享有民心,而唐太宗的遗泽更是千年不朽,但是活着的唐太宗或许能镇压一切,但是死了的唐太宗终究没办法力挽天倾,何况那是一位要创造历史、改写历史的千古无二的女帝。

  难道李治没有能力吗?可是他也只能阻一阻女帝的步伐。“李治是没有成年有能力的儿子吗?有的,那他死前是不想把权利完整的交给儿子吗?那不是没办法嘛。

  “没几年,武后就将李旦赶下皇位,在全天下和整个李唐皇室的瞩目之下登临皇位,改国号为周,达成了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成就——我国封建社会唯一的女皇帝。”李一鼓掌,“她真的好强,好厉害啊!!!”

  “谁懂啊,在古代女人出格一点都会被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哪怕皇室的女人更特殊一点,可以更出格一点,可是依然在男人圈定的界限内,可是女帝呢?她顶着举世的压力,生生的从幕后走到前台,在所有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以高龄之身登上皇位。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我真的说腻。

  从实际上的皇帝成为名实俱全的皇帝,这一步不仅仅是一个虚名,更是逼得那些男人不得不让步,让全天下的女人看见——女人可以达到的新高度。”

  “哪怕她是唯一,可是高峰就在哪里,我们知道,曾经有人攀爬成功了。”

  “很多人都疑惑,她已经这么大岁数,为什么不安享晚年,为什么还要继续折腾,真的有必要登基为帝吗?”

  “我只想说:是的,有必要。”

  “人生对于高度的追求,从不会止步于岁月,她的强悍,她的坚持,也不会止步于年龄。”

  “性别、年龄、身份……世俗里一切对于人的束缚和定位,在她这里都没有用,她挣脱开这一切,彻彻底底的,然后大步往前走。”

  “凤舞九天,女帝当空,全世界都匍匐于她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