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都市情感>配音演员日常番>第12章 酒

  他们从出门到现在,居然已经走了一个小时的路。

  牧阳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知道自己出了小区,想着前面再过一个弯就问方恒回不回去来着,一不留神都走到大街上来了。

  “方恒,吃宵夜吗?”牧阳还惦记着烧烤,烧烤店的炭火炉就支在靠近人行道一侧,摊主手里的孜然粉、辣椒面往炭火上的羊肉上一撒,再扇上一把风,味道不偏不倚就飘了过来。

  “好啊。”方恒倒是没拒绝,但他环视四周,“位子满了,没地方坐了吧……”

  牧阳根本不在意这种细节,他一听方恒说好,立刻就跑去摊主跟前点单了。

  羊肉二十串、牛肉十串、鸡心5串、鸡翅两串、土豆金针菇花菜玉米粒……

  他把能点的菜几乎都点了一轮,还从冰箱里自己拿了两罐啤酒。

  方恒知道自己这时候不该客气,接过了啤酒,一手就起开了。

  等他们这一单的串烤得差不多时,牧阳经验老道地拿了打包用的食品盒让老板往里放,然后指挥着方恒往角落的位置走,没走两步,跨坐在了一辆共享单车上。

  这里到处都停着共享单车,要是讲究点,还可以找辆更新更干净的车坐。

  方恒:……

  这是他从没设想过的操作。

  但牧阳一直在冲他招手,而且这里到处都是空单车,他们又没妨碍谁。

  他坐上了挨着牧阳的单车。

  单车座椅很矮,他一只脚踩在踏板上一只脚踏在地上,说不清是直接站着吃更方便还是非坐不可。

  牧阳把车龙头一转,单车的前篮就成了绝佳的置物架,把放烧烤的食品盒放在里面,签子正好向上,方便拿取。

  方恒都忍不住夸,“你好有经验。”

  牧阳从不自谦,“人类在吃饭方面的智慧从来深不可测。”

  方恒抬头看了看面前车流如梭的道路和来来往往的人群,又看了看手里的羊肉串和啤酒——真是独属于夏天的惬意。

  他一口气喝了半罐啤酒,对牧阳挥手,“走了一路,想出来点什么没有?”

  “啊?”牧阳怔神,“你知道我在想事情?”

  “我以前也喜欢散步的时候想事情。走路时脑子一直转的话,步伐会跟平时不一样。每次快要想通一个点的时候,脑子停不下来,脚步也会跟着走快。想不通的话,走路的速度会变慢,还会不自觉佝着腰。”方恒说,“我自己是这样的,刚刚一直跟在你后面,发现你也这样。”

  牧阳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多留心一点,总有收获。”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总说生活里都是素材,当时还没开窍,不懂原因。时间一长,发现真的是这样,平时在生活里看到周围人的表情、声音特点,不经意间记下来,总能派上用场。遇到类似的角色,往上套就行了。”方恒悠悠地把着单车的龙头,“不止是周围的人,还有看过的电视、电影、动漫,都是人物模板,看电影的时候察觉到自己看得入神了,就再回看一遍,找找是什么让自己入了神,再跟着学一遍,就能体会得更多。”

  正说着,烧烤摊的老板把烤好的串又送来一批,还给赠送了两罐啤酒。

  老板招呼他们,“里面有一桌快吃好了,他们走了我就喊你们,真不好意思,一会结账给你们优惠点。”

  牧阳拿了一串热气腾腾的鸡翅给方恒,把脚下的单车踏板踢得来回转,“我走过来一路都在想,其实潜台词意思就是,自己给这句话再找几个不同的情绪出来。我被人说配得平,其实就是情绪色彩不够丰富,表达高兴的台词,我只能给出,有点高兴、普通高兴、非常高兴这些程度不同的方向,但你的话,高兴里也许还夹杂着一点欣慰,又或者是高兴之余还有忧虑……”

  他在拆解自己的缺点,“如果一句话里只有一种情绪,就会显得乏味和单调。”

  “这是你一直都知道的,下意识就知道。”方恒又开了罐啤酒,“所以剧本围读的时候,你提出来原本的台词情绪要换种表现方式。”

  他一针见血,牧阳只好大方承认。

  “对,我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想方设法在弥补。”牧阳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我以前从没配过主役。配角嘛,三句话换一次情绪,基本上十几句话的台词说完,我的角色就该下场了。”

  台词量一大,短板就暴露得清清楚楚。

  何况不是所有的台词都能通过转换情绪做变化的,人物在一场戏里,不会这一句话是高兴,下一句话就突然不高兴了。

  “真难啊。”牧阳故意垮着眉毛做鬼脸给方恒看,“演戏真难!”

  方恒笑点很高,对他的鬼脸视若无睹。

  但牧阳自己笑了,“不过我好像终于有点思路了。”

  其实一直以来,他都很清楚自己演技一般。

  进棚试音的第一句,导演和客户都会说,声音不错,继续。但再继续说两句,导演就要摇头了——内行人多听两句就知道,他撑不起来人物。

  太平淡、没有细节、没有质感、每句话都差不多……

  他把这些评价都记下来,转头再去听、再去练,有时隐约会找到一些窍门,有捉住了什么的感觉。但更多时候,他依然配得乏味单调,实在谈不上进步。

  他今晚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醍醐灌顶的感觉。

  如果他的平淡来自于给出台词的情绪过于单调,就应该去给每句话找到恰当的潜台词,直意铺在上面,潜台词铺在下面。

  几种情绪混合着,就会显得人物内心丰满。

  方恒陪了他一晚上,就是想要教他这些。

  “方老师。”牧阳由衷想说,“你真的是个很温柔的人,真的。”

  方恒扶额,又来了。

  他接不下去这个话,转移了话题,“你这么喜欢演戏,没考过我们学校,也没考过其他学校?”

  “没有,我艺考一共考了五个学校,只有一个过了,但是排名都到四十几了,估计是没戏,就没再折腾了。”牧阳哈哈了两下,“我考试的时候其实什么都没准备,我爸妈不同意我考表演,不给我钱去报辅导,我自己摸索了一通就去了。车费和酒店钱还是找同学借的,我爸知道了之后气得够呛。”

  “第二年,我其实还想考,但自己也不确定。说实话,我自己也知道,不是谁都能当演员的。”

  方恒可以理解,想当演员实在称不上是靠谱的梦想。

  “我考试的时候,同组有个人,简直就是天赋点满。他一站出来,所有人的眼睛都忍不住向他看。长得好、唱得好,朗诵的是他自己写的现代诗,即兴表演把我们组好几个女同学看哭了。”时至今日,牧阳回想起来,还是感到心服口服,“我跟人家的差距完全是天上地下,这样的人,每个组如果都有一个,学校的名额肯定就满了。”

  两罐啤酒喝下去,方恒脑袋有点懵了。

  他没有说话,只是跟牧阳碰了碰啤酒罐,“这行本来就这样,天赋和运气占了九成。”

  牧阳想起来,“雨素姐说你就很有天赋。”

  “我?我有点吧。”方恒知道自己不该这方面谦虚,“嗓子是天生的,长相是天生的,我艺考面试的时候老师就说过,我硬件条件好。”

  但他们班三十个人,二十八个都这么有天赋。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事不能细想,他也早就不在意了。

  两个人把最后一口酒喝空,烧烤店的老板正好过来招呼他们进店里坐。

  牧阳又拿了几罐啤酒,找老板要了两只大杯子,给方恒倒了满满一杯。新烤上来的十来串钢签羊肉洒满了辣椒粉,方恒吃一口就要喝半杯的酒,牧阳立刻给他满上。

  这是爸妈教他的,跟人吃饭,不能让对方的杯子空下一半。

  一直到桌上摆满了空啤酒罐,方恒的眼神涣散、说话慢了好几拍,牧阳才意识到,方恒好像喝醉了。

  不要紧,醉了就醉了,早前他们寝室出门喝酒,最后都是他一个个拎回去的。

  牧阳结了账,在门口打了辆出租,把方恒扶上车,报了地址。

  但他很快发现,他把事情想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