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穿书八零:发家从摆摊开始>第432章 质量的保证

周来也笑,“次货比好货,这回估计没人再嫌咱们贵了。”

今天晚上的夜市到处都有治安巡逻,治安格外的好。

有不少退了货的顾客实在不甘心,在得到周乔对质量的保证后,全都毫不犹豫地掏钱购买。

光是客流高峰那一阵,他们就不止又卖出去六七套。

一连好几天了,郭翠萍终于又露出了笑脸,“太棒了周乔,还是你厉害!”

周乔摸着鼓溜溜的腰包,对她引用了一句名言,“不是我有多优秀,全靠同行衬托得好。”

这一天,大家正忙着,忽然听见一个声音。

“家要来人,快起床,大阿姨说的。”

来人?

周乔顶着鸡窝头开始下地洗漱,回忆半天也不记得有谁说过今天要来。

这时王丽芳进了厨房,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手心铅笔屑,瞄了半天忽啦一下丢进了灶坑里。

“你在干嘛?”这个举动简直太迷了。

“我娘说铅笔屑最好烧,扔了太可惜。”她拍拍手上的残屑,脸上很是得意。

“你这么会过日子,不发家纯属命不好。”周乔随口问这个小管家,“听说家里要来人,谁要来你知道吗?”

“谭琴说道。”王丽芳听出了挖苦她的话,甩下两个人名撩起帘子就跑了。

这个消息着实很令人高兴。

算起来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谭琴今天居然要带着司达一起来,肯定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对她说。

周乔正想着这事呢,就听见外面大门响。

她一开门顿时惊了,“小雪,司达,绮萱,四姐,富贵,海勇,小卢,你们怎么一起来了?陆征,姐,你俩怎么也和他们在一起啊?”

梦萍拎着菜筐呵呵笑起来,“早上我买菜回来时碰见了小雪,她说要和其她四朵金花来咱家聚一聚。

我一想正好小陆他们今天也要来盖厢房,怕菜不够吃我就又去了一趟早市,结果我们三波人就在胡同口遇上了!”

周乔连忙把人都请进院子,结果发现在人群的最后面还躲着一个朱琦。

人太多了,都进屋里肯定又挤又闷。

陆征像到自己家了似的,带着三个哥们把年节才用得上的大圆桌子搬到了院子一角,紧接着又沏茶倒水端瓜子,一条龙服务的那是相当周到。

等大家都踏踏实实地坐下了,周乔这才将双方友人相互做了介绍。

富贵最顽皮,“嫂子,重点给我们讲讲五朵金花是咋回事呗!”

“我来说我来说!”不等周乔开口,任绮萱倒是抢先站了起来。

话说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周五,棉纺厂例行召开厂区周例会。

为了不耽误生产工作,每个部门或车间都仅派一到两个代表来参会,人一多根本搞不清楚谁是谁,不去晚去那也都是常有的事。

那天托儿所派的是谭琴,一车间派了朱琦,二车间派了任绮萱,六车间派的是李金敏,周乔是每次必去的,因为广播室就只有她一个人。

说来也巧,她们几个人那天全都迟到了,恰巧刘厂长又出席了周例会。

这几个人自然就成了典型,被刘厂长当着全厂代表的面痛批,“你们几个想干啥呀?成立门派了咋得,五朵金花呀?还管不了你们了!”

讲到这,大家全笑了。

“所以从那以后,我们几个就成了好姐妹,五朵金花作为一个‘门派’也被那天参会的人给叫开了!

哦对了,李金敏就是这位四姐同志,她在我们中年龄最大,在家又行四,我们也就跟着她的弟弟妹妹们一样叫了。”

略坐了一会儿,梦萍就进去做饭了,四姐说要帮忙一起跟着去了厨房。

陆征让其他人先坐,他带着几个哥们也去开工了。

这样一来,桌上除了周乔,就只剩下了谭琴、司达,任绮萱和朱琦。

谭琴轻咳了一声,“司达,趁着现在人少,还不赶紧把事跟月说一下。”

“你俩……不会是要结婚了吧?”周乔第一反应是要喝喜酒了。

谭琴羞得腾一下站起身,脸红得像个苹果,“你说啥呢,是方案,方案!”

时隔太久,周乔早把这事忘脑后去了。

这时,司达按住谭琴的手,眼神温柔得像要把人融化,“你别急,还是我来和周乔说吧。”

“上次小雪将你说的方案转告了我,我觉得非常好,就拟成了文件在会议上正式提出,领导们也一致认为可行性很强。

这一次不光局里,还得到了市里的重视。我之所以隔了这么久才来,也是想等有了一定结果再来告诉你。”

这些早就在周乔的预料之内,所以她并不觉得惊讶。

倒是一旁的任绮萱,富贵到哪她的眼神就跟到哪,可即使这样也要八卦地问一下啥方案。

几个人谁也没搭她的茬儿,反正除了有钱的男人,她对别的兴趣都不大。

周乔继续问司达,“那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司达喝了口茶,“你昨晚出夜市了吗?如果有去,应该看到有治安驻守巡逻了吧?”

想不到八十年代也有执力性这么强的时候。

周乔恍然大悟,“原来是你们,我还以为是普通老百姓报的警。”

这时,正巧陆征过来替哥们儿添水,他也对这个所谓的方案也表示很感兴趣,干脆拉个凳子坐下一起听。

司达就接着展开了往细说。

“因为是在户外,经营时间又都在晚上,我们对夜市的管理确实有些松散,更何况要想彻底管好它那就不仅仅是我们工商一个局的事,城管也有份。”

可部门多了,好办的事也成了不好办的事。

时间一长,管理由松散变成了放任,恰巧就被这群温城佬们钻了空子,成立了“乡党小朝廷”,开始独霸一方。

起初也有受欺负的本地摊主举报,却每每都因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

事情得不到解决,举报者又遭打击报复,去报警指认乡党们,结果当然还是证据不足。

为了养家糊口,老实人也只能屈服于“小朝廷”的威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