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穿越之侯门继夫【完结】>第270章 火绳枪(三更)

  上次在宫门口送走了秦臻,勇毅侯等将士。这一次,崇信帝也没有偏向谁,再次的在宫门口送走了宸王跟宁兴朝将军。

  宁兴朝决定要上战场,秦念萱还哭的不行,找到了季云川面前来。

  对于秦念萱,季云川还是很有耐心的,好好的宽慰了片刻,后续给秦念萱肯定的回答。“前去南望城是朝廷的决定,陛下下的旨,谁也没法更改。不过,后续是计划我也有参与。”

  “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拖时间,只要我这边完成了任务后,到时候哪怕再艰难,都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你就放心好了,只要宁将军注意一点,他绝对不会有事的,而且,没准还能通过这次的战争,给宁家换取得到爵位呢。”

  季云川低声说着重要消息,又好话,许诺说尽了之后,秦念萱这才擦拭掉脸上的眼泪,希翼的看着季云川。

  得到季云川肯定的回答,秦念萱脸上流露出不好意思之色:“云川哥,对不起,我,我实在是太担心了。我怕,怕他一去不复返。”

  又说起这件事情,哪怕有季云川的保证,秦念萱还是忍不住哭出来。

  觉察到季云川快抓狂了,秦念萱连忙擦拭掉脸上的泪水:“现在有云川哥你这番话,我心底有底了,我一定会等到他平安归来的。”

  季云川肯定点头:“你这样想就对了。”

  秦念萱噗嗤一声笑出来,秦念萱后续有跟季云川聊了片刻,等到安氏那边派人过来请人,秦念萱这才跟季云川告别,前去安氏那边。

  等宁兴朝离开后,秦念萱失落了几天,随后就给季云川,侯府那边送了不少东西,感谢季云川的话。

  现在宁家就剩下她一个大人了,秦念萱想了下,随即将宁兴朝的儿子,年纪比秦安盛大两岁的宁阙光给带到侯府这边来。原本还以为能得到季云川的指点,却没有想到季云川自己先忙的,让人找不到踪迹了。

  不过秦安盛身边的青木教导着,看起来比宁阙光还强上不少,不管是文的,还是武的。

  秦念萱惊讶着,忍不住鼓动了宁阙光上前跟秦安盛比试了一下,各个方面被碾压。宁阙光差点就不愿意来勇毅侯府了。

  后续是秦念萱说:“你以为你不去勇毅侯府,安盛就不会比你强么?”

  宁阙光闻言不由气红了脸:“那我去能干嘛?继续被秦安盛挤兑,被他碾压么?”

  秦念萱说:“秦安盛强,除了自己努力之外,主要是教导他的人厉害。既然这样,我们干嘛不去勇毅侯府蹭课?而且你留在宁府这边,对你严厉的父亲是没在这里,其他在这里教导你的叔叔伯伯们又比不上勇毅侯府那边,甚至还会因为你的身份,跟你的关系好,对你没要求,甚至懈怠,你一哀求,他们就不会怎么逼你。你觉得,等你父亲回来,你是进步还是退步了?”

  宁阙光不由红了脸,露出恼羞成怒之色。

  转过身的不想让秦念萱看到。

  秦念萱说:“阙光,你也长大了,你也知道我不是你亲娘,我能为你考虑到这样的地步,已经足够了。你要是愿意去勇毅侯府,那我就舔着脸,哪怕被赶,我也会厚着脸皮留在勇毅侯府不走了。”

  “你要是不愿意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也没法帮你了,我只能做到这份上了。”

  秦念萱失落,有伤心的说出这话后,宁阙光自己反而是着急了起来。

  回过头,吞吞吐吐了片刻后,不好意思的跟秦念萱道歉,最终决定跟着秦念萱一同前去勇毅侯府居住,蹭秦安盛的课,跟着秦安盛一同学习。

  只是秦安盛跟宁阙光两的课程进度不一样,最后只能分开学习,让蓝溪教导宁阙光,青木继续教导秦安盛。但在武课上,摸准了宁阙光的底后,就让宁阙光赶进度几天,后续就一同教导,还让两人交手。

  觉察到宁阙光的自尊心后,青木就让蓝溪跟宁阙光交手,宁阙光依旧是被碾压,但蓝溪嘴上却不断的夸赞,哪怕是输了,也要夸宁阙光的闪光点。

  说的宁阙光嘴角往上扬的,咬咬牙坚持下来,一天天的比在宁府之中进步的更快。

  季云川跟崇信帝要了人,要了物,甚至是银子,崇信帝那边基本上没拒绝,有时候还会多给了。要的人全都手艺最好的,人数也给多了,物跟银子就翻倍给。

  后续有什么需要,只要季云川这边一提出来,崇信帝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季云川完成。

  季云川忙的昏天暗地的,军工坊就建设在京郊大营不远的一处山坳之中,四面八方都被京郊大营的人,以及崇信帝派遣前来的暗卫把守,盯着,确保不会有人越过他们,进入军工坊之中。

  季云川是唯一一个见过热武器的人,有季云川在这边指点着,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季云川跟工匠们就打造出了第一把火绳枪来。

  子弹也打造出了十几颗。

  季云川就带着工匠去另外几个山头,远离了村庄,确保附近几公里都没有人存在。在山谷比较平坦的地上,立起了靶子,季云川紧握着火绳枪,一番操作后对准了靶子,闭上眼睛打了出去。

  长时间没碰过枪了,枪响时候的后坐力,让季云川直接脱靶了。

  不过季云川这边开枪巨大的声响,还是让所有的工匠,以及附近守卫的士兵,暗卫等人震惊不已。

  季云川连续开了两枪,习惯后坐力后,第三枪总算射在靶子上,靶子直接被射穿了。一百米远,就这么被洞穿了。

  这个威力将诸多人震慑住。

  季云川触碰了一下火绳枪枪管的温度,发现这个温度已经很烫手了。

  季云川不由蹙起了眉头,没再继续开枪。

  上靶子检查的,确定火绳枪在靶子边缘留下一个好似灼烧过的小圆点,另外子弹头射飞出去,没能再找回来。

  工匠们见状,跟附近几个守卫一同走了过来,无不激动的看着季云川手中火绳枪:“盛国公,我们这是成功了?”

  季云川蹙着眉头摇摇头说:“没有,只不过连续开三枪,枪管就烫的好似要炸开的一样,这么算的话,我们这些枪管不合格。我们还得测试一下,连着开几枪,枪管会炸开。”

  “毕竟,拿着枪的,可是我们的士兵,我们的人,一旦炸开的话,不只是没法伤到敌人,还会让我们的士兵受伤,甚至不止一个因此而殒命。所以我们要做最好的一切准备,尽可能的提高火绳枪的使用寿命,让其变得更好,才能将其投放给我们战士使用。”

  “是。”原本工匠们的兴奋,在季云川这一番冷水之下,逐渐冷静了下来。

  但也有脸上流露出不甘心的,难道这个火绳枪就这么不算成功了?

  季云川后续转而说道:“不过,第一把火绳枪能做到这样的程度,本国公还是很满意的,所以诸位,重重有赏。”

  “做出火绳枪的主要匠师,谈老您得赏银一千两,其余人赏银百两不等。等回去之后,本国公会详细跟账房说清楚,按功劳得赏银,谁也错不了。”

  季云川说着,谈老为首的工匠们不由发出欢呼声。

  等工匠们高兴过后,季云川就跟他们测试了一下火绳枪最高能连续射出几枪,也没让人直接上前拿着火绳枪射击,直接将火绳枪固定住,然后用绳子绑好扳机,不需要瞄准,就直接拉下扳机射击了。

  射击过后,季云川跟工匠等人迅速上前填充火药,钢珠,确保火绳点燃着,火绳复位,然后再射击。

  季云川他们躲在石头后面,前后也不过射击五次,第六次扣下扳机,不等子弹射出枪管就歪了,子弹直接在里面炸开,引发后续枪管炸开,直接将固定的石头都射出了几道深坑。

  季云川看到这一幕,蹙着眉头:“五次后炸膛,这个不行。”

  季云川摇摇头着看向谈老等工匠:“若是能改进这个枪管,最少要在十几次以上才炸膛的,这才算成功,本国公届时重重有赏,领头千两,其余人数百两之间。若是效果越好的,赏银越高,最高可万两。”

  谈老等诸多工匠闻言眼睛都放光了。

  “另外,此后诸位在军工坊这边工作,最终都会挂入工部之中,有官位可升,至于最后是什么品级,只要你们有成果,本国公拼了命,也会为诸位讨得赏赐。”

  所以就看你们愿不愿意了。

  “诺。”成为了官身之后,哪怕只是工部的工匠官职,但他们也跳出了工这一行列,成为了官吏,甚至是士这一行列。哪怕被正流的文官所鄙夷,但却也比原先的工匠身份,世代都只能是工匠的好上太多了。

  不需要季云川说出其他的待遇,谈老等诸多工匠,每一个都热血涌动的。

  很快回到了军工坊之中,继续改造熔炉,让熔炉的温度更高,更能炼化杂质,提纯钢精。

  谈老等人,每一个手里都有自己独特的手艺,打造出更坚韧的枪管来,最后组装起来,再度重新测试。

  等确定了用谁的手艺,组成这一枪管的各种合金方子,最后季云川就想着能否弄成谁都可以打造出来的。比如每次锻炼几次,然后打造成枪管,这一就能达到开枪十五次以上不炸膛的。

  这一的枪械就合格了,以后就可以直接按照这一的规定打造枪管,就不用去思索,哪个工匠打造出来的枪管质量比较好,可以打多少次。谁的比较差,只可以打多少次。

  战士上了战场之后,谁还会记着这么多。

  只能指挥官记住,打出多少枪后,然后集体换枪。这么一来,攻击就会不间断的,只是他们这边提供枪械就只能翻倍了。

  季云川忙过几天,将这一切给确定下来。

  后续转道去隔壁查看神武大炮的研发程度。

  神武大炮最为艰难的部分就是炮管,炮弹这两部分。只要炮管完成,那么剩下的基本上不是什么大问题。

  火绳枪这边巨大突破,谈老工匠给出了最佳合金方子,改造的枪管几乎可以发射十八发炸膛的。季云川这边就定下来,只要完成十五发子弹射击,然后就得换火绳枪。

  这么一来,火绳枪就不会炸膛,哪怕速度快点的人多发射一两枚子弹也不大要紧。换下火绳枪又可以发射十五枚过后,上一把火绳枪就基本上冷却的差不多。

  火绳枪问题解决,季云川就想火绳枪枪管的方子,能否用在神武大炮上。随即让人打造了炮管出来,安置在车架上推去了试验场测试一番。

  神武大炮所造成的结果,轰轰烈烈的,威力动静都远超火绳枪,给的震慑力也让所有人,包括工匠们都震惊了许久,久久难以回神,甚至有些工匠,守卫都跪下来高呼神灵显灵了。

  在场之中或许只有季云川最先清醒过来的,查看过炮击范围,季云川就开始调整炮管确定精准度,然后联系发射四发后,确定精准度可以,却发现炮管发红了。

  这要是继续炮击的话,恐怕过不了几次,就会大炮炸膛。

  季云川发现后,嘴角抽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