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丫丫传记>第170章 至1166页

还没被人遗忘的她燃起的朗朗兴奋也渲染给了邻居中的每一位,见到她没怎么整理的发型和从箱底翻出的那件并不招眼的装束时,“人逢喜事精神爽,今个遇上什么大好事了呀?”、“你可真真成了老来俏了。”、“奶奶今天好漂亮哦。”、“怕不是未来的儿媳要来这里吧。”的稀奇悦耳声音一并投向了她,乐得她更是来了精气神:“就这么你们就这么说,那要是见了我当年穿旗袍的样子还不得说我是老妖精啦。”“哈哈哈哈哈……”一连串的笑声过后,娅琴就认认真真地对老少爷们说:“是这么着,我估摸着是我那老头子的事像是要有着落了,今天若是能被我猜准喽,回来一准给你们散糖吃。”邻家小孙女听了拍着小手蹦跳的更欢了,同龄人自不必再说,因为平时说到老刘时,他(她)们也都为他鸣过不平。

高兴的劲头还未过晌午,正在午休中梦着好事的时候,‘咚咚’地敲门声响竟成了上班时的铃声。

一男一女两位陌生的年轻人证实没有找错门以后才叩响门板的,见了她就自我介绍说:“我们是市政府的,赵海波是您的孙子吧,如果是就请您马上跟我们一起去趟医院,他…他现在有点不大正常。”娅琴听了二话没说就挥手言道:“我这就随你去。”

小汽车拐了两个弯,很快就到了离这儿不远的省直医院。

来到病房门前,娅琴看到里面除了靠在病床上的孙儿还有陪坐在一旁的老徐父女俩,三人都很正常的在一起说着话,她便回过头去向两位年轻人投去了质疑目光。女青年做了一个无奈的动作后就说:“阿姨,您一会就知道了。”

听到门外有说话声,徐家父女同时回过头来,二人的表情明显夹带着纠结,海波也对走近身边的奶奶说了声:“奶奶,您来了”便没了下文。

起初她还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地方便向身边的小芹问道:“这不是好好的嘛,怎么住进?……”小芹站起身来就说:“都觉得奇怪,您和他说上几句就知道了,医生说……可能和遗传有关。”“尽瞎说!”“阿姨您先别着急,是这样的,”跟在她身后的年轻工作人员向她作了解释:“他前天上午还是好好的,快到中午时别人发现他的行为不大对劲才送他来这里的。”

此时的海波也说:“我说我好好的,干嘛把我送到这里来。”

另一个马上就补充道:“医生说需要再观察几天,所以领导才指示我们要把情况及时通知您,如果没有需要捎带的话,那我们就回去了。”“啊,没有没有,谢谢你们,也替我谢谢领导的关心。”

直到这时,娅琴才恍然明白了三分,她开始有些紧张地转向他们父女俩说:“你们这样善待我的孙儿真让我过意不去。”

老徐随意地说:“我们也是才到不久,”说着就对女儿说:“你事多就先回去吧,我和你阿姨再…再说一会话。”“好吧,”小芹答应着就面向娅琴说:“阿姨,您不要着急,我看他不会有事的。”临走时还特意向海波嘱咐了几句:“在这里要听医生的,别由着性子来,下了班再来看你。”

稍缓了一下,海波也向她摆摆手说:“那我不送你了。”然后还冲着两位老人笑了起来,并且说:“她刚才有话要对我说”两位老人的复杂表情自然而然也就撞在了一起。

到了下午五点多钟时来了好几位医生,经过翻眼、敲打左右两侧后脑骨、换着法子问了他近乎相同的某个问题,他除了没出现烦躁情绪之外,其它根本就找不出什么病因,主治医师便说:“我坚持认为说他以前是如何精明的说法,这样的言过其实不利于治疗。”其他医生也有跟着点头默许的,海波则面对大家自个儿夸道:“我就知道他不相信。”

那位主治医师又和他交流了几句之后就对两位老人说:“到目前为止没发现他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回去了,如果明天仍是这样就可以让他出院了。”没等家属回答,他已经转身离开了这里,类似这样的病人如果不是以政府名义送来,他根本就不可能接收。

一旁的护士赶紧闪向门边让过紧随其后的簇拥者,至于海波说“我现在就可以出院”的话,他们压根就不想听见,再说,也没有见到他出现激动的表现和想要下床的动作。

两位老人又和海波说了一会话,这才又心照不宣的对视片刻,还是娅琴先开了口:“让他休息会,我们走吧。”

不知老徐出于何故白了护士一眼才应道:“好吧,再不走别人会有意见了。”赵海波则做出了一视同仁的带着和语言客气地和他俩打了招呼,也还没忘记他明天就可以出院了。出了医院大门,老徐就直言不讳的说:“看来是有点傻了。”“嗯,好像还不是太糊涂。”“还要怎样才算糊涂啦。”他的声音很低,“……”。一路上,一个是纠结的没了头绪,一个却在寻思着最坏的结果,就这么,两位老人走着说着一直走到临近厂区时老徐才恍然言道:“哎呀,这不知不觉都到了家门口,那就吃了晚饭再回去吧,这会芹儿也该在家了。”

若搁在在平时,娅琴是绝对不会推辞的,可是今天的情况不同,孙子的这般情况她必须要进行冷静分析,何况今天的晚会她也是绝不能缺席的,所以她做出的举动和说出的话都让老徐不得不放弃挽留;她难过地伸出手去握住他的手说:“我这心里现在是堵得要命,这会儿去了只能让你们爹俩为我添愁,不说这事了,明儿要是真的没事我会带着他过来看望你们的。”

出于对时间上的考虑,她倒了两回公交车直接去了晚会会场连晚饭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医院的电话打进了市政府:“赵海波同志一切正常,他已经主动要求出院了。”医院的话当然不能算是完全属实的,‘主动’对赵海波来说已没了那种可能,他工工整整地在康复诊断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倒是千真万确,轻车熟路回到了工作岗位也是事实。

没两天,他不能再胜任领导工作的既成事实同样也是事实:他的表现等同于受过特殊训练以后的白痴。

脸上不长肉的两面三刀走进了市长办公室,“说吧,马上还有个会要开。”“您指的是哪个方面?”“叫你来还能有什么事!快说说那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最近有什么情况。”他奸猾的冷笑了一声说:“他呀,不知怎地,一个和对手都能嬉皮笑脸的人还会有什么出息,现在不用您出手他就已经废啦。”“这话怎么讲!?”

这么这么、这么这么的,他较为细致地陈述完后就说:“他现在的反应能力还不如一个小学生。”“哦?”市长惊讶过后又深思了片刻才说:“这宣传工作马虎不得。”“市长,您看我……”市长随手拎起公文包说了句:“回去静候吧,少不了你的位子。”

说精不精、说傻不傻的赵海波见了谁都很客气,就是说不到三句完整的话就要等待别人的提示,因此便从科室直接刷到了传达室,在这个岗位上,他表现出来的热情任然与以前相当,看不到他有一点不自在的样子,对进进出出的人员还能做出清楚地分辨,只要是生人,他就会要求对方掏出证件,要是熟人他就会挥手放行。

“这样也好,每个礼拜天他都能和我在一起了”娅琴看着和邻家两代人玩得正欢的孙儿对老姐说。

别人在她面前还能说什么呢?一个个都只能为得了‘急性脑膜炎’的赵海波而惋惜;为了安慰孤独的老太太,对门的老夫妻发出了幸运的感叹:“得了这个病还能像现在这样待人接物,说明他的命好啊。”听得娅琴负罪的苦水一个劲地直往回咽:失去的珍贵虽已无法挽回,但为了保住他这条不被草菅的性命她又能向人们做出怎样的解释呢?

‘出了这档子事,看好的婚姻怕是要泡汤了’,这是娅琴最新的唯一苦恼。

类似这样的苦脑不只仅她一人,小芹也正为此事在她父亲面前恳求说:“以后就让我来照顾他吧。”明显见衰地徐厂长原打算违心避开赵家,随女儿自行重新选择,何况她现在也已成为一名管理干部,听了女儿如此表态,他不得不对她说:“你妈走得早,这婚姻大事还是由你自主决定的好,你看准的,爸都不会反对,只要不让你妈在九泉之下怨我就行了。”“爸——,您能不这样说好吗,我认为他会好起来的。”说到这里,她的泪水也禁不住随同落下的话语一同滚落。“好好,我不说,我再也不说了”老人此时的眼眶也成了关不住水的闸门。

当娅琴怀着忐忑之心再去徐家看望时,怎么也料想不到徐彩芹在她面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他表现的不是很好嘛,听说他还经常扛起大扫帚帮着清洁工一起清扫大院哪。”

娅琴当时就按按耐不住这突如其来的狂喜,久违的笑面迎着她就说:“丫头,我要是有你这么一个女儿或是孙女,就是在梦里我也会笑醒的。”小芹大大方方的给出了含蓄纠正:“我一直都喜欢见到您的笑容,因为你的笑容太真诚,所以…,所以我永远也做不了您的女儿或孙女。”娅琴悟到了:“你不后悔?”

徐彩芹摇了摇头咬住了自己的下唇,‘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这一信条早已深深嵌入到了她的骨髓里,谁让自己没能管住一时的冲动而越过了红线呢?“不会,永远都不会。”

静止的无声、远远胜过了有声,隔代的喜泣相拥一扫人间无数道过不去的坎。

精神没有以前那么气爽抖擞的老徐也依着娅琴的建议,把婚房改在了位于四湾的市政府宿舍,并且搪塞道:“就依着那个日子,这回写好的请帖是不用再改了。”

娅琴正不明白‘那个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时,小芹倒是撒娇的推了父亲一把说:“上回我是听他的,这回不是…”她把脸扭向了一边,依着海波的叫法说:“不是您说要依着奶奶的嘛。”

彩芹的话虽然解了娅琴的一时愚钝,真正的豁然开朗还是在之后的分工安排时,她才明白过来老徐一直是把八月十九日这天是以阴历而守候至今的。‘阿弥陀佛!上帝保佑!’这无形中既补足了难堪的超时,还多出了十七天的宽限,她心中窃喜。

到了晚上,在松弛了心结、汇总白日里的万事大吉时的无意间她才彻然大悟出那天随口拈来的日期正是她与谢尔盖-亚力托夫的大喜之日。

‘孝子’饭庄里坐满了宾客,没有领导出席的婚礼,场中的气氛自然也就随意的多;人们尊享着端庄美丽的新娘斟上的每一杯上好的‘洋河曲酒’,还不断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大方的徐彩芹领着丈夫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博得起哄的“再来一个”掌声,相比客气过头的新郎,那些善良的内心里难免就会发生些许扭曲,说什么‘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啦,或是‘那个傻子真有福气’这样的窃窃私语出现在酒桌上也不在少数,同时,他(她)们也不得不承认‘他长得确实很帅’。

然而能令二位老人重显精气爽朗也发生在孩子们的大婚过后,不知出于何故,疏远他(她)俩的旧故又日渐增多成了家中常客。

喜归喜,忧终究还是忧;晃过了一年,又迎来了新年,看不见动静的两位老人也都坐不住了,憋不住话的老徐摸着花白的胡茬埋怨起了娅琴:“这么久连一点动静都没有,你这个做太婆的也该过问过问才是,这样的事总不能让爷们开口去问吧?”

娅琴见他上门就这般心急火燎的,便说:“你咋就知道我没过问呀,我隔三差五的往那里跑能不知道嘛。”“快说快说,他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哎呀,大兄弟,我比你还急呐”两人依旧遵循着各亲各叫的称呼。

老徐皱起的眉头还没有抚平,他在等待。她终于又开了口:“这样的事告诉你也没用,除了让你替她担心之外什么作用也起不到。”“这么说,她俩一直在闹别扭?我怎没发现?”“别再瞎扯了,你去那里闻到味道就知道啦。”他挠挠头后就说:“小芹常回去,所以我也没去她那里。哎,你倒是说出来也好让我心里有个底呀!”

看他急成那样,娅琴也是无计可施地如实相告了:“她有过两次,可惜都掉了,我正找大夫给她瞧着呢。”

求子心切地老徐那张脸立刻就不好形容了。

现在每逢小芹休息,做奶奶的都会赶早去菜市场转上一圈,买点好吃的给她们捎过去,这个礼拜天娅琴也不例外。

到了之后没见到孙儿便问道:“海波哪去了?”“我让他拎两瓶麻油去爸爸那里了。”“哦,我说咋没见着他昵。”从表面上看,小芹和平时没有二样,但在几句话之后,她还是毫不隐晦地对婆婆说:“知道您今天要来,是我特意把他支走的。”“这……?”

久憋在心里的疙瘩终于在婆婆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不忍于心地道出了尘封私密:“妈妈!”她一下子扑在了娅琴的怀里极为难过的说:“以后您别再买药了,我真的不想再喝了。”娅琴哪里见过她还有这样懦弱的一面?拍着她的后背就说:“你咋这样说话昵?我和你爸在想些什么你还能不知道?”“知道,我什么都知道,要怪就怪我那年,”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

娅琴顿时就被她这突如其来、且有头无尾地惊吒弄的异常紧张,她一下子抓住了小芹的双肩就将她推离开来急切地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能让你这般难过?快快告诉我!”

小芹的整个面庞抽搐的似是走了形,哭肿的眼泡只留下一条线注视着奶奶,这个样子完完全全像个犯事的小孩在求得大人的原谅:“奶奶,这也不是我的错…,”她重一开口又哭的欲罢不能,娅琴不再说话,只能一个劲的哄着她、安慰她。

小芹难过了好有一会才从奶奶的怀里抬起头来一五一十的讲述了她自作主张去药铺买药打胎的经过。

“你怎么能这么做啊”这样的责备只能是每一位在找不到正确语言时的替代。以往见不到的泪珠还在无休止地滴落,她呕心抽肠地打着哽咽:“那时我非常无助,也很害怕,我只能躲在黑暗中偷着哭泣,这样的事我还能和谁去说。”

听到这又一与己命运相同的娅琴一把将她紧紧地搂在怀里口语不清的说:“不说了,可怜的没妈孩子。”纷繁地信赖和怜惜将这一老一少相拥在一起久久没有松开。

这一年,北方唐山城的大地震几乎将那座城市夷为平地,整个华北地区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抖动、共和国的三位开国元勋也在这一年相继过世;国家政坛大范围更替;掌握政权的得意者们继续玩着得意的游戏;夺命的政令加大了尚未偃旗息鼓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超强力度……读不懂的法侓条文在继续推行,三餐难维的无知人们仍然高声呼喊着:“紧紧团结在某某周围”的口号

无休无止的变相斗争致使这位普通老人的最后希望也随之沉入到了谷底,留给她的仅剩下自责,因而,她的晚年生活也悄无声息的发生了根本变化,她开启了惩罚自己的大门:继续为孙媳妇在民间寻医问药,照顾经受不住打击而一病不起的亲家,逢到礼拜天还会抽空伴着孙儿去到河边、公园,到了晚间若有得闲仍然会戴上老花镜坚持学习一会儿,给自己留下的休息时间决不允许超过五小时!这个时候的她已经迈入了古稀之年。

这样的坚持也让她巩固了尚未退化的耐受与无惧煎熬的个性,无心地时光消磨被她翻阅过的那些捡来的书籍也是越来越多。

偶然的一天,从空气中飘来了被视为‘靡靡之音’的久违魔性,她静止良久、还是捕捉到了那飘然即的稀有声音,“怎么又没了呢?”兴许是自己的耳朵不好使,或是人到了一定年龄神经上就会产生一定的错觉”她无可奈何的推翻了刚才既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