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谁家软夫郎?我家的!>第149章 有多像?

  兄弟两人对视了一眼,苏时年更是有些瑟缩的不敢正眼看自己阿爹,毕竟那都是自己闯出的祸。

  所以开口的也就只有苏时衡这个当阿哥的了,他从头开始跟自己阿爹说明了十五那天发生的事,苏父越听面色越是难看,狠狠的瞪了一眼自己的小儿子。

  知道这小儿子是个不着调的,没想到会闯了这么大的祸事,不过还好不是不可挽回的,也是他的小孙子运气好遇到了好心人得了造化。

  “下次你要是再这么乱来,我就让你阿娘来收拾你。”

  苏父说的轻描淡写的,苏时年知道阿爹这是在跟他说话,不满的撅了噘嘴蔫答答的点了点头。

  “知道了,我知错了……”

  “阿爹,小年他也不是有意的,您就别怪他了,那天也是突然,他自己都急坏了。”看着弟弟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苏时衡忍不住在一旁开口替弟弟说两句话。

  苏父淡淡的瞟了一眼兄弟两人,也没再多说什么,苏时年知道阿爹这关算是过去了,朝着阿哥吐了吐舌头,心里暗暗的松了口气。

  “那两位恩人有时间就请到家里来,我们应该好好谢谢他们,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阿爹放心,我会安排好的。”苏时衡闻言淡笑着点了点头,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想着这两日便让人去递个帖子,怕要是突然登门拜访会显得有些唐突。

  “你有分寸就好,小瑾能开口了那二人的功劳也不小。”苏父指尖轻点着桌面,眼神深邃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瞧着小瑾挺喜欢他们的,在家的这几日他还嚷嚷着要去找人,那天跟人分开的时候还一脸不舍得的样子,恨不得跟着人就一块走了。”

  苏时年这时在一旁适时开口道,想到小侄子这两日老缠着他找什么哥哥,当时他还有些懵来着,后来一想他说的哥哥应该是陶软。

  “哦?是嘛。”

  苏父听了小儿子的话忍不住有些惊讶,小孙子平时在家中都显得孤僻的很,这怎么对着一个陌生人却粘着这么紧?

  “是啊!而且啊我觉得那个沈夫郎跟小姑姑长得还有些像呢。”苏时年也就是随口一说,见了两次面他总觉得陶软的那张脸看着是有些熟悉的。

  “当真?有多像?”苏父听到小儿子的话,端着茶杯要喝茶的手颤了颤,小儿子说的小姑姑是他的妹妹,名字叫苏华锦。

  不过在很多年以前,那时的他还没成亲,也只是个刚及冠的少年人,他的妹妹因为一次去上香的途中遇到了山洪而不知所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们家也花了一番功夫找过,却一直杳无音讯。

  家里人也就渐渐地死了心认了命,想着也许已经不在人世了,当时他阿娘阿爹没多久的时间一头青丝就染上了不少华发,阿娘还为此差点就哭瞎了双眼郁郁寡欢了许久,直到苏华年娶了妻有了孩子,她才渐渐走了出来。

  苏父陷入了回忆之中,苏家兄弟两人面面相觑,他们猜想怕是又勾起了些伤心事,苏时年不免有些自责,在家中阿爹阿娘特意交代过他们不要在阿奶面前提起小姑姑的事,老人家年纪大了怕她有多想受不住。

  一时间房中静谧了下来。

  等苏父回过神来的时候长叹了口气,若是妹妹还在,现在应该也有如意郎君儿女双全了吧。

  “唉……先不说这个了,这事先不要跟你阿爷阿奶他们说。”

  “知道了。”兄弟两人乖顺的异口同声道。

  话到这苏父已经露出了一脸疲态,冲着兄弟两人摆了摆手让他们先出去了。

  出了书房后,回去的路上苏时年一脸苦恼,声音都有些闷闷的。

  “阿哥,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苏时衡闻言轻笑出声,刚刚在里面看着弟弟说到沈家夫郎的时候还挺兴奋的,这一出来就蔫吧了。

  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温声道。

  “别多想了,一天天的都不知道你这脑袋瓜子都在胡乱想些什么,看来还是得让阿娘趁早给你找个如意郎君才行。”

  “啊!!你们饶了我吧!对了,我想起来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说完也不等自己阿哥有什么回应,跟只兔子似的撒腿就跑,一会就没人影了。

  苏时衡在后面看着无奈摇了摇头,完了完了,就这样的小哥儿谁家敢要啊?

  ……

  最近一直忙着修葺老宅子的事,陶软倒是想着去帮帮忙,可是被沈韩年赶到了巧婶娘家里来了,说是尘土大不让他在隔壁待着。

  陶软自然也就只能乖乖听话,不能去隔壁帮忙,那就在这边帮着巧婶娘做饭,差不多十来口人的饭那做也是有些费劲的,多一个人帮忙那也能轻松些。

  厨房里也就巧婶娘跟陶软两人在忙活着,原本沈韩灵也想着一块帮忙的,沈玉突然就跑来将人拉进了屋里去,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让陶软都有些好奇,忍不住进屋看了看。

  这一看这才知道原来是沈玉想给阿勉做一双鞋子,但是他的针线活又不太好,所以就拉着沈韩灵教教他,原本是想让陶软教他的,看着人在忙也就没好意思开口。

  陶软心中忍不住感慨一下,这定了亲有了心上人就是不一样啊,以前的沈玉可是不喜欢摆弄这些针线活的,说什么不喜欢绣花绣草的,现在为了王勉,居然让人教他开始动手做鞋子了。

  “这总感觉自从小玉定了亲以后,好像没以前那么闹腾了,像是一下就老实下来了。”

  巧婶娘一边切着菜一边笑着开口道,小儿子一些依稀可见的变化她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这不是挺好的,让您跟顺子叔也省心了。”陶软手里揉着准备做馒头的面,眉眼间带着浅浅的笑意,眼眸都笑弯成了月牙开口回道。

  “说的也是,以前就是太皮实了,没少让我头疼呢,现在啊小浩跟小玉都有了归宿,我这心里也就踏实了。”

  陶软这话说到了巧婶娘的心坎里,原想着大儿子定了亲,小儿子可以缓两年不会那么快的,没想到王家小子这么等不及了。

  看着巧婶娘满面春风的模样就知道她最近过得有多么舒心了,陶软抿唇一笑也是替他们家感到高兴的。

  “对了桃子,你的身子调养的怎么样了?你自己平时可得仔细着些才行。”

  自家事倒是踏实了,韩巧这又想到了陶软,便面露些许忧色开口询问道。

  “婶娘别担心,我身子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夫君也有一直在给我进补,我都觉现在自己壮的跟头牛犊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