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世事心尘>第8章 工作之殇8-01

#8-01

高考失利,虽然沮丧。但人很年轻。年轻就有希望。年轻就对生活充满的阳光。那时候高中毕业,上班前要参加职业培训。爸爸在附近的职业培训班里。报了个名。培训班里大多是学习不好的人,到班里也就是为了拿个证书而已。卢维那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对前途没有规划,随波逐流,闲时只去图书馆,读书看报。每天关注着报纸上的招聘信息。那是国营厂的工作。由固定工变成合同工。但合同是长期合同。一签就是10年。工作还是很稳定。

虽然大学生很吃香。但当时如果是国营厂效益好的职工。还是很被人羡慕的。大哥所在的药厂。当时效益很好,每年过年过节都发的东西,加班还有奖金补贴。一个月赚的。比一个大学生。高了许多。

卢维也去人才市场转一转。说是人才市场。当时还没形成规模。只是在政府办公室附近。有一块空地。空地里的招聘栏上。贴的一些招聘信息。卢维的第1份工作。就是从那个布告栏上。找到的。那时不是面对面的面试,是通过信件,先把自己的简历发过去。卢维按上面的地址发了简历。

5天后收到了回信,让到新民中街的一道平房里面试。面试的第2天。就通知上班,到了地方才知道,这个所谓的装饰公司,就是个皮包公司,只有老板一个人。老板是相当于包工头广西人,揽了一个商场的装修。人手不够。卢维去了。给他打打下手,跑跑腿。开始接触上社会的人。

老板承揽装潢工程后,包给了两位师傅,有位师傅是个电工,从旧的汽车上拆下。磁带放音机。接上两个喇叭,时不时的。教上。商场里的卖货的女服务员,一起跳的交谊舞。装潢工程干了两个月,基本就结束了。老板李恒。没有辞退了卢维,而是找了几个老乡,用贝壳珊瑚的做工艺品。

贝壳珊瑚都是从广西的沿海运过来的。装了半个集装箱。卢维和老板一起雇了三个三轮车。拉到了仓库。老板的朋友也从广西过来。指导的怎么做工艺品。从建材市场。批发了一批。红色的小方瓷砖,买了一些灯箱塑料片,塑料片都是由一个一个小方块组成的。切成条。粘到红色的小方砖周围,然后用乳胶加面粉合成胶状物,把珊瑚树。粘到了上面,由贝壳组成的。小鸟。放到珊瑚树上。就做成了一个工艺品。

工艺品。放到商场里卖。销量并不太好。又招了两个小徒弟。

卢维做工艺品时,挑件最好看的珊瑚树,树上又放多放了几只小鸟,样子很好看,买的人也比较多。早上做完,下午推的三轮车。跟着老板的朋友一起去到钟楼街附近摆个摊儿。每天中午,管一顿饭,老板的朋友买菜,几个小孩一起做饭。记得那时正好赶上海湾战争,每天一边听着新闻。一边做的工艺品。日子就这样,过了两个月。

“谁让你在那儿摆摊。”卢维和两个小工友。刚把你这个推到集市上,两个穿制服的城管跑了过来。那时卢维并没有注意,以前热热闹闹的集市,小摊贩们早已无影无踪。只剩下了自己。骑着三轮车跑。已经不可能了。

“我们就走。”

车子还没有掉头,两个城管已经抓住了三轮车。一把卢维从座位上拖了下来。

“这里不让摆摊儿,东西没收了,去单位交罚款。”

“求求你别收走,这些钱给你,”卢维从口袋里掏出了10来块钱零钱,那是老板留的,找零用的,还有刚卖了一盆艺术品。

“滚,去大队交罚款去,给你们三天时间,不去了,所有的物品都充公。”一个城管。你到了车上,另一个城管,把卢维他们做的工艺品,移动了一下,弹出了个地方坐了上去。

“你不会跑啊,你们这些笨蛋。”回到单位。李恒的朋友指着鼻子骂起。跑到巷子口。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给李恒的传呼机。发了立即回电的消息。把情况告诉了李恒。李恒租的这个平房的房东。正好认得城管局的副所长,两天后通知。去城管局取。

工艺厂还没开起来,就因为分钱的问题,三个股东吵了起来,事情办不下去,就各奔东西,前前后后干了4个月,临走时,卢维才知道,那个叫李恒叔叔的工友,其实是李恒的儿子。李恒赚了钱后,离婚了,娶了个年轻漂亮的。她和前妻的儿子他抚养,本来是在家上学,和他现在的老婆关系不好,只能带到身边。

卢维通过这件事情。也认识这个房东,房东对卢维的印象不错,房东的朋友开了一家彩印厂,生意不错,就把卢维介绍了过去。当个临时制板工。

卢维当了工人赚钱了,卢维爸爸妈妈很高兴。工厂离家,有10公里,卢维琪每天骑着。家里那个已经很旧的飞鸽大杠自行车上下班。为了省钱。中午吃了饭。躺上10分钟。就又去上班。年轻就是资本,只要稍作休息就能恢复体力。那时也不觉得辛苦,工作也就像做游戏。

车间是几个平房。有一个房子里,放的一个激光照排机。机器占据了。半间屋子,灯光下。密密麻麻都是汉字。工人熟练的。推动的摇杆。一个个的印成胶片。然后印到锌板上,再放倒。一个转动的。搪瓷罐。道上浓硝酸。复刻出图案来。转动的频率。硝酸的浓度。决定了腐刻锌版的质量。

“又停电了。你去外面看一下,是不是保险断了,”卢维的师傅比他小。初中毕业就上了班。车间里经验丰富,特别是使用那台激光照排机,闭着眼睛就知道字儿的位置在哪里。速度又快。又神速。

“确实是保险断了。”卢维告诉了师傅,

“那你赶快找一下电工,让他赶快接重接一下。”

“我看电工箱里有保险丝,我去接吧”卢维说一下。

“你会吗,”小师傅有些疑问。

“会,家里的保险都是我接的,高中毕业了,这都不会。”卢维有些自信的说。

说完就被打了脸,卢维站在板凳上,一手拿着改锥,一手拿着尖嘴钳,把电阻丝颤颤巍巍的接到了,接头像,没看清楚,那几个连接端子的作用。接好后一合闸。一阵电闪雷鸣。罗威从凳子上摔了下来,裤子也被凳腿上的钉子划了一个大大的口子,好的,手里的改锥,被垫垫了个缺口。

“你不要命了,不懂装懂。你看看把总闸都憋了。”赶过来的电工。边做边骂道。卢维第1次。中午没有回家。灰溜溜的。在。附近的方便面摊子上。只煮了一包方便面。

事情没有过了三天。爸爸拿的一份报纸。给了卢维,

“四儿,看工厂招工了。你去试一试,这是前天的报纸,亏是同事告了我。我给你报了名,今天去了才知道,已经报了1000多个,只录取20名。”爸爸高兴的说,毕竟国营厂比民营保险的多,可是事实正是相反,几十年后。国营厂已经破产了,那个民营小厂。已经成了一个大型的印刷企业,还存活着。

“要不你先别上班了,复习复习,过两天要考试。”

“没事,我晚上看看书就行。”自从上了那个职业技术培训班。那种考试。和高考没办法相比。卢维没有复习,居然考了第一。通知10日后。体检面试。有了大哥被顶替的前车之鉴。爸爸也四处找关系,姐姐的高中同学。厂子里当。团支部书记。

卢维用自己挣下的钱,给了姐姐300块钱,那是300块钱。是三个月的工资。姐姐的同学。办事很麻利。罗伟顺利的进入了厂子。要给那个办事的人。送了一台135自动照相机。

卢维没有,只干完了半个多月。制版的技术已经掌握了。考到国营厂子正式工的消息也通知了厂里。本打算把自己空出的位置介绍给成立一家的一个亲戚。不过这件事没有办成。

卢维是给城里姨姨送东西时。才碰到了姨姨家的亲戚。男孩个子不高。瘦瘦弱弱的。腰挺得直直的。后来才知。幼儿时。从高处摔下来。摔坏了脊柱,脊柱打的钢钉。治疗了多次,那次到姨姨家碰见他时。他正好。求姨姨看能不能给他找个临时工干一干。姨父在工商局当领导,一身正气。这种走后门的事情,他是不会做,不然像卢维,他应该就得给找上工作了。卢维刚好离职,空出了岗位。就满口应城的答应了下来。

答应后。卢维就后悔了,这么大的事儿,卢维没有把握,自己在厂里也就是临时工,连厂长还没见过面,唯一熟悉的就是那个房东。又不好意思。直觉告诉他,拖了一周后实在没办法。才鼓起勇气去和他一起找那个房东。

房东姓侯,大家都叫侯主任,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内向的卢维。第1次在周末。敲开了侯主任的门。卢维一个人进去房间,让姨夫的侄儿子等在外,手里拎的。他买了一把香蕉。

“小卢,快进来。怎么考上工了。”侯主任还是那么热情。

“我是来谢谢你给我找了工作。”说着把香蕉放到了座位上。闲聊了几句。何主任一个人在一家,说一会儿还要出去办事,卢维也没有久坐。不知道为何一直没有开口,求侯主任。能把他现在的工作留给门外在等消息的人。

“哥怎么样了。”姨姨的侄儿能感觉到事情并不顺利。卢维不敢看他的眼睛。

“唉,来晚了。工作岗位已经有人了,关键他们招工还需要有力气。”卢维边说边想。

“我能干,我也能有力气,你看我能搬动这个石头。”说的他走到路边,搬起来一块大石头又放了下去。

卢维是第1次感觉到自己是很是无用,怎么就张不开嘴,连个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直到现在想起来。还有一种愧疚感。

招工的成绩出来了。而且在单位公示栏里公示,通知12月到单位报到。卢维有些后悔,不应该提前辞了工作,要不还能多赚两个月的钱。每天就泡在图书馆里看的书。有一天碰到了二哥的同学。也是自己同学的哥哥。

“哎,卢维正找你。”

“胡司令,有啥事。”胡司令是他的外号,他也叫小老胡。父亲是学校的教授,本来他学习成绩很好,可惜染上了赌瘾,高中时。就欠下了外债。没能考上大学。混在了社会里。

“我想考个夜大文凭。一个月后考试。你帮我考一下。不会亏待你。”

“咱俩长得像吗?你看一看。怎么替你考啊。”

“这你就不用管了,只要你同意给我考。”小老胡很把握的说。

“你怎么不叫你弟考,唉,他,算了吧。”小老虎话说了一半。就又咽了回去。

“你准备上三张照片。过两天我把报名的手续都办好。到你家找你。”说完小老虎走了。

小老胡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就分到了区里。在招生办公室。做文员。那是夜大,自修大学。大多为了收学生的学费。管理的不太一样。但统一考试。还是比较正规。

卢维就不知道小老胡是。通过什么手段,把考试时的座位。安排的前一个教室的前后座。卢维也没有复习,毫无悬念的考上了夜大。和小老胡成了同班同学。有了上大学的经历,这份看来别人很瞧不起的夜大文凭,成了卢维,后来敲开。一个个单位的应聘门槛。回头想一想。当时为什么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家里人也没有管自己。给自己压力。自己也是很聪明的,只要稍微给点压力,稍微给自己引引路,那这一辈子就可能不是这样的。

二十岁了,应该成人了。应该去社会闯荡了。刚刚好起来的经济面临了严重的经济的危机。国营企业的三角债,银行的坏账如果按照国际惯例,都到了破产境地。卢维没有感觉到。有一点危机感。

家里还是爸爸妈妈称的天和地。只是知道嫂子已经下岗。一年多只能拿。70%的工资,大哥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成了爸爸妈妈的宠爱。还住在爸爸妈妈家。

二哥和朋友开了一段时间录像厅,那时的录像厅。想赚钱,得播放些黄色的片子。这样才能招揽些生意。后来二哥退了出来,二哥的朋友也被抓了进去。

自从卢维上了班,工作以来。虽然都是临时工。但手头。多些多少有些积蓄。工作挣钱后。大部分都交给了妈妈。自己只留个上下班的路费和饭钱。

二哥时不时在找卢维要。“四儿批上几块钱。”卢维多少会给他一些。还时不时的给他劝他。找个工作。二哥答应着就没了下文。卢维不知道他怎么就认识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总有人找他办事情。有一些办成功了,但大部分石沉大海。家里时不时就有人来讨债。大晚上的被砸门。他瑟瑟地躲在床底。好多时候还得父亲去给他摆平。

二哥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要学历没学历。要工作没工作,就靠这一张嘴。父母加上我和二哥,大哥一家三口。住在了一起,难免有矛盾发生。时不时的肖烟四起。

孩子大了,父母的权威。也没有了儿时的能力。管不住了。只能让他们放手。自己的命自己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