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世事心尘>第4章 上学经历7-02

#7-02

每次亲戚来,家里就挤得满满的,大嫂子就回了娘家,我们三个兄弟就挤到大哥的屋子里。腾出来小家给他们住。农村自然包产到户,有了自己的责任田,但山西的地是靠天吃饭。手里总是少了点余钱。舅舅每年总要来一两趟家,总和爸爸说起阳城旧房子的事情,父母的忍让,让卢老八变本加厉,还撬开了门锁,住了进去。每次爸爸还得跑回阳城报警。官司一直打着。法院也不知怎么滴。一年判给他。再过一年又判给我爸。不是他抗诉。就是我爸抗诉。钱也花了不少。案件一直在中级法院和县法院里交替。法官都换了好几任,虽然爸爸。有手头的证据,证人证言。手录了音,反正人也一个一个的逝去。直到病故,案件还在中级法院审理。

舅舅每次走时,爸爸妈妈都给他一些钱。接济他们,舅舅家有五个孩子,四儿一女。家社,国社,集社,军社。米社。军社和卢维年龄相仿,小时候两个人就投缘,每次来太原时,卢维都带着他。和自己的同学。一起玩儿。他只上了小学后,舅舅让就让他退学了,去跟着阳城里的油漆匠,学手艺,学了一年,马上就能出师了,他们几个学徒。在羊城租住的房间里,冬天天很冷。炉子的烟囱。排气不畅,小军中了煤气,别人也中了煤气,但小军没有抢救过来。舅舅和舅妈伤心死了。事情过了一年。舅舅才告诉了爸妈。我也才从爸妈口里听到了消息。人有时说了一声再见。就有可能再也见不着了。

舅舅家的老大国社,别看是没有读过书的农民,很有魄力,和县城里建筑工地有联系,组织村里边儿的闲散劳动力当起了包工头。没几年就发了家。但媳妇管得紧。本想给舅舅。重新修建一套砖瓦房。媳妇不同意。国社结婚的钱还是借的。当了包工头后才还完。舅舅看的。一天天长大的几个儿女。犯起了愁。给他们个娶媳妇儿。靠种地。那简直不可能。舅舅以前当过伙头兵。解放太原时。给当时太原的守军做饭。后来就在太原搞了一个小推车,每天卖早餐油饼。油饼,油条,豆浆。剩下的钱只够糊口而已。后来舅舅执意要回家。回老家当了个农民。

国社包工队干的红红火火,但那时工程款总是被拖欠,晚上工程还得给项目经理回扣。有时算完账,也挣不了几个钱。给工人结算了工钱,剩下的就变成了欠条而已。

舅舅的房子。是土坯房。房基地是不小。但是破破烂烂的。小军去世,油漆师傅给了点儿补偿。舅舅就想把房子修一修,砌成砖房,正好老大有工人,能省些工钱。细算下来只是出料。砖头自己和泥。送到砖厂给烧。手头还差个200多元。来找爸爸借钱。

“你找谁呢,”如卢维开了房门,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扛着一麻袋。东西就往房间里闯。卢维拦住了他。麻袋当着脸,卢维没有看清。

“我是你舅,舅舅有些生气。”

“哥,你怎么来了。来了不打声招呼。”妈妈从屋里走了出来。

“吃饭了没有。”妈妈问这句话多余。舅舅把麻袋放到了地上。从里面取出来一袋小米。还有柿饼和柿皮。柿饼上挂的白色糖霜。舅舅从一串饰品上撕下来一个。给了卢维。

“吃吧,去年才做的,本打算卖了,这不要来城里,都给你们带来了。”

卢维接过柿饼,不好意思,放到了嘴里。

“我上学去啊,”

“你的饭还没吃完,”

“我吃饱了,晚上再吃。”卢维。说着背着书包走了。

“小庆不在。”舅舅叫他爸爸的小名。

“不在。出差去了。过两天就回来”

“哥,我给你盛做面条吧,我们刚吃完饭,”

“算了,这不是饭,”舅舅端起了卢维吃剩下的饭。三口两口吃得起的。刚巧被出门的卢维看到。卢维脸羞红了。心里不是滋味儿。

卢维妈,从柜子里取出了两个饼。又拨开了火炉。放了两个炭块进去。

“不用忙了。”舅舅说着。

“我给你做个汤。炒个菜。家里还有烧酒,哥你好这一口。”卢维麻利的做着饭。不一会儿。就端上了一碗鸡蛋汤。一碟花生米。炒少了一个过油肉。肉是前天用肉票买的。家里一个月也就这一次荤腥。

“妹啊,你还记得哥的爱好。你现在生活也好了。也和小庆搬到了省城里。”舅舅看着。房间里新打的家具。买的电器。羡慕不已。

“哥,你来一定有事。说一下。”卢维妈。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小盅酒。陪哥哥吃饭。

“唉,本来张不出口。小庆这两年没少接济我们,过年过节给孩子们买衣服。这不打算把房子修一修,村里房子已经太旧快塌了。砖都准备好了,还缺几百块钱的工钱,本来老大说工钱他来出。这不县里的一个工程,一直要不回来钱。”舅舅边说低着头,时不时的看着妈妈卢维。

“那你打算借多少钱,”卢维妈问道。

“三百五,”看卢维妈在犹豫

“三百也行。”说的伸出三个手指

“家里确实有四百块钱,那是他爸出差时借的公款。本来要去两个地方。现金带多了吧,不安全。就放了200块钱。和家里的这一段时间攒的钱。放在了一起。”那个时候家里一般都放的现金。有钱也很少存银行。一方面本来的手头就不富裕,每个月的工资领到,基本上就花的差不多了,送上个三五十块钱,做个应急。女儿虽然上了班。但指望不上,大儿子上班挣得的钱也不多,自己上的自修大学。还得交的学费。给不了家里多少钱。二儿子找了工作也不好好上。上了个班。钱没两天就花完了。三儿子还在上初中。穿的衣服。都是捡哥哥们的旧衣服。300块钱,快是他爸多半年的工资了。怎么也得和卢维爸商量一下。他是一家之主。他来定。

“哥。家里也没那么多钱。卢维爸回来。给你想想办法。”卢维妈,说完。看到他哥有些失望。心里想怕是这一次啊,和往常一样,带个二三十块钱回去。

两天后。卢维的爸爸回来了,回来后一直阴沉的脸。卢维的舅舅也不好说。只是默默的看的。

卢维爸爸回到家是处理他徒弟的事的。他徒弟不听他的劝,由于和领导搞不到一块儿。强烈要求。调到吕梁分厂工作,还把一家人的户口转移了出去。和吕梁分场的一个人对调了。调到吕梁分场才发现骗局。

调到爸爸科室的白信太,不光是骗了爸爸的徒弟。还骗了卢维爸爸。这次来爸爸的徒弟在厂里申诉,找了厂长书记,厂长书记也无能为力,事情对调了,不是,除非当事人同意,公安局也不会再给你对调过来。吉昭昭的把爸爸从外地叫了回来。让爸爸调解了这件事情。

白信太会钻营,会拍马屁,走的是上层路线,对于领导低三下四,刚到了爸爸科室也是点头弯腰,过了没两个月,就从车间到了采购部。当了个科员。原本的本性就露了出来。科里的人都很嫌弃的。特别是骗别人,还蛮不讲理。

这次厂领导让卢维爸来调解,他也是没办法,指着把两个人的见面,安排在了自己家里。

两个人一见面。就互相指责。一怒之下。就在家里打了起来。爸爸好不容易和和劝架邻居把他们分开。白信太举起了柜子上的水杯摔了下去。放出狠话。

“有本事你去告我。我弄死你。老卢,你他妈别管闲事,和你没关系。”

“你来弄死我看看。”爸爸的徒弟,抄起了厨房的捅火棍,朝的白信太的脑袋就差砸了下去。被躲在厨房的舅舅,一把抓住了手。夺了下来。

“小伙子不干这个,别出人命。”

白信太知道理亏,早就一溜烟跑了出去。反正木已成舟,生米做成了熟饭。你还能闹出什么花样来。反正我就不理你。

这次白信太和卢宝璋出差。他居然就没带几个钱。出发时候两个人都借了公款。两个人出差,他居然说忘带了钱包。和卢维爸爸借了100块钱,说回到家。马上还了。卢维吧,信任了他。也没让他打欠条。等到自己都办完了出差手续。去财务还款的时候,才知道白信太。早就还完了借款了。

卢宝璋很是生气,直接找到了白信太,他在工厂门口,正低三下四的和厂长说的事情,

“白信太你啥意思,你手续都办完了,也不还我钱。”

“什么钱”

“出差你借我100块钱。”

“我那晚上不是还给你了”百信太在张口就说了话。

想想自己的徒弟被他骗。借了钱又不承认。卢宝璋心头火一上。抬起一脚就踹到了他的腿上。两个人厮打起来。厂长和门卫出来。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他们分开。卢宝璋的头被蹭破了皮。白信太的脸也被抓伤。

卢希刚回到家,听说爸爸被人打了。抄起了菜刀就出跑了出去。找到了白信太家。用脚踹踹的大门。一刀劈到了门上,打烂了玻璃。被学校公安处。带到了学校公安科。事情才算平息了下来。学校不大,都是熟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情就过去了。白信太借爸爸的钱一直还。都说人善受人欺,但人欺天不欺。人在做天在看。自己的做的孽,剩下的债,会反噬的你自己。

舅舅如愿的借到了钱,他不知道钱是宝璋。从隔壁王师傅家借的。家里少了钱,只是月底少了米面。会去王师傅家借钱。有借有还,王师傅是工厂的高级技工。工资很高,儿子是在工会放电影。大家买电视买的早,当时整栋楼里就有,他家才有电视可看。晚上也就是新闻联播。加上一部电视剧。或者老电影。但大家都聚到他家。看完了电视。才走。那会儿的电视。满屏的雪花点。时不时的调整一下天线的位置。王师傅自己制作了室外天线。不过一到打雷下雨。他就不敢用外接天线。怕被雷击。学校订阅的广播电视报,成了为人人争抢的东西。晚上如果有了好的电视,他家的小客厅,吃完饭后就腾了出来,被邻居提前放的马扎板凳,放了一地。那时只有两个台,一个中央电视台,一个山西电视台。为了看你想看的那个台,大家都吵吵着,最后还是举手表决来决定,换台这个工作,一直是王师傅自己来进行,他怕别人给他拧坏了。他家的黑白电视是第1批日本进口的。屏幕前还加装了一个放大镜。有时为了看彩色。还买了一个红黄蓝的三色塑料滤光镜。学校院办有一台彩色电视机,电视机是彩色的,那时候很神奇的。卢维上小学时,黑白电视机在慢慢的普及,但彩色电视已经。成了抢手货。贵的出奇。人们多收了三五斗,口袋里也多了几个钞票。有了剩余,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票证依然紧俏。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中外合资的产品。如潮水般的涌入。冲垮了一个一个国营企业,国营企业改制,变成了民营私企。人们都是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出来的,虽然变革一直在继续,但心里总是充满了希望,人们并不焦虑。

舅舅吃卢维剩下的饭。让卢维很尴尬。他是知道饥饿的。每个人25斤粮,成人30斤。都得靠粮票供应。卢维和二哥都在长身体。大哥每天跑家。为了省钱买书。把胃也饿坏了。时不时的胃疼。吃了几副西药也不行。妈妈听个老中医。用铁蒺藜熬糊糊。吃下去。也不知道。是西药吃好的。还是中药偏方起的作用。大哥的胃好了。还在药厂的团委当了书记。一段时间学习外语。正好电台每天晚上9点。老师们讲新概念英语。上初中的卢维。老师们上完课。同学们买新概念英语教材。教材有四册,老师们其实只用第2册。下课后,英语老师。会给大家补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