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琬看出杨戬为难的神色,继续道:“若非此时我无能为力,亦不便出手,此事本该由我亲自来做。”

  她当年生命垂危,是因为在忧思过重的情况下身怀有孕,以最后那一点不甘心耗尽精血难产诞下杨婵后,却在自身最为虚弱的时候被华岳神君——那个曾经软言哄骗于她,在她心中如天神一般高大,论理来说应该是她夫君的男人徒手破开腹心,生生夺走了龙族性命相系的龙珠。

  “可惜了。”

  她那时抱着女儿,看到逆光踏进她洞府的高大身影时,本还怀有一丝侥幸。血脉相连的骨肉,是否可以换回已冷淡她多年的神君的回心转意?然而,勉力打起精神,她却只看到华岳神君嫌恶地看了一眼以人身降世的、他们的女儿,听到他漫不经心的三个字,然后便是剧痛袭来,是比她生杨婵时,更深的痛。

  龙族一生精华俱凝于龙珠。更何况,不比慈航真人修为高绝,摘下西海三太子颌下龙珠时亦顾虑着佛门颜面,本意也并非掠夺其生机。华岳神君本就是抱着以龙族龙珠续命的想法动的手,又岂会还特意考虑是否会伤及她的性命?

  他巴不得能趁机夺走更多的生命精华,以龙族传承至上古的血脉,天生的悠长寿数来延续古神即将看得到头的岁月。

  “可惜了”,可惜的是什么?他耐下性子,在恩驰爱消后仍敷衍了成日里郁郁寡欢的她那么些年,一直到她生下女儿方才动手,是不是本来期望的是他们的女儿也能够继承龙族的血脉,可以让他轻而易举地获得两颗源自四海龙王嫡脉的龙珠?亦或者,想要以相同的血脉承载,夺舍转生,来避开天道降下的灾劫?

  她到底是北海龙宫的公主,即使曾经再如何天真,该有的见识还是有的,只瞬息就联想到了上古某些邪修觊觎龙族血肉时的种种做法。

  只不过龙族一向抱团排外,轻易难被猎杀,侥幸得手的,也被四海龙王联手一一报复回去,于是也就鲜少有人再敢犯此禁忌。

  但是,总还有莽莽撞撞的小龙,会为人蒙骗,亲自将自己送上门去,令身后的同族也很难查出在他身上发生的遭遇。

  原来,自己以为的英雄救美、一见钟情,竟也是一场惊天的骗局吗?敖琬在绝望中陷入黑暗。然而,为她惹来了杀机算计的血脉却也给她带来了一线生机。纵使奄奄一息、苟延残喘,龙族强悍的生命力仍还是让她活了下来,最终等到了杨戬的到来。

  玉虚灵药可以保她性命,有大能出手,治愈外伤内创更是不在话下。但是,她身上更大的问题却是在根基受损、气血两亏的不利情况下失去龙珠所造成的内损。所以即便是东华帝君,为了她未来着想,也还是选择了最需要水磨工夫的沉睡疗养来助她恢复。

  反正对于神仙来说,最不缺的本来就是时间。

  原本帝君为她下了禁制,待到她自然苏醒之际,就是沉珂尽去之时。只是今番因为女儿杨婵与那凡人之事不得不提前唤醒了她,虽然也并不会有什么大碍,却也暂时动不了法术灵力。

  不然,帝君也不会命妲己陪她同来华山,而真君也不用为了三人同行之时不惹人生疑而化作女相。

  “琬姨,那我便将婵娘关在圣母宫中,设下禁制……”

  “然后容得你那妹妹继续悠闲自在地过日子,而不需要付出半点代价?”妲己眨了眨眼睛,突然插言道。然后顶着杨戬扫向她的视线,亲昵地挽住了敖琬的手。

  “也是,毕竟是清源妙道真君的妹妹嘛。琬姐姐,即使婵娘犯了错,小惩大诫一番也就是了,你看真君不也都答应你罚她了吗?”

  敖琬听到妲己的话,微垂下眼睑,而后拍了拍半倚在她身上的妲己,抬头看向杨戬,像是下定了决心。

  “真君,妲己说得有理,惩罚就要有惩罚的样子。我知你心疼婵娘,但……这百年,我会陪着她。”

  即使没能相处多久,也不曾看着婵娘长大,但偏偏她的女儿,还就是像极了当初的她。

  错过的,做错的,该受到惩罚的从来都不止婵娘一个人。

  “我明白了。”杨戬看着敖琬的神情,终是点头应下了她的请求。

  他曾随军征战,也苦心研究天条多年,如何不懂得赏罚分明的道理?说到底,不肯惩戒杨婵不过是不觉得她做错了什么而已。

  所托非人非她之过,至于神仙思凡的戒律……龙族本就不受天条管制。

  但他也知道,这样的想法多少是在为婵娘开脱。毕竟他们知道婵娘的身世,但她自己却并不知情。

  然而……

  杨戬起身,送敖琬和妲己离开。临别时,他给了妲己一个眼神,然后同她一道走远几步。

  敖琬微笑着看了两人一眼,在原地驻足,甚至刻意移开了视线。

  即便如此,杨戬也没有马上开口,而是虚张开无形无相的结界笼罩住两人,方才抬眸望向妲己。

  “真君莫不是有什么私密的话要同我说?竟还非要避开琬姐姐。”妲己眼波流转,迎上杨戬的目光。“我看琬姐姐说不定要误会了呢?”

  “或许等我回到天庭,还应该去找天喜星君问一问那凡人的婚嫁。”

  杨戬不为所动,答非所问地回了她一句。

  于是妲己只得收敛了几分刻意的作态,叹了口气:“真君还真是老样子,半点都不饶人。”

  “此事,可是帝君的意思?”

  “什么?”妲己故作惊讶地反问,“真君莫不是指三圣母一事?”

  杨戬眉心微蹙,就欲拂袖离去,不想同妲己再谈下去。

  “真君。”

  然后他被妲己唤住,看到了挺直脊背站在他面前的狐妖。

  这狐狸精,在他面前好像从来都没有露出过这般神情。

  商周之战,杨戬也曾和妲己有过几次照面。但那时的狐狸永远是娇媚、愤恨的模样,让杨戬只可惜她千年修为、祥瑞之兽,却入了歧途。

  “帝君和教主让我转告真君,你心疼你的妹妹,他们自然也可以心疼从小看着长大的子侄和徒孙。”

  妲己微微一笑,露出了几分睥睨的神色。

  “况且,那杨婵虽然恋爱脑起来像极了她母亲的曾经,但是跟了真君几千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还是有几分相似的。

  “真君想要一直将她护在身后,也要看一看她愿不愿意接受真君的好意。没有人知道,为爱痴狂的女人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真君若当真为了她好,倒不如让她小小地吃个苦头,借机将她保护起来。在真君的看护下,总好过一无所知地落入天道的算计之中。

  “我虽未‘有幸’与真君的妹妹谋面,但单看她做出的这些事还是能猜出她的几分性格的。

  “真君若是强行拆散她和那凡人,她怕不是反而要觉得他们之间情比金坚,不怕火炼。至于真君所见的那凡人种种,也会俱被当做诋毁。

  “而真君若是肯袖手旁观,让她看清楚她选中的夫婿到底是怎样的人。那时,你那好妹妹怕不是要转头求着真君让负心之人付出代价。”

  “妲己,我妹妹不是你。”杨戬面对妲己的一番言语,只就最后一句冷冷地反驳道。

  “你妹妹若是我,又哪里还需要真君时时呵护,捧在手心还唯恐怕碰碎了?”妲己不以为意,甚至有几分不屑。

  三界皆夸三圣母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是个顶顶好的神仙。但在妲己看来,她能有这样的宽容大度,难道太半不是她的好哥哥给她的底气吗?

  即便是现在,如此大胆地思凡成亲,甚至不顾怀孕可能造成的暴露其思凡一事的风险,不也正是依仗了有二郎显圣真君这么一位无所不能、无所不应的兄长吗?

  杨戬不语,良久才挥袖解开了结界。

  “请你转告帝君和师叔祖,杨戬明白他们的意思。”

  然后他看着妲己挽着敖琬走远,听到风中传来的、低声的絮语。

  “……真君他……怎么样?”

  “哎呀琬姐姐你在想些什么呢?我妲己……更何况,他这个木头既然叫你一声‘姨’,我自然不会觊觎晚辈……”

  转眼间,离当日华山变故的发生就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当年东华帝君命妲己随敖琬一道去见杨戬,本意是要敖琬做下决定,惩治杨婵,以免得清源这个妹妹日后因为自身性情和天道算计的缘故会拖累清源。

  而这也是当初清源托他相救敖琬,他在应下后,将其一藏就是数千年的原因。

  连身死魂散的敖丙他都能够救回来,想要尽快解决敖琬身上的问题,又哪里真的需要耗费那么久的时光?

  不过是一来,一条北海的小龙不值得他花那么多的心思去救;二来,他那时就隐隐觉得清源和那个杨婵的兄妹关系来得莫名。

  要知道,血缘固然是最难以分割的因果,但天道可不全然只凭血缘定亲疏。

  父母皆亡,与玉帝也再无半点情分,本已经孑然一身了的清源,为什么会突然与一个女娃娃轻易有了兄妹之名?

  杨婵和玄门弟子可不一样,她无所依靠、资质平平,一生荣辱便只能系在清源一个人身上。

  当年女娲会从金霞洞带走杨婵,或许也是看出了几分其中的问题。给她一个女娲门下的名号,即使娲皇宫不可能出面为杨婵撑腰,但也好过外人只把她当作清源的妹妹。

  但是,东华没有想到,清源在明白他和通天命妲己同去的意思后,竟会做出那样一个决定,决绝至此。

  覆手将杨婵压于华山之下,纵使如他们所想的那般关了杨婵禁闭,让她没有机会再去扰乱清源后续的种种安排。但华山、桃山……他们不觉得这是清源能够释怀的过去。

  即使是为了日后事发能够取信于王母,主动示敌以弱,为了所谋大局,为了杨婵他日能有转圜的余地,但是清源自己呢?

  得到消息的东华只能苦笑,同通天面面相觑,却也不好再去插手清源所做的决定。

  好在华山之下有敖琬陪着杨婵,母女连心,有敖琬出面,应当不至于使杨婵同清源反目。

  而他们左右想了想,旁的暂且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便自清源手中接过了关照杨婵后来在华山地牢中生下的那个孩子的任务,命紫府灵官亲自将他交到了那个凡人手中,并再三叮嘱那个凡人不得将这个孩子的身世告知于他。

  不过,知道了刘玺与那位宰相之女王桂英是如何得成好事的,东华冷眼看着,并不觉得他会将这个秘密瞒着长子一辈子。

  清源似是在谋划些什么,对于刘玺的态度不置可否,东华自然也不会去横插一手,以免别生枝节。只是叫紫府灵官盯紧了刘玺,一旦刘玺向他的儿子透露口风,他们便亲自来守着这个凡人,看他到底还能借此生出怎样的事端来。

  如今,他们正坐在刘府不远处的茶楼中,看着刘玺将已经得知了自己身世的沉香从知州府邸的后门偷偷放跑,看着那个面对突然发生的重大变故,被骤然推出家门的十三岁少年,茫然失措地站在原地,可怜得就好像是刚刚离开鸟巢却被猛地当头淋了一场暴雨的雏鸟。

  通天看着刘沉香愣愣地在原地站了许久,直到他父亲忍不住趁着无人注意,又探出头来,低声催着他“快逃”后方才跌跌撞撞地随便寻了个方向离开,不由得感慨了一句,“他不如清源远矣。”

  “似清源这般的骄子,多少年才出一个?这孩子如何能与他相较?”

  “凡人都说‘外甥像舅’。”

  “你到底还是心疼你家徒孙是不是?”东华无奈道,却也能够理解通天的心情。他对刘沉香这个孩子的心态又岂不是同样的复杂?

  通天看着那孩子的模样。

  他生杨婵的气没用,清源还是看重她,仍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妹妹,那这个身上流淌着一半杨婵血脉的孩子,便到底不能被他们视若无物。

  若他长得出色,担心他为天道利用之余,却又如何不替清源感到慰藉?自他们知晓了刘玺将这孩子取名为“沉香”,清源提起他时,都只称“沉香”二字,这其中的意味他们如何不明白?

  既然刘玺另娶,那这个妹夫清源自然不可能再认。但纵使养在刘玺膝下,沉香仍是清源的侄儿。

  而若是沉香不堪大用,清源怕不是又要自责令他幼年失母,没能被好好教养着长大。明明有仙家血脉,却只能让他做个凡人。

  “沉香身边有紫府灵官守着,暂时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当务之急,我们还是先去救一个人吧。”

  眼看着沉香逃走,刘玺可是要带着他同妻子王氏后来生下的儿子秋儿去秦府自首偿命的。

  因着刘玺的那一段仙缘,身为相府千金的王氏不明不白地被父亲嫁与膝下已有与“亡妻”所生的嫡长子的刘玺也就罢了。婚后知晓了刘玺的“亡妻”是谁,在一切已成定局后方才得知自己与人共侍了一夫,却也半点不曾亏待过刘沉香这个对房所生的孩子。如今,难道还要她为了保住刘沉香赔上自己唯一的儿子吗?

  清源的侄儿,怎么能让无辜之人替命?

  更何况,他们眼看着刘玺与王桂英之间的种种,又如何不明白,三圣母思凡一事固然没有给刘玺的命数造成太大影响,却还是毁了王氏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

  榜下捉婿,千金下嫁;天作之合,宜室宜家。

  若没有杨婵神来一笔,这段婚姻便只需举案齐眉,又何必大义舍子?

  上章的评论,在写完这部分剧情之前作者君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回复会比较好。

  让敖琬这个角色出场,其实就是为了由她来替二哥做决定。因为不管二哥同杨婵是不是亲兄妹,其实很残酷的一件事是,做妹妹的结婚以后,哥哥好像就确实变成外人了。已婚的妹妹可以和母亲住在一起,和母亲还是一家人,却鲜少会和兄长再住在一起,而不去组建一个自己的小家。

  所以哪怕我给二哥和杨婵加了不是亲兄妹的设定,但总觉得按照宝莲灯人物的神逻辑,他们指不定也会觉得二哥这么多年对杨婵一直虚情假意,原来不是妹妹就可以利用杨婵,为了自己的大事毁掉杨婵的一生幸福。而是亲兄妹就不用说了,六亲不认、卑鄙无情都骂过了,已经骂得够多了。

  敖琬是个破解这样神逻辑的人物,母亲管教女儿,而且以血淋淋的亲身经历证明在他们家杨婵这样做就是错的,和天不天条的没有任何关系,谁也没有立场略过敖琬反而去指责二哥。

  其实会创造敖琬这个角色除了因为融合了华岳三娘和宝莲灯杨婵两个身份之后相关神话给我的灵感,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当年写大纲的时候一直在想,杨戬的母亲会是怎么样的人?而如果杨婵和杨戬不是亲兄妹的话,杨婵的母亲又会是怎样一个人?《人生》的瑶姬实在是不配做一个母亲,所以文中有了云华侍长和北海龙女敖琬这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母亲的角色。其实王母和龙吉也是一个对照组,后续会进一步塑造她们,希望能够写出自己想写的人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