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知这金斗有何玄妙?”

  孙悟空好奇地打量着混元金斗。他不比上古洪荒时期的修者,最顶尖的那一部分手上都有几件先天灵宝,再次的也能找到些后天灵宝护身。作为出生时没能捞着伴生法宝的石猴儿,除了从那东海老龙王手中讨来的如意金箍棒,于法宝一事上,孙悟空倒还真能算得上是一贫如洗。

  不过他也只是好奇,并没有生出什么强取豪夺的心思。毕竟有金箍棒在手,孙悟空应付起大多数妖魔鬼怪来,都已经足够得心应手。就像他从金角、银角手中骗到了紫金红葫芦,最后老君前来讨要时也还是还给了他一样。与其说孙悟空是在觊觎这些法宝,倒不如说是像小孩子见到了新奇的玩具,总是要忍不住上手把玩一番。

  不过虬首仙与他无冤无仇,孙悟空也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不通人情的野猴子了。所以他打量这混元金斗之时,眸光清正,并不见半点贪婪之意。

  如此,虬首仙也自然乐得与孙悟空分享这混元金斗的妙处。

  “生于开天,装尽乾坤四海。原来,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宝物。”

  孙悟空之前哄骗精细鬼、伶俐虫时,编出了一个能够装得下天的葫芦,还让玉帝配合他演了一出遮天大戏,才将两个小怪哄得瞠目结舌,傻乎乎地将自家真宝贝换给了他。

  那时孙悟空只是兀自得意,还道几个小妖怪包括那所谓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竟是什么鬼话都信得。却不曾想,原来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宝物。不过是他坐井观天,不曾见过。想来那两个童子跟在老君身边,一定是听说过类似的法宝,方才会将他扯的谎信以为真吧。

  ——老实说,这倒是高看太上老君身边的两个童子了。

  “当然,此物在我师尊的诸多法宝中亦称得上是顶尖。不过老师并不吝啬法宝,便是再珍贵的宝物,也会将它赠予门下弟子护身。”

  “你老师是……”

  孙悟空凑到虬首仙身边,听他用如此推崇的语气谈论起自己的师父,心下倒是难得有几分酸涩。

  唐僧虽好,但于孙悟空而言,为他明心启智的菩提祖师仍是他不肯忘怀的恩师。只可惜,出山之前,祖师不许他在外提起师父一字,他也只能咬牙将一切咽下。然而有时夜深人静,为唐僧守夜之时,即便是看似没心没肺的猴子,也总是会想起昔年在斜月三星洞的时光,美好得恍若一场幻梦。

  虬首仙看了看天地四方,却没有回答孙悟空的问题,而是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圣人名讳包含道意,言语间便可能牵动天道的关注。他虽然得了老师的支持,可以对文殊出手,但却不便随意提起老师的名讳。

  “待得日后,我定为大圣引荐。”

  他低声解释道,心中想的却是不知道老师会不会收了这猴子做他们的小师弟。

  孙悟空不知道虬首仙正计划着要给他找一个新师父,见他摆出这般不便提及的模样,也不多问,眼珠转了转,换了一个话题。

  “老狮子,你就打算这么拘着菩萨?”

  就不怕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这么些年下来,神仙菩萨们的套路孙悟空也算是了如指掌了。

  虬首仙将混元金斗放在耳侧晃了晃,然后才心满意足地将之收入袖中放好。

  “大圣不必挂心。”西方教之中,除了慈航、普贤,怕是没有人会前来找寻文殊。

  而有了混元金斗在手,他们两位若当真前来找他,怕不是宛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呸呸呸,自己才不是狗呢。

  “那一位你也不怕?”孙悟空比了个手掌的姿势。

  “他不会来。”

  虬首仙对此还是颇有信心的。自己在西方教中那么多年,都不曾当面对上过大师兄。这一方面是因为文殊还有那么点懂事,若有事要前去拜谒如来,并不会带上他;而另一方面,则是大师兄有意避开了他们这些故人。

  不过他也能够理解大师兄的心情,谁家毛绒绒会愿意在毛发被剃掉了大半的情况下出门呢?大师兄没有变成窝里蹲已经是牺牲很大了,又怎么愿意见到将一身青毛保养得又茂密又柔顺的他?

  便是准提、接引给大师兄施压,也不大可能说得动大师兄跑来找他。

  “如此,那俺老孙便回去了。”

  事情尘埃落定,他还要继续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呢。

  “大圣一路顺风,吾亦去也。”

  虬首仙冲孙悟空一礼,也准备离开此地。虽说文殊失踪西方教不一定派的出人来找,但大大咧咧地继续待在这里,却也不是智者所为。

  而他亦不能去同东华帝君座下的紫府灵官会合,不然,师尊的故布迷局之策,就要失去效果了。

  不过,有一个地方倒是他可以去的。不但能继续将这一片浑水搅得更浑,还能将文殊这个烫手山芋交出去。

  待孙悟空回去见了唐僧,只简单地交代了几句虬首仙与文殊菩萨一道走了——这倒也不是什么谎话,师徒四人便又辞别了乌鸡国国王,仍往灵山而去。

  孙悟空顾虑着唐僧肉/体凡胎,而虬首仙与文殊菩萨对峙一事明显牵扯甚大,不愿唐僧卷入其中,有什么万一,故而不曾直言相告。而唐僧也猜出了虬首仙一事并不似孙悟空所说的那么简单,否则悟空也不可能一去那么久。但徒儿有事瞒着他,既然不是出于恶意,那么他也就没有刨根问底的道理。

  反正他知晓大徒弟做事一向细致谨慎,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他好,那他又何必非要追根究底,使徒儿为难呢?

  “你竟要他前往蜀中?”

  东华见了虬首仙的目的地,一时也忍不住扶额。莫不是截教中人自上而下都是那么的心大?清源明明在封神之时也曾与他们两相对立,结果通天见了他,“杨小二”叫得欢不说,还成天给人家塞徒弟。而这虬首仙也是。刚坑完人家师伯,哪怕是有自家师尊的指点,竟然也能毫不犹豫地跑去找清源避难?

  “如此岂不妙哉?”

  通天倒是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好极了。反正虬首仙哪怕捉了文殊,也不可能对他下死手。这等烫手山芋,还是交给他们阐教自己人解决为妙。至于怕杨戬因此报复于虬首仙?那就更是笑话了。

  谁都能看得出,此事上总归是文殊理亏。纵使阐教众人帮亲不帮理,但谁让杨戬看到的是整个玄门呢?如此,虬首仙又如何不是“亲”?蜀中又岂不是一个绝好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