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昊天如今态度模糊,也不会允许你直接将矛头指向天条。”

  “我知道。”

  东华所提出的问题杨戬都曾经认真考虑过。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剑指昊天立道之根基,他自然不会莽撞冲动,更不会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时候,轻易将此事提上日程。

  他毕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道法初成、拎着一把斧头就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了……

  “这些年来,前任卷帘大将、褒城二君、天蓬元帅、西海玉龙三太子、泾河龙王……他们的获罪,不是没有神仙在背后议论纷纷的。只是恩威出于上意,所有人都习惯了闭嘴,也不敢轻易将怨怼指向身为准圣的三界之主。”杨戬觉得有些讽刺,也有些悲凉。

  那些他曾经接触过的,无论是作为他的敌人还是他的战友的玄门弟子们,也都有过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时候,而今却被一卷封神榜变成了这般模样。还是说……天庭纵情声乐的生活当真如此消磨一个人的心气?

  只是既然天庭风气如此,放在当下,反倒成了他可以利用的地方。

  “一旦刑罚不是由昊天所定,或者说,让众神说服自己这只是小人为了迎合上意所为,他们必不会像现在这样只是私下谈论,而在明面上始终保持缄默。”

  心中的怨气总要有个出口,只要给他们一个可以发泄的对象,那么义愤自然敢现于人前。

  东华了然,没有人比他更懂得臣下会有的心思了。

  “所以你要去做那个小人?”

  “凡人尚有‘忘身于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言,我又何须顾惜己身?”

  “杨小二,昊天是准圣,你难道就不是了吗?昊天是三界之主,可你也是我玄门行走,可代掌教之职!”

  通天教主觉得有些心烦。

  他们没有立场阻止杨戬去做这件事,甚至于帝俊确实需要有人修改如今的这一份天条,从而消除建木上的天规律令。

  但是,这绝不代表他们就愿意看着小辈为了大义牺牲自己。

  “不论我是与不是,只要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不是就可以了。”

  玄门行走一事本就是个秘密。至于准圣……清源妙道真君只是太乙金仙,封神战场上更是常以智计取胜,在金鸡岭与孔宣交手时也曾不敌逃窜。所以不会有人会想得到,只这么些年过去,在灵气单薄的人间,他就能够修成大罗金仙,成就无数人至死都不可能达成的准圣境界。

  毕竟大多数人也都会下意识地忽略了,杨戬从一个普通的凡人修至太乙金仙,也不过花费了不到一千年的时间而已。

  “师叔祖,修改天条亦是弟子的私心。”

  他并没有那么高尚,全然是为了大义去做这件事。只不过是身负血海深仇,除他之外,再没有谁更有理由去修改天条而已。

  当年东华帝君找上他,想必也是为此。所以如今,也并不需要后悔或是劝说于他。

  这些年,杨戬在蜀地同各色各样的人物接触过。有凡人,有妖怪。有卧龙凤雏,亦有妓/女戏子。一些他曾经想不通,亦答不上来的问题也都渐渐有了答案。

  天条有错吗?

  抛开个人恩怨,以客观立场来说,大体上它是没有错的。

  天规律令的设置既然是昊天为了维护神道统治,那么无论其中夹杂了他多少私心,总归是有益于三界稳定,并且能够保护于神道而言可以提供最多信仰的凡人的。

  或许随着时移世易,有一部分条款已经逐渐不适用于当下。但总的来说,那些需要神仙们遵守的规则,都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天条制定之初,却留下了一个极为可怕的漏洞。那就是其上只有一条条规则,而没有违反这条规则后所需要负起的责任和接受的处罚。

  神仙违背规则固然有错,但该改则改,该罚则罚,该弥补补偿的,也确实应该付出代价。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份代价、刑罚应该由昊天一念所决定。没有界限,不受约束,只看昊天个人的心情与喜好,或是是否觉得此事有值得他利用的地方。

  于是同样是蟠桃宴御前失仪,龙吉公主被贬青鸾斗阙,仍有鸾鹤仙童随侍;卷帘大将被杖责八百,贬下界来,沦为怪物,却还要每七日受万剑穿心之苦。

  有人固然可以说天潢贵胄就是要与普通天将不同。但人间皇帝恩加于外,尚有明确的八议入律,轻易不敢肆意开释。昊天身为三界之主,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能够拥有无所拘束的刑罚权?

  而他的父亲和母亲……

  杨戬始终平静的神情终是不可遏制地有了波动。

  “纵血继三皇,道传西母,然以人身而治民,不受天册。虽圣尤凡,不可与神人通。”

  当年昊天的这一道律旨,当真是天威赫赫,不容违逆。

  或许他们错就错在,一个是炎帝之女、昊天之妹,一个是黄帝玄孙,却偏偏要结为婚姻,还生下了他吧。

  昊天既已历劫归来,三皇五帝的时代就应该乖乖随着三圣归隐火云洞而终结。又有哪个统治者会容忍炎帝与黄帝的部属突然友好地坐在一起,把酒言欢呢?

  所以,造成了这一结果的父亲和母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牺牲品,用以彻底消灭炎黄之民一切不该有的幻想。

  虽圣尤凡……好一个虽圣尤凡啊……

  他的族人自此天罚加身,千余年不得解脱,只能凭借他以心血为系,依附灵寿木而活。

  所以,哪怕父亲与母亲已经不可能再回来,杨戬也仍要逼得昊天心甘情愿地修改天条。

  ——东华帝君需要天罚解除,以使建木复生。而他也要让族人摆脱天罚,不再魂散世间,不得入轮回。

  “清源。”东华阻止了通天再说些什么,“你想做的,我没有立场拦你,更没有脸面劝说。但是,‘何须顾惜己身’之类的话语,就切莫再提了。”

  “你有师门长辈,有故交挚友,有弟子爱宠。无论修改天条一事成与不成,都不值得你赌上性命。”

  “帝君之意我明白。”杨戬歉意地看了通天一眼,“师叔祖也请放心。”

  若他敢乱来些什么,莫说师父他们了,单就一千二百个族人,就足够令他头大。

  “那么,便烦请帝君算一算,契机在什么时候?”

  自己送上门去的到底不值钱,看观世音菩萨在大唐皇帝那里得到的待遇就知道了。

  他听调不听宣了千余年,总该有个适当的由头,才能够顺理成章地上天去。

  当日观音向昊天举荐,要他去擒齐天大圣,这未必不是一个机会,毕竟昊天自己也许诺了“成功之后,高升重赏”。

  只可惜那时他冷眼旁观着,看明白了那猴子不过是西方和天庭手中的棋子。若是以此上天,事后猴子闹出麻烦来,必然还是要折损他的根基。

  既是如此,且他亦与那猴子有几分惺惺相惜,倒不如暂且避开,出工不出力。

  东华自然知晓杨戬的来意,起卦一算,旋即露出了一丝笑意。

  “此事,契机还是在那猴子身上。”

  他以灵气为墨,在空中写下了几个字:万圣龙王、九头怪。

  杨戬回忆了一下,有些了然。

  “看来西游一行,我还是要参与进去。”

  “沉殷刚教训过的黄风怪,倒是可以一用。”

  “妖怪作乱,奉命伐之?”

  “然也。乱在祭赛,无人能降。玉帝降旨,你便可以率麾下草头神,光明正大地去。”

  “妖族之名?”

  “黄风怪出于西土佛门,与我妖族何干?”

  灵山亲自承认的佛祖座下得道灵鼠,总不能转头就翻脸不认鼠,还甩锅给他们妖族吧。

  如此说定,杨戬便要起身告辞。他此番毕竟是擅离驻地,不便久留。

  “西王母既赠了你本命灵光,上天以后,你便去找瑶池。”

  通天见东华和杨戬商量好了,这才开口。

  杨戬有几分不明白通天为什么这么说。毕竟昊天态度模糊,而瑶池却无疑极为厌恶他的母亲。他去昆仑拜访西王母,是为了请教西王母陛下可有办法压制瑶池从她那里夺走的刑罚神力。西王母指点了他一二,却也没有告诉他她将自己的本命灵光放在了他身上。

  “当年瑶池以同心盏掠夺西王母命格,篡其尊位。但西王母既然没有死,她身为远古尊神、天生神祇,自然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瑶池。”通天解释道。

  瑶池的同心盏得自天道,鸿钧曾经经手过,所以通天对此自然也有所了解。

  从同心盏之名便可以看出,这本就不是单方面使用的法宝。若非瑶池用的手法诡谲,这本该是让两个人神念相通、气运共享的宝贝。

  “西王母将本命灵光放在你身上想必也是为此。愈是近距离地接触瑶池,她愈能增大她对瑶池的影响力。”

  如此一来,瑶池就是比昊天更适合的突破口。

  [1]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八议: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在曹魏时期入律,使封建贵族官僚的司法特权得到公开、明确、严格的保护。前身为八辟,最早应该出现于西周,是“刑不上大夫”的礼制原则在刑罚适用上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