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仙侠武侠>我自江湖来>第104章 免得百拳来

行行重行行。

昏时,暮色深重。

荒芜的小路上人影幢幢,影影绰绰,多年已无人烟,早为杂草铺陈,天色昏黑,更难辨路径。

蹄声踢踏,闷闷轻响,蛐儿叫鸣连绵不停,蛙儿和唱,入耳吵闹。

这里已是邳州地界了。

自扬州城外一战过后第二日的晚上,郭友便趁着夜色率领着麾下儿郎沿着运河行军,一路上专挑人烟稀处日宿夜行。

凡大军开拔,粮草辎重必赘,郭友的部众只有二千人,就算加上那缴获的千五匹战马也不叫多,又有大船沿江同行可载补给,麾下俱是轻装上阵,因而脚程颇快,不过七日便已运动至邳州地界了。

此地距扬州有六百多里,常人来往两地需十日左右,况且山路、小路难行,又是夜间,且还要时不时的等候大船到近,否则的话,这两千后天高手只需放开手脚,不出三日便可抵达。

午夜时分,郭友下令队伍停下休息一个时辰,同时埋锅造饭。

这里地处偏僻,地低林密,茂盛的野草和黑夜足以掩藏烟火,众人快手快脚的清理出一大片平整的空地后便纷纷在原地垒灶,又找来干柴生起了火。

一部分人做饭,其余的则随意往草地一躺便即睡下。

冬瓜搬来了十几个木墩子请郭友坐下,宋羡芷与年老大还有书生三人围着他团团坐成一圈。

“书生。”

郭友说道:“我们离济宁还有多远?”

这几日书生一有空就查看舆图,此时不假思索便道:“还有五百里左右。”

“五百里!”

郭友低头在心底计较了片刻,忽而抬头笑对三人道:“书生,冬瓜,秋秋。”

三人心下一凛,忙抱拳应道:“末将在,请将主吩咐!”

郭友问他们:“按现在的脚程,我军在五日后可到济宁,只是这样子太耽搁时间了!先前与高邮军一战,周边郡县应已得知,为防济宁府的鞑子有了警惕,本将主觉得,我军有必要加速突进才好!”

闻言,书生迟疑道:“只是…我军若是加速,后方楼船必是追不上我等,甚或是失联,那粮草等物资该如何补充才好?”

书生求稳,冬瓜却是性急,此时便插进来说道:“我军只带三日干粮与水再加速前进,却到济宁就食,当如何?”

秋秋眼神一亮,道:“吃他粮,喝他粮,这个主意不错!”

众人就笑,郭友也笑着抬手指了指他,又看向书生,道:“你的顾虑是有,不过也能克服!”

济宁便在运河边上,乃扼守南北之要冲重塞,其内有鞑子兵马数万之众,而济南亦有逾十万兵马,元廷对其不可谓不重视!其两地守望相助,一地有恙,则另一地必快速来援。

有见及此,郭友便打算以最快速度拿下济宁,再以济宁为中心,一者东击济南,一者北抗元廷。

其后,即或向西进军中原,也可向南接应朱徐!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太遥远,当下紧要事在于如何夺取济宁,因此郭友说道:“有运河在,大船只需一路向上便是,我军大可轻简行军,急袭济宁。”

济宁、济南,此两城若失,则益都乃至整个山东都将陷入绝境,取之如探囊取物。

书生只是担忧,他说:“将主,我军兵仗雄锐,攻取济宁不难,只是攻下容易,守之却难,毕竟……”

毕竟全军就这么点人,数来数去也是两千人而已。

总不能说叫他们去守城吧?

偌大个济宁府,他们可守不下!

郭友自是知晓书生话中未尽之意是什么,这些却都不是问题,于是便笑道:

“暴元肆虐中原汉土,其行可怖,其恶骇人,其罪难书!而时至今日,这曾经赫赫煌煌的帝国也将要崩塌了,当今天下义勇蜂出,南方有朱、张、陈等多支义军队伍;北边却也有韩林儿、刘福通之流的红巾军在活跃。”

“北边的这些队伍虽拜弥勒,立白莲,但秉着杀鞑子好兄弟的理念,我们却是可与其合作一下的嘛!”

“你们觉得呢?”

红巾军是元朝末年义军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又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

其主力曾一度占领州府大郡,惜乎其军纪散慢人心不齐,且义军成份复杂又往往是各自为战,加上所占州郡根基不稳,没多久便为元廷镇压的镇压,打杀的打杀。

到现在还活跃着的队伍也只能打打游击,偶尔骚扰一下各州各府,要真让他们与元军对阵,那得是够戗!

这些事有的是听人讲的,有的是猜测的,更多的是书生他们在扬州时听徐达他们讲起过。

于是乎书生便道:“也只好如此了,只是…”

犹豫了下,书生还是说出了心底藏了许久的话,道:“将主,咱们的人还是少了些,要不要壮大一点?”

郭友笑道:“当然!中原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带你们过来本也有这一层心思。”

此言一出,冬瓜与秋秋俱是双眼放光,便是书生也嘻嘻的乐了,只见他搓着手兴奋道:

“嘿,真好!到时我把玄甲骑要扩成五千骑,美滋滋!”

说完,又嘿嘿的傻乐。

郭友丢下一句,道:“你养得起?”

“呃!”

书生好似被噎住,一下笑不起了,只见他揪着双眉忧愁道:“还真是…养不起啊!”

说着望向郭友,目光幽怨。

书生这样,冬瓜两人也是差不多的表情,三人一齐望向郭友,希望他给个主意。

郭友手指向北,笑道:“所以要取两济呀笨!”

“没钱?那里有!”

“没粮?那里也有!”

“没人?”

“还是那里有!”

“我军方挫败高邮,此已在南边立有威望与功绩,而济宁数万鞑子,则将是我军拓业之始!”

“两千败高邮不算什么,两千撼元廷才叫高功!”

“夺城,溃敌,斩将,缴纛!唯有使鞑虏闻我军而惊、见我军而避、遇我军而溃,此方为尔之使命!”

“此谓,打得一拳开。”

“免得百拳来!”

“诸君。”

“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