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流氓县令>第268章 孔元求教

张远可不管这么多,范文是自己发现的一个人才。

自己要去主持一场科举,肯定需要人帮着自己镇场子。

见两人争吵不下,女帝最终敲定。

此次科举由国师张远主导,吏部吴东海辅佐。

这个结果可令张远和吴东海都没想到。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后眼神之中似乎爆发出了电光火石一般。

女帝这时候郑重交代道。

“张远,此次科举,乃是我江国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你切记不可懈怠。”

“遵旨。”

此刻,只有吴东海面色阴沉。

“这个张远,这不是断老子财路吗。”

要知道每逢举才,那些士族大家,都会向他这个吏部送上好处,以求能给出一些方便。

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员多多少少都能分得一些汤汤水水。

现在可倒好,女帝把这张远横插在中间,这一下可不太好办了。

女帝为了这场科举也可谓是大费苦心。

而且即便是现在,通过了科举,也有不少朝中官员表示反对。

每天她收到的折子都不下几十副,全都是要劝自己取消科举的。

所以女帝为了快刀斩乱麻,尽早的把这事确定下来。

早已经命人在各州各县发布了通告,先把生米煮成白饭再说。

这几天,张远则是在做着科考前准备的工作,制定科考的规则。

由于是首次推行科举,各种各样的规矩需要推翻,重新制定。

张远让范文制定一整条科举的框架,交由自己审批。

范文也不负众望,给张远详细的讲解了科举,需要注意的事项。

时间流逝。

江国各地的学子纷至沓来。

眼瞅着整个京城的学习氛围更加高涨。

张远这会儿带着张大彪,老六,冯海三人,在街上巡逻。

范文这时候兴冲冲的跑到张远面前。

“大人。”

张远一边扫瞄着街道,一边对着范文说道。

“小范,这一次皇帝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协助我主持此次科考,你小子好好表现,一旦让女帝满意,你小子前途不可限量。”

范文听见张远这话,赶忙给张远行了一个大大的礼。

“多谢大人栽培,下官一定铭记于心。”

张远这时摆了摆手。

“没什么栽培不栽培的,你若是块金子,谁也挡不住。”

“你若不是,谁也栽培不了,总之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明白了吗?”

范文立刻点头。

“多谢,小人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张远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交代。

“你等会带着张大彪,老六,去一趟贡院,和吴东海交涉一下,科举的详细流程。”

张远实在不想和那几个老登打交道。

自己现在在朝廷,估计就是人憎狗嫌的角色,不过张远也无所谓。

范文点头,神情有些激动。

正想要告别张远,前往贡院。

哪曾想,张远把他叫住。

“范文,做事不要毛毛躁躁,我话还没说完,你也去一趟兵马司,和方进交涉一下,科举的安保,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科举的安保不能小视,防枪手,防作弊,这些方方面面都要想到。”

范文赶忙谢罪。

“是,大人?”

而后沉稳了两步,又急忙加快速度往贡院而去。

看着他干劲十足远去的背影,张远突然有些感慨。

“还是年轻人好,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张远交代完,准备回天香阁。

冯海看了看街道的情况。这时候说道。

“国师,看来你的那个计划算是成功了,目前已经没有杀手来行刺于你了。”

张远点点头,随后手摸向腰间,满不在乎。

“不来更好,要是还有不知好歹的,老子一定让他死的很有节奏。”

张远和冯海一边聊,一边往家赶。

半路却被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给拦住了去路。

“国师,请留步。”

冯海眼神一眯,不知不觉就将张远挡在了身后。

然而,却被张远一手扒开。

“看你有点面熟,好像是孔先生的学生吧。”

中年男子点点头,表示承认。

“国师大人,家师孔元,请你过府一叙。”

张远一听,没有感到太过意外。

张远估计是这小老头对不出自己的对子,心里痒痒。

想要找自己要答案。

“带路。”

张远也不磨叽,带着冯海就往孔元的宅邸而去。

刚刚一进屋就被一阵香味吸引。

原来孔元早就在自己家中摆好了一桌上好的饭菜。

看见孔源正在等着自己,张远赶忙行礼。

“见过孔先生。”

“国师大人,不必多礼 请,老夫略备薄酒,我们边喝边聊。”

孔元也是豪爽,把张远迎进屋。

此时,张远的肚子也是咕噜咕噜直叫。

他也不客气,直接找了个凳子坐下。

看见他这么洒脱的模样,孔元也是会心一笑。

而后,孔元缓缓举起酒杯。“国师大人……”

孔元的话与刚刚说了一半,却被张远打断。

“我说孔先生,咱们用不着那个繁文缛节,你叫我张远就行,小张也可以。”

“呵呵呵……你倒是洒脱。”

张远也不客套。“其实我早就想拜会一下你了,只是一直抽不开身。”

而孔元也不是一个矫情的人。

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我找你,是有几个问题需要请教。”

张远此刻正吃的满嘴油,嘴里含含糊糊的说道。

“请教不敢当,有什么直接问,小子一定知无不言。”

孔元点了点头,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问道。

“不知国师,对于教化百姓,有何见解?不瞒你说,老夫也算是游历了大江南北。”

“可从未到过一个地方,有像江国帝都这般,百姓们为什么这么开明,对于国师下的政令,大家都普遍支持,无有怨言。”

这是他来到江国最大的疑惑。

听见他这个问题,张远直接放下筷子,有些意外的说道。

“我还以为,你是来问我那几个对联的下联呢。”

孔元摇了摇头,露出了一丝笑容。

“那几幅对联,就像是一顿美餐,需要细细品味,方可为享受。”

张远点点头,思考片刻,说道。

“现在教化万民,各国用的都是儒家思想,讲究仁义礼智信。”

孔元一边听着张远的答案,一边摸着胡须不住点头。

张远继续说道。

“这原本没什么错,但是,却脱离了实际。”

“我也谈不上有什么心得,只能是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孔元重复了张远这句话。似有所感,又有所不明。

“你能说的详细点吗。”

“那我就简单举个例子,随地大小便这事儿来说。”

此刻的张远,那也是侃侃而谈。

“一些人,只知道让老百姓不要随地大小便,有伤风化。”

“可是他们也仅仅只是说教而已,完全脱离了群众们的实际需要。”

孔元在一旁认真倾听,一副学生听教的模样。

“一是,没有地方倾倒污秽,所以我就建了大量的公共厕所,解决百姓的困难。”

“二则是宣传,跟老百姓们说事实,讲道理,随地大小便的危害,传染疾病。”

“最后,则是建立严谨的奖惩机制,以后谁再敢随地大小便。”

“就会得到惩罚,久而久之,百姓自然不会在随地大小便。”

“时间一长,老百姓习惯之后,街道上干净了,你让他们到大街上去尿,他们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了。”

听完张远的解释,孔元在一旁若有所思,一边不住点头。

“佩服佩服。”